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遼東七

第一百九十二章 遼東七

出現二三十個新軍傷亡,後面的衛生員趕緊一邊躲開飛箭,一邊跑來攙扶起受傷的士兵往後撤,而此時所有坦克裝甲車已經火力全開,只有七八十步距離了,躲在戰車後面的步兵也開始持槍射擊,一時間遠程火力編織成一張火網,將還在努力衝鋒的建奴不斷擊倒。

中軍的多爾袞從散開的硝煙中看到清軍傷亡慘重,一眼望去是自大清對明開戰以來,從沒有過的先鋒營沖不進明軍的情形,他的內心震驚感異常強烈,還未短兵相接就如此慘重,估計損失至少有三成,照此下去恐怕凶多吉少,他緊盯步騎之間的空隙,毫不猶豫揮動手中旗幟,要求前鋒步軍全部往兩旁退下,趕緊讓前鋒數千騎兵衝上去,不然就晚了,另外又命令,前鋒的第二波上萬騎兵迅速跟上去,必須在短時間內遏制住明軍,接着又讓傳令兵迅疾通知多鐸部加快側翼後路進攻,好打亂明軍建制,否則的話很可能大廈將傾。

清軍前鋒在招到迎頭猛擊之後,攻擊受阻,步軍無法突破,接到撤退命令之後迅速向兩旁退下,後面的四千多騎兵開始加速,意圖用速度上優勢彌補步軍的劣勢,而緊跟在後面的是前鋒第二波一萬馬甲,也快速調整,步軍一讓開,上萬騎兵就緊隨第一波前鋒騎兵沖向明軍。

自開戰以來,明軍的槍炮就沒有停歇過,轟隆隆的爆炸,乒乒乓乓的機槍步槍射擊,無情地收割著建奴的生命,建奴騎兵越過步軍飛速衝過來,一萬五千騎左右,蔚然壯觀,比一萬步軍範圍氣勢那可大多了,連坦克裝甲車的轟鳴聲爆炸聲都被萬馬奔騰的大地震動聲蓋過了,那壯觀場面,盧孫二人也不禁為之震顫。

沒有絲毫遲疑,盧孫即刻下令迫擊炮轟擊建奴前鋒后營,隔斷建奴前鋒和中軍,絕不能讓建奴連續發動攻勢,槍炮再厲害畢竟是遠程武器,一旦被數萬建奴衝進陣中,攪亂部署,傷亡就會直線上升,同時命令後續的高傑曹變蛟兩個旅分別向側翼散開,以反包圍態勢發動進攻,主動拉寬戰線,力圖將正面的一萬多建奴騎兵分散開,不使它形成拳頭。

隨着咚咚咚的迫擊炮曲射炮彈飛向遠處建奴前鋒騎兵後方,一萬五千騎建奴也已經蜂擁到兩個師的結合部,這裏有三四百米的間隔,由鰲拜,德克勒渾等十幾個大清勇將指揮的前鋒早就看出明軍是兩路進攻,中間有很大空隙,他們認為有機可乘,只要衝進這個空隙,之後無論往哪突擊都會把數萬明軍打亂,因此整個前鋒一萬五千騎完全不顧炮火,死命往結合部沖,只要衝進去了,短兵相接,明軍就不是大清的對手。

所有的明軍正面步兵此時全數卧倒,是在神兵衛無數次演習訓練出來的,只留有分散的迫擊炮小組在不停裝彈發射,坦克和裝甲車自然已經原地停下,坦克炮和各種車載機槍不停噴吐著彈藥,饒是有着代差的優勢,仍然被建奴騎兵從一千五百步的距離,硬生生壓縮到僅有兩百多步的距離,當然是在建奴戰馬不斷倒下的情形下。

從建奴前鋒發動反衝鋒,到明軍進入防禦態勢,不過幾分鐘時間,新軍的反應雖然不如現代軍隊,可也已經超出了這個時代的任何軍隊,連遠處觀望的多爾袞都感到不可思議,數萬人三三兩兩如此分散,面對大量騎兵不是蜂擁而上,反而全數趴地上,這算什麼戰法?可以肯定絕非大清的弩箭所致,還離著幾百步呢,大清的弓箭沒那麼大射程,難道是準備砍馬腿?

