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奪取頓丘

第92章 奪取頓丘

這位新來的魏公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對芒申拍著胸脯說,頓丘令、尉、丞均與自己有舊,明天自己駕車到頓丘城下,頓丘一定會開城的。但芒申告訴他,情況可能會很複雜:頓丘的官員可能已經被地方豪族控制,說話已經不管用了;而那些地方豪族甚至可能與秦暗通。他勸這位公子不要親身冒險,先寫封書信遞進去,看一看反應再說。公子聽了芒申的描述,嚇白了臉,喏喏連聲。

第二天,魏公子按照芒申的提示,寫了一封書信,放在一個錦囊中,派一名軍使攜入城中。到晚上軍使回來報告說,城上將書信用筐升上去,然後就讓他回來。軍使要求回信,城上不理不睬。軍使兩次三番地要求,回答都是讓他自行離去。軍使見天色將暗,只得回來。眾人聽了軍使回報,一致判定頓丘一定是遭遇了變故,目前已經沒有控制在魏國手中。但經過一天的哨探,秦軍也沒有大的動作。

這天,公子糾也移營朝歌。為了表示友好,特地派人來請芒申前去赴宴。第二天,芒申派出軍使繼續催促楚軍北上,自己及聯軍營司帶着隨從乘車騎馬前往朝歌拜見公子糾。

到了朝歌,早有瞭望報入城內,公子糾和朝歌令,以及韓軍高級將領、朝歌官吏都出來迎接。楚軍眾人下了車、馬,恭敬過來敘禮。敘禮畢,公子糾將眾人往府中讓,芒申道:「臣無狀,請先登城樓,以觀秦營!」

公子糾先愣了一愣,隨後恍然大悟道:「公子誠勤於王事也!」隨即叫來一名韓將,道:「汝可侍申公子登城一觀。」然後對芒申道:「公子並乃朝歌守,一應軍情皆知。申公子但有所疑,可盡咨之!」

公子並過來對芒申見禮道:「謹奉公子命!」

芒申也回禮道:「辛勞公子,無所報也!」

公子並道:「此臣之幸也!」

公子並和芒申離開,隨身帶走幾名得力的隨從,一起上了城。芒申他們在朝歌的東面,自東門而入,所以直接上了東城。朝歌的城門樓很高,登高遠望,甚至能隱隱望見遠處的黃河。

楚軍的大營在不遠處一片山地上,依山而建。三座大營三足鼎立,相互支撐。目之所及,看不到任何可疑的動向。向東北望去,只能看見頓丘高高的山崗出現在地平線上。東門外,散落着眾多的軍營。

下了城樓,沿城牆向北而進。一道道山丘從眼前掠過,山丘間夾雜着荒原和耕地。那些荒原通常是在汛期會被水淹的區域,不然在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是不太可能出現大片荒地的。轉入北城后,在西邊高大的太行和東邊細碎的丘陵之間,一條平坦的大道在眼前鋪開,以不可阻遏之勢,向北穿越而去。大量的軍營,密集地排列在城池的北面,組成一道道戰線。而他們的防禦對象秦營,則還在地平線外。

芒申久久凝視着頓丘方向和秦軍方向,這兩個地方都淹沒在地平線外,他無法看到,這令他有些失望。本來他還想從這裏重新體味兩者之間的關係,據以擬定作戰計劃。現在看來,這個目標無法實現了。

他問公子並道:「秦人卒幾何?」

公子並道:「秦人於盪水外立營十,盪、羑之間復立營十,羑水之北即安陽也,軍不計其數。」

芒申有些讚賞地望向公子並,道:「公子其出軍中乎?諳于軍事若此耶!」

公子並道:「臣父久在營中,耳提面命,及以身教,故略知一二。」

芒申道:「尊父必也為韓棟樑。」

公子並黯然道:「家父終身不過營司也。臣得貴人薦,事公子糾,乃得跟隨左右,掌大軍。」

芒申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公子事上敬,事下謹,與朋友忠,亦足立德於世也。」

公子並道:「公子所勉,臣當銘之。」

芒申道:「頓丘若為秦所侵,公子其能救之乎?」

公子並道:「秦之所欲,乃在新中。侵頓丘何為?」

芒申心有所動,道:「出頓丘至黃城,抵新中也。」

公子並道:「黃城與新中鄰,彼圍新中,必及黃城也。」

芒申道:「公子之言,正中肯綮!」弄得公子並有些莫名其妙,道:「臣但言其實,未及其餘,公子所計,非臣所能及也。」芒申道:「公子諳於地理,真幹才也!一言所惠,不敢忘也。」見公子並還在糊塗中,芒申也不解釋,道:「且往府中宴坐。」

