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

金秋十月,江油的天氣是涼爽宜人,然而在我們學農的山區,則是有些寒意了。昨天,學校組織我們這個年級到山區來學農。學農學工是上年世紀六、七十年代各個學校都十分重視的一項教育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農村和貧下中農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勞動在一起,不僅會增加社會實踐知識,更是能培養熱愛勞動品格和培養與貧下中農的感情。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來到了這個小山村,這裏離縣城不是太遠,有十幾里路。小山村不大,寧靜而祥和,有幾十戶人家,分佈在山上山下都有,農作物以玉米和紅薯為主。

清晨,我們被陣陣公雞的長鳴而喚醒,紛紛從床上爬了起來。所謂的床,不過就是在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稻草,然後在上面再鋪上被褥,我和班裏另外幾名男同學被分配在一起住在這戶農家。

小山村像是經歷了一夜沉睡后清醒的嬰兒,處處都顯現著朝氣和蓬勃,那花兒那草兒,都是那麼翠綠,一些不知名的鳥兒站在樹枝上,昂着頭,抖著翅膀,爭相賣弄著歌喉,悅耳的歌聲似行雲流水,在綠色的小山村上下翻滾著,在清新、濕潤的空氣中流蕩,家庭主婦們,在晨曦的霞光中,有的在忙碌看餵雞餵鴨有的在點火燒飯,不多時便到處升起了裊裊炊煙,淡淡的柴草煙味便瀰漫在整個小山村了。這樣原生態的小山村,恐怕現在已看不到了。

洗過臉之後,我們幾個同學便分頭到自己定點吃飯的農戶家,早餐很簡單,玉米麵糊煮紅薯和幾根四川泡菜酸豇豆。飯後,我們同學就被分成幾個組,分別由農民伯伯帶着到田裏幹活。其實我的同學們也幹不了什麼正式的活,只不過是干點零星的輕巧的活,有的是鋤鋤草,有的是幫收紅薯,有的是給生產隊的牛羊割青草飼料,大家來回忙着,一上午很快就過去了,到中午回來吃飯的時候,一看,還是玉米麵糊煮紅薯。

在小山村勞動一周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很多同學逐漸適應了這裏的生活,但也有一些同學越來越受不了了,這裏天天都是吃玉米和紅薯,從未吃過白米飯,從未見過葷腥菜;睡的都是地鋪,稻草鋪在地上,二天後就潮濕了,晚有還上蚊蟲和跳蚤的折磨,常常都睡不好覺,而且每天還要在山上爬上爬下地去幹活,都巴不得早點結束這個學農活動,而我卻沒覺得怎麼樣,這裏挺好的,活也不算累,這點農活,哪有我砸石頭累啊;哪有什麼活都不用干,又能吃好喝好的地方呢?

學農活動要結束了,臨行這一天,生產隊在一個大場院給我們送行,我們整個年級的同學和老師也都集合在這裏,先由一個貧農老伯給我們作憶苦思甜報告,從他滄桑佈滿溝壑的古銅色的臉上,就看出了他一生一定吃過很多苦,他生動地講述了在舊社會被剝削被壓迫的悲慘經歷,許多同學都被感染地流下了眼淚,我雖然也被感染著,但卻沒有流出眼淚,我在想,為什麼不反抗呢。接着生產隊的領導和我們學校的領導都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學校領導在講話中說:「很久以前的舊社會,我們貧下中農雖然終年辛勤耕作,卻過着貧困潦倒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是共產黨和新中國,讓廣大勞苦大眾翻身做了主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為了不要忘記舊社會的悲慘生活和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產隊為我們準備了憶苦飯,我們要帶着階級感情吃憶苦飯,要通過吃憶苦飯使我們的階級感情和階級覺悟都得到提高。」這時,現場有人領頭喊起了口號:「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千萬不要記記階級鬥爭」,頓時,把這個送行的現場推向了高潮,我的同學們,紛紛拿着碗,湧向那口平時用來烀豬食的大鍋,一位農民伯伯,給每個同學盛了一勺子憶苦飯,我接過一看,這憶苦飯,黑乎乎的,好像有一些野菜,有紅薯的秧蔓,有稻糠,雖然看起來並不好看,但吃起來並不算特別難吃,有點苦,粗糙的稻糠有些扎嗓子難以下咽。儘管這樣,我還是又盛了一碗,以示我對貧下中農的尊敬和對不忘階級鬥爭的虔誠態度。

回到學校后,老師佈置寫一篇作文,題目就是學農一周的體會。我在作文中寫了這樣一段話:「看到農民伯伯每天不怕風吹日晒雨淋,總是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雖然給我們每天吃的是玉米面和紅薯,但這都是他們辛苦付出換來的,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我們恐怕連玉米面都是吃不上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想想萬惡的舊社會,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哪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小資產階級思想,好好學習,積極參加勞動,作一個有覺悟的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我的作文,當時被當作範文在班上朗讀,對於我這個在班上並不起眼的黑小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褒獎和鼓勵,因此我也就更喜歡語文課了,每當上語文課,總是聽得很認真,也喜歡看一些課外的文學書,儘管當時課外文學書很少,但還是可以到小人書店看到一些。這種喜歡也給我帶來了一些進步。十幾年後,在我參加全國成人高考時,一共考四門,有語文、數學、政治和歷史地理,語文滿分是110分,我考了98分,而數學僅考了26分。後來我經常總結這一段經歷,對於青少年來說,現在家長總是有一種偏見,總是想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自己的子女,無論他們是否喜歡,是否有興趣。人不可能做到掌握的知識面面俱到,只要有一個方面學得精通了,那就了不得了。所以一定充發分理解和支持孩子的興趣。

學農回來后,家裏的生活依舊如故,我們姐弟妹六人都在逐漸長大,長大不僅意味着穿衣的需求變大了,最主要的是吃飯的需求更大了,家裏每個月的定量糧都不夠吃到月底,一到月底這幾天,母親總是要向鄰居們借糧食,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父親母親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這一決定終於使我們家徹底改變了糧食不夠吃的狀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獨行人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獨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