清軍前鋒也看到了這一突髮狀況,但沒有人會多想,一旦戰馬跑起來,不衝出幾里幾十里是收不住韁的,而馬上的人更是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唯一的動作就是隨着脫韁之馬一口氣往前沖,即使身邊不斷有人倒下,也沒人會理會,這就像現代人所說的一波流,所有人眼睛只有前方,左右後面絕沒時間多看一眼的。

鰲拜,德克勒渾等人夾在中間,雖然沒命衝鋒,但心裏也猛然感覺到前方不同尋常,和以往每次都需要等大清射完幾輪弓箭,才輪到明軍開銃射箭不同,現在前鋒馬甲不斷栽倒,一層層被明軍火銃火炮剝筍一樣不斷剝離,而且勇士死傷的速度和他們衝鋒的速度一樣快,這是他們從軍幾十年從來沒遇到過的,並且隱約中感覺後方還不停傳來爆炸聲,明顯是後面也遭到明軍開花彈轟擊了。

不過此刻沒人會細想,衝過去才是唯一使命,一萬五千騎,前赴後繼,完全是在槍林彈雨中冒死突擊,每一騎間隔不超過兩三米,如此綿密的隊形,純粹是在用人體擋子彈,整個從近兩裏外到靠近到兩百米,一路上竟然撲倒了四千左右,而最後一兩百米則又付出了三千多的代價,多虧人數眾多,如果還按照以前一兩千騎就敢發起衝鋒的話,現在肯定沒人能衝進兩百步。

正在衝鋒的大清鐵騎沒感覺到什麼,只有在後面的多爾袞等透過硝煙看得如墜深淵,一戰消失那麼多大清勇士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還是沒有和明軍短兵相接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了岳托這個大清功臣,說到遇到的怪獸軍隊,那種無力感,現在他突然就有大清要亡的感覺,阿巴泰暴亡,豪格失魂落魄,半個時辰前烏真超哈的覆滅,無不顯示出自己行將葬身此處的跡象,只是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此刻就是十多萬勇士拼光了,也不能退縮啊,他看了看周圍的將領,沒有一個臉上有血色,不祥,太不祥了!

清軍鐵騎終於衝進了明軍兩個師的結合部,看準了的缺口,無論如何也要衝進去,一波波箭射出,但沒有看到大片明軍栽倒,因為前面明軍都躺倒在地上,突兀的只有不斷噴吐着火蛇的一輛輛巨大傳說中的怪獸,殺啊,飛斧,鐵鎚,鐵蒺藜,箭支,刀,槍,一起上,照着明軍坦克裝甲車一頓猛烈輸出,叮叮噹噹,然並卵,只有到手上自己的武器被震飛,手臂被反射回來的力道震傷,才突然發現自己是砍在鐵板上的,根本不是什麼木頭做的樣子貨。

又是近兩千人馬傷亡在和坦克裝甲車肉搏途中,趴在地上的明軍新軍傷亡不過百十人,且大都是被馬踩到的,沒幾個是被弓箭或者刀槍傷到的,剩餘的建奴騎兵還在不斷往前,妄圖衝過怪獸陣地,直逼步軍,可惜的是,呼嘯的子彈橫豎都是,當鰲拜,德克勒渾身邊的白甲親兵衝到沒有怪獸,看起來一片平坦,明軍三三兩兩全躺在地上的時候,整個清軍前鋒騎兵只剩下了不足三千人馬。