宴會直到夜裏才結束,其間水陸雜陳,歌舞昇平,完全嗅不出大戰將至的氣息。

回到城外營中,派往後方催促部隊的軍使回報,楚軍前鋒已經進抵汲城,后軍輜重較多,還在集結中。芒申聽說楚軍才剛剛進到汲城,有些不滿意,再派軍使催促,讓楚軍加快行軍速度;前鋒先派遣精銳一千人,星夜兼程趕到朝歌城外。

天亮后,公子糾派人來告芒申,說韓軍已經全部到位,正準備向秦軍進攻,請芒申歸還一營韓軍。芒申將那一營韓軍交給來使,帶回朝歌。又派了軍使催促楚軍趕上來。他已經有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只等楚軍一到,就立即付諸行動。

韓軍已經全部抵達朝歌,從汲城到朝歌的大道已經完全敞開,這讓楚軍有了加快行軍速度的條件。在凌晨接到芒申的命令后,前鋒司馬立即派出一千人,只帶水不帶糧草,快速趕到芒申處。不帶糧草是楚軍急行軍的習俗,一方面減輕負荷,一方面逼迫軍隊快速到達,只有到達目的地后,才能得到補給。所以這支部隊在路上只打了兩個尖,喝了口水,一晝夜時間急行一百里,來到朝歌以西芒申的營地中。芒申事先得到報告,已命營地內的邑民準備好粟粥,接待楚軍。

休息到中午,芒申帶着這一千五百楚軍和五百魏軍,再度啟程前往頓丘,於黃昏前到達頓丘城下十里安營。

夜間,芒申令楚軍將兩根長兵器的竹竿綁在一起,明天準備爬城。

楚軍爬城有一門獨門絕技:把兩根長二丈長竹竿接在一起,成為一條近四丈長的長竹竿,足以攀上城牆。再選身手敏捷的士卒一人在前,十名普通士兵在後,用竹竿把前面這名士兵頂到城牆上去。成功的關鍵是要有足夠粗的毛竹,而這種竹子只產於楚地。

次日吃過早餐,芒申讓魏軍監視頓丘,自己帶着楚軍來到山前,開始訓練爬城。千人持竿,推動一百人上城。上城的人,身披堅甲,手執長戟。先在平地上訓練,相互適應速度;隨後在坡地上訓練,並逐漸加高坡度。從早間一直訓練到日落,才回營休息。

訓練兩天後,楚軍前隊到達。再過了兩天,楚軍后隊也至。眼看着牲口、輜車絡繹不絕進入營中。

夜間,芒申讓前隊作好奪城的準備。前部司馬疑惑道:「將軍欲偷城乎?」

芒申道:「非也,彼將自棄之!」

果然到半夜,頓丘城內火光一片,人聲鼎沸。芒申擂響大鼓,楚軍一擁而出,那一百人率先登城,只有幾人因配合不當掉下來摔傷,其餘八九十人都順利登城,打開城門,楚軍擁入。搶奪了城池,撲滅大火。滿城百姓張皇失措,眼睜睜地看着楚軍進城,無人敢起而抗爭。楚軍佔領了城池后,派一千人追擊了數里,只截得些老弱婦孺。

望着不戰而得的城池,前部司馬問道:「將軍何以知彼城將亡?」

芒申道:「吾旦夕演攻城,兵復大至,城內驚恐,必棄城而亡。又何怪哉!」

芒申進入令府,令府已經空無一人。尋到一些小吏詢問,他們只知道夜間左右營司帶着自己的家族成員逃出城去。把從城外截獲的老弱叫進來詢問,他們原來都是城中的豪族,在十里八鄉頗有勢力。現在則落難的鳳凰不如雞,個個如驚弓之鳥。見芒申詢問,個個奉承惟恐不及,把知道的事情全都說了出來。

頓丘雖然歸屬於魏國管理,但每年只負責向大梁繳納賦稅,魏國委任的官員在這裏必須依附於豪族才能完成任務。城中兩大豪族,被頓丘令任命為左右營司。這其實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像頓丘這樣的小邑,戶口不過數千,一般只會有一二百人的治安部隊,設一個左右卒伯就已經足夠,連一個營司的名額都沒有;而且營司通常是中大夫,爵位比下大夫的縣令還要高,縣令根本無權任命營司。但這兩大豪族,各有數百精壯,硬要頓丘令任命他們的族長為營司。頓丘令也不敢報告大梁,欺上瞞下,私自任命了兩族的族長為營司,自己刻了節符為憑。十多年來,頓丘令更換了幾茬,但兩族的族長一直擔任著左右營司。頓丘令連自己的衛兵都沒有。

在得知河內遭劫后,頓丘令尉丞張皇失措,在秦軍佔領朝歌后,立即棄官潛逃。左右營司則順理成章地接管了頓丘的權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平長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長平長平
上一章下一章

第92章 奪取頓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