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收穫

第四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收穫

太宗直接開口向唐三藏要一小塊肉,說是做藥引救命,實則是想吃了長生不老。

但這點小心思,怎能瞞得過經歷了大風大浪的取經團一行人。

猴子、豬頭、沙僧、小白龍相視一笑,看破不說破,仍舊埋頭乾飯,不管那麼多。

唐三藏則是低聲誦念佛語:「阿彌陀佛」

不是唐僧不通人情,而是他根本不敢給。因為天道有規矩,人間帝王壽元不能無窮無盡,否則便會亂了規矩,引來天罰。

若李世民不是人間帝王,就是一平頭百姓,可能唐僧一咬牙一閉眼,也就割肉救他了。但此時的情況是,李世民貴為人間帝王,壽元早已註定,豈是小小唐僧能夠逆天而行的。

「此事還需通知一聲佛主,容小僧先稟明緣由,再行回復陛下。料我佛慈悲,定會體諒陛下的苦處,會妥善處理的。」

唐三藏經歷過太多事情后,也學聰明了,知道凡是往佛主身上推,反正佛主是鐵定不會答應的,到時候自己就以這個為理由,推脫便是。

「但不知御弟去見佛主,需要耗時多久,總不會又要走個十四年吧?」

「陛下勿需擔心,取經完畢,我佛慈悲,已經允許我等使用法力,須臾間即到西方極樂」

「甚好甚好,那朕就多等幾日,還望御弟去見佛主,多多美言。事成之後,朕定當大修寺廟,廣傳佛法。」

當天晚上,謝恩宴散。太宗回宮,百官回宅,唐僧等歸於洪福寺。

取經團一行人,吃飽喝足,在寺內歇息,聊著各自的將來。

猴子嘴裏含着跟野草,優哉悠哉的說:「這經也取了,散夥飯也吃了,咱們是不是該分道揚鑣了,俺還急着去見小蘭吶。」

豬頭也言:「正是此理,一晃十幾年,俺家翠蘭都不知長啥樣了,得快快回去。」

沙僧一路上都表現得渾渾噩噩,什麼事都不清不楚,可此時卻異常清醒,話曰:「猴哥、豬哥稍安勿躁,咱們還缺最後一件大事沒做完,那就是分功德。」

這話點醒了眾人,像小白龍、豬頭、沙僧原本就是沖着分功德來的,若沒有好處,誰肯去西天取經。

特別是沙僧和豬頭,他倆還是奉了玉帝昊天之名,來分取氣運的。倘若空手而回,那還不得被昊天給劈死。

但這功德如何分,怎麼分,眾人都沒弄明白。

按理說,應該是天降功德,按各人的功勞大小,自行沒入其體內。

可偏偏上天沒有半點反應,就像取經一事沒有功德可降一般,着實令人費解。

「會不會還差點什麼沒完成?」

取經團眾人很是茫然。

與此同時,西方教靈山上,佛主和眾多菩薩、佛陀、羅漢們也是一頭霧水。

真經已經送達大唐,怎麼遲遲不見有功德落下?

德藏菩薩話曰:「阿彌陀佛,不會是金蟬子十世身一路西行,鬧出種種笑話,把應有的功德和氣運都敗光了吧,那樣的話,豈不是白走一趟?」

此言一出,滿座皆嘩。若真是這樣,西行取經有何意義!

觀世音菩薩想了想,對佛主言道:「阿彌陀佛,佛主明鑒,金蟬子十世身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完成取經大業,也該功德圓滿,恢復真身了。」

佛主眼前一亮,

點頭曰:「我正欲如此,且再招唐三藏等人來趟靈山,各自冊封。」

「阿彌陀佛,佛主英明。」

八大金剛領法旨,前去東土大唐,接唐三藏一行人再來靈山。

翌日,正當太宗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如何獎勵唐三藏等人的時候,忽聞得香風繚繞。

半空中有八大金剛現身叫道:「唐三藏等人,且隨我等再回靈山,聽佛主冊封。」

取經團從台上起於九霄,相隨騰空而去。

太宗高喊:「御弟,勿忘了昨日之言,在佛主面前美言幾句,成朕心愿。」

唐三藏滿頭虛汗,假裝沒聽到,駕雲跟着八大金剛就飛往西方靈山。

再上靈山,諸佛早已齊齊等候,見證這天降功德的壯舉。

「弟子三藏,率悟空、八戒、悟凈、小白龍,拜見佛主。」

如來一臉嚴肅的話曰:「唐三藏,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話音剛落,一股功德金剛穿破九霄雲層,徑直沒入唐三藏體內,頓時將他修為恢復到了大羅金仙初期境界。頭上帶的金箍也消失不見。

金蟬子恢復前世記憶和修為,連忙叩謝佛恩。

果然有功德,眾僧眼前一亮,心裏都默默計算著,自己最後能分多少。

佛主又言:「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斗戰勝佛。」

猴子才不願意入虛偽的西方教,笑曰:「佛主誇讚了,俺其實也沒出啥力,不敢加升大職正果,這斗戰勝佛我看還是算了吧。俺還是回我的花果山去,過自家的小日子。」

眾僧還是頭一次見有人敢不接受佛主賞賜的,正欲出言教訓孫猴子。

豈料天空中,同樣一束功德金光落下,沒入猴子體內,將他一身實力也提升到了大羅金仙初期境界。

這……

不但眾僧看不懂了,連佛主都有些迷茫,難不成不如西方教,也同樣能獲取功德?