猛將鰲拜,德克勒渾,終於發現身邊沒人了,密密麻麻一望無際的一萬五千鐵騎,現在寥寥無幾,到處都是空落落的,沒有什麼肉搏在等著,有的只是無數的短小火光掠過眼睛,耳朵里塞著布條仍然能聽到乒乒乓乓綿綿不絕,坐下的馬已經不聽使喚了,不再奔跑,幾乎就是停留在原地,或者是努力想往旁邊竄,然後就是感覺身上一震,自己所有的力氣被迅速抽光,再接着就是連人帶馬一頭栽倒,再也爬不起來了。

兩波前鋒一萬五千騎,一刻多鐘,消失在明清大軍之間,不清楚對面明軍有多少死傷,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近兩萬人沒了!多爾袞胸口猶如被鐵鎚猛擊,感覺連氣都透不過來了。

中軍被對方開花彈持續不斷的爆炸中死傷千餘人,此時所有的馬匹都在步步後退,那種硝煙混雜血腥味充滿戰場,被蒙住眼睛的馬感覺到了死亡氣息,不肯往前,當多爾袞看到遠處大量怪獸後面紛紛重新站起的明軍,而前面的怪獸再次往前動起來的時候,他已經汗如雨下,稍微頓了頓,僅僅幾息,一句話沒說,扭頭就走,跟隨的滿達海等將領也沒有一人詢問為何退卻,就好像早就形成共識一樣,甚至連退兵的號角都沒吹,四五萬本來準備接力衝上去的大清中軍大營開始紛紛後退,去義州城吧,這樣的戰場是長生天的地獄,漢軍旗,蒙八旗,前鋒營,都先去長生天報到了,再不走,怪獸就來生吞自己了!

多爾袞大軍撤退,多鐸,蘇克薩哈等並不知道,他們還在尋機從側翼,後路進攻,減輕正面負擔,或者直接打敗側翼明軍,多鐸率兩萬清軍繞過壕溝撲向明軍后翼,他雖然聽到後面隆隆炮響,但並未擔心多爾袞十萬大軍會在不到一個時辰崩潰,在他看來明軍再怎麼兇悍,要想打敗十多萬大清勇士,沒有幾十萬根本不可能做到,於是他還是按照往常的節奏在行動。

先發現明軍大營的是側翼蘇克薩哈的三千多騎兵,本來妄圖從側翼擾亂明軍,從南面攻入,按照常理三千清軍鐵騎可以面對兩萬明軍,可這次他一沒發現明軍夜不收,二沒發現明軍該有的大量鹿叉拒馬,整個明軍大營看起來毫無防備的樣子,馬上多了個心眼,讓手下趕緊通知後面的自己人加快靠攏,準備等更多清軍到來,再來個泰山壓頂,一戰定乾坤。

事實上新軍不再是明目張膽地騎馬偵查,而是在隱蔽偵查,鹿杈拒馬根本就沒設,只是在可疑路段裝了些能發出響聲的空罐頭盒什麼的,一旦有人馬靠近,發出響聲,偵查員很快就會掌握敵情,也沒有埋設地雷,主要是穿越者認為地雷這東西後遺症太大,埋設了以後大部分會忘記,然後百分之八九十會被自己人踩上去炸了,在國內埋設這種不人道的現代武器,只會害了自己人,臨清的時候屬於迫不得已,而現在兵強馬壯,完全不需要,所以也就沒有埋設地雷。

此時盧象升和孫傳庭他們望着幾里地內橫七豎八躺着的建奴屍體,心裏別提多舒坦了,短短一個時辰不到,連漢奸軍隊蒙古韃子加建奴,估計至少三四萬人馬倒在這裏,不用誰講都知道,多爾袞所以沒有全軍壓上來賭,絕對是看到了幾次團滅的下場,害怕了,不過也虧了多爾袞沒下定決心孤注一擲,不然新軍傷亡肯定不止百餘人。

因為此時坦克裝甲車等彈藥消耗太大了,小王補充幾次的彈藥基本都用在了這裏,現在整個新軍要是再面對六七萬蜂擁而來的建奴,雖然不一定會輸,但傷亡絕對會直線上升,所以當盧孫等人看到多爾袞大軍畏懼撤退的時候,也命令全軍停止攻擊,開始打掃戰場,而不是窮追不捨。

