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遼東八

第一百九十三章 遼東八

衝到明軍大營前的清軍鐵騎,射出了幾波重箭,給新軍戰士造成了近百人的傷亡,即使是蹲伏在地上或工事後,也是不能完全躲避掉建奴重箭的,可見清軍從小練就的騎射威脅性還是很大,不過在聽到後面鳴金收兵的命令后,清軍騎兵毫不猶豫轉向逃離,三四千人馬,又丟下了近千,才堪堪逃離這片鬼域,這裏的一刻鐘給所有還活着的大清勇士留下了終身的陰影。

多鐸的及時止損,救了三千多騎的命,他就這點人馬,以一刻多鐘就死傷三四千的代價來看,即使全軍壓上,也不過是給別人送菜,多年戰爭的審時度勢使他本能地做出了撤退的反應,和多爾袞不顧前方將士還未完全撤下就率部撤退一樣,都是內心直覺使然,感到自己不是對手,毫無勝算,這樣的戰場但凡有兩三成勝算,他肯定還會指揮手下拚死一搏,奈何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是對面壓倒性的遠程火力,太過嚇人,如果不顧一切往上沖,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全軍覆滅。

大清的幾個王爺久經戰陣,不象大明的昏庸文官那樣瞎指揮,他們一旦發現戰場傷亡不可接受,就會及時止損,寧可另尋戰機,也不會把自己手下有數的幾個牛錄消耗在絞肉機里,牛錄多少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在他們眼裏每一個勇士都是非常寶貴的,大清就那麼點人,不似大明有的就是四腳羊,實在經不起過多消耗,尤其這裏一眼就看出是一邊倒的屠殺,更令多鐸心驚膽戰,根本沒有膽量將自己的家底全部賠上,所以立即下令收兵,即刻回撤,絕不糾纏。

姜鑲從望遠鏡里看到建奴倉皇撤退,留下三四里地幾千具馬屍人屍,內心的滿足感爆棚,自打大明和建奴勢不兩立以來,自己就沒見過這麼大的戰果,僅僅是一刻多鐘,死傷遍地。以前朝廷邸報說袁崇煥寧錦大捷,也不過百餘建奴人頭,而且是打了好多天的成果,今天自己所率新軍,以傷亡不足百人的極小代價取得了殲敵數千人,簡直就是喜從天降!

錦州城裏的關寧軍早聽到這邊乒乒乓乓響個不停,知道新軍大營遇到了建奴偷襲,也加強了防範,但僅僅一會之後這邊就無聲息了,於是大著膽子派出幾波夜不收過來查探,當看到新軍營地一側躺滿了建奴屍體的時候,這些夜不收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緊接着快馬加鞭回去稟報祖大壽,總兵祖大壽聽聞也是喜出望外,毫不遲疑帶上一千多親兵前來查看。

姜鑲本來就看不上那滿地的破爛,新軍用不上,除了讓手下拖回來幾十具馬屍準備吃肉之外,別的真不想要,看到祖大壽來了,正好順水推舟,讓關寧軍去收拾戰場吧,搞得祖大壽心花怒放,那麼多戰利品不要白不要,尤其那些建奴重甲,那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千恩萬謝,這下發大財了,趕緊叫人回城多叫些人手來,自己帶的一千人真不夠搬的,搶戰利品那可是關寧軍的拿手好戲。

蘇克薩哈算是撿回條命,他衝鋒時在後面,沒沖在最前,此時多鐸一看形勢大不妙立即收兵,剩餘騎兵迅速回撤,才讓他躲過了一劫,他們不知道的是,多爾袞那面正面的鰲拜等人近兩萬精銳鐵騎早已命喪黃泉,並已經回撤,等到他們垂頭喪氣帶着剩餘勇士返回正面戰場的時候,清軍連綿的大營早已人去樓空,滿地狼藉,有的帳篷還在燃燒。清軍和明軍的中間間隔幾里地全是層層疊疊的清軍屍體和死馬,那副慘狀讓多鐸和蘇克薩哈渾身直打哆嗦,這裏比他們剛才損失得多得多了,難怪沒人來通知他們,就這副戰場情況,能逃出去的都算是有福了。

不能停留了,得趕緊撤,撤得越遠越好,多鐸蘇克薩哈心照不宣,兩人還剩下一萬六七千人,再怎麼滴也要保存下這股老本,還是先去義州城看看吧,如果情形不對,那就只能一路撤回盛京了,於是兩人只是匆匆一瞥正面大戰戰場,隨即馬不停蹄向義州城撤退。