迷茫歸迷茫,冊封還得進行下去,只有等眾人分完功德,最後西方教才能獲得氣運。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凈壇使者。」

「嘿嘿~~多謝佛主厚愛,可是俺老豬早有別的打算,不想做什麼凈壇使者,只希望能和俺家翠蘭快快樂樂的過日子。」

話音剛落,又是一束功德落在豬頭身上,增長其修為,樂得豬頭合不攏嘴。

原來真是這樣,加不加入西方教,都能獲取功德。

「沙悟凈,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佛主明鑒,小的還是要回歸天庭,這金身羅漢一職,恐無法擔任。」

功德金光落下,認可了沙僧的功勞。

「小白龍,汝本是西洋大海龍王之子,因汝違逆父命,犯了不孝之罪,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

「佛主慈悲,小龍還需回去西海,這八部天龍馬,恐無福消受。」

功德金光如期而至,沒入小白龍體內,也將他混了個功德金仙。

至此,西行取經團眾人的功勞算是冊封完畢了。

就在這時,又有兩道功德金光穿破九霄雲層,落入有功之人體內。

一道被觀世音菩薩獲得,她頻頻出去幫助取經團善後,居功至偉。在功德的加持下,一身修為已經達到大羅金仙後期頂峰境界,只差最後那麼一點點,就能進軍准聖。

另一道被三十三天外,金鰲島上的羅剎女獲得,她因為用芭蕉扇熄滅了八百里火焰山,行了西行取經途中唯一一件大功德之事,故而得到嘉獎。

功德金光入體,直接將羅剎女的修為推到了金仙後期境界,只差一個機緣就能入大羅道果。

一旁的靈牙仙拍手稱快,大讚謝天虎想得周全,要好好用自家靈果犒勞他一頓。

這兩道功德金光之後,便再沒有其它了,這讓西方教眾弟子無比的失落。

感情是一番折騰下來,半點好處都沒撈著,還平白丟了不少臉皮。

緊接着,就到了最重要的分氣運環節。

無論是西方二聖,還是三清和女媧娘娘,又或是天庭的昊天瑤池,血海的冥河老祖,地府的平心娘娘、刑天蚩尤,北俱蘆洲的陸壓等人,都關注著。

突然,西方教的氣運不升反降,直直往下跌了好大一截,差點沒把西方二聖氣得口吐鮮血。

佛漲魔消,魔漲佛消。

相對應的,什麼事都沒做的魔界,猛然間氣運大漲,樂得冥河老祖哈哈大笑,聲音傳遍整個血海。

這還不算完,從一開始就把自家氣運和西方教捆綁在一起的天庭,也跟着氣運大跌。

北俱蘆洲的妖帝陸壓,也是什麼事都沒做,就氣運大漲,樂得妖帝都有些莫名其妙。

原來陸壓所復立的北俱集團,從本質上就和天庭是競爭關係,雙方此消彼長,也在情理之中。

昊天一臉苦水,腸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扇自己幾耳光。

瑤池為了替昊天開脫,只能找個替死鬼。

「陛下勿需自責,想來天篷元帥和捲簾大將多有失職,方有今番惡果。從今以後,開除兩人神籍,永世不得錄用,以儆效尤。」

「對對對,就是他倆犯的錯。即刻傳朕旨意,開除天篷和捲簾的神籍,永不錄用。」

這簡直是睜着眼睛說瞎話,昊天瑤池一直都是讚揚天篷元帥和捲簾大將敬小慎微,堪當大任。現在為了找背鍋俠,硬是把他倆推出來,當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三清都笑開了花,這番西遊殺劫到頭來就是個天大的笑話。

老子難得一次,臉色露出些許笑容,話曰:「西方教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勢已去,可讓謝天虎按計劃行事。」

通天教主回應:「大兄放心,我那徒孫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早就準備好了,就等猴子、豬頭、小白龍等人歸來,就要去給西方教一個猛的,打得他們幾萬年都爬不起來。吾已讓多寶、金靈、孔宣去了蓬萊島,悄悄埋伏,保證萬無一失。」

元始天尊也言:「廣成子、黃龍、玉鼎也都去了蓬萊島,埋伏在那裏,有他們在,就算整個西方教來了都不足為懼,更何況文殊、普賢、慈航反水在即,不怕西方教來搗亂,就怕他們不敢來。」

「善!」

說完三清不約而同的一揮道袍,聯手將天機遮蔽,為接下來的大戰創造良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截教弟子諸天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截教弟子諸天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九章 各自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