第一百三十一章:康熙帝削藩

第一百三十一章:康熙帝削藩

康熙帝削藩:

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夜,順治帝福臨病逝。初九,其子玄燁即位,時年8歲,以第二年(1662年)為康熙元年。

康熙親自執政后,大力整頓朝政,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漸漸強盛起來。但是,南方的三個藩王卻成了康熙帝的一塊心病。

三藩問題由來已久。早在順治年間,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奉命南征,為清王朝一統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順治帝在統一天下后,並沒有及時撤除三藩,而是命令他們留守其地。日積月累,三藩勢力日盛,成為威脅中央的地方割據勢力。三藩擁兵自重,把持地方財政,欺壓百姓,甚至利用沿海交通的便利條件,置朝廷的海禁政策於不顧,大肆進行走私活動。

康熙帝即位之初,四大臣輔政。他們對三藩採取籠絡、包容之策,企圖藉助他們的力量對付南明、農民軍余部,因而對三藩的所作所為不聞不問,三藩的勢力更加囂張。康熙帝親征后,敏銳地看出三藩已成為國家的心腹之患,把它列為自己親征所必須解決的大事之一。

康熙帝親征之前就採取措施,逐步削弱三藩的勢力,他收繳大將軍印,裁兵裕餉嚴禁欺行霸市、借勢擾民,解除藩王總管雲貴兩省事務的職務。親政以後,康熙專心學習經史典籍,借鑒歷朝歷史,他清楚地認識到:三藩的性質不是同宋初的開國功臣一個類型,而是同唐末藩鎮一個性質。於是他更加抓緊整頓財政,籌措軍費,擴大兵力,並主動緩和滿漢矛盾,以爭取民心,為撤藩工作做準備。

康熙帝雖有撤藩之意,但鑒於「三藩俱握兵柄」,他也不敢貿然行動。正在他猶豫不決的時候,平南王尚可喜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上奏要求「歸老遼東」,主動提出了撤藩的問題。康熙帝立即抓住機會,順水推舟,應允了尚可喜的要求,並對他的行為加以表彰。

一石激起千層浪,康熙帝的行為引起了其他二藩的恐慌。其時,吳三桂之子吳應熊正在京師,他立即派人快馬加鞭送給其父書信一封,信中寫道:「朝廷久疑王,今二王皆有辭職疏,而王獨無,朝廷之疑愈。速拜疏歲使來,猶可及也。」吳三桂為了消除皇帝的疑心,便接受了其子的建議,立即上疏「請求撤回安插」,耿繼茂之子耿精忠迫於形勢,也上書一封,請求撤回安插。

兩王上書到達京城,朝臣對是否撤藩的事情意見不一,大多數官員俱怕吳三桂的勢力,主張暫時妥協,先行撤去耿精忠的藩國。康熙帝認為與其等吳三桂蓄謀已久,養癰成患,不如痛下決心,三藩並撤。於是康熙十二年八月,康熙帝派禮部侍郎折爾肯、翰林院學士傅達禮帶手詔前往雲南;戶部尚書梁清標赴廣東;吏部右侍郎陳一炳往福建,會同地方官員料理三藩遷移事務。

但是吳三桂申請撤藩不過是故作姿態,沒想到康熙帝竟然如此迅速地批准他撤藩。吳三桂感到憤憤不平,即與其黨羽密謀起兵。九月初,康熙帝所遣辦理遷移事務的大臣到達雲南后,吳三桂陽奉陰違,表面上接受詔書,暗地裏卻一再拖延動身日期,加緊叛亂的步伐。十一月二十一日,吳三桂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逼使雲貴總督甘文翯自殺,扣留了折爾肯,自稱「周王」,決定明年為周王元年,公開反叛清朝。

吳三桂反叛的消息傳到北京,舉朝震驚。大臣中主張向吳三桂妥協的人很多,大學士索額圖竟然要求將「前議三藩當遷者,皆宜正以國法」。康熙帝也知情勢嚴重,但他知道撤藩的決策沒有錯,此時向吳三桂妥協,只能長他的氣焰,滅自己的威風,他下決心要與吳三桂一比高低。吳三桂起兵前後,曾經致書平南王、靖南二藩、台灣鄭經以及貴州、四川、湖廣、陝西等地官吏,他還發佈了蠱惑人心的《反清檄文》。一時間,滇、黔、湘、蜀紛紛響應。吳三桂主力東侵黔湘,很快兵力便達到14萬。接着河北總兵察祿也反於彰德,塞外又有察哈爾部布爾民的叛亂,可謂「東南西北,都在鼎沸」。

康熙帝沒有退路可走,當即採取措施,佈置兵力,「增派八旗精銳前往咽喉要地荊州固守」;停撤廣州和福州二藩,孤立吳三桂;拘禁額駙、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家屬,赦免散處各地的原屬吳三桂的官員,削除吳三桂爵位,並懸賞捉拿吳三桂。

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與清王朝的對抗達到了頂峰。叛軍在全國形成了三大戰場: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為東線,湖南是正面戰場,以及四川、陝西、山西、甘肅為西線。康熙帝分析形勢,定下戰略方針:以荊州為戰略立足點,頂住湖南戰場的吳軍主力,只對峙而不主動出擊;主功從側翼入手,先解決耿精忠、王輔臣兩股主要叛軍,然後再集中力量對抗吳三桂。康熙帝還並用剿滅、招撫兩手,親自致書王輔臣、耿精忠等人,表示只要他們「投城自歸」,即赦免前罪,仍然像從前一樣對待他們。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輔臣兵變降清。十月,耿精忠投降。十二月,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也公開反吳。康熙帝踐約,一律優待他們。如此一來,那些蒙受蠱惑的將領和將官紛紛投降,吳軍漸漸分化瓦解。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吳三桂暴病身亡。其孫吳世璠即大周皇位,改元洪化。他見勢不妙,退居貴陽。清軍在解決兩翼之後,開始戰略反攻,進入湖南。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清軍攻克岳州。接着勢如破竹,一路收復長沙、常德、衡州。至此,湖南、四川、貴州、廣西被收復。康熙帝又下令兵分三路,進軍雲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昆明城破,歷時八年的內戰以吳三桂的覆滅而告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筆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康熙帝削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