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內容提要 人物提示

目錄 內容提要 人物提示

目錄

第一章 重華出世

第二章風雨少年

第三章響嶺醫歌

第四章 舜陶河濱

第五章 象耕鳥耘

第六章雷澤捕漁

第七章四岳薦賢

第八章堯舜聯姻

第九章落井下石

第十章頒施五典

第十一章虞舜攝政

第十二章象以典刑

第十三章孝感天地

第十四章唐堯禪位

第十五章懲治四凶

第十六章泰山封禪

第十七章大禹治水

第十八章帝堯歸天

第十九章避讓丹朱

第二十章人心歸舜

第二十一章裂土封侯

第二十二章丹水平叛

第二十三章義服三苗

第二十四章龍門慶典

第二十五章清殿升歌

第二十六章大愛千秋

第二十七章奉天封岳

第二十八章羊皮讖語

第二十九章卿雲見命

第三十章義均封商

第三十一章玉琯諧音

第三十二章夏后總師

第三十三章御駕南巡

第三十四章德山論德

第三十五章簫韶引鳳

第三十六章虞山祭舜

第三十七章情系九嶷

第三十八章訪何封侯

第三十九章歌詠南風

第四十章三峰鳴條

第四十一章湘妃竹淚

第四十二章千古朝聖

內容提要

中國的歷史,原以為由三皇至五帝,直至夏,方有國家始,其實不然。大量史實雄辯地證明:黃帝時代開始,國家已有文字、軍隊,職官、刑法。歷經顓頊、帝嚳、帝堯,到帝舜時,國家就已經形成和完善。舜帝並不是原來人們所說的部落首領,而是完善國家機制,實現南、北民族大融匯,促進民族大團結、大統一的一代明君。

《千古舜帝》從帝堯後期大洪水事期開始,揀其重要事件,寫了中國道德文化始祖舜帝的畢生。小說緊扣舜帝具有傳奇色彩的出生和兒少時期、道德情操形成的青、少年階段、被堯啟用、任司徒、太尉、做攝政帝、以及成為有虞國帝君、禪讓大禹、老來南巡、崩葬蒼梧九嶷山的幾個重要歷史階段着筆,濃墨重彩地展示了舜帝身體力行創建中國原生態道德文化的崇高秉性;揭示了舜帝傾畢生之精力,營建天地人和的和諧社會的良苦用心;展示了舜帝只為蒼生不為身,勤民而終的高尚情操。

舜帝是上古時期的一個貧民皇帝,在極度艱困的環境中磨礪成長。《史記》載:舜「二十而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舜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可稱之為孝之祖,德之聖,民之師,帝之范的帝王。《千古舜帝》的人物、情節、環境、故事基本以史實為據架構。雖說舜帝時期並沒有完全脫離「公天下」影子,沒有後來封建帝王時期大起大落的歷史,沒有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但是,舜帝正處於中國萬年文明史中前五千年的文明產生過程向後五千文明發展階段轉折的關鍵時期,因此,舜帝人生百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產生和形成的影響舉足輕重。《尚書》曰:「德至舜明」。後來的諸子百家都從不同角度對舜帝思想、精神和文化予以了高度的讚揚和肯定。

《千古舜帝》在探索舜帝和舜文化方面也做了十分有益的嘗試,對於當代架構和諧社會不失借鑒意義。

人物提示

1、舜帝——又名舜、姚重華、虞舜,東夷族人,堯時曾為司徒、太尉、攝政帝、有虞國帝王。

2、帝堯——又名放勛,黃帝後裔,華夏族人,陶唐古國帝王。

3、禹——又名文命,夏禹,黃帝後裔,華夏族人,先為司空,後為百揆、攝政帝、夏后。

4、四岳——堯時重臣,舜時首輔。

5、巫鹽——帝堯、帝舜時的大巫師。

6、棄——堯時的大司農,舜時叫大司稷。黃帝後裔,華夏族人。

7、契——堯、舜時的大司徒,黃帝後裔,華夏族人。

8、皋陶——士官,東夷族人。

9、伯益——虞官,東夷族人。

10、夔——典樂官,東夷族人。

11、垂——百工。

12、晏龍——納言。

13、篯鏗——黃帝之後、祝融之孫、后稱彭祖。

14、羲仲——東天官;

