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4

第十二章4

牛德水不是花拳繡腿,所以常常被多家醫院請去手術或應急。有時出去一趟,比池來發一月掙得還多。

骨髓炎是骨科中的頑疾,許多家庭因有了這樣的病人而家徒四壁,債台高築。

牛德水治療骨髓炎有一絕,那是他年輕時夜以繼日殫盡竭慮得而來。當時在醫院裏也算是一塊招牌。所謂的絕招,不過是做手術時多花些功夫,把壞死的骨頭刮凈,每次沖洗要徹底,每日多衝先幾次,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對醫生對病人都是一種考驗。

大醫院從來不愁病人,愁得是沒有床位。醫生每天忙得腳丫子朝天,他們喜歡的是短平快,哪有心思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治療上。這種壓床而又得不到多少實惠的病人漸漸被醫生和醫院拋棄。真正有錢有權有勢的病人又另當別論,苦的是那些無錢無勢的。

許多沒有病人的民營醫院對他情有獨鍾,只是被宏民醫院捷足先登。

「農民來了,你不僅要讓他把錢都留下,而且還要讓他回去把豬賣了,把錢送來。這樣你就算是成功了。」這是民營醫院培訓員工時的要求。只要治得好病,不怕要不來錢,特別是要那些窮人的錢。既給你的身體雪中送炭,又使你的經濟雪上加霜。治療骨髓炎成了宏民醫院的生財之道。

大河裏有水就讓小河裏滿。池來發在工資保底下還可從醫院治療費上提百分之二十,因為治療費是沒有水分的純收入。這個比例在公立醫院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招鮮,吃遍天。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在這裏得到了驗證。

這是醫院和牛德水之間的秘密,池來發並不知道。

一個目光獃滯的中年婦女,手裏拎着一個醫院裏裝X光片的膠袋子,扶著一個憔悴不堪的男人一步一步地的挪進了醫院門診大廳。男人一條胳膊搭在女人的肩上,另一隻手扶著自己的腰,從那呲牙咧嘴的表情看得出忍着劇痛。

「您怎麼不好?」訓練有素的導醫中走出了位細高的姑娘,笑盈盈輕飄飄地過來幫着攙扶時關切地問道。

「我有腰椎間盤突出,現在疼得厲害。」男人說起話來有氣無力。

「那您就來對了,我們醫院的骶療科專治這個病,不用手術就能達到手術的效果。」導醫不時機地介紹和推薦著骶療科。醫院裏有幾個給好處的科室,都沒有骶冶科出手大方。

「麻煩問一下池主任在那個診室?」那男人嚮導醫打聽池來發。

「那個池主任?」導醫反問。外科好像沒有池主任,莫非又新來人了。

「就是天天上廣告縣醫院過來的池主任。」男人回答。

「您是說池院長,他是內科門診的,不看這病。」導醫解釋說。

聽到導醫稱池來發為院長,男人彷彿見到了曙光,說話也有了底氣,歡欣而自豪地告訴導醫:「他是我表姑父。」那興高彩烈的樣子,好像是他當了院長一樣。

不是專科的病人,又有熟人。導醫熱情大減,臉上的笑容也隨之退去,懶洋洋地說:「在二樓心腦血管科。」說完又轉回了大門前。守株待兔也是一種希望,更何況這裏每天都有不少撞樹的兔子。

男人強忍着劇痛,在女人的托扶下艱難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蹭。但他那剛才還晦暗無光的眸子已漸漸露出了希望。

病人柏興是老伴一個拐彎抹角的親戚,兩個孩子正在讀書,母親幾十年哮喘不但幹不了活,還終日離不開藥,使這個只會安分守己做農活的家怎麼吃苦耐勞都脫不了貧。不幸的是父親患腦溢血又癱瘓在床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沒想到這還不是最糟的,柏興在一次幹活中扭傷了腰,除了腰痛,一條腿也不能抬。心想歇上兩天就能好,沒想過了半個月還起不了床。到了醫院照了CT才知道是椎間盤突出。醫生說得手術,要不然不好恢復。一聽住院費得二三萬,愁得夫妻二人滿嘴起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二三萬也許只是富人逍遙窟里一二天的消費,對柏興一家來說不啻是天文數字。電視里看到宏民醫院專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又見表姑父天天有名有影地在上面,抱着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打算來找池來發。

