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五十六、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兼析詞牌名《千秋歲》

古人經常提到「讖言」,現代人解釋為:迷信者把死者生前所說的話作為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往往有後人附會的成分。而作為詩人或詞人,則有「讖詩」、「讖詞」之說。秦觀的《千秋歲》和《好事近》歷來被人們認為是「讖詞」,因此,大家一般都將其視為「絕命詞」。

1093年(元佑八年),哲宗親政,重新啟用主張新法的官員,貶謫秦觀、蘇軾兄弟、黃庭堅等一批反對新法的官員。秦觀被貶到處州(今麗水),當了一個監酒稅的閑官。處州地僻山荒,經濟落後,秦觀舉目無親,孤獨寂寞,心情十分愁苦,寫了一首《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據《艇齋詩話》記載:「他曾經寫信給好朋友張舜民說,古人把困苦呻吟之聲作為勞歌,這首詞就是真正的勞歌啊!」

該詞是在被貶官的情況下寫的,極易引起同被貶謫者的共鳴,蘇軾、黃庭堅、孔仲平、李之儀等人受到感染,紛紛和作。遠貶海南的蘇軾特地和韻作詞,下闋云:「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詞中流露出「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的精神,正是蘇軾的平生風貌,也是對秦觀的一種慰勉。

《獨醒雜誌》中說他是在貶謫途中過衡陽寫給當地太守孔平仲所作,孔平仲讀到「鏡里朱顏改」的句子,猛吃一驚,說道:「少游,你正當盛年,何必說出這樣悲愴的言語!」於是步其詞韻,也作了一首《千秋歲》,詞中有「惆悵誰人會?隨處聊傾蓋。」的句子以慰藉他。秦觀在孔平仲處住了數日後繼續南行,孔平仲遠送到郊外,跟他說了很久的話才分手,回來便對人說:「秦少游的氣質面貌和平時相差很大,只怕即將不久於人世了。」

這首詞傳播甚遠,連朝中變法派的宰相曾布都知道了,並評價說:「秦七必然不久於世,豈有『愁如海』的人還能活下去的?」

《千秋歲》這個詞牌名大有來歷。據《舊唐書》記載,因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初五,有一位大臣為怕馬屁,就上奏,請求將唐玄宗的生日設為「千秋節」。據唐朝宰相張說《上大衍曆序》說:「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在古代每個月的5日皆可稱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由此可知:上表設此節的時間為728年(開元十六年八月初五)。

將皇帝生日設為全國性節日,在唐以前還無先例,但唐玄宗喜歡錶中「千秋萬代」的寓意,還戲稱這是「自我作古」。但僅僅因一人上表便設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欠妥。於是,第二年過生日時,文武百官便投其所好,聯合上表,一致要求將玄宗生日設為「千秋節」。唐玄宗欣然同意。729年(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唐玄宗在他生日的那一天,唐玄宗、楊貴妃在花萼樓前宴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的宴會和樂舞表演,慶祝第一個「千秋節」。同時以法令的形式頒佈這一天為「千秋節」。並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假三日」。

唐教坊為此專門創作了一部大麴《千秋樂》(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曲作者白明達,龜茲人,故此曲有龜茲樂風格。當時在「千秋節」上表演的教坊大麴還有《蝶戀花》、《清平樂》等,其中最有名的樂舞當數唐玄宗編寫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最初由楊貴妃親自表演,但宴請賓客老讓「娘娘」作舞,欠妥,後來便改由舞藝出色的楊貴妃侍女張雲容表演,再後來改為雙人表演,再後來改為由15歲以下少女組成的300人的大型舞隊表演。