按照金子榮和孔丘的分析,這次面對面堂堂正正和建奴的野戰,絕對讓建奴膽寒了,那麼以後的硬仗會少許多,很可能更多的是如何俘虜或者勸降他們,這樣大規模的戰爭不再是主流了。

多爾袞走的時候並沒有派人通知多鐸,在他看來,如果多鐸能端了明軍老窩最好,端不掉,憑多鐸的機智也一定會儘快撤退,不會重蹈阿濟格的覆轍,最關鍵的是多爾袞真的被明軍打怕了,自打娘胎里出來就沒見過如此多的大清勇士倒在戰場上,而且僅僅是一個時辰都不到,如果算上岳托多弼阿巴泰阿濟格的損失,大清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內,已經失去了五萬勇士,如果再加上蒙古人,還要翻一倍多。

這些損失是努爾哈赤起兵到歸天都沒有過的,實在太過嚇人了,對面真不是人啊,如果不是自己當機立斷回撤,很可能還會有大量勇士葬身此地,大清將永無翻身之日!

他回撤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一路上一言不發,臉色蒼白,跟隨他一起的十幾個將領也都是面色鐵青,連後面哨探趕上來彙報,說明軍停下了,並未追擊,他也只當沒聽見,一個多時辰后,全軍到達義州城,豪格和濟爾哈朗都急切地迎出城外,範文臣,佟圖賴等人也是跟在後面,看到多爾袞等人面無血色,就感覺到大事不妙,當多爾袞簡單說起前鋒營短短一刻多鐘全軍覆滅時,所有在場的清軍將領都被驚呆了。

濟爾哈朗還想問清楚,但多爾袞卻不再多說,而是回頭將自己的鑲白旗正白旗人馬召集一處,將其餘各旗人馬交割給了鄭親王濟爾哈朗和肅親王豪格,並說道「義州城不是能守則守,不能守再說,而是你們要將所有人馬儘快撤往盛京,得快,否則我大清危矣!內中緣由我自會上表向皇兄說明,並請削去王爵,但此處絕不可久留,我御下人馬先走一步了,就不進這義州城了。」

說着多爾袞抱拳向濟爾哈朗豪格一拜,隨即跨上戰馬,帶領他手下一萬五千人馬頭也不迴繞城而過,濟爾哈朗追上前去,高聲問道「睿親王這是要先回盛京嗎?」哪知道多爾袞回頭猶疑了一下才回答道「不,侄兒是回赫圖阿拉」

濟爾哈朗眉頭緊鄒,愣了愣,馬上明白了這次和明軍面對面野戰給多爾袞留下的陰影有多大了,冒着違逆皇太極的巨大風險,也要回到祖輩發跡之地,而不是去盛京會合皇太極,等於是說他已經不看好皇太極能抵禦明軍進攻了,幾乎就是在自立門戶了,去遙遠的赫圖阿拉,絕對不是和大明決一死戰的,而是準備後路了。

濟爾哈朗不再言語,打馬回城,招來所有剩餘參戰將領,詳細詢問了戰鬥情況,對於清軍決戰的陣勢無可挑剔,如此短暫的時間,漢軍旗潰散,烏真超哈團滅,蒙古軍潰散,前鋒營兩萬多將士全軍覆沒,而對方几乎沒有損失,這種神鬼莫測的新式軍隊,任誰也再沒有膽量將中軍后軍全送進去,多鐸蘇克薩哈遏必隆等人帶隊側擊明軍還沒回來,多爾袞就匆匆撤退,絕對是已經明白自己遠不是對方的對手。

