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南巡:南直隸篇

第118章 南巡:南直隸篇

朱由校並沒有在南直隸待太久,江南繁華,最能磨滅英雄銳氣,朱由校自認意志尚不夠堅定,所以只是稍作停留。

話說南巡艦隊自山東萊州出海后,南下至淮安府鹽城縣停靠,在休整了一天後繼續南下,天啟二年十一月一十九日從松江府順流進入揚子江。

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里,饒是朱由校前世在視頻上見過,但此時也不由得驚嘆,他第一次感受到什麼叫「長江如虹貫」,在眾人所擁護下站在船頭,憑欄遠眺。

其實朱由校產生這樣的震撼心理是很正常,因為現代人早就看不到這樣壯麗的景象了。明代時期鎮揚河段和江陰河段江面寬都在10千米以上,而今分別縮為2.3千和1.5千米,可謂天差地別。

「陛下,大抵明日丑時(3點左右)即可到達南京。」負責護衛的武將前來向朱由校通報。

「嗯,不急,先在江陰停靠一下吧。」

「是,陛下,今日下午即到江陰。」

「嗯,你下去。」

那武將後撤步走了出去,先將皇帝的命令吩咐給了掌舵的,待走遠了后一路小跑,跑到他同僚旁邊。

「又要出事了。」

「怎麼?陛下剛才說什麼了?」..

「陛下說先不去南京,要去江陰。」

「這不很正常嗎?江陰北枕長江,南近太湖,東接常熟,西連常州,是江海聯運的交通樞紐,又為拱衛南京之要塞;扼江海門戶,捍衛全吳。陛下想要巡視冮南,那臨幸江陰自然也是應有之義。」

「問題就出在這兒:江陰是江南之軍事重鎮,但你還記得江陰防務上次修茸是什麼時候嗎?」

「呃……大抵得有四、五十年了吧?」

「四、五十年?少了!江陰要塞上次加固還是嘉靖年間防範倭亂的時候,到現在都他媽快七十年了!」

(歷史上,江陰城防下一次翻修是崇禎八年,並且用上了新式、仿製西方的火銃和火炮。)

「……」另一個人沉默了,武備鬆弛、兵事糜爛是當今大明的常態,南方更是久未經戰,而現在,皇上下午就到,無論如何都是來不及了。

「在遼東就殺了好幾個,不過都是管理倉庫的小鬼;在朝鮮,你是沒下船啊,一進城,那血腥味都沖鼻子;也就在山東沒有見血;這次…」

「行了,噤聲!」那人看了看左右,確定身旁無人後,才小聲的說道:「你是忘了錦衣衛就在旁邊嗎?慎言,自己想死就算了,別害我和一家老小。」

於是對話便以這樣不愉快的形式硬生生地打斷了。

不過眾人不知道的事,朱由校前去江陰並不僅僅是查看城防工事這麼簡單,也是因為他想好好祭拜一下這個「忠義之邦」。

江陰,兩宋時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升格為江陰軍,岳飛、韓世忠、辛棄疾都曾駐守於此。

正德年間劉瑾誤國,在朝的三位江陰人——黃昭、貢安甫、史良佐,或以挽死諫,世稱之為「江陰一時三忠」。

而在原本的歷史中,清軍肆虐江南,唯江陰堅持「頭可斷,發決不可剃」的民族氣節。「八十曰戴發效忠,十萬人同心死義」,擊斃清軍7萬5千餘人,斬親王36名,殺名將72名,最後城破,屠城,無一人降:城內死者九萬七千餘人,城外死者七萬五千餘人,城中生者唯有躲在寺觀塔上隱僻處的以及和尚印白等,共計大小五十三人。

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更是留下了「全國的文明,從江陰發起「的倡言。

所以朱由校對此次的江陰之行充滿了期待。然而,同日下午,期待破滅了。朱由校看着破敗的城防大罵不止,雖然沒有任何人斧鉞加身,但顯然,它們的政治生命基本上已經也走到了盡頭。

天啟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大明皇帝朱由校來到了大明陪都南京,毫不意外的朱由校來南京的第一件事便是拜明孝陵。

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來到南京,但是他上一次是來過南京一次。但那時是跟團旅遊,所以並沒有見過孝陵的樣子,那次他去參觀的是另一位喊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偉人的陵寢。

從朝陽門(今中山門)至孝陵衛到陵墓西北所築的皇牆有45華里長,護陵駐軍有5千多人。「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養長生鹿千頭。鹿鳴其間,氣勢非凡。」理論上,應該是這樣。

但朱由校所看見的是一支鬆散的軍隊,古老的建築發出破敗的氣息,就像這個王朝一樣;長生鹿早就不知道去了哪裏,追等待着天下英雄的追逐。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備受尊崇。每歲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國之大事,均需遣勛戚大臣祭告。

即便如此,孝陵仍有雜草與破損,看到這裏,朱由校的心態己然是變了。

天氣二年11月25日,皇帝坐船前往了福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天啟:大明難救,續命吧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8章 南巡:南直隸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