為了慶祝「千秋節」,唐玄宗還傳命在「勤政務本樓」下廣場表演舞馬等百技。據《明皇雜錄》載,唐玄宗手下的梨園弟子,曾為「千秋節」專門訓練了百餘匹舞馬。表演時,要選數個「少年而姿貌美秀者」伴奏樂曲,曲目有《傾杯樂》、《千秋萬歲曲》等。舞馬隨樂曲或「奮首鼓尾,縱橫應節」,或在安設的3層木板上「旋轉如飛」,或在大力士舉起的床榻上縱身跳躍。最後,以舞馬微蹲後腿,銜著酒杯給唐玄宗敬酒祝壽,將表演推向**。宰相張說的《舞馬詞》云:「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據南北朝時期的宋朝人郭茂倩《樂府詩集》記載:「《唐書》上說: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誕日,宴百僚於花萼樓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從之。《千秋樂》蓋起於此。」宋詞則沿用舊曲名,另創新聲。始見於宋秦觀《淮海詞》。《千秋歲》,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八句,五仄韻。《宋史·樂志》把它定為歇指調;《金詞》定為中呂調。

秦觀在貶謫雷州、橫州時,在睡夢中得到了幾句詩,為此,他作了一首《好事近》詞: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1100年8月(元符三年),北上還鄉的秦觀路過藤州(今廣西藤縣),到當地光華亭遊覽,還和人說起這夢中所作的長短句,他這時酒後帶着醉意,忽然感到不支,索水欲飲,左右送上玉盂所汲的泉水,他已經到了彌留之際,看着水微笑死去。因為他夢中所作的《好事近》詞中有「醉卧古藤陰下」之句,最後又卒於藤州,使人認為其中有神秘的天意,其實大概只是人們痛惜他的一生不幸,便以巧合而附會,以慰人心吧!臨死的時候,秦觀的內心中應該是遺憾痛苦的,因為他竟未能支撐到回鄉與一直挂念的妻子兒女團聚,可是他的神情,卻又是平靜含笑,也許他在期待,在憧憬,恍惚中已經看見了等待在前路的希望和幸福?

秦觀在蘇門子弟中,並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也不是最象蘇軾的一個,卻是最得東坡喜愛、最得同門關注的。和他同屬於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就不無欽慕的記道:在熙寧元豐年間,蘇軾出任徐州太守,陳師道以普通百姓對太守的態度侍奉蘇軾,偶爾才用賓客的身份參見。而當秦觀來拜謁的時候,蘇軾一見如故,熱情招待,短時間內便親如師徒。陳師道在為秦觀所作的序言中說:「那時我正生病卧床不起,只聽說秦觀出門時排場雍容,迎接者接踵而至;在蘇軾迎接的宴席上,他長篇大論,雄辯滔滔,座客無不屬耳傾聽。當時人都感到特別的驚奇,也因此難免有所疑惑,惟有蘇公堅定的認為他實乃當今傑出之士!」在這篇多年之後的文字中,他對秦觀得到蘇軾青眼有加的際遇尚自記憶猶新,帶有不無酸意的揶揄,所以後人竟有代陳師道抱不平的。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兼析詞牌名《千秋歲》

古人經常提到「讖言」,現代人解釋為:迷信者把死者生前所說的話作為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往往有後人附會的成分。而作為詩人或詞人,則有「讖詩」、「讖詞」之說。秦觀的《千秋歲》和《好事近》歷來被人們認為是「讖詞」,因此,大家一般都將其視為「絕命詞」。

1093年(元佑八年),哲宗親政,重新啟用主張新法的官員,貶謫秦觀、蘇軾兄弟、黃庭堅等一批反對新法的官員。秦觀被貶到處州(今麗水),當了一個監酒稅的閑官。處州地僻山荒,經濟落後,秦觀舉目無親,孤獨寂寞,心情十分愁苦,寫了一首《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據《艇齋詩話》記載:「他曾經寫信給好朋友張舜民說,古人把困苦呻吟之聲作為勞歌,這首詞就是真正的勞歌啊!」

該詞是在被貶官的情況下寫的,極易引起同被貶謫者的共鳴,蘇軾、黃庭堅、孔仲平、李之儀等人受到感染,紛紛和作。遠貶海南的蘇軾特地和韻作詞,下闋云:「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詞中流露出「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的精神,正是蘇軾的平生風貌,也是對秦觀的一種慰勉。

