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界點 二

臨界點 二

[筆下文學Www.bxwx.net]

二十多分鐘后,陳區長等區里的幹部和一大群工人模樣的人,從三樓吵吵嚷嚷地下來了。

「我們要找溫書記,我們看他能不能給我們解決問題。」一個大嗓門兒的女人的聲音。

「我說李區長,這事你能不能管了,你管不了就別在這支我們。」一個聽上去很有點城府的中年男人說。

「他媽的,那個趙昆,把工廠都賣了,我們的工資也不給開,我們怎麼生活?」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你們人民政府管不管人民啊?」……

李區長對這幾個挑頭的工人一邊小心地陪笑,一點不斷地點着頭,「管,哪能不管呢?這事啊,區委溫書記和新來的陳區長都很重視,我們都開好幾次會了,一直在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可有些事不能急啊。」

李區長今年也五十有餘了,中等個頭,當兵轉業回到地方,在下面辦事處當過主任,說話很和氣,在區里口碑很好。主管經濟工作好幾年了。關於這個上訪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但現在他也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了,他有他的難處,這件事不能說和他沒有關係,他要說和他有太大的關係那他是不能接受的,這件事可是話長了,涉及到溫書記和剛剛退下去的老區長。

「還不急,」大嗓門女人接過李區長的話頭,「你說這事都幾年了,我們找你多少次了,要不是你們騙了我們職工,我們能飯都吃不上嗎,再吃不上飯就上你家吃去!」

李區長對於這樣的話早聽了無數次了,因而他有着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他依然不急不惱,還是一臉的大佛般的寬和的笑,那笑任憑你如何鐵石心腸,也不能不放下屠刀。「好說好說,我讓我那家裏的多炒兩個菜,大妹子,帶上妹夫,咱們喝幾口。」他的話剛說完,立即引起了一陣大笑。緊張的空氣也一掃無餘,就連在政府辦里和吳主任一邊扯著閑話一邊觀察門外動靜的溫書記也忍不住地笑了。

溫書記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半多了。他一天的工作就要正式開始了。剛座穩轉椅,馬上習慣性地點上了一支軟「中華」,狠吸了幾口,頓覺神清氣爽。社會上有首新民謠說的不錯:大小福、紅塔山,這樣的幹部太一般,軟中華、硬玉溪,這樣的幹部最牛x。他倒了一杯茶水,剛要喝,就聽見有人在敲門,進來的區委辦主任鄭波。鄭波今年四十六七歲,個子中等,帶一副近視鏡,後背有些駝,兩鬢有了和他這個年齡不太相稱的白頭髮。

溫書記抬頭看了看他。

「有事嗎?」

「有幾件事請你定一下。」鄭主任看溫書記沒有煩感,就接着說下去。大凡在領導身邊工作時間稍長一點的人,都具有對領導察言觀色的能力,要善於揣度領導的心情,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語言。用溫思平的話說,就把自己鍛煉成領導肚子裏的蛔蟲。

「一是今天下午的區委常委會的議題你再看一下,下午二點開始,你看可以嗎?二是,」看着溫書記在聽,鄭主任接着說,「二是,年終工作大檢查的事,分組情況是按去年慣例分的,韓副書記同意了,請你再看一下。三是關於機構改革的文件已經下來了,請你看一下,看看我們什麼時候起動,怎麼動?就這些了。」

溫書記「嗯嗯」了兩聲,沒有表態。「對了」,鄭主任好象剛想起來似的,「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找你幾次了,可能是要找你談談吧。」溫書記嘴角扯動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只是低下頭來看鄭主任送來的文件。鄭主任也知趣地往出走了,剛到門口,就聽溫書記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你告訴孫部長,有時間我找他,他就不用找我了。」

鄭主任走後,溫書記的已無心去看他送來的材料了,那些事他早已指示過了,有些都是重複去年的事,他也無需多費心思了,他現在唯一想的是這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市委這次任命孫如峰出任區委組織部長和他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或者說是一部分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原先的組織部長遲述德他實在是不能再用了,他對他的煩感是與日俱增。不但是遲述德個人的威望確實有點太低,個人在小節上群眾的意見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對領導的個人意見領會的總是不到位,執行時總變樣。在他看來,這個遲述德就是一個總念差經的歪嘴和尚。說實話,對這樣一個小區來說,組織部長這個位置並不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在用人這個問題上,組織部長能有多大的權力啊,但這個人能為我所用,會減少自己的很多壓力。如果有一個自己的人就好了。政府辦的吳主任就很合適嘛。前段時間,市委在幹部調整之前與他談過一次話,溫書記坦誠地向市委談了讓遲去人大或政協的想法,並推薦了吳主任做組織部長。而市委兩天前的決定多少讓溫感到點意外,不是吳主任沒有當上組織部長,而是去年公開選拔上來的區委專職常委孫如峰被市委任命為組織部長。這可是他沒有想到的,看來這孫如峰很可能市裏有人啊。

