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司空札記5:第二十四章】

5.【司空札記5:第二十四章】

第一:細節

看到這一章,我才真的確定,神機真的改變了、進步了。大家可以回憶一下,甚至可以回頭去翻翻佛本、黑山看看,這兩本書有大開大闔的氣勢,卻少了微笑平凡的細膩。你找不到專門的、細緻的對平常生活的描述。而一般名作,你去看紅樓,他可以對一副對聯一個杯子描寫半天;你去看水滸,他可以對一個人的相貌描寫一大段;你去看西遊記,他可以對孫悟空頭上衝天花翎描述的活靈活現;三國也一樣。神機在佛本和黑山中,鮮有對普通生活場景情形的關注描述,這些幾乎都被當做與主題無關的水分擰掉了;到了龍蛇,好了一點,但還不夠。到了陽神,一開始我就發覺了神機的改變,到了這一章開始對玉京城過年細節的描述,我終於確定,神機又上了一個境界。他的作品看起來更加的成熟、圓潤、細膩、完整。透著股子不急不躁、從容自若的大家風範。雖然不同於修鍊和打架那種激動人心的過程,但這樣的描寫,只要細緻、優美了,就會讓人覺得這文章有血有肉,很舒服,淡淡中透出真意來。而且也可以磨練作者對情節的把握,對文筆的起承轉合。一張一弛,動靜虛實相得益彰,我很贊同,也很欣喜。神機加油。

第二:練弓

在很多時代的戰場上,弓箭,都是一種比刀槍更有象徵意味的兵器。看過黃日華翁美玲版的射鵰的兄弟想必對封面那個馬步拉弓,仰天射月的鏡頭難以忘懷。彎弓射大雕,西北望射天狼,李廣的射石傳說,都強烈體現了弓箭的蒼茫慘烈之氣勢,開弓沒有回頭箭,也表達了一往無前絕不回頭的無畏與決絕。

可以說練弓箭練得不是精準度,不是速度,不是靈活度,而是對自身力量的掌控度。後背一條大脊椎就是一張弓,人就是弓!弓被拉開時,脊椎與弓臂合起來就是一個圓,中間一根弓弦是匯聚了人身與弓箭的力量,通過雙臂的運作迸射出來。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不同於拳腳刀劍的訓練。弓拉不開的本質,就是力不強,合不圓,人臣服於弓,主不壓奴,整個彆扭,發不出力,還要憋死。而弓拉滿了就是圓滿。弓拉斷了,就是仍然不圓,這個圓要偏,泄了氣,發出的力必定打折。此時就應換弓。

神機說到:「每次開弓就是要把全身的筋肉狠狠地扭、絞、擰、震了一次」。學過金屬材料的都知道,這分別淬鍊了筋肉的抗扭度、抗剪切度,韌性、強度,以及材料的緻密度。可見選擇練弓,著實有效。

ps:那個射虱的過程,我以前看過一位日本禪師寫的以弓悟禪的書,裡面引用中國古代的一個典故,說是練射箭的基本功,就是掛一個虱子,天天看,直到把虱子看成磨盤一樣大,再去射,一射一個準。那是對眼球的易經洗髓,跟孫悟空在老君的煉丹爐里被天風吹成火眼金睛一個樣。到後來,小的看成大的,遠的看成近的,快的看成慢的。有的甚至還訓練用針照著眼球刺過來,要不眨眼,控制本能。練到後來,射虱,射蠅,射鳥,射鵰,射馬,射人。后羿都射日了哈哈。

第三:練拳

洪易把拳當弓練,以練弓的意境去練拳。手中無弓,卻如執弓,練自身之弓,放下鐵弓,練人弓。類似的像腿上綁沙袋跑步,就是一種斯德哥爾摩練法。實際上是把自己放進一個設定的狀態中,然後撤離狀態后,人就能體會到脫去枷鎖桎梏的自由。這是一種以假亂真,去假成真的練法。但是各位看官,這法子不能亂用啊,我高中有個轉校來的同學,為了練自己的抗打能力,天天用板凳腿照準自己的胸膛、手臂一陣亂打,後來把心臟震出了毛病,休學了。

第四:出殼,道魔。

神機不是在詮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義,而是在利用這八個字來描述練魂魄的兇險。想當年釋迦牟尼一開始,所見只不過是人間平常疾苦,到了菩提樹下成道之前,各種魔相紛沓而至,恐懼、誘惑、美色、迷茫、骯髒都一一顯現,三界之內的魔頭都感到此人的威脅,急急來阻止。但釋迦一心不動,終成大道。我開個玩笑舉個例子,這個現象,是符合現代科學定律的。為什麼呢?

第一點:速度越快,衝量、動能越大,是不是摩擦力就越大?摩擦力就是魔。神魔不可分,斯言誠哉!佛本中周清呵斥西方小道,雲是偽道,魔若消失,神又如何存在?摩擦力都沒有,你怎麼加速,怎麼前進?

第二點:在任何移動的物體加速時,速度越快,不僅摩擦力加大,而且還會產生很多在低速時沒有的「異狀」,比如溫度、形狀、大小、甚至質量、物體結構等,都會有奇異的變化。修鍊也是如此,隨著你魂力的增強,不管是舵手,還是船兒,都得跟上境界,都會受到「壓力」和侵蝕。一塊隕石從天外飛來,落到地球前已經有絕大部分被燃燒殆盡,渣都不剩。這是掙脫時空付出的代價。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機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神機壇
上一章下一章

5.【司空札記5:第二十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