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助投山

第87章 李助投山

與此同時,杜壆、酆泰都收到了李助的書信,都不約而同的帶領親信兵馬向著固始方向集合。

幾個人都是莫名其妙就收到了里住的親筆書信,如果不是李助一向威信頗高,而且為人忠義,幾人怎麼也不會如此孤注一擲的相信於他。畢竟幾人全都身負使命,擔負著守衛邊界的重任。尤其是袁朗,可謂是一人身系北方的安危。如果他長期滯留,恐怕襄陽必然生亂。

所以沒有人比他更心急如焚。

見到李助的第一句話,袁朗就急不可耐的問道:」軍師,究竟是怎麼回事?大王真的落入了官府手裡?「

李助苦笑道:」南豐城的的確確失陷了。我拚死闖進王城,大王卻不願意走,他只是吩咐我要儘力多挽救一些兄弟的性命。他說,他自己有辦法保命,讓我獨自逃生。「

袁朗問道:」軍師知道南豐城究竟是如何被攻破的?「

李助嘆氣道:」王上一心相信范全,把城防交給他,可惜這個混蛋中了別人的算計,死在女人的手裡。官府在咱們的人里有內應,偷偷打開了城門。跟著就殺人放火,南豐城只怕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只是不知道王上究竟是生是死!「

袁朗問道:」軍師,以後咱們怎麼辦?「

李助說道:」等酆泰和杜壆趕到,我計劃合兵一處,進攻那個孤軍深入的王稟,他也只有幾千人么,咱們勝算很大。如果王上還在,咱們就救出王上,就算東山再起也有可能。「

袁朗大喜過望,頓時感覺又有了希望,就連時間也有點度日如年的感覺,恨不得杜壆和酆泰現在就趕來匯合,立刻殺向南豐城方向。

此時,王稟已經快馬向童貫報喜,畢竟王慶活生生的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又是大功一件。只要王慶被俘的消息散播出去,楚軍立刻就會土崩瓦解。童貫帶領大軍收拾殘局。

官軍在城內縱情地發泄、搶劫,直到南豐城會的差不多了,王稟才擂鼓聚兵,集結全部軍隊,又用王慶的名義收編了一萬多軍隊,完成了蛇吞象的過程。

在李助等待著和袁朗、酆泰、杜壆匯合的時間裡,王稟驅趕士兵把所有南豐城的百姓強行驅趕出城,然後一把火燒光了這個楚國的王都。徹底的斷了許多不死心的王慶餘黨。畢竟王慶被抓可以通過混淆視聽來掩蓋,南豐城被焚毀,濃煙滾滾,怎麼掩蓋?

再加上王稟故意大肆的宣揚,王慶被抓的流言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速的流傳在荊楚大地上,鬧得人盡皆知。

王稟知道現在自己的處境並不安全,於是率領軍隊帶著王慶直接向著正北方行軍而去。那裡地處偏僻,毗鄰大山,不但道路難行,而且沒有大軍駐紮。這樣的地形卻恰恰適合王稟防守,楚軍就算有大部隊前來,也沒有開闊的地形供軍隊展開,只能硬耗著拼人數。

這一點王稟一點也不擔心,他手裡有的是收編過來的炮灰,就算是最後不敵,他也可以帶人鑽進大山深處。有了上一次的經驗,王稟信心十足,能把追兵生生給熬死,問題是他們有這個時間嗎?

李助匯合了袁朗、杜壆、酆泰的三方兵馬,總數一萬多人,這些才是整個楚軍里最為精銳的精華,幾人披星戴月直接殺奔南豐城。可惜王稟此人不但精於殺伐,而且料敵機先,搶先一步焚城、逃跑。

李助看著一片廢墟的南豐城,腦子裡一陣灰心。南豐城的重要程度和王慶一樣,一個是領袖,一個是國都,是全體官員、國民的心靈寄託,現在全沒了!楚國的底蘊還是太單薄了,僅僅只有幾年時間,遠遠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正朔地位,滅了也就真的滅了,將永遠失去號召力。