《獨醒雜誌》中說他是在貶謫途中過衡陽寫給當地太守孔平仲所作,孔平仲讀到「鏡里朱顏改」的句子,猛吃一驚,說道:「少游,你正當盛年,何必說出這樣悲愴的言語!」於是步其詞韻,也作了一首《千秋歲》,詞中有「惆悵誰人會?隨處聊傾蓋。」的句子以慰藉他。秦觀在孔平仲處住了數日後繼續南行,孔平仲遠送到郊外,跟他說了很久的話才分手,回來便對人說:「秦少游的氣質面貌和平時相差很大,只怕即將不久於人世了。」

這首詞傳播甚遠,連朝中變法派的宰相曾布都知道了,並評價說:「秦七必然不久於世,豈有『愁如海』的人還能活下去的?」

《千秋歲》這個詞牌名大有來歷。據《舊唐書》記載,因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初五,有一位大臣為怕馬屁,就上奏,請求將唐玄宗的生日設為「千秋節」。據唐朝宰相張說《上大衍曆序》說:「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在古代每個月的5日皆可稱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由此可知:上表設此節的時間為728年(開元十六年八月初五)。

將皇帝生日設為全國性節日,在唐以前還無先例,但唐玄宗喜歡錶中「千秋萬代」的寓意,還戲稱這是「自我作古」。但僅僅因一人上表便設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欠妥。於是,第二年過生日時,文武百官便投其所好,聯合上表,一致要求將玄宗生日設為「千秋節」。唐玄宗欣然同意。729年(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唐玄宗在他生日的那一天,唐玄宗、楊貴妃在花萼樓前宴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的宴會和樂舞表演,慶祝第一個「千秋節」。同時以法令的形式頒佈這一天為「千秋節」。並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假三日」。

唐教坊為此專門創作了一部大麴《千秋樂》(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曲作者白明達,龜茲人,故此曲有龜茲樂風格。當時在「千秋節」上表演的教坊大麴還有《蝶戀花》、《清平樂》等,其中最有名的樂舞當數唐玄宗編寫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最初由楊貴妃親自表演,但宴請賓客老讓「娘娘」作舞,欠妥,後來便改由舞藝出色的楊貴妃侍女張雲容表演,再後來改為雙人表演,再後來改為由15歲以下少女組成的300人的大型舞隊表演。

為了慶祝「千秋節」,唐玄宗還傳命在「勤政務本樓」下廣場表演舞馬等百技。據《明皇雜錄》載,唐玄宗手下的梨園弟子,曾為「千秋節」專門訓練了百餘匹舞馬。表演時,要選數個「少年而姿貌美秀者」伴奏樂曲,曲目有《傾杯樂》、《千秋萬歲曲》等。舞馬隨樂曲或「奮首鼓尾,縱橫應節」,或在安設的3層木板上「旋轉如飛」,或在大力士舉起的床榻上縱身跳躍。最後,以舞馬微蹲後腿,銜著酒杯給唐玄宗敬酒祝壽,將表演推向**。宰相張說的《舞馬詞》云:「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據南北朝時期的宋朝人郭茂倩《樂府詩集》記載:「《唐書》上說: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誕日,宴百僚於花萼樓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從之。《千秋樂》蓋起於此。」宋詞則沿用舊曲名,另創新聲。始見於宋秦觀《淮海詞》。《千秋歲》,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八句,五仄韻。《宋史·樂志》把它定為歇指調;《金詞》定為中呂調。

秦觀在貶謫雷州、橫州時,在睡夢中得到了幾句詩,為此,他作了一首《好事近》詞: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1100年8月(元符三年),北上還鄉的秦觀路過藤州(今廣西藤縣),到當地光華亭遊覽,還和人說起這夢中所作的長短句,他這時酒後帶着醉意,忽然感到不支,索水欲飲,左右送上玉盂所汲的泉水,他已經到了彌留之際,看着水微笑死去。因為他夢中所作的《好事近》詞中有「醉卧古藤陰下」之句,最後又卒於藤州,使人認為其中有神秘的天意,其實大概只是人們痛惜他的一生不幸,便以巧合而附會,以慰人心吧!臨死的時候,秦觀的內心中應該是遺憾痛苦的,因為他竟未能支撐到回鄉與一直挂念的妻子兒女團聚,可是他的神情,卻又是平靜含笑,也許他在期待,在憧憬,恍惚中已經看見了等待在前路的希望和幸福?