盧象升和孫傳庭帶着幾十個軍官,心情愉悅地巡視了一圈又一圈,新軍成軍真正面對面和建奴的野戰,以極小的代價,給建奴以傷筋動骨的重創,建奴,蒙古韃子,漢軍旗,數萬人馬被殲滅,豬都知道這是一場數十年來的超級大捷,彪炳青史也不為過。以往不可一世的建奴被新軍按在地上打,說出去全國估計有一大半人都不會相信,可事實擺在面前,神兵衛的武器裝備碾壓了騎射無敵的建奴,一切猶如在夢遊一般,連自己都感覺不太真實,所以要再三確認。

曹化淳高企潛兩個站在東風猛士上,已經開始放聲大哭,他們太清楚了,自此以後,自崇禎皇帝登基以來半夜都驚醒的遼東大劫難,完全解開,我的皇爺,你要是親眼看到這綿延幾里地的建奴屍體,夢中都能夠笑醒了,他們的哭聲引來了更多的哭泣聲,那是新軍將士的哭聲,新軍大部分士兵都是和建奴有血仇的,如今一戰,血海深仇得報,哪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很多士兵不顧不允許跪拜的教導,直接跪在戰場上,呼喊著父母兄弟姐妹戰友的名字,要讓他們在天之靈看看,自己沒有辜負你們的重託,這滿地的建奴屍體,就算是獻祭給你們了!

盧象升孫傳庭環顧四周,看到好多士兵在抹眼淚,他們沒有制止,因為欣喜之餘兩個人自己眼淚都掛滿了臉頰,天佑大明,陳年的瓦片總算翻身了,從此大明再也不怕什麼韃子入寇了!

此時只有金子榮和孔丘內心惶恐,太多的人死去了,雖然這個時期的滿清不值得同情,屬於野蠻人狀態,可再怎麼說以後必然是同胞,為了以最小的代價,實現中華民族命運的改變,不得已殲滅了數萬人馬,這現場實在是不忍卒睹,完全就是個超級屠宰場,太滲人了,可是他們不得不這樣做,否則無論是大明還是以後的大清死的人要多上幾百倍。

清軍入關后,中華民族人口直接減半,那可是幾千萬人的性命,都是在這幾十年裏殞沒的,那代價不是眼前幾萬人可以比擬的,所以即使再不忍心也得去做。松錦這一仗可以說達成了兩個戰略目標,第一,阻止了滿清入關,延續幾百年的漢人工業化進程,和科技發展就不會終止了。第二,初步建立了大明陸軍,已經有能力對周邊擴張,可以阻止毛子對北方遼闊土地的侵略,並有能力打敗任何想要踏入中華國土的西方強盜。

就是金子榮本人作為愛新覺羅後裔,雖然對於同胞死傷慘重有些不忍,可只要是現代人都明白,爛透了的明末不下猛葯根本無法延續,即使大清入關后也還需要幾十年才算表面安定下來,整個民族融合的時間長達兩百多年,而正是在這不知不覺的兩百多年裏,西方率先發展出了系統性科學體系,進行社會工業化改造,進而殖民全球,導致我們差點被滅國,這樣慘痛的教訓,不是以死幾萬幾十萬人能挽回的,因此,眼前自己同胞死傷再多,為了不重蹈覆轍,也是值得的。

穿越者對待農民起義軍也是如此,皇漢們固然有這樣那樣的意見,也只能保留。穿越過來八千人,表面看起來可以翻天覆地改天換日,事實上則是舉步維艱,與理想差遠了,不說一大半現代人被古代的落後愚昧嚇得不想出來工作,就說另一半在兩個基地兢兢業業的,哪個不是起早貪黑超負荷運轉?就這樣經過三年努力,也不過是把兩個基地初步搞成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模樣,要想建成二十一世紀的城市規模,估計沒有個幾十年根本無法完成。

孔丘他們幾個鐵桿皇漢,現在稜角都磨平了,剛穿越來的時候,看這看那不順眼,直接會發脾氣,要來個徹底改造,和管委會沒少摩擦,現在則沒脾氣了,你有能耐你來啊,光醫療教育的缺口就不是十年八年能填補的,想把古代知識分子教育成擁有現代科學觀的實用人員,比登天還難,不是發脾氣,棍棒教育就行的,所以皇漢們現在不再那麼激進了,客觀條件擺在那,沒辦法,否則的話,以今天對建奴這點規模的勝利,是絕不會滿足的激進皇漢們的。

