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城隍

一、考城隍

考城隍

個人愚見,此篇文章在譯之前,應該先解釋一下「城隍」這個此詞的意思,畢現如今怕是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城隍,用比較通俗一點的語言來說,差不多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地市級的派出所所長,但是卻是管理陰間事務的所長。也就是說,這個「城隍」是陰間的一個官員職務。活人是不能夠擔任這個職務的。

言歸正傳,話說我姐夫的爺爺,當然我也得跟着叫爺爺。恕個罪來說,我這位爺爺名叫宋燾。你看古人都非常的知書達理,若要從自己的嘴裏說出來長輩的全名,那就是一種罪過,所以如果要是有些特殊情況非要講出自己長輩全名的時候,就先要做一個鋪墊,就是要先說一句「恕罪」。

這位宋爺爺,是本縣的廩生。這個廩生是什麼呢?估計也是沒有太多人知道,所以我在此也解釋一下吧。古時科舉考試,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稱為廩生,而作為廩生是可以領取官府津貼的,也就是每月官府是給發工資的。以此來看,這位宋爺爺是位優秀人士呢。

後來有一天,宋爺爺突然生了一場大病。那病的厲害了,是一病不起,請了多少醫生也沒有治好,整日只能是躺在床上。說的難聽點也就是等死了。

正在病中的一天,宋爺爺看見一個官吏打扮的人,牽着一匹馬來到他的家裏。這馬長得還挺有特點,額頭上有一縷白毛。這人手裏拿着一個帖子進屋來到宋爺爺的床前說:「宋先生,我是來請您去考試的。」宋爺爺很奇怪,問他:「我這也沒聽見有考試的消息,你這是叫我去考什麼?」這來的人也是奇怪的很,沒有回答宋爺爺的疑問,只是一個勁地催促他趕緊上路:「您就別多問了,您看,這不馬都給您備好了,您趕緊跟我走就是了。」一邊說還一邊伸手就把宋爺爺從床上攙了起來。宋爺爺看他催的這麼着急,還直接下手了,也沒辦法,只好強撐著虛弱的身體,在來人來攙扶下,騎上了那匹白顛馬。然後這個小官吏在前面著牽馬,兩人就上路了。

這一路宋爺爺走的更是奇怪,心想這附近十里八村的我不說是非常熟悉吧,至少也知道個大概,這條路我怎麼是一點印象也沒有呢?正納悶呢,眼看着來到了一個都城的前面。

這都城那個氣派啊,蒲老先生在原文裏寫了四個字「如王者都」。就是說像是故宮那樣的,皇帝居住的宮殿一般。可見是氣派非凡。更厲害的還在後面。宋爺爺還沒來得及仔細看看這片都城呢,不知不覺、恍恍惚惚間就進到了一個官府的院內。這個官府也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好不氣派。

這官府院落正面的大殿內坐着十幾個官員模樣的人。宋爺爺挨個看過來,還不錯,就有一個認識的,就是關羽關二爺。宋爺爺心中一顫,感情我這是見了神仙了。這些不認識的肯定也不是一般人,畢竟跟關二爺坐一塊兒呢,應該也都是神仙一級的人物吧。

正殿外面的屋檐下面擺着兩張桌子和兩個墩子,有一個秀才模樣的人已經坐在一張桌子後面等著了,宋爺爺也就坐到了另一張桌子那裏。桌子上還擺着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宋爺爺剛坐下沒一會兒,突然不知從哪冒出來了一張紙,飄飄悠悠就落在了桌子上。爺爺拿起來一看,上有八個大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感情這是題紙,這是要給我考試啊。

這個題目看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明白,我在里來簡單的解釋一下吧。「一人二人」,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意思,而是說這種人那種人的意思。就像世間萬物,皆為陰陽。有好人也有壞人,有這樣的人也有那樣的人。差不多就這個意思。「有心無心」呢,也不是字面上的有心臟沒心臟的意思。這裏指的是故意或者無意的意思。大概就是有心辦好事,無心辦壞事這個意思。

閑話少敘,這兩位也不是普通的人物,畢竟都是秀才出身么,做起文章來那也是文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啊。沒有多大的功夫,這兩位就都把文章寫完交了上去。

宋爺爺的文章裏面有這麼幾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我再來粗略的解釋一下吧。「有心為善,雖善不賞」,這意思呢就是說,有這麼一種人,他做好事幫助別人呢,那是有目的性的。並不是因為自己心地善良、出於自己的本心,而是想以此來獲得一些報酬或者名利。這就是有心為善,就是故意的做好事。所以這樣的人呢,雖然是做了好事,卻並不值得讚賞和表揚,也就是「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就說還有一種人呢,他做了壞事,傷害了別人。但是這也並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甚至說最初是一片好心,但是卻陰差陽錯辦了壞事。這就是「無心為惡」,好心辦壞事。這樣的人呢,雖然是做了壞事,但是我們也不應該去責怪或者懲罰他,也就是「雖惡不罰」。

這些位神仙覺得這幾句寫得是非常的好啊,所以就爭相傳閱、手挑大指、讚不絕口。於是把宋爺爺叫上殿來,跟他說:「我們看你這個文章做的好,敘事清晰、條理分明,字寫得也是漂亮非常。想必你也定是個知書達理、大公無私之人。現在河南那裏卻少一個城隍,我看這工作讓你去做必定能夠勝任,你就儘快上任去吧!」

