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寧戚說宋

第二十八章 寧戚說宋

對於宋國的公子御說擅自離開,齊桓公耿耿於懷。所以他回到齊國,休整了一段時間就準備去討伐宋國。他以北杏盟主的身份發出號令,同盟國魯、衛、陳、蔡、曹、邾六國諸侯紛紛響應。為了造勢,他還派人去洛邑,請周僖王派兵來支持。

公元前680年,下半年,齊國使臣到了洛邑。周僖王欣然答應出兵,並表示要親自帶兵前來。

齊、宋開戰的風聲越來越緊,一時間,人心惶惶。

這時候,齊桓公收了一個能人。這是個衛國人,姓寧,名戚,頗有才學。寧戚在衛國謀不到官,就想到齊桓公手下討個差事,但是他很窮,無法把自己推薦出去。再有才的人,活命都是第一位要務。所以他就去幫衛國商隊的人喂牛。《呂氏春秋》稱之為「飯牛」。一個意思。

有一次,衛國的商隊到齊國販賣。寧戚跟著商隊來到了齊國。當晚,商隊宿於臨淄城外。巧的是,那天晚上齊桓公要到郊區去迎接客人。

當時的場面是這樣的:黑夜中,城門打開,齊桓公坐在馬車上前呼後擁的出來,火把通明,從者甚眾。商販們一片慌亂,紛紛拉著裝貨的牛車逃也似的迴避。

寧戚卻不跑。他當然不跑了,因為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寧戚等齊桓公的車隊逐漸靠近,便敲著牛角唱起了歌。歌名叫做《白石歌》,歌中唱道:

南山矸,白石爛,

生不遭堯與舜禪。

短布單衣適至骭。

從昏飯牛薄夜半,

長夜曼曼何時旦?

意思就是生不逢時,未遇堯舜那樣的賢明君主,所以他穿著短布衣服,從早到晚的幫別人喂牛。所謂「長夜曼曼何時旦?」,說的是他的生活狀況,也蘊含著他期望被人發現的願望。

古人描述道:「桓公聞之,扶其仆之手曰:『異哉!之歌者非常人也』」

也就是說,齊桓公聽到歌聲,就扶著僕人的手說:「不一般呢,唱歌的這個人不是一般人啊。」

齊桓公扶著僕人的手,這肯定是激動所致,而發出感嘆,多半是有了下車的衝動。不過,齊桓公畢竟是老練的。他最終沒下車,因為他這趟出來是去郊區接客人的,而不是來接這個「歌者」的。於是齊桓公下令,叫後面的車把這個唱歌的人拉上,等他接了客人,回去再說。

齊桓公從郊區回來,安頓好客人,閑了,才想到寧戚。他打算見一見寧戚。

他派了兩個侍衛去請。侍衛忽然發現,寧戚衣衫襤褸,簡直不像樣。這個樣子去見國君,有失大雅。於是一個侍衛跑回去向齊桓公報告。

「主公,我們不敢請他來。」

「為什麼?」

「他穿的衣服實在太爛了,渾身上下還有一股牛糞的味道。實在不敢把他請進宮來。」

「你們夠蠢了。帶他去洗澡,給他換身衣服不就行了。快去辦。」

衛士應了一聲,一溜煙的跑出來。他們帶寧戚去洗了澡,然後隨便拿了一身宮裡人的衣服給寧戚穿了。這才帶他來見齊桓公。

寧戚見到齊桓公的時候已經換了一副模樣,雖然穿的是宮人的衣服,但其天庭飽滿,鼻直口方,雙目炯炯,整個人氣定神閑。完全是一種世外高人的派頭。

當天,他給齊桓公談的是治理境內之事的方略。談到很晚。齊桓公意猶未盡。第二天,齊桓公又召見了寧戚。這次,寧戚談的是稱霸天下的見解和主張。兩人談挺投機,可謂是相見恨晚,惺惺相惜。《呂氏春秋》記載,「桓公大說,將任之。」

大臣們認為,齊桓公談得高興並沒什麼,問題是,一談高興了就想把這個來路不明的人收了,變成他們的同僚。這事未免草率了。於是有人給齊桓公進諫說:「寧戚是衛國人。我們不知底細。衛國離齊國不算遠,主公不如派人去了解一下這個人的底細。假如他真是賢能之人,再用也不遲。」

齊桓公回答的很妙。且以原文共賞:

桓公曰:「不然,問之患其有小惡,以人之小惡,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難全,權用其長者。」

他的意思是,你們去問,就一定能問出些小毛病。以一個人的小毛病掩蓋了他身上的大優點,這就是為什麼天下那麼多國君會錯失優秀人才的原因。再說了,人無完人,我不看他的短處,姑且用其所長就行了。