松錦戰場這個大目標算是基本實現了,客觀上打掉了大清入主中原的野心,接下來就是如何步步推進,收復整個遼東地區,然後就是北方毛子和朝鮮這個二五仔,當然最先一步是前面的義州城,按照盧象升孫傳庭兩個瘋子的作風,當然是一鼓作氣,直接攻佔,但金子榮和孔丘認為剛剛這一仗,彈藥消耗過大,得等天津那邊補充過來,再說就面前幾萬死人死馬各種戰利品,打掃起來至少都需要個三五天的,這還是把錦州城所有明軍拉來后需要的時間,所以幾個現代人耐心地說服兩個大明忠臣,讓他們稍安勿躁。

盧象升孫傳庭按下激動的心情,神兵的建議那可等同於聖旨一般,不能由著自己性子胡來,於是立即讓傳令兵去叫錦州城裏的明軍出來打掃戰場,同樣為了吃頓馬肉,也讓手下拖回幾百匹死馬,得趕緊乘新鮮剁了下鍋,否則腐爛了可都浪費了。

回營寫奏摺去吧,曹化淳高企潛也是抹掉眼淚,滿臉興奮,得趕緊寫奏摺報大捷,皇帝盼這個勝利都望眼欲穿了,大明新軍以壓倒性優勢打敗不可一世的建奴,而自身損失微乎其微,他們心裏很得意,自己都佩服自己的眼光,兩年多來跟着神兵衛,雖說吃了不少苦,可得到的回報無與倫比,一切都值得,這樣一個新軍在手,哪怕天塌下來也不怕了。以前一聽建奴兩個字,夢裏都會打哆嗦,現在好了,親眼見證什麼叫摧枯拉朽,可以想見,皇爺接到這樣的大捷奏章會激動成什麼樣子,說不定會賞賜自己一個爵位啊。

錦州城所有明軍聽了前方轟隆隆炸響多時,不清楚怎麼回事,只知道前面打得一定很激烈,不過和以往不同,沒看見有明軍潰兵,倒是偶爾發現有幾股建奴的騎兵在逃跑,那麼肯定新軍那邊多少能支撐,然後就是發現報捷信使,祖大壽這邊剛到姜鑲那邊打掃戰場,就有更多的驚喜傳來,於是整個錦州城開始四門洞開,近兩萬關寧軍如螞蟻一樣湧向正面和側面兩個戰場。

從新軍兩個師結合部湧進來的大明關寧軍大部,被眼前偌大的戰場驚得目瞪口呆,一看就是一邊倒的野戰戰場,綿延五六里,地上到處是建奴屍體,馬匹屍體,各種刀槍劍戟散落各處,紅黃白藍啥旗都有,遠處還有幾十門紅衣大炮橫七豎八躺那,從姜鑲那匆匆趕來的祖大壽嚇得嘴巴都合不攏,兩腿不由自主的打顫,這滅了多少建奴?得多大的戰功啊?作為遼東與建奴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主將,他太清楚這意味着什麼了,這不是什麼大捷,這完全是毀滅性打擊!

曹化淳高企潛兩個看着一幫被嚇傻了的關寧軍將領,按耐住內心的喜悅,尖著嗓子喊到「祖總兵,別愣著呀,趕緊讓將士們動手吧,把那些擋道的全給搬走,權當朝廷送給你們了,給你們五天時間,把這些全給清理完,雜家還要指揮新軍佔領義州城,直搗黃龍呢!」

祖大壽才反應過來,兩個監軍大人可是司禮監大太監,趕忙過來下馬施禮,漲紅著臉結結巴巴問到「給兩位公公見禮,敢問公公,如此多建奴被滅,真是新軍所為?我新軍傷亡又幾何?」

高企潛走上兩步,作為原關寧軍的監軍,自然是和祖大壽等老相識,此時實在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順手拉過祖大壽「復宇將軍,託大明列祖列宗洪福,我新軍一戰共殲滅韃子五萬,我大明大勝全勝啊,你猜我新軍傷亡幾個?哈哈哈哈,不足百個啊,從今往後,別說十萬建奴,就是百萬也不足為懼矣」

祖大壽不敢相信,就算眼前的監軍大人說的一半真實,那也有兩三萬建奴被滅,新軍才傷亡百人,這不是在吹牛吧?可看着高企潛和身後的曹化淳那得意勁絕不像是吹牛,高企潛遞過來望遠鏡,讓祖大壽自己極目遠望,祖大壽謝過,反身站到高處,五六里寬的戰場一目了然,用波瀾壯闊來形容都輕了,更遠處則是建奴幾個丟棄的大營,一片狼藉,所看到的一切都說明,兩位公公沒有瞎說。