宋爺爺這才明白過來,城隍這是陰官啊,這些位大神叫我去做城隍爺,那這玩意感情我是已經死了啊!這可不成,我還沒活夠呢。宋爺爺趕忙趴地下就磕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說:「承蒙各位大神錯愛,給我一個如此重要的職位,我實在是不敢推辭。只不過我這陽間家裏上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母親健在。我若是接了這份差使,我的老母親就沒有人給她養老送終了。但求各位大神開恩,讓我回去侍奉我的老母親頤養天年。待其駕鶴西去之後,我再去上任可好?」

這些天神們聽罷沉思了一會兒,突然中間一個像是老大模樣的,發話說:「把宋秀才母親的壽命簿找來看看。」旁邊一個留着小鬍子的官吏趕忙捧出一本厚厚的簿子翻了起來,找了幾頁之後,稟告說:「啟稟大人,宋秀才的母親還有九年的陽壽。」這些個天神們聽完有些猶猶豫豫,嘟嘟囔囔的似乎是在商量著該怎麼辦才好。又過了一會兒,關二爺發話了:「宋秀才啊,本來應該是讓你立馬去上任的,但是看你有這份孝心。百善孝為先么。就先給你九年的假期,讓你回去侍奉老母。待令堂百年之後,再來上任便是!」又扭頭對另一位秀才說:「張秀才啊,你這次的考試成績雖然不如宋秀才,但是你也是難得的人才。這次因為宋秀才還有未了的事情,就讓你先代理九年河南城隍,待宋秀才歸來你再交任與他。你也應該公正廉潔、兢兢業業的完成任期,切莫因為是一時的差使就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才好。」張生連忙施禮稱是。至此也沒有其他的事情了,於是兩位就叩頭謝恩退出了大殿。

宋爺爺這就要迴轉陽間了,可怎麼回來呢?有位差人就告訴他騎上那匹來時的騎的馬,自然就能夠回到自己家了。那位張秀才非常的熱情,非要送送,硬拉着宋爺爺的手是一路送出了五里路。路上兩人攀談間,宋爺爺聽張秀才說他是長山縣的人,姓張。這應該是現在的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長山鎮。路上這位張秀才還做了一首詩送給宋爺爺。只可惜宋爺爺記性不太好,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其中兩句:「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這兩句是什麼意思呢?「有花有酒春常在」大概就是說,只要有花有酒的地方,就算時節不是春天,夏秋冬啊那都不重要,心中那就是春天。也就跟現在常說的,只要心中有海,哪裏都是馬爾代夫一個意思。「無燭無燈夜自明」這句就是說,這大晚上黑燈瞎火的,雖然沒蠟燭也沒有油燈,但是只要心中有光,這黑暗也會變的一片光明。這也就是說人要有信仰,要信仰美好的事物,要信仰正義和光明。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這才不枉活一輩子啊。

宋爺爺也是感同身受,跟張秀才那是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很想找個地方把酒言歡聊上個三天三夜,但還是惦念家中老母,無奈只能是跟張秀才深施一禮作別,跨馬揚鞭回到了家中。

到家之後感覺像是做了一場大夢一樣,醒來才發現自己其實已經死了三天了。好在那個時候的風俗,人死了之後要停柩在家,稱為」擱棺」或」停棺」。一般要擱七天左右,時間更長的甚至能到幾個月。要是現在,怕是第二天就送火葬場燒了,那這故事就沒法說了。

宋爺爺的老媽那時候正在棺材旁守靈呢,突然聽見棺材裏有輕微的聲音,趕忙喊人來開館一看,好傢夥,這死兒子又活過來了。喜出望外,趕緊攙扶出來,放到床上休養生息,過了半天我這爺爺才能說出話來。本想把這事情跟家人講上一講,但轉念一想這人之壽命那是天機,而天機不可泄露,怕再會犯了什麼忌諱,便把這事壓下沒有講出來。

宋爺爺在家修養了幾日,等身體恢復的差不多了,還特意跑到長山縣去打聽了一下。結果真是有個姓張的秀才是在他考試那天死去的。這才更加深信這不是一場夢,都是真真切切發生過的啊。

這以後宋爺爺也就是在家專心侍奉老母,閑時就讀讀書、寫寫字。果然在九年之後,老母駕鶴西去。宋爺爺料理完喪事之後,回屋好好的洗了個澡,穿上了一身新衣新褲,往床上一躺,也去往西方極樂世界了。

宋爺爺的老岳父,住的離他家也不遠,在城裏的西門那附近。忽然有一天宋爺爺騎着高頭大馬,帶着許多的隨從來到他家跟他拜別,沒說幾句話就走了。他這老岳父是又驚喜又奇怪,趕忙派人到爺爺家裏一打聽,才知道他這位姑爺已經與世長辭了。當然他們不知道,其實宋爺爺這是去河南當城隍爺去了。

這些事情呢,宋爺爺雖然沒有跟自家人說過,但是曾寫在過自己的一本傳記里,也就是跟咱么現在的日記差不多吧,碰巧我看過這本日記,所以就知道這個故事。只可惜後來兵荒馬亂的這本日記沒有保存下來,我這裏也只是憑着記憶簡單的把這個故事講講罷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聊齋新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聊齋新譯
上一章下一章

一、考城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