望着蓬頭垢面痛苦不堪的柏興,得知了他的家庭情況后,池來發的心好像被啃噬一樣。都是這名子起得不好,柏興,背興。就像人們稱老百姓為老背興一樣。

這麼重的病情,骶療科肯定不是首選。

牛德水不是花拳繡腿,所以常常被多家醫院請去手術或應急。有時出去一趟,比池來發一月掙得還多。

骨髓炎是骨科中的頑疾,許多家庭因有了這樣的病人而家徒四壁,債台高築。

牛德水治療骨髓炎有一絕,那是他年輕時夜以繼日殫盡竭慮得而來。當時在醫院裏也算是一塊招牌。所謂的絕招,不過是做手術時多花些功夫,把壞死的骨頭刮凈,每次沖洗要徹底,每日多衝先幾次,最重要的是有耐心,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對醫生對病人都是一種考驗。

大醫院從來不愁病人,愁得是沒有床位。醫生每天忙得腳丫子朝天,他們喜歡的是短平快,哪有心思把太多的精力花在治療上。這種壓床而又得不到多少實惠的病人漸漸被醫生和醫院拋棄。真正有錢有權有勢的病人又另當別論,苦的是那些無錢無勢的。

許多沒有病人的民營醫院對他情有獨鍾,只是被宏民醫院捷足先登。

「農民來了,你不僅要讓他把錢都留下,而且還要讓他回去把豬賣了,把錢送來。這樣你就算是成功了。」這是民營醫院培訓員工時的要求。只要治得好病,不怕要不來錢,特別是要那些窮人的錢。既給你的身體雪中送炭,又使你的經濟雪上加霜。治療骨髓炎成了宏民醫院的生財之道。

大河裏有水就讓小河裏滿。池來發在工資保底下還可從醫院治療費上提百分之二十,因為治療費是沒有水分的純收入。這個比例在公立醫院是不可能存在的。一招鮮,吃遍天。是金子總有發光的時候在這裏得到了驗證。

這是醫院和牛德水之間的秘密,池來發並不知道。

一個目光獃滯的中年婦女,手裏拎着一個醫院裏裝X光片的膠袋子,扶著一個憔悴不堪的男人一步一步地的挪進了醫院門診大廳。男人一條胳膊搭在女人的肩上,另一隻手扶著自己的腰,從那呲牙咧嘴的表情看得出忍着劇痛。

「您怎麼不好?」訓練有素的導醫中走出了位細高的姑娘,笑盈盈輕飄飄地過來幫着攙扶時關切地問道。

「我有腰椎間盤突出,現在疼得厲害。」男人說起話來有氣無力。

「那您就來對了,我們醫院的骶療科專治這個病,不用手術就能達到手術的效果。」導醫不時機地介紹和推薦著骶療科。醫院裏有幾個給好處的科室,都沒有骶冶科出手大方。

「麻煩問一下池主任在那個診室?」那男人嚮導醫打聽池來發。

「那個池主任?」導醫反問。外科好像沒有池主任,莫非又新來人了。

「就是天天上廣告縣醫院過來的池主任。」男人回答。

「您是說池院長,他是內科門診的,不看這病。」導醫解釋說。

聽到導醫稱池來發為院長,男人彷彿見到了曙光,說話也有了底氣,歡欣而自豪地告訴導醫:「他是我表姑父。」那興高彩烈的樣子,好像是他當了院長一樣。

不是專科的病人,又有熟人。導醫熱情大減,臉上的笑容也隨之退去,懶洋洋地說:「在二樓心腦血管科。」說完又轉回了大門前。守株待兔也是一種希望,更何況這裏每天都有不少撞樹的兔子。

男人強忍着劇痛,在女人的托扶下艱難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蹭。但他那剛才還晦暗無光的眸子已漸漸露出了希望。

病人柏興是老伴一個拐彎抹角的親戚,兩個孩子正在讀書,母親幾十年哮喘不但幹不了活,還終日離不開藥,使這個只會安分守己做農活的家怎麼吃苦耐勞都脫不了貧。不幸的是父親患腦溢血又癱瘓在床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沒想到這還不是最糟的,柏興在一次幹活中扭傷了腰,除了腰痛,一條腿也不能抬。心想歇上兩天就能好,沒想過了半個月還起不了床。到了醫院照了CT才知道是椎間盤突出。醫生說得手術,要不然不好恢復。一聽住院費得二三萬,愁得夫妻二人滿嘴起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二三萬也許只是富人逍遙窟里一二天的消費,對柏興一家來說不啻是天文數字。電視里看到宏民醫院專業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又見表姑父天天有名有影地在上面,抱着死馬當成活馬醫的打算來找池來發。

望着蓬頭垢面痛苦不堪的柏興,得知了他的家庭情況后,池來發的心好像被啃噬一樣。都是這名子起得不好,柏興,背興。就像人們稱老百姓為老背興一樣。

這麼重的病情,骶療科肯定不是首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博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博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