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起源和發展

中醫起源和發展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它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中醫藥是其中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

早在2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勞動、生息、繁衍、發展着,但那時條件惡劣,他們經常受到猛獸的攻擊、自然災害的侵襲、飢餓的威脅和病痛的折磨。在與大自然的長期鬥爭中,人體本身結構(如腦容量增大)、生理機能(如思維能力加強)不斷進化和完善及原始知識得到同步發展,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他們逐漸發現某些植物的果、葉、花、莖能減輕或消除一些病症:在烤火取暖的同時,發現用獸皮、樹皮包上燒熱的石塊或沙土放在局部身體可減輕疼痛:在使用石器的過程中,發現身體某一部位受到刺傷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等;約20~30萬年前隨着知識的積累,開始出現醫事活動的萌芽;約4~5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對醫學知識已處于思考、記憶和口頭傳授階段。1萬年前伴隨農牧獵漁、採集業的發展,人們漸漸認識了一些藥物,製作了原始的治病工具,並會有意識地主動利用火(灸熨)、水(洗浴)、砭石與骨(針刺)等外治方法來療傷止痛。至奴隸社會早期(距今4000多年)已初步形成了針灸、按摩、熨燙、藥物等治療方法,有了醫學的雛形。夏朝人們學會了釀酒,俗話說「酒是百藥之長」,醫與酒有着不解之緣。商朝(3000多年前)的廚師伊尹發明了湯液,促進了方劑的誕生,為內治學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從殷墟出土的十六餘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有323片與疾病有關,裏面出現了10餘種按人體部位確定的病名,中醫理論的源頭似可追溯到此。西周採用粗略的四診法看病,是中醫診斷的開端,此時有了專職醫師,具體分為疾醫(內科)、瘍醫(外科)、食醫(營養)、獸醫,並建立了醫政管理、醫師考核和死亡報告制度,有了草、木、蟲、石、谷五類約100種葯。

春秋以迄秦漢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哲學思維活躍,是中醫理論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中醫理論的奠基階段。公元前5世紀醫和最早提出了「陰、陽、風、雨、晦、明」六氣致病學說,加之天人感應思想,醫學理論開始萌芽。春秋戰國之際,中國現存最早的完整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該書系統總結了在此之前的治療經驗和醫學理論,運用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初步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難經》是一部可以與之相媲美的古典醫籍,最早的灸法專著是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同時出土的還有《五十二病方》等。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記載了365種葯的性能和主治。雖有神農嘗百草、伏羲制九針、黃帝論醫事的傳說,但事實上,中醫藥並不單純是由黃帝、神農發明的,作為炎黃子孫,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崇敬和尊奉,後世將中醫藥里的醫理奠基通過《黃帝內經》歸功於黃帝,將藥物起源通過《神農本草經》獻給了炎帝。戰國時扁鵲會用望、聞、問、切法診斷,會用灸熨、按摩、藥物治療,成為醫巫分業第一人。東漢華佗可用麻沸散全麻進行剖腹術,並首創保健操「五禽戲」:傑出的醫學家張仲景博採眾長,著成《傷寒雜病論》,確立了中醫學辨證施治的理論體系與治療原則,為臨床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備受後代醫家推崇。

魏晉隋唐時期:實踐醫學進入全面發展階段,臨床各科漸趨繁榮,對疾病的認識更深入、廣泛、詳細、準確,診治經驗更豐富,藥品更多,功效更明確,制方更繁多、合理、有效,各種論著頗多。如內科:晉王叔和所著《脈經》是中國第一部脈學專著,歸納整理了二十四種脈象。隋巢元方等編寫的《諸病源候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因癥候學專著,分述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病的病因、病理和癥狀,光是癥候就列有1729條之多,其中的一些描述相當詳盡而科學。唐著名醫家孫思邈著《千金方》、王燾著《外台秘要》,均對各病的診治有所論述,並搜集了大量的驗方;前者尤其在營養缺乏性疾病的防治方面成就突出。外科:隋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中有腸吻合術和血管縫合術記載:孫思邈的《千金方》中有拔牙等手術;9世紀出現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中國最早的治療骨折、脫臼的專書。傳染病科:晉葛洪的《肘後方》對天花、恙蟲病有所描述,並載有用狂犬腦敷傷口治狂犬病的方法;唐代對麻風病和結核病已有認識。唐代已形成婦兒專科,孫思邈著《千金方》中記錄有人工流產術。西晉皇甫謐撰成《針灸甲乙經》,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專書,確定穴位總數349個,對針灸醫學影響巨大。《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包括本草、葯圖、圖經三部分,載葯850種,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第一部由政府頒行的藥典。唐朝非常重視醫學教育,積極傳授中醫知識,而且中外醫學交流十分活躍。

宋金元時期:以《傷寒論》和運氣學說被重視為發展契機,中醫以多學派(尤其是金元四大家的興起)的產生而繁榮,由於百家爭鳴,各有創見,大大豐富了中醫內涵,推動中醫理論不斷深化和發展,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宋代對中醫教育比較重視,設立了「太醫局」,作為培養中醫人才的最高機構。專設的「校正醫書局」,曾有計劃地對歷代重要醫籍進行了搜集、整理、考證和校勘,目前我們所讀到的《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針灸甲乙經》、《諸病源候論》、《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都是經過此次校訂、刊行后流傳下來的。王惟一曾鑄造兩具銅人作為針灸教學和考試之用,開教育模型之先河。元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對傷科論述尤為精闢,如治療脊柱骨折法與現代治法則如出一轍。11世紀中醫即開始應用「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成為世界醫學免疫學的先驅。

明清時期:除對古籍進行詮釋、演繹外,不少是對前人,特別是對金元理論的歸納整理、補充綜合、融會貫通、逐步統一,大型醫籍不斷湧現,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陳實功的《外科正宗》及吳有性的《溫疫論》等均影響深遠,這些都使中醫理論更系統完善,特別是辨證論治原則的確定,使傳統、樸素的理論與實踐進一步結合,併發揮更大的作用。明朝還是藥學集大成時期,李時珍歷時30年寫成的《本草綱目》,收載藥物1892種,附方11096首,對中國和世界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清朝時溫病學派崛起,特別是新病原說創立,-對熱性傳染病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此期各類厚重的醫學論著頗多,《醫宗金鑒》、《醫學心悟》、清代傅山的《傅青主女科》、陳復正的《幼幼集成》、唐容川的《血證論》等是代表。晚清王清任寫的《醫林改錯》,糾正了古代醫書中的一些錯誤;此時「人痘接種」預防範圍已遍及全國。中醫最早的學術團體「一體堂宅仁醫會」也於1568年在順天府(BJ)成立。

鴉片戰爭后,隨着西醫廣泛傳播,形成了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併存的局面,廢止中醫、中西匯通和堅持傳統中醫的論爭一直沒有停止;中西醫匯通學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有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等。與此同時,多種中醫藥刊物相繼出版,各類學術團體紛紛成立,近代中醫學校也於1885年創辦,但中醫發展總體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后中醫獲得了新生,並有了長足進步,中醫院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中醫人才輩出,技能不斷改革創新(如針刺麻醉),各種中醫書籍、期刊層出不窮。改革開放以來,古老中醫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飛速發展時期,並正在不斷創造奇迹,走向世界。

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並以其系統的理論體系、獨特的診療方法、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浩瀚的文獻史料,屹立於世界醫學之林,成為人類醫學寶庫的共同財富。中醫藥學曆數千年而不衰,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醫藥衛生事業所獨具的特色和優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道集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道集錄
上一章下一章

中醫起源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