濟爾哈朗豪格都被感染,如此可怕的戰鬥力,就是皇太極在場,也不得不撤退,否則大清能回去幾個都沒人能說清,范文程,佟圖賴等人也是面面相覷,沒料到明軍兩年多沒見,脫胎換骨到可以呼風喚雨外加天打雷劈,這傳說中的神兵太可怕了,皇太極精心準備了兩年的心血一夜之間付諸東流。

濟爾哈朗還想參考范文程他們的意見,被豪格攔住了,「不用問了,留在大明的諸多細作都無法打探到多少,更別說這幾個漢人了,大清遇到了強敵,無需多說了,還是按睿親王的意思撤回盛京吧」豪格是見識過神兵手段的,對於打贏這支怪獸軍隊從開始就沒有把握,對於他來說,能把完整的鑲黃旗正黃旗人馬帶回盛京就算是有功了,至於錦州和義州城,說實話,已經不再重要了。

詢問了幾十個參戰將領,濟爾哈朗明白了自己即將面對怎樣的對手,多爾袞能走,他可不能走,大清只有戰死的鄭親王,絕不會有逃跑的濟爾哈朗,為了父汗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業,他必須戰死在這裏,為後面的皇太極爭取時間,於是他思考了一下,緩緩對豪格說「大侄子,你帶所有人馬速速回京吧,我正藍旗鑲藍旗全數留下,你阿媽那邊需要時間,大清不能亡在你阿媽手中,這裏有我,城在人在,城毀則人亡!」

聽聞此言,所有人都明白鄭親王是在和大家訣別了,豪格咚的一聲雙膝跪地,重重磕了一個響頭,眼淚都下來了,只說了句「侄兒領命!」然後站起身來,開始吩咐諸多將領做好準備,收羅回來的將士,定於明日清晨全體班師回去。

得到卡倫哨探通知的多鐸終於兜到了明軍後方,會合了蘇克薩哈部三千鐵騎,然後一起觀察蘇克薩哈發現的明軍營地,透過灌木叢已經能夠隱約能看見明軍新軍營寨了,真的發現沒有任何鹿杈拒馬,只有一圈圈的細鐵絲圍着,而營寨前面地勢平坦,很適合野戰,再一眼看去營寨裏面留下的明軍並不多,大概不足一萬,真是天賜良機,他馬上命令幾波卡倫哨探左右縱深探查,看周邊有沒有其它明軍,然後命令兩萬餘將士做好準備,他要來個快刀斬亂麻,一路殺進明軍後方,然後配合前方多爾袞來個前後夾擊,一舉打垮這股心頭之患!

每撥十多騎的哨探摸到了明軍營地跟前,碰響了好幾個罐頭,這種叮噹聲並未引起卡倫哨探的注意,以為不過是明軍丟棄的東西。但留守的姜鑲所部的明暗哨發現了幾波卡倫哨探的蹤跡,再悄悄跟隨,隨即發現了五六裏外大股建奴聚集,這是要偷襲明軍大營的節奏,聽到回報,姜鑲不禁喜出望外,本來被安排做後衛,為撈不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在生悶氣,現在好了,建奴自投羅網,人數還不少,正好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於是一個以為對面毫無防備,不知不覺,一個則是嚴陣以待,請君入甕,雙方都在悄悄佈置,不同的是,明軍姜鑲半現代化旅是高低錯落的土堆埋伏,而多鐸所部兩萬餘人則在五六裏外大張旗鼓開始聚集,準備一舉衝垮明軍營地。

新軍姜鑲旅已經全體進入工事,做好了戰鬥準備,這一切得益於平時的訓練,迫擊炮架好,機槍步槍全部上膛,就等著建奴過來送死,從望遠鏡里已經可以隱約看見,大量建奴集結,鬼鬼祟祟,四五里的距離,估計建奴騎兵最多幾分鐘就能衝到這裏,新軍沒有真正面對過大量建奴騎兵的經驗,所以說不緊張那是唬人的,所有人心裏都在打鼓,等待着槍聲響起的時刻。

