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幕.嶄露頭角(2)

第33幕.嶄露頭角(2)

在蒙迪斯被暴露了身份之後,許許多多的貴族都主動向蒙迪斯伸出了橄欖枝。

如此年輕的魔導師,還被美第奇家族招攬。

蒙迪斯一邊應付著諸位貴族的交好,收下了許許多多的名帖。

名帖上是許多貴族的聯繫方式,地址,以及名望和爵位。

貴族們的交際,往往從這些方面入手。

蒙迪斯沒有準備名帖,不過他自身就是最好的名帖。

雖然蒙迪斯的魔導師身份有水分:他只能使用魔導師初期的實力戰鬥十分鐘。

在諸多熟人之中,蒙迪斯見到了一位久負盛名的貴族大公爵:

開爾文勛爵。

這位世襲大公爵並不以自己繼承的貴族爵位為榮,而是以勛爵稱呼自己,以表明自己做出的貢獻,還有魔法大於權勢。

他同樣也是一位研究人員,和芝諾姐姐相識,之前芝諾姐還參加過開爾文勛爵的宴會。

他居然也向蒙迪斯遞上了一份名帖,說道:「聽芝諾研究員說,你是一位學者,一直研究古希臘時期的歷史?」

看來是芝諾姐在她的同事之間介紹了自己。

身為一個古希臘人,蒙迪斯自然很容易研究出古希臘的歷史、政治、哲學、美學還有風俗文化。

這個學者的身份也容易引起那群教授們的興趣。

蒙迪斯聽完之後恍了過來,說道:「是的,我了解古希臘的語言,從而能夠考據到一些內容。」

開爾文勛爵也來了興趣,問道:「在你的考據當中,古希臘人對於之前的歷史怎麼看?」

蒙迪斯思量了一會兒,說道:「很混亂,在古希臘人的眼中,世界被分成兩半,東方和西方。」

諸位聆聽兩人交談的貴族頓時噤聲,宴會裏一時連歡笑聲都停下了,只有或急促或靜滯的呼吸聲。

他們聽到了一個只存在於傳說之中的地方:

「東方。」

沒有歐陸人到過那裏,歐陸的最東方是烏拉爾山,烏拉爾山的更東方就是大海。

傳說曾經那塊地區不是大海,而是陸地,是一塊一望無際的莽莽平原,歐陸人在莽原之上開闢了道路,穿過密林、沼澤還有沙地,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奇異種族。

比如長著尖耳喜好蒙面的精靈,比如只有半人高但是善於鍛造的矮人,比如猶如岩石一般深褐色皮膚的人。

而穿過那片莽原,走過沙漠和密林,就能到達東方。

只是如今,在神明神國的覆滅下,地絕天通之後,這條路徹底被封死,歐陸也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孤島。

只存在於傳說中的東方,引起了無數歐陸人的美好想像,歐陸人想像那裏遍地是黃金,到處都是穿着絲綢的人還有琉璃和玉石建造的宮殿,還有龍頭的巨大航船,山間隱居著仙人。

只是這些都是想像,在歐陸一統的今天,沒有歐陸人對於東方不好奇。

即便法皇五世科莫斯特爾在此,對於蒙迪斯的所言的話題也是十分感興趣。

蒙迪斯旁若無人地繼續說:

「按照遊學者的描述,東方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地方,他們的統治者叫做天子,意思是上天的孩子,天子掌控著整個東方。」

「天子之下是諸侯,是統領一方的人,就像曾經有封地的貴族。」

曾經的貴族統領一方,手握兵權,而如今的貴族已經被整合在了科莫斯特爾城,只有部分法普列顛皇室難以輻射的地區還有手握兵權的貴族大公。

「諸侯之下是士大夫,他們管理著百姓的事務,同時也監督著統治者的行為。」

「士大夫們有不同的派系,就像魔法師們有不同的晉陞途徑一樣,這些派系被稱為諸子百家。」

「雖然他們位列於諸侯之下,但更像是神聖教廷一樣的組織。據說他們不頌唱經書,而是立志於自己著書立說,就像學者。」

「士大夫之下,就是平民和奴隸。」

「古希臘的居民們奉行民主,雖然未必有效,但是那時的古希臘人認為東方是嚴厲的、束縛性但先進的。」

「古希臘人無論天才還是傻瓜,每個人都有一票,每個人也都只有一票。」

「東方人則不受限制,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雖然階級嚴格,但有能力的人可以越過這個階級。」

蒙迪斯總結了一句:「歷史也證明,一群人的智慧未必勝過一個人的智慧。」

「這是對於東方人的認識,還有東方的神明。」

「傳說中東方的神明是隱居的神明,不招攬信徒,不建立神國,而是隱居在深山裏,只有遭遇危難才現身救人。」

「東方的神在當時的古希臘人眼中,是散漫無為的,甚至因為太久沒有出現,有觀點認為東方的神明已經消失。」

蒙迪斯又說:「但那只是歷史,當時古希臘人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天子死去了,諸侯之間相互爭鬥,都希望能一統東方。」