但話說回來,通過這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了解,這孫如峰也真箇人才,素質不低啊。溫書記不擔心他做不了這項工作,而是能否為他所用。因為這機構改革就要開始了,人事的變動要很大啊。不過溫書記這兩天早已想好了,雖然這個幹部不是我希望的,也不是我任命的,但怎麼用卻在我,況且他才三十多點的年齡,官場經驗也不足,他又是從學校出來的,還不是在我的掌控之中嘛。況且三十年的從政生涯,使他明白的是,這幹部不在誰當,關鍵是在怎麼樣去教育和引導。對待這樣一個毛小子,我先要殺殺他的威風,晾一晾他。因而從市委下文到現在兩天多時間裏,雖然孫如峰電話找過他兩次,但都遭到了他的婉拒,溫書記就是沒有給他一次談話的機會。

[筆下文學Www.bxwx.net]

二十多分鐘后,陳區長等區里的幹部和一大群工人模樣的人,從三樓吵吵嚷嚷地下來了。

「我們要找溫書記,我們看他能不能給我們解決問題。」一個大嗓門兒的女人的聲音。

「我說李區長,這事你能不能管了,你管不了就別在這支我們。」一個聽上去很有點城府的中年男人說。

「他媽的,那個趙昆,把工廠都賣了,我們的工資也不給開,我們怎麼生活?」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你們人民政府管不管人民啊?」……

李區長對這幾個挑頭的工人一邊小心地陪笑,一點不斷地點着頭,「管,哪能不管呢?這事啊,區委溫書記和新來的陳區長都很重視,我們都開好幾次會了,一直在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可有些事不能急啊。」

李區長今年也五十有餘了,中等個頭,當兵轉業回到地方,在下面辦事處當過主任,說話很和氣,在區里口碑很好。主管經濟工作好幾年了。關於這個上訪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但現在他也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了,他有他的難處,這件事不能說和他沒有關係,他要說和他有太大的關係那他是不能接受的,這件事可是話長了,涉及到溫書記和剛剛退下去的老區長。

「還不急,」大嗓門女人接過李區長的話頭,「你說這事都幾年了,我們找你多少次了,要不是你們騙了我們職工,我們能飯都吃不上嗎,再吃不上飯就上你家吃去!」

李區長對於這樣的話早聽了無數次了,因而他有着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他依然不急不惱,還是一臉的大佛般的寬和的笑,那笑任憑你如何鐵石心腸,也不能不放下屠刀。「好說好說,我讓我那家裏的多炒兩個菜,大妹子,帶上妹夫,咱們喝幾口。」他的話剛說完,立即引起了一陣大笑。緊張的空氣也一掃無餘,就連在政府辦里和吳主任一邊扯著閑話一邊觀察門外動靜的溫書記也忍不住地笑了。

溫書記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半多了。他一天的工作就要正式開始了。剛座穩轉椅,馬上習慣性地點上了一支軟「中華」,狠吸了幾口,頓覺神清氣爽。社會上有首新民謠說的不錯:大小福、紅塔山,這樣的幹部太一般,軟中華、硬玉溪,這樣的幹部最牛x。他倒了一杯茶水,剛要喝,就聽見有人在敲門,進來的區委辦主任鄭波。鄭波今年四十六七歲,個子中等,帶一副近視鏡,後背有些駝,兩鬢有了和他這個年齡不太相稱的白頭髮。

溫書記抬頭看了看他。

「有事嗎?」

「有幾件事請你定一下。」鄭主任看溫書記沒有煩感,就接着說下去。大凡在領導身邊工作時間稍長一點的人,都具有對領導察言觀色的能力,要善於揣度領導的心情,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語言。用溫思平的話說,就把自己鍛煉成領導肚子裏的蛔蟲。