秦觀在蘇門子弟中,並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也不是最象蘇軾的一個,卻是最得東坡喜愛、最得同門關注的。和他同屬於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就不無欽慕的記道:在熙寧元豐年間,蘇軾出任徐州太守,陳師道以普通百姓對太守的態度侍奉蘇軾,偶爾才用賓客的身份參見。而當秦觀來拜謁的時候,蘇軾一見如故,熱情招待,短時間內便親如師徒。陳師道在為秦觀所作的序言中說:「那時我正生病卧床不起,只聽說秦觀出門時排場雍容,迎接者接踵而至;在蘇軾迎接的宴席上,他長篇大論,雄辯滔滔,座客無不屬耳傾聽。當時人都感到特別的驚奇,也因此難免有所疑惑,惟有蘇公堅定的認為他實乃當今傑出之士!」在這篇多年之後的文字中,他對秦觀得到蘇軾青眼有加的際遇尚自記憶猶新,帶有不無酸意的揶揄,所以後人竟有代陳師道抱不平的。

[筆下文學Www.bxwx.net]

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兼析詞牌名《千秋歲》

古人經常提到「讖言」,現代人解釋為:迷信者把死者生前所說的話作為將要應驗的預言、預兆,往往有後人附會的成分。而作為詩人或詞人,則有「讖詩」、「讖詞」之說。秦觀的《千秋歲》和《好事近》歷來被人們認為是「讖詞」,因此,大家一般都將其視為「絕命詞」。

1093年(元佑八年),哲宗親政,重新啟用主張新法的官員,貶謫秦觀、蘇軾兄弟、黃庭堅等一批反對新法的官員。秦觀被貶到處州(今麗水),當了一個監酒稅的閑官。處州地僻山荒,經濟落後,秦觀舉目無親,孤獨寂寞,心情十分愁苦,寫了一首《千秋歲》: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里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據《艇齋詩話》記載:「他曾經寫信給好朋友張舜民說,古人把困苦呻吟之聲作為勞歌,這首詞就是真正的勞歌啊!」

該詞是在被貶官的情況下寫的,極易引起同被貶謫者的共鳴,蘇軾、黃庭堅、孔仲平、李之儀等人受到感染,紛紛和作。遠貶海南的蘇軾特地和韻作詞,下闋云:「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詞中流露出「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的精神,正是蘇軾的平生風貌,也是對秦觀的一種慰勉。

《獨醒雜誌》中說他是在貶謫途中過衡陽寫給當地太守孔平仲所作,孔平仲讀到「鏡里朱顏改」的句子,猛吃一驚,說道:「少游,你正當盛年,何必說出這樣悲愴的言語!」於是步其詞韻,也作了一首《千秋歲》,詞中有「惆悵誰人會?隨處聊傾蓋。」的句子以慰藉他。秦觀在孔平仲處住了數日後繼續南行,孔平仲遠送到郊外,跟他說了很久的話才分手,回來便對人說:「秦少游的氣質面貌和平時相差很大,只怕即將不久於人世了。」

這首詞傳播甚遠,連朝中變法派的宰相曾布都知道了,並評價說:「秦七必然不久於世,豈有『愁如海』的人還能活下去的?」

《千秋歲》這個詞牌名大有來歷。據《舊唐書》記載,因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初五,有一位大臣為怕馬屁,就上奏,請求將唐玄宗的生日設為「千秋節」。據唐朝宰相張說《上大衍曆序》說:「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在古代每個月的5日皆可稱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由此可知:上表設此節的時間為728年(開元十六年八月初五)。

將皇帝生日設為全國性節日,在唐以前還無先例,但唐玄宗喜歡錶中「千秋萬代」的寓意,還戲稱這是「自我作古」。但僅僅因一人上表便設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欠妥。於是,第二年過生日時,文武百官便投其所好,聯合上表,一致要求將玄宗生日設為「千秋節」。唐玄宗欣然同意。729年(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唐玄宗在他生日的那一天,唐玄宗、楊貴妃在花萼樓前宴請文武百官,舉行盛大的宴會和樂舞表演,慶祝第一個「千秋節」。同時以法令的形式頒佈這一天為「千秋節」。並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假三日」。