幾個將軍也臉色難看。

袁朗低聲說道:」斥候來報,官軍向北方山區行軍,已經進入了那裡。如果王稟據險而守,咱們短期內完全奈何不得他,而且咱們很快就會成為流寇,輜重補給堅持不了幾天。「

李助嘆息了一聲說道:」咱們該想想如何保全下這支軍隊了!萬一官軍定鼎大局,咱們將無處躲藏。我以為該放棄營救王上了。以王稟的老奸巨猾,萬一他鑽進大山,咱們更沒有辦法,他偷襲南豐城走的路線就是翻越大山。「

李助拍了拍身上的包裹說道:」何況咱們還有童貫的把柄,王上也就有了救命的底牌。「

袁朗看了看包裹,雖然好奇,卻也沒有詢問。

李助說道:」咱們要考慮的是下一步去哪?王上當日交代,如果無路可去,就去梁山入伙。王上一直對武大寨主能在童貫趕回之前就運作梁山和朝廷達成和談,一直讚不絕口。稱讚梁山是損了面子,保存實力,隱藏精幹,等待天時。」

袁朗低頭想了想說道:「咱們幾個就算有這麼多的兵馬,也基本上沒有自立江山的可能性,加入梁山也是一條路子。反宋四大寇,咱們楚國和方臘已經敗亡,只剩下田虎和梁山。田虎如今苟延殘喘,自顧不暇,咱們去了也是給他當炮灰的命。那就只剩下樑山了。我只是懷疑,梁山是否會堅決的反宋?」

李助微笑道:「這一點倒不用擔心。武大郎此人我見過幾次,他不會投降宋廷,這一次的和談也只不過是暫時的低頭而已。現在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咱們亡了,梁山獨存。說明咱們對於敵人的真實實力評估過於樂觀。現在想想,梁山的步子比我們穩多了,一直不爭搶虛名。田虎稱帝,咱們稱王,梁山呢?一直還是以大寨主自稱。是他們沒有雄心壯志嗎?顯然不是的,人家只是不屑於這些虛名。相比之下,咱們都有點落於俗套了。」

袁朗為人不尚虛華,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對於李助的分析還是相當認可的,卻還是顧慮道:「就怕人家剛剛和朝廷達成和解,咱們就是送上門去,人家也未必敢收啊!畢竟咱們一點交情也沒有,人家憑什麼為了咱們和朝廷鬧崩?」

李助笑道:「不用擔心,哪個雄才大略的主公不是愛才如命?何況你我是一般的凡俗之輩?咱們上門投奔,如果他們不敢收納,咱們也算是看清了他們的格局,大不了咱們自己白手起家,再打下一片疆土!」

李助和袁朗計議已定,酆泰和縻勝、杜壆毫無異議,幾人當下就率領著軍隊向東飛奔。

和官軍的主戰場一直在西邊的襄陽一線,東邊王慶楚國的倒塌還沒有徹底蔓延開,李助幾人一路收編精銳,一邊補充糧草輜重。既然楚國已經再也維持不住,幾人索性就搜刮各處府庫,把所有能帶走的財貨都搜颳了一遍,然後揚長大吉,留下了一地狼籍。

此時,武大其實已經早就派出了接應的兵馬,既然有心撿漏,該有的雪中送炭自然不能少。高英的騎兵營機動性強,正適合這樣的任務。只不過情報司在淮西境內的情報點也被淮西亂糟糟的局勢搞得暈頭轉向的,直到局勢明朗了,這才發現了李助這一股兵馬的存在。

這一天,李助等人進入了宿州境內,已經進入了官軍實際控制的區域。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嚇得當地官府風聲鶴唳,個個緊閉城門,盼望著這些殺星切莫狂性大發,在自己的轄區興風作浪。

好在李助等人也不願招惹是非,於是約束軍隊,安營紮寨,加緊休整,爭取早日進入梁山地域。到了此處,已經距離梁山所在的京東西路只有十幾天的路程了。

忽然,親兵匆匆跑進來報告道:「外邊有一人,自報家門說自己是梁山情報司副將朱富,求見軍師。」

李助看了看袁朗,驚訝道:「梁山找到這裡了?咱們一直在行軍狀態,他們是怎麼找過來的?"