「一是今天下午的區委常委會的議題你再看一下,下午二點開始,你看可以嗎?二是,」看着溫書記在聽,鄭主任接着說,「二是,年終工作大檢查的事,分組情況是按去年慣例分的,韓副書記同意了,請你再看一下。三是關於機構改革的文件已經下來了,請你看一下,看看我們什麼時候起動,怎麼動?就這些了。」

溫書記「嗯嗯」了兩聲,沒有表態。「對了」,鄭主任好象剛想起來似的,「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找你幾次了,可能是要找你談談吧。」溫書記嘴角扯動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只是低下頭來看鄭主任送來的文件。鄭主任也知趣地往出走了,剛到門口,就聽溫書記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你告訴孫部長,有時間我找他,他就不用找我了。」

鄭主任走後,溫書記的已無心去看他送來的材料了,那些事他早已指示過了,有些都是重複去年的事,他也無需多費心思了,他現在唯一想的是這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市委這次任命孫如峰出任區委組織部長和他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或者說是一部分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原先的組織部長遲述德他實在是不能再用了,他對他的煩感是與日俱增。不但是遲述德個人的威望確實有點太低,個人在小節上群眾的意見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對領導的個人意見領會的總是不到位,執行時總變樣。在他看來,這個遲述德就是一個總念差經的歪嘴和尚。說實話,對這樣一個小區來說,組織部長這個位置並不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在用人這個問題上,組織部長能有多大的權力啊,但這個人能為我所用,會減少自己的很多壓力。如果有一個自己的人就好了。政府辦的吳主任就很合適嘛。前段時間,市委在幹部調整之前與他談過一次話,溫書記坦誠地向市委談了讓遲去人大或政協的想法,並推薦了吳主任做組織部長。而市委兩天前的決定多少讓溫感到點意外,不是吳主任沒有當上組織部長,而是去年公開選拔上來的區委專職常委孫如峰被市委任命為組織部長。這可是他沒有想到的,看來這孫如峰很可能市裏有人啊。

但話說回來,通過這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了解,這孫如峰也真箇人才,素質不低啊。溫書記不擔心他做不了這項工作,而是能否為他所用。因為這機構改革就要開始了,人事的變動要很大啊。不過溫書記這兩天早已想好了,雖然這個幹部不是我希望的,也不是我任命的,但怎麼用卻在我,況且他才三十多點的年齡,官場經驗也不足,他又是從學校出來的,還不是在我的掌控之中嘛。況且三十年的從政生涯,使他明白的是,這幹部不在誰當,關鍵是在怎麼樣去教育和引導。對待這樣一個毛小子,我先要殺殺他的威風,晾一晾他。因而從市委下文到現在兩天多時間裏,雖然孫如峰電話找過他兩次,但都遭到了他的婉拒,溫書記就是沒有給他一次談話的機會。

[筆下文學Www.bxwx.net]

二十多分鐘后,陳區長等區里的幹部和一大群工人模樣的人,從三樓吵吵嚷嚷地下來了。

「我們要找溫書記,我們看他能不能給我們解決問題。」一個大嗓門兒的女人的聲音。

「我說李區長,這事你能不能管了,你管不了就別在這支我們。」一個聽上去很有點城府的中年男人說。

「他媽的,那個趙昆,把工廠都賣了,我們的工資也不給開,我們怎麼生活?」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你們人民政府管不管人民啊?」……

李區長對這幾個挑頭的工人一邊小心地陪笑,一點不斷地點着頭,「管,哪能不管呢?這事啊,區委溫書記和新來的陳區長都很重視,我們都開好幾次會了,一直在專門研究這個問題。可有些事不能急啊。」

李區長今年也五十有餘了,中等個頭,當兵轉業回到地方,在下面辦事處當過主任,說話很和氣,在區里口碑很好。主管經濟工作好幾年了。關於這個上訪事件的來龍去脈,他心裏是十分清楚的。但現在他也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了,他有他的難處,這件事不能說和他沒有關係,他要說和他有太大的關係那他是不能接受的,這件事可是話長了,涉及到溫書記和剛剛退下去的老區長。