羲叔——南天官;

和仲——西天官;

和叔——北天官。

15、八愷——蒼舒、隤皚、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顓頊高陽氏之後,合稱「八愷」。

16、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帝嚳高辛氏之後,合稱「八元」。

17、殳戕、伯與——垂的副手。

18、不窋——棄之子,後繼承其父為司稷。

19、真窺、橫革,之交、國哀——禹手下將領。

20、散宜氏——帝堯夫人。

21、娥皇——帝堯長女,舜帝之妻。

22、女英——帝堯次女,舜帝之妻。

23、瞽叟——媯弦,虞舜之父。

24、握登——舜之親母。

25、壬女——虞舜後母。

24、象——舜之弟,姓媯。

25、婐手——舜之妹。

26、義均——舜之子,後為商均。

27、驩兜——帝堯大臣、縉雲氏後代、三苗人,人稱混沌。

28、孔壬——共工氏,炎帝的後裔,人稱窮奇,四凶之一。

29、鯀——崇伯,顓頊帝之孫,人稱檮杌,四凶之一。

30、放齊——放齊是帝鴻氏之後,四凶之一,人稱饕餮。

31、丹朱——帝堯長子。

32、驩苗——讙兜之子,朱讙國首領。

33、駱伯——諸馮姚圩圩頭。

34、伯虞——有虞族頭人。

35、秦伯——瞽叟家鄰居,秦不虛之父。

36、紀后——老琴師,虞舜的師傅.

37、巢父——特點:與世無爭,性格乖戾,為人耿直。

38、善卷——隱士。

39、蒲衣子——隱士。

40、許由——隱士。

41、嚙缺——隱士。

42、務成昭——舜的老師。

43、彘——夔之子。

其它人物略

目錄

第一章 重華出世

第二章風雨少年

第三章響嶺醫歌

第四章 舜陶河濱

第五章 象耕鳥耘

第六章雷澤捕漁

第七章四岳薦賢

第八章堯舜聯姻

第九章落井下石

第十章頒施五典

第十一章虞舜攝政

第十二章象以典刑

第十三章孝感天地

第十四章唐堯禪位

第十五章懲治四凶

第十六章泰山封禪

第十七章大禹治水

第十八章帝堯歸天

第十九章避讓丹朱

第二十章人心歸舜

第二十一章裂土封侯

第二十二章丹水平叛

第二十三章義服三苗

第二十四章龍門慶典

第二十五章清殿升歌

第二十六章大愛千秋

第二十七章奉天封岳

第二十八章羊皮讖語

第二十九章卿雲見命

第三十章義均封商

第三十一章玉琯諧音

第三十二章夏后總師

第三十三章御駕南巡

第三十四章德山論德

第三十五章簫韶引鳳

第三十六章虞山祭舜

第三十七章情系九嶷

第三十八章訪何封侯

第三十九章歌詠南風

第四十章三峰鳴條

第四十一章湘妃竹淚

第四十二章千古朝聖

內容提要

中國的歷史,原以為由三皇至五帝,直至夏,方有國家始,其實不然。大量史實雄辯地證明:黃帝時代開始,國家已有文字、軍隊,職官、刑法。歷經顓頊、帝嚳、帝堯,到帝舜時,國家就已經形成和完善。舜帝並不是原來人們所說的部落首領,而是完善國家機制,實現南、北民族大融匯,促進民族大團結、大統一的一代明君。

《千古舜帝》從帝堯後期大洪水事期開始,揀其重要事件,寫了中國道德文化始祖舜帝的畢生。小說緊扣舜帝具有傳奇色彩的出生和兒少時期、道德情操形成的青、少年階段、被堯啟用、任司徒、太尉、做攝政帝、以及成為有虞國帝君、禪讓大禹、老來南巡、崩葬蒼梧九嶷山的幾個重要歷史階段着筆,濃墨重彩地展示了舜帝身體力行創建中國原生態道德文化的崇高秉性;揭示了舜帝傾畢生之精力,營建天地人和的和諧社會的良苦用心;展示了舜帝只為蒼生不為身,勤民而終的高尚情操。