袁朗笑道:」總要見一見的,大不了向人家請教一番,不恥下問,不丟人!「

二人迎出大帳,朱富安靜的等在外邊,身邊連一個隨從也沒有。

看見李助和袁朗親迎,心裡頓時已經有了底氣。看來這兩個人有求於梁山,要不然不會兩個人一塊迎接自己這個小小的情報頭領。

李助當先笑道:「朱兄真是順風耳,千里眼啊!咱們那裡亂糟糟的,梁山居然能這麼快就找到我們,梁山人才濟濟,朱兄也是人中俊傑呀!」

朱富連忙謙遜道:「我家大寨主有言在先,梁山有愧於同道,實在是兵微將寡,無力與朝廷硬抗,只好委曲求全。只是沒能支持楚王抗敵,是梁山對不住各位,還請李先生恕罪。」

一番話說的實在是太敞亮了,自承己過,淮西眾人即便心有怨恨也在無聲無息間消弭了。

李助拉住朱富的手臂說道:「不怨武大寨主!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淮西也抗爭過了,敗了就是敗了,非戰之罪。豈能怪罪梁山?」

幾人走進營帳,分別落座,朱富搶先說道:「我家大寨主得知諸位脫險,很是高興,特派我前來迎接諸位,請諸位先在梁山盤桓修整。我家大寨主也希望能和李先生以及幾位將軍縱論天下大勢。」

李助和袁朗相互看了一眼,這個朱富辦事真靠譜,絲毫沒有拿捏的姿態,反而照顧自己的顏面,主動邀請。

李助一臉感激道:「我等敗軍之將,大寨主肯青眼垂顧,李某豈能不識抬舉?明天就隨朱兄一塊前往梁山。」

朱富完成了使命,並且發現了李助等人的傾向,顯然他們也有心加入梁山,這就好辦了!雙方郎有情妾有意的,只要沒有根本性的分歧,合流已經是必然的趨勢。梁山不但憑空增加幾個頂級的人才,而且一下子壯大了將近兩萬人馬,這可真是兩虎相爭,梁山這個看客反而落得一個肚圓。

朱富笑道:「我家大寨主為了安全,特意派出了一千騎兵沿途護送,李先生但請放心,這些騎兵已經經過了戰場的考驗,實力足夠了,再加上貴部的人馬,一路上恐怕官府沒人敢主動招惹咱們。」

李助高興的哈哈大笑。不怪他眼皮子淺,實在是這一路上,他們屬於流動作戰,兩萬人的生死都壓在他的肩上,亞歷山大。而且淮西因為缺少戰馬,一直沒有建立起騎兵編製,相反梁山的騎兵可是建立過赫赫戰功,打敗過呼延灼的連環馬,戰績足夠耀眼了。有了這些騎兵保駕護航,

李助這才感覺到一下子放心了。

同時對武大的安排也更加滿意,加入梁山的念頭更加堅定了。這傢伙做慣了軍師的角色,怎麼可能習慣老大的定位?

事情就是這麼玄幻,有的人足智多謀,有的人武力超群,偏偏就是不適合做一個勢力的老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留侯張良。最開始的張良絕對沒有輔佐劉邦的心思,他一心恢復韓國的國祚,親自組建義軍,可惜他就是不適合當統帥,自己明明智謀通天,就是屢戰屢敗,這就是明顯的性格原因了。

吃虧吃出經驗的張良這才發現了自己的缺陷,於是轉而輔佐劉邦,這才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李助現在就是這麼個情況,手握兩萬大軍,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絲毫也沒有找到獨掌大權的快感,實在不是自立門戶的材料。

袁朗的注意力明顯就放在了梁山的情報能力上。忍不住問道:「朱兄是怎麼這麼快就發現我們行蹤的?你能在這裡等我們,應該最低發現我們有兩天時間了!我實在是好奇,難道你們在淮西境內也有情報能力?」

這句話就有點不敢回答了,怎麼回答都有點唐突。

李助頓時有點尷尬。

朱富卻毫無芥蒂的說道:「幾位也不是外人,我就直言相告了,我們梁山自從大寨主上位伊始,就命令我全力鋪設情報渠道。在東京、江南、淮西、河北等幾處可能和官兵大戰的地方優先布局情報網路,在咱們淮西境內,我也埋下了釘子,他們平常蟄伏,只有出了大事才緊急啟用,因此這一次的大戰,梁山已經最快的接收到了結果。」

朱富的話等於告訴袁朗等人,梁山的潛伏人員只是為了收集情報,不是為了對付淮西楚軍。

李助略微一思索就知道梁山的確沒必要針對楚國,雙方根本就沒有利益衝突,而且楚國已經煙消雲散了,計較這些還有什麼用?