「仙人消失,東方戰火不斷。」

「但是東方和西方太過遙遠,戰火不會波及歐陸。此時的歐陸,還在思想文化的啟蒙期。」

「學者蘇格拉底被票決處死,不少學者在思考民主還是獨裁。」

「諸多城邦之間也有理念和權力的衝突,如何兼容這些不同的代表。」

「這段時間,魔法尚未出現,古希臘由盛轉衰,歐陸陷入混亂之中,不同的城邦與國家互相征服,戰火馬上就要波及到古希臘。」

蒙迪斯說:「之後的事情,就是歷史書上所記載的那樣。」

這段話涉及到了太多太多,歷史上的記載語焉不詳,而且古希臘文字的失傳讓解讀那些典籍變成了猜謎。

尤其是關於東方的內容,具體而詳細,彷彿一個寶塔一般的帝國就在眼前。

開爾文勛爵長嘆一聲,說:「年輕人總是富有創造力,難怪芝諾研究員對你推崇備至,你的研究確實令人驚嘆。」

蒙迪斯擺了擺手,說:「我只是將那段歷史給展現了出來,精彩的是那段歷史,還有那些歷史中的人們。」

諸位貴族見到蒙迪斯能和開爾文勛爵談論起學術內容,而且還能引起對方的稱讚和認可,對蒙迪斯的評價又上了一個台階。

開爾文勛爵剛收拾好心情,又見蒙迪斯提到了歷史上的人,心頭一熱:

「哪些人?」

蒙迪斯說:「亞里斯多勒克斯。」

開爾文勛爵說:「柏拉圖!你是研究他入手的嗎?他的幾何學是魔法出現的基礎和前提。」

蒙迪斯點了點頭:「是的,他雖然沒能拯救古希臘,但他是一個偉大的學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

「甚至他提出的靈魂概念和理念世界,更是啟發人類向外拓展,最終發現了魔法的存在!」

蒙迪斯和開爾文勛爵一個是了解那段歷史,另一個則是不折不扣的魔法學者,雖然說的是同一件事,但屬實沒有什麼共同角度。

開爾文勛爵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有機會一定請你來喝下午茶。」

蒙迪斯行禮:「榮幸之至。」

開爾文勛爵離開后,和莫特里爾敘舊去了。

兩人曾經就是學術路上志同道合的存在,互相欣賞、互相幫助。

莫特里爾大開爾文十歲左右,是開爾文學術路上的半個引路人。

只是開爾文更加投入,如今年過半百依舊未婚,一心奉獻給了魔法研究。

而莫特里爾則是成家立業,過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開爾文勛爵第一句話,就是說蒙迪斯的:「現在的年輕人,一個個都不得了了。」

莫特里爾也稱讚道:「他的氣質也像一位學者,完全不像魔導師。」

在世人的印象中,魔法師強大、獨立、神秘而又驕傲,能用鼻孔看人,就絕不用眼睛看人。

魔法師也是許多書籍里的反派人物,和正派的騎士相對。

這也和魔法的修行有關,不斷的冥想和心理暗示,也會給魔法師們帶來自己天下第一,號令元素的想法。

久而久之,這些心理暗示就會固化,甚至變成自己真實的想法。

謊言重複一兩遍是謊言,重複千萬遍就是真相。

因為自己相信了。

蒙迪斯則渾然不是這種樣子,他謙和、溫馴,對未知好奇但又充滿敬畏,謹慎小心但是又有膽識。

就是一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學者。

開爾文勛爵說:「今晚過後,他的名氣就會響遍科莫斯特爾城。你的孫女婿有打算嗎?」

開爾文勛爵是教廷一方的人,知道芙蘭卡在【鷹巢】的身份,這一問也不知是試探什麼。

莫特里爾有些生氣的說:「這丫頭糊弄我呢!找了個有伴侶的來擋槍,分明沒打算找,就是剛剛那個年輕人。」

「也不錯,年輕人有奮鬥的目標,有要做的功業,像我一樣為了魔法研究奮鬥至今。」

莫特里爾氣急敗壞:「有就好了,這丫頭說陪我去養老,可氣死我了!」

芙蘭卡在一旁聽着兩人的談話,乖巧而又無辜的一言不發。

她想了想,自己做的那些事也夠多了。

之後或許也不大需要自己,直到奔赴最後的戰場。

在此之前,給自己放個假,陪陪家人。

她靠在椅子上抖了抖,很是放鬆。

莫特里爾見她這樣,也欣慰地笑了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后啟示錄:默示之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后啟示錄:默示之心
上一章下一章

第33幕.嶄露頭角(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