舜帝是上古時期的一個貧民皇帝,在極度艱困的環境中磨礪成長。《史記》載:舜「二十而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舜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可稱之為孝之祖,德之聖,民之師,帝之范的帝王。《千古舜帝》的人物、情節、環境、故事基本以史實為據架構。雖說舜帝時期並沒有完全脫離「公天下」影子,沒有後來封建帝王時期大起大落的歷史,沒有錯綜複雜的權力鬥爭,但是,舜帝正處於中國萬年文明史中前五千年的文明產生過程向後五千文明發展階段轉折的關鍵時期,因此,舜帝人生百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產生和形成的影響舉足輕重。《尚書》曰:「德至舜明」。後來的諸子百家都從不同角度對舜帝思想、精神和文化予以了高度的讚揚和肯定。

《千古舜帝》在探索舜帝和舜文化方面也做了十分有益的嘗試,對於當代架構和諧社會不失借鑒意義。

人物提示

1、舜帝——又名舜、姚重華、虞舜,東夷族人,堯時曾為司徒、太尉、攝政帝、有虞國帝王。

2、帝堯——又名放勛,黃帝後裔,華夏族人,陶唐古國帝王。

3、禹——又名文命,夏禹,黃帝後裔,華夏族人,先為司空,後為百揆、攝政帝、夏后。

4、四岳——堯時重臣,舜時首輔。

5、巫鹽——帝堯、帝舜時的大巫師。

6、棄——堯時的大司農,舜時叫大司稷。黃帝後裔,華夏族人。

7、契——堯、舜時的大司徒,黃帝後裔,華夏族人。

8、皋陶——士官,東夷族人。

9、伯益——虞官,東夷族人。

10、夔——典樂官,東夷族人。

11、垂——百工。

12、晏龍——納言。

13、篯鏗——黃帝之後、祝融之孫、后稱彭祖。

14、羲仲——東天官;

羲叔——南天官;

和仲——西天官;

和叔——北天官。

15、八愷——蒼舒、隤皚、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顓頊高陽氏之後,合稱「八愷」。

16、八元——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帝嚳高辛氏之後,合稱「八元」。

17、殳戕、伯與——垂的副手。

18、不窋——棄之子,後繼承其父為司稷。

19、真窺、橫革,之交、國哀——禹手下將領。

20、散宜氏——帝堯夫人。

21、娥皇——帝堯長女,舜帝之妻。

22、女英——帝堯次女,舜帝之妻。

23、瞽叟——媯弦,虞舜之父。

24、握登——舜之親母。

25、壬女——虞舜後母。

24、象——舜之弟,姓媯。

25、婐手——舜之妹。

26、義均——舜之子,後為商均。

27、驩兜——帝堯大臣、縉雲氏後代、三苗人,人稱混沌。

28、孔壬——共工氏,炎帝的後裔,人稱窮奇,四凶之一。

29、鯀——崇伯,顓頊帝之孫,人稱檮杌,四凶之一。

30、放齊——放齊是帝鴻氏之後,四凶之一,人稱饕餮。

31、丹朱——帝堯長子。

32、驩苗——讙兜之子,朱讙國首領。

33、駱伯——諸馮姚圩圩頭。

34、伯虞——有虞族頭人。

35、秦伯——瞽叟家鄰居,秦不虛之父。

36、紀后——老琴師,虞舜的師傅.

37、巢父——特點:與世無爭,性格乖戾,為人耿直。

38、善卷——隱士。

39、蒲衣子——隱士。

40、許由——隱士。

41、嚙缺——隱士。

42、務成昭——舜的老師。

43、彘——夔之子。

其它人物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千古舜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千古舜帝
上一章下一章

目錄 內容提要 人物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