明軍這邊歡天喜地,光各種馬肉燒烤燉煮就夠數萬人吃上一個月的,太多了,以至於不得不學着現代人用鹽腌制風乾,放到以後食用,而整個錦州城現在完全開放,四門洞開,人來人往,不再懼怕建奴來襲,因為新軍的戰鬥力太嚇人了,短期內沒有人敢來找死,這一戰過後,錦州就不再是前線了,甚至大小凌河和義州城都不再是真正的戰略要地了,只要物資補給到位,新軍直推瀋陽都不在話下。

松錦戰場大勝僅僅一天多時間,隨着六百里加急報捷,沿途官員百姓皆以手扶額,開始慶祝,大明威武,大明萬勝的呼聲,和各種鞭炮聲響徹雲霄。自薩爾滸之戰以來,大明對建奴從未贏過,所謂的袁崇煥寧錦大捷不過就是建奴攻城不下主動撤圍而已,並非真勝,因此此次大捷讓所有人恍若夢中,且戰果如此之大,哪能不讓人欣喜若狂,於是一路告捷一路鼓樂喧天,家家戶戶鞭炮齊鳴,比過年還熱鬧。

在皇莊的崇禎早就得到了大勝消息,一切都拜電報的快捷,剛接到電文的時候他還不敢相信,新軍強大是強大,但一戰下來連着以前的,殲敵十萬,自己竟然才百餘人傷亡,實在是太逆天了,再回想起當年神兵兩千人殲滅兩萬韃子,解救盧象升,臨清再敗建奴,關寧軍抗旨不敢對神兵動手,現在看來那些精良火器真不是凡人能抵擋的,虧了當初冷靜下來,不然的話,和神兵真的翻臉,恐怕舉全國之力也無法勝之。

殲滅真韃三萬有餘,俘偽王阿濟格以下十餘員,陣斬鰲拜,圖爾格,英俄爾岱等建奴將領凡五十餘員,白甲擺牙喇兩千餘,繳獲固山額真旗,甲喇旗,牛錄旗百餘,是大明從未有過的空前大捷,比萬曆朝鮮之戰都還要盛大,恐怕這樣的大規模勝利,只有當年太祖成祖才有過0吧。

洪承疇楊嗣昌周延儒謝升等都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別人不知道,他們是清清楚楚的,韃子的戰鬥力之強,大明唯一可與之抗衡的只有花重金打造的關寧軍,即使舉全國之力供養的關寧軍,野戰想要徹底打敗建奴鐵騎,也是痴人說夢,如今新軍以毀天滅地的壓倒性優勢,一戰而滅如此多建奴,大明從此高枕無憂,再也不怕近在咫尺的遼東心腹之患了,哪能不激動,皇帝眼淚長流,他們做臣子的也是撕心裂肺,當然這是喜悅的淚水,就連匆匆聞訊趕來的前內閣劉宇亮薛國觀等一干老臣,也都是激動得渾身發抖,需要太監攙扶才能爬起來。

君臣幾十個在皇莊作戰室里時哭時笑,瘋瘋癲癲近一個時辰,反覆去電詢問戰果,錦州的盧孫加曹化淳高企潛祖大壽則反覆確認,經過兩萬關寧軍一天多的檢點,只多不少,沒有任何虛報,總算讓皇帝和幾十個大臣信服,當下召見禮部侍郎張蒲,要他立即着手組織大明筆杆子,一等到遼東露布到來,大明報套紅出號外,好好將大捷之事發揮宣揚,務必讓全天下都知道,我大明已再現太祖成祖榮光,同時通知京師大開九門,皇帝要和受建奴荼毒幾十年的百姓普天同樂!

大明京師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人人揚眉吐氣喜氣洋洋,慶祝錦州大捷,而大清盛京此時則是烏雲密佈,大廈將傾。

皇太極剛回盛京,宸妃海蘭珠病重,已經病入膏肓,心情本就不好的皇太極,連續幾天咳血,前幾天接到阿濟格在筆架山陷落,他還是半憂半喜,多爾袞三兄弟一直是最有勢力的大清隱患,阿濟格被俘自然砍去了多爾袞一條臂膀,對自己的壓力減輕不少,可大清郡王失陷,也是自對明開戰以來沒有過的損失,證明明國實力不容小噓,但並非無戰勝明國的把握,畢竟十幾萬大清勇士,加十多萬蒙古韃子在那擺着,對面撐死五六萬,硬堆也能把明軍堆死,外加自己傾力打造的烏真超哈,多爾袞只要不出錯,打敗明軍應該沒問題。