姜鑲從望遠鏡里看着對面騎兵開始揮舞旗幟慢跑起來,地面已經能感覺到千軍萬馬的震動,就知道這股建奴發動了進攻,當即下令迫擊炮轟擊,幾十枚炮彈呼嘯而出,猶如天降驚雷,紛紛落入正在加速的建奴騎兵陣中,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響起,百餘建奴連人帶馬被掀翻,然後被後面更多的騎兵馬踏如泥。

加速的騎兵是不可能停下的,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無法停止,一旦停下,後面的就會將你生生撞死。站在高處的多鐸在明軍開花彈落下的時候意識到了不妙,可命令已下無法收回,第一波三千和第二波五千已經出發,剩下自己護衛騎兵兩千餘,一萬多步軍而已,這次本來該是步軍在前,騎兵在後,可為了呼應正面的多爾袞速戰的要求,他掉了個個,直接讓蘇克薩哈用騎兵突進,準備撕開一個突破口后,再步軍跟進。

可當連續不斷的開花彈落在騎兵群里時,再傻的人都明白遭到了襲擊,從後面高處看得更清楚,每個開花彈落地都要帶走好幾個勇士,和以往明軍那些大炮的威力天差地別,而且從炸響的密度上來看,對面明軍至少擁有幾十甚至上百門火炮,正在衝鋒的蘇克薩哈和觀戰的多鐸,馬上意識到自己很可能踢到了一塊鐵板,但現在已經無法後悔了,只能眼睜睜看着前面大清馬甲,在響雷火光煙塵中不斷栽倒,後續則還在繼續奮勇向前。

三里,建奴騎兵還有幾十息就要衝到眼前,新軍上百挺機槍開始掃射,已經被迫擊炮消耗掉幾百騎的建奴象猛然撞上了一堵牆,在震耳欲聾的噠噠聲中,前赴後繼地撲倒在地上,一層一層在馬速的慣性作用下,不斷用屍體丈量著土地。

兩里,一里,無數步槍開始射擊,建奴還在持續地往前擠,不過都是連人帶馬一丈一丈往前鋪的,事實上此時所有建奴的馬都驚了,已經是瘋馬在猛撲,可惜沒有任何一個建奴敢于勒住韁繩,所以即使看到前面和身邊的紛紛倒下,明知已遭到毀滅性打擊,仍然只能任由驚馬帶着往前沖,直到被子彈或彈片穿身而過,全身力氣被瞬間抽光,然後感覺到自己飛了起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第一波三千人馬十個牛錄,幾乎全部成了三四里地上的障礙物,連帶後面五千騎沒有吃到子彈和彈片的,也有三四百騎被自己人障礙物絆倒,摔在地上不死也是重傷。多鐸看得目眥俱裂,雙眼通紅,大清自薩爾滸以來就沒吃過這麼大虧,還沒摸到明軍前沿就損失了三四千人馬,回去怎麼跟皇太極多爾袞交代,這可是十多個牛錄的精銳啊。

岳托豪格他們說的神話故事,多鐸一直以為是他們的怯戰的借口,可現在一霎那間他明白了,為什麼這兩人回去后象變了個人,尤其岳托,臨死都希望皇太極發展火器,或者和大明議和,今天自己親眼見到如此毀天滅地的火器,帶來多麼大的傷亡,可憐自己多年培養出來的數千勇士,轉眼之間成了明軍陣前的鋪路石。

「快,快,快鳴金讓他們回來,快!」多鐸大喊著,他終於醒悟過來,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絕對是中了埋伏,趕緊收手,這仗沒法打了,再不回來,我就成了第二個阿巴泰了。

清軍鳴金收兵的時候,第二波五千鐵甲在傷亡上千騎的慘重代價下已經逼近到明軍鐵絲網了,已經有好幾十騎掛在鐵絲網上,只要再加把勁,一鼓作氣,殺進明軍大營絕對有把握,只是人數由出發時的五千減到了三千餘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天降神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之天降神兵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遼東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