唐教坊為此專門創作了一部大麴《千秋樂》(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曲作者白明達,龜茲人,故此曲有龜茲樂風格。當時在「千秋節」上表演的教坊大麴還有《蝶戀花》、《清平樂》等,其中最有名的樂舞當數唐玄宗編寫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最初由楊貴妃親自表演,但宴請賓客老讓「娘娘」作舞,欠妥,後來便改由舞藝出色的楊貴妃侍女張雲容表演,再後來改為雙人表演,再後來改為由15歲以下少女組成的300人的大型舞隊表演。

為了慶祝「千秋節」,唐玄宗還傳命在「勤政務本樓」下廣場表演舞馬等百技。據《明皇雜錄》載,唐玄宗手下的梨園弟子,曾為「千秋節」專門訓練了百餘匹舞馬。表演時,要選數個「少年而姿貌美秀者」伴奏樂曲,曲目有《傾杯樂》、《千秋萬歲曲》等。舞馬隨樂曲或「奮首鼓尾,縱橫應節」,或在安設的3層木板上「旋轉如飛」,或在大力士舉起的床榻上縱身跳躍。最後,以舞馬微蹲後腿,銜著酒杯給唐玄宗敬酒祝壽,將表演推向**。宰相張說的《舞馬詞》云:「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據南北朝時期的宋朝人郭茂倩《樂府詩集》記載:「《唐書》上說: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玄宗以降誕日,宴百僚於花萼樓下。百僚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從之。《千秋樂》蓋起於此。」宋詞則沿用舊曲名,另創新聲。始見於宋秦觀《淮海詞》。《千秋歲》,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雙調七十一字,前後段各八句,五仄韻。《宋史·樂志》把它定為歇指調;《金詞》定為中呂調。

秦觀在貶謫雷州、橫州時,在睡夢中得到了幾句詩,為此,他作了一首《好事近》詞: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1100年8月(元符三年),北上還鄉的秦觀路過藤州(今廣西藤縣),到當地光華亭遊覽,還和人說起這夢中所作的長短句,他這時酒後帶着醉意,忽然感到不支,索水欲飲,左右送上玉盂所汲的泉水,他已經到了彌留之際,看着水微笑死去。因為他夢中所作的《好事近》詞中有「醉卧古藤陰下」之句,最後又卒於藤州,使人認為其中有神秘的天意,其實大概只是人們痛惜他的一生不幸,便以巧合而附會,以慰人心吧!臨死的時候,秦觀的內心中應該是遺憾痛苦的,因為他竟未能支撐到回鄉與一直挂念的妻子兒女團聚,可是他的神情,卻又是平靜含笑,也許他在期待,在憧憬,恍惚中已經看見了等待在前路的希望和幸福?

秦觀在蘇門子弟中,並不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也不是最象蘇軾的一個,卻是最得東坡喜愛、最得同門關注的。和他同屬於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就不無欽慕的記道:在熙寧元豐年間,蘇軾出任徐州太守,陳師道以普通百姓對太守的態度侍奉蘇軾,偶爾才用賓客的身份參見。而當秦觀來拜謁的時候,蘇軾一見如故,熱情招待,短時間內便親如師徒。陳師道在為秦觀所作的序言中說:「那時我正生病卧床不起,只聽說秦觀出門時排場雍容,迎接者接踵而至;在蘇軾迎接的宴席上,他長篇大論,雄辯滔滔,座客無不屬耳傾聽。當時人都感到特別的驚奇,也因此難免有所疑惑,惟有蘇公堅定的認為他實乃當今傑出之士!」在這篇多年之後的文字中,他對秦觀得到蘇軾青眼有加的際遇尚自記憶猶新,帶有不無酸意的揶揄,所以後人竟有代陳師道抱不平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宋詞風月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宋詞風月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五十六、秦觀的兩首絕命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