幾人說說笑笑,朱富也有意識地把一些梁山的內情透漏出去,不是泄密,而是為了讓李助等人更了解梁山,增加對梁山的認可。

第二天,朱富就陪著李助等人帶領著大隊人馬向梁山進發,高英的騎兵負責往來傳遞消息,一行人浩浩蕩蕩,直到走遠了,那些官府的大小官吏總算輕鬆下來。實在是太嚇人了,兩萬人,如果人家心情不好,恐怕一個衝鋒,就拿下了城池,關鍵是自己真的攤上這等倒霉事,誰替自己背黑鍋?

武大已經提前趕到了濟州府,這裡就是梁山的最南端,也是李助等人最先能夠到達的地方。武大正好可以一舉兩得,既巡視濟州,又迎接了李助等人,大寨主親自跑這麼遠迎接,足夠誠意了。

一行人順風順水的趕到了濟州府,武大早有準備,官府動用了大批百姓,有官府補償準備了大量的食物和帳篷,保證讓這些士兵一來就能享受到久違的溫馨,衣食無憂,正好也可以好好的修整。

武大見到李助、袁朗以及酆泰和縻勝,笑容滿面,一把拉住了李助,溫言安慰道:

「都辛苦了!到這裡就是到家了,好好休息休息。今天咱們一醉方休,弟兄們我都安排好了,儘管放心玩兒。」

說罷,指著袁朗問道:

」這位莫非就是袁朗袁將軍?「

李助連忙依次指著幾人介紹道:」這位是袁朗袁將軍。這是杜壆杜將軍,酆泰將軍,縻勝將軍。「

王慶的幾個臣子里,論智謀當以李助為第一,論武力值杜壆當之無愧是第一高手,但是真正能統領千軍萬馬的還是袁朗,此人不但個人武功極高,而且有帥才,是個難得的大才。至於酆泰和縻勝,就是純粹的武將,個人能力平平無奇。

武大都聞言撫慰了一遍,這才進入廳堂,酒宴已經備好,武大傾力結交,一眾梁山好漢對自家大寨主的喜好莫得透透的,當然不會掉鏈子,觥籌交錯,氣氛十分熱烈。

武大親自陪著李助,二人身份特殊,自然不會放浪形骸,二人喝了幾杯,武大嘆息道:

」世上的事真是難說,相當日,四大勢力如日中天,如今呢,兩家消亡,一家苟延殘喘,反宋的聲勢註定要消沉一段時間。梁山成了碩果僅存的勢力,我們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你我都任重道遠啊!「

李助也有些唏噓,當日結盟,田虎不可一世,王慶野心勃勃,江南如火如荼,只有梁山就像個打醬油的小弟,毫無存在感,恐怕所有人誰也沒有真的把梁山放在眼裡,結果現在就人家反而過的最好,果然是物是人非。

李助只好陪著笑,心裡卻也有無限感慨。說到底還是沒有人家謀划的深刻,怨不得別人。

武大笑道:「你們也算是楚王麾下最後的火種了。安頓好了就隨我好好走走看看,梁山如今已經有了六個州府,足夠安排你們這兩萬人馬。等你們看過了,如果覺得梁山可以託付身家性命,我就親自邀請幾位加入梁山,咱們同心協力打下屬於咱們自己的江山。」