「還不急,」大嗓門女人接過李區長的話頭,「你說這事都幾年了,我們找你多少次了,要不是你們騙了我們職工,我們能飯都吃不上嗎,再吃不上飯就上你家吃去!」

李區長對於這樣的話早聽了無數次了,因而他有着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他依然不急不惱,還是一臉的大佛般的寬和的笑,那笑任憑你如何鐵石心腸,也不能不放下屠刀。「好說好說,我讓我那家裏的多炒兩個菜,大妹子,帶上妹夫,咱們喝幾口。」他的話剛說完,立即引起了一陣大笑。緊張的空氣也一掃無餘,就連在政府辦里和吳主任一邊扯著閑話一邊觀察門外動靜的溫書記也忍不住地笑了。

溫書記回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已經是九點半多了。他一天的工作就要正式開始了。剛座穩轉椅,馬上習慣性地點上了一支軟「中華」,狠吸了幾口,頓覺神清氣爽。社會上有首新民謠說的不錯:大小福、紅塔山,這樣的幹部太一般,軟中華、硬玉溪,這樣的幹部最牛x。他倒了一杯茶水,剛要喝,就聽見有人在敲門,進來的區委辦主任鄭波。鄭波今年四十六七歲,個子中等,帶一副近視鏡,後背有些駝,兩鬢有了和他這個年齡不太相稱的白頭髮。

溫書記抬頭看了看他。

「有事嗎?」

「有幾件事請你定一下。」鄭主任看溫書記沒有煩感,就接着說下去。大凡在領導身邊工作時間稍長一點的人,都具有對領導察言觀色的能力,要善於揣度領導的心情,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想法和語言。用溫思平的話說,就把自己鍛煉成領導肚子裏的蛔蟲。

「一是今天下午的區委常委會的議題你再看一下,下午二點開始,你看可以嗎?二是,」看着溫書記在聽,鄭主任接着說,「二是,年終工作大檢查的事,分組情況是按去年慣例分的,韓副書記同意了,請你再看一下。三是關於機構改革的文件已經下來了,請你看一下,看看我們什麼時候起動,怎麼動?就這些了。」

溫書記「嗯嗯」了兩聲,沒有表態。「對了」,鄭主任好象剛想起來似的,「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找你幾次了,可能是要找你談談吧。」溫書記嘴角扯動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只是低下頭來看鄭主任送來的文件。鄭主任也知趣地往出走了,剛到門口,就聽溫書記頭也不抬地說了一句,「你告訴孫部長,有時間我找他,他就不用找我了。」

鄭主任走後,溫書記的已無心去看他送來的材料了,那些事他早已指示過了,有些都是重複去年的事,他也無需多費心思了,他現在唯一想的是這新上任的組織部長孫如峰。市委這次任命孫如峰出任區委組織部長和他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一定差別的,或者說是一部分地滿足了他的要求。原先的組織部長遲述德他實在是不能再用了,他對他的煩感是與日俱增。不但是遲述德個人的威望確實有點太低,個人在小節上群眾的意見很大,更重要的是他對領導的個人意見領會的總是不到位,執行時總變樣。在他看來,這個遲述德就是一個總念差經的歪嘴和尚。說實話,對這樣一個小區來說,組織部長這個位置並不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在用人這個問題上,組織部長能有多大的權力啊,但這個人能為我所用,會減少自己的很多壓力。如果有一個自己的人就好了。政府辦的吳主任就很合適嘛。前段時間,市委在幹部調整之前與他談過一次話,溫書記坦誠地向市委談了讓遲去人大或政協的想法,並推薦了吳主任做組織部長。而市委兩天前的決定多少讓溫感到點意外,不是吳主任沒有當上組織部長,而是去年公開選拔上來的區委專職常委孫如峰被市委任命為組織部長。這可是他沒有想到的,看來這孫如峰很可能市裏有人啊。

但話說回來,通過這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了解,這孫如峰也真箇人才,素質不低啊。溫書記不擔心他做不了這項工作,而是能否為他所用。因為這機構改革就要開始了,人事的變動要很大啊。不過溫書記這兩天早已想好了,雖然這個幹部不是我希望的,也不是我任命的,但怎麼用卻在我,況且他才三十多點的年齡,官場經驗也不足,他又是從學校出來的,還不是在我的掌控之中嘛。況且三十年的從政生涯,使他明白的是,這幹部不在誰當,關鍵是在怎麼樣去教育和引導。對待這樣一個毛小子,我先要殺殺他的威風,晾一晾他。因而從市委下文到現在兩天多時間裏,雖然孫如峰電話找過他兩次,但都遭到了他的婉拒,溫書記就是沒有給他一次談話的機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臨界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臨界點
上一章下一章

臨界點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