於是他把心思全放在了自己愛妃身上,每天祈禱長生天,能保佑海蘭珠早日康復,日夜探望,可惜事與願違,幾個御醫束手無策,眼看着宸妃已無力回天,他的心情格外沉重,宮裏的太監宮女也是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皇太極無處發的火直接發在自己身上。

值班的貴族真是怕什麼來什麼,錦州戰敗,數萬勇士戰死沙場的消息出來,誰也不敢接傳遞的消息,還是代善老王爺硬著頭皮進宮見駕,當皇太極一目十行看完遞上來的戰報,臉漲得通紅,好一會都沒喘過氣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幾乎舉國之力的大清無敵鐵騎,竟然被明軍新軍不到一個時辰就擊敗了,還輸得很難看,三萬精銳沒了,有名有姓的將領五六十個殉國,重金打造的漢軍旗沒了,蒙古人跑了,這,這,這是真的嗎?

皇太極緊盯着代善想問又不敢問,正紅旗旗主和碩禮烈親王代善朝皇太極點了點頭,神色黯然到「臣已派人核實過了,此戰大敗,我大清損失慘重,多爾袞遠遁赫圖阿拉,估計多鐸也會步其後塵,豪格正在回師路上,義州城僅有濟爾哈朗一萬五千勇士駐守,皇上得趕快想辦法穩定局面,怕是不出一個月,明狗就要對我大清全面進攻啊。」

篤宮殿御座上的皇太極,實在接受不了這個結局,緊呼了幾口氣,嗓子一甜一口老血噴涌而出,隨即頭一仰撲通一下昏死過去,大殿上的代善和諸位王公大臣慌了神,手忙腳亂抬起皇太極就往後宮去,一邊走一邊高喊太醫,生怕皇太極一命嗚呼。

太醫來了之後,跪在地上,謹慎地看了看脈象,朝代善等人搖了搖頭,表示皇上本來身體就很虛弱,連着幾天茶飯不思,現在又突遭打擊,怕是傷了內腑,只能聽天由命了,這裏先開幾副湯藥,望各位主子早做打算,得招薩滿進宮求神佛了,小的實在回天乏力云云。

沒想到短短几個月,形勢逆轉,大清竟然風雨飄搖,皇太極受不了這個打擊,當場昏死過去,代善,葉布舒,阿達禮,譚泰等人不敢離開半步,雖然清楚皇太極的病已經很難好了,但如今這個局面,皇太極要有個三長兩短,必然引起大清內亂,所以這些王公貴族一個個焦急萬分,萬一在這檔口,阿敏舊部,莽古爾泰家奴等不顧一切鬧起來,還真不好收拾。

代善憂心如焚,幾次探視,只見皇太極服過湯藥后雖已醒轉,但卻言語不清,無法視事,用現代話來講就是高血壓中風了,古代醫學落後,屬於絕症,只能拖一天是一天,於是整個大清皇宮一片愁雲慘霧,包括盛京全城也是一片肅殺,僅僅一天,大清上層基本都知道松錦大戰自己輸了,而且輸得很慘。

所有貴族當中最活躍的是阿敏次子鎮國公艾度禮,和原莽古爾泰舊部固山額真屯布祿等人,皇太極病重,這些被皇太極用各種陰謀手段搞下去的大清貴族,自然比誰都高興,阿敏和莽古爾泰都非正常死亡,連帶大量舊部跟着倒霉,如今大清新敗,謠言四起,他們都在暗中聯絡,覺得機會來了,都等著皇太極一死能給老主子翻案。

艾度禮派出了好多信使,通知以往老爹鑲藍旗舊部,希望他們能乘機鬧事,其中就有鎮守朝鮮新義州的甲喇額真察哈喇,察哈喇本是固山額真,因為是阿敏心腹舊將,受牽連,被貶為甲喇額真,后被皇太極派往朝鮮鎮守新義州,而且人馬只給了三個牛錄一千人,一直都是邊緣化的清軍將領,平日裏在新義州不是玩弄婦女,就是鞭打軍士,或者恐嚇朝鮮人,反正一肚子怨氣借酒澆愁。

前幾天他得到戰報,說漢城被明軍和倭寇攻佔了,英俄爾岱,馬福塔生死不明,他思量再三,覺得此時未得證實,先壓一壓在說,等消息證實了再上報不遲,就只派出了幾波哨探前往漢城打探,並未按章程上報皇太極,等到探馬返回確定大清兩個牛錄覆滅,準備寫奏摺時,又突然來了艾度禮的使者,說皇太極已癱瘓在床,很可能馬上要去長生天報到,當下精神亢奮起來,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說不定自己還有出頭之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天降神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之天降神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 遼東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