「如果實在覺得梁山不符合諸位的要求,咱們梁山禮送諸位。說到底咱們為什麼起兵反宋?還不是為了給百姓們謀一條活路,咱們自己也謀個前程?咱們都是殊途同歸。」

李助感覺十分新奇,武大的言辭風格都和王慶大相徑庭。

王慶開口閉口都說的是功名富貴,赤落落的就是用富貴引誘。武大也說個人前程,中間卻夾雜了許多深層次的剖析,甚至不自覺的用上了後世企業文化的那一套,聽起來就高大上。

說起來,武大也反感講大道理,但是如果純粹的用功名富貴去引誘人前來投效,在這個時代十分平常,但是武大還是想在梁山灌輸進一部分高大上的價值觀,於後世迥異的是,武大七分講利益,三分談理想。絕不會把後世那種假大空的理論照搬過來,除非他瘋了。

李助甚至有了現在就俯首投靠的衝動,但是,他還是用大毅力壓制住了這種衝動。說到底,他代表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萬最後的兄弟,他們的生和死,榮與辱。怎能輕率?

一場歡聚,李助幾人也算是初步混了個臉熟,糜勝酆泰天天呆在軍營里約束士兵安心修整,養精蓄銳。

李助和袁朗、杜壆則頻頻結交梁山的將領,從側面了解梁山的一切。

這一天,幾人又聚在一起,袁朗首先說道:「要不咱們加入梁山吧!我打聽過了,梁山軍在籍的士兵可都能分到田地,有了田地,也就有了根。這一點人家梁山比咱們做得好,咱們楚軍打了這麼多年,還都是一窮二白,真是失敗。」

酆泰嘬舌道:「個個都有田地?他們哪裡來的那麼多的良田?」

李助笑道:「殺富濟貧而已。現在各地都是貪官污吏夥同富豪鄉紳相互勾結,任何一家土豪都能擠出來千兒八百畝地。聽說兗州孔家居然把兗州的良田佔據了七成,最後都被梁山全部給收了回來。想想吧,就這一家,足夠梁山吃飽了!謝謝狗大戶真是無法無天!咱們不造他們的反,還等什麼?」

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對鄉紳們的貪得無厭感覺真是大開眼界。可惜楚國在時,根本就沒有關注這種情況,也就更沒有什麼分田措施了。這就是沒有文臣輔弼的後遺症,治理民心是個系統的工程,造反者往往需要很久才能摸索出這個道理。

大明朝的李自成早期動輒擁兵幾十萬,可惜總是被官軍一戰擊潰,直到他遇見李岩,簡簡單單的一句「均田免賦」就幫助他立下了根基,又編纂歌謠:「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簡簡單單的幾招就徹底讓李自成的軍隊脫胎換骨,一舉成了流寇中的霸主。

幾人把梁山的施政舉措拿出來和王慶相比,最後都慢慢的沉默了。

凡事最怕比較,若果說以前幾人還隱隱有些自傲的話,現在對梁山再無輕視。人家能有今天的成績,果然不是幸運。

酆泰也說道:「軍師,該做個決斷了!咱們這麼不上不下的,不但士兵們心裡沒底,恐怕人家梁山也會小看咱們,咱們謹慎的有點過頭了。」

李助看了一圈,然後說道:「那就決定了!明天咱們一塊拜見武大寨主,要投靠,就辦的漂漂亮亮的。過了今日,咱們就只有一個身份了,梁山人!」

果然,第二天,幾人找上門齊刷刷的跪拜下去,武大高興的差點仰天大笑。又有英雄入我彀中矣!

既然幾人這麼乾脆利落,武大便拉著他們說道:「咱們梁山的士兵人人有田。就近的幾個州府閑田已經沒有那麼多了。我計劃把咱們新加入的兄弟的田地都分在兗州,那裡有大批的土地,足以安排咱們兩萬兄弟。」

「幾位兄弟也正好可以隨軍到兗州好好休整一番,然後整編軍隊,爭取早日恢復戰鬥力。」

「李先生安頓好弟兄們以後也來軍機堂助我一臂之力。袁將軍和杜將軍皆有帥才,日後大戰,還要辛苦幾位。」

幾人聽了,都放下了心,武大沒有剝奪幾人的兵權,李助更是任職中樞,足以保證幾人的利益。對於這個安排已經很滿意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武大郎反轉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武大郎反轉人生
上一章下一章

第87章 李助投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