應該說,在兩千多年前,齊桓公有這種用人思路,確實棋高一著。單就「權用其長者」這一點,即便當今,很多人未必能及。

最終,齊桓公還是用了寧戚,不但用,還請他做了上卿。

寧戚上任幾天,就看到齊國人秣馬厲兵,準備出征。一打聽,這是準備去打宋國。再問開戰的原因,原來是公子御說在北杏開會的時候,一得到「正式任命」就不買齊桓公的帳了,他不僅當晚溜了,而且後來也不參加「集體活動」。用當今的話來說,就是有點「不聽招呼」。這也是齊桓公要打他的原因。

寧戚想,北杏會盟剛剛結束不久,作為盟主的齊國就為這點事大動干戈,那不是拆自己的台嗎?於是,他去見了齊桓公。

寧戚問:「主公為何要打宋國?」

齊桓公說:「宋公御說定了盟約,卻不遵守。會盟的時候他就不顧大局,想爭權。之後,又擅自離開。再後來,結盟國的諸侯出兵,請了他,他從來不參加。」

寧戚笑道:「宋公這是不合諸侯嘛。但是,假若他合了呢?」

齊桓公說:「那就另當別論了,合而同之,我們當然就不打他了。」

寧戚說:「主公奉天王之命聯合諸侯,為的是主張正義,所以應該先禮後兵。臣願意先往宋國遊說,勸宋公求和。主公看可行嗎?」

齊桓公說:「寧大夫要是能說動宋公,我就不出兵。」

管仲聽說寧戚要去做說客,對齊桓公說:「他如果就這麼去,肯定弄不成事。咱們應該準備兩手。他當他的說客。我們這邊該調集兵馬,還繼續調集。文攻需武備。有了兵馬跟進,方可保寧大夫成功。」

齊桓公以為然。

第二日,寧戚領了節杖、車馬。臨行前,管仲來送行,他把昨日給齊桓公說的話給寧戚說了一遍。

寧戚一拍腦袋說:「哎呀,幸虧有管相國,我自貪功,竟忽略了這一層。管相高明啊。」說完,雙方道別。寧戚帶著隨從出發了。

幾天後,他們到了宋國。

寧戚見到宋公御說第一句話便說:「宋國危矣。」

宋公御說一驚,問:「寧大夫為何出此危言?」

寧戚說:「如今天下大亂。上面是天子失勢;下面是諸侯們一片混戰。謀君篡位之事,屢出於各國之中。君主們各個操心,以求富國強兵。齊侯奉詔行事,聯合諸侯,會盟北杏,確立宋公您的地位。然而,宋公卻不辭而別,深夜離去。這件事情,說小點,是沒把同盟諸侯們放在眼裡,說大點就是沒把天子放在眼中。現在,天子將御駕親征,率八國大軍前來問罪。名正言順,勢不可擋。倘若宋公欲戰,那就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可謂是,於智不明也,於理不通矣。外臣寧戚,素聞宋公賢明。試看當前形勢,於情於理,於利於弊,皆不宜宋公之戰。請宋公三思。」

寧戚滔滔不絕的說了一通,宋公御說越聽越覺得有道理,他不住點頭。等寧戚說完,宋公御說問:「寧大夫既知利害。請問,你有什麼辦法?」

寧戚說:「依外臣之見。宋公可備些禮物,向天子賠罪,再向齊國等諸侯表個誠意。到時候自然有人幫你說話。只要天子寬恕您,宋國就平安了。」

宋公御說想,恐怕沒那麼簡單。各國兵馬遠道而來,哪能說退就退?於是他說:「我聽說八國聯軍已經出動了,諸侯們勞師遠行,不會收點禮物就撤吧?」

寧戚說:「齊侯這個人心胸寬容。這一點,想必宋公您也聽說了。管仲射他一箭,他卻用管仲做了宰相。齊、魯在柯地會盟,魯國大將曹沫公然在齊侯面前亮出兵器,齊侯也不計較,還是照樣把汶陽還給了魯國。其仁義、寬容,可見一斑。實際上,在下所謂的送禮,並非全在錢物上,重在心意。」

宋公御說豁然開朗,露出了笑容,他說:「好吧,請寧大夫向齊侯轉達宋國的誠意,並從中斡旋,促成此事。御說再此,先表一謝。」說著,便行了一禮。

寧戚走後,宋公御說隨後派出使臣,迎著八國聯軍而去。宋使到了聯軍營寨,先將禮物送給了周僖王,賠了罪。然後又去見拜見齊桓公,先送禮,再賠罪,最後表示要遵守北杏之盟。如此等等。接下來再挨個送禮,一直送到最小的邾國國君的手裡。

周僖王挺高興,把齊桓公叫來,替宋國說了情。齊桓公的目的已經實現,樂得做個順水人情,他恭恭敬敬的表示,服從天王的旨意。

時隔一日,齊桓公把宋國的禮物轉送給了周僖王和諸侯們。於是皆大歡喜,各自撤兵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東周列國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東周列國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寧戚說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