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曙光已現(一)

第十三章:曙光已現(一)

在冀中、冀南、豫北等地,只有日軍第27、第110兩個師團和獨立混成第1旅團,就是加吉本貞一留在晉東南而現在奉岡村之命悄然撤向石家莊的獨立混成第3、第4兩個旅團,也不過六萬左右兵力。以六萬分散在東自濱海、西到太行、南至衛河、北到平津這一的廣大區域的兵力,根本就無法同護衛軍以裝甲集群為先導,狂飆突進的四十萬大軍!

岡村寧次此前敢於抽調原部署在冀、豫兩省的兵力用於西安作戰,其依仗的是分佈在冀、豫兩省諸如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衛河、漳河等大小河流,並做好了以水為兵,決堤水淹北護衛軍的準備。但沒料想,西安作戰竟沒能趕在冬季到來前結束,硬被從月底拖到了11月大雪飄飛之時!

冬季,正是大小河流的枯水季節,即便小鬼子決堤,也沒有足夠的水量可形成如39年夏那般肆虐華北平原的情況。加天氣寒冷、大地冰封,就是決堤後有水橫溢,決口處及外溢水量也會在一夜之間被再次冰封,無法憑其阻擋護衛軍北!這也是岡村在西安作戰持續到11月初便感到不安的主要原因。

而現在,岡村心中的不安已變成了擺在其面前的活生生的現實!並且比其原本預料的最壞情況還要嚴重!

「給前方去電,命第27師團以一部阻敵北,主力收縮至天津!命第110師團撤至永定河以南,在平津鐵路與永定河之間的次安、固安展開,以阻敵北!命第1、第3、第4三個旅團儘快沿平漢線北撤至良鄉、南苑一帶,並破壞沿途鐵路、公路交通設施,遲滯敵人北!」震驚過後,岡村強自壓下心中的悸動,面色凝重的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稍一遲疑。又補充道,「給吉本、土橋去電,命其加大向東攻擊前進力度,以牽制護衛軍兵力!」

「閣下。敵人佔有空中優勢,地面又是裝甲突進,若就此放棄前方,恐怕只會令其北速度更快!」參謀長大城戶三治在記錄完命令后,輕聲提醒道,「最好各部都能留下部分兵力以遲滯敵人行進速度!」

「大城君,現在天寒地凍。以水為兵的方案已無法實施,方面軍兵力又嚴重不足,是無法守住如此廣闊地域的。哪怕有一絲可能,我也不願做這樣的決定!」岡村寧次痛心而又無奈地長嘆一聲,稍一思量,又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那就命各部在後撤時留下少量兵力。指揮各處的皇協軍阻敵!」

「閣下,要想給部隊後撤贏得時間,並固守平津。沒有空中力量是辦不到的!」仍滯留在北平的安達二十三建議道,「在護衛軍大舉北的情況下,敵人對關外實施空降作戰已基本不可能!最好能把方面軍面臨的情況及時報大本營,並通過大本營命關東軍航空兵入關增援!滿洲確實重要,可若是沒了華北這道屏障,一旦民眾黨武裝兩大主力合兵一處,恐怕關外也很危險!」

華北方面軍乃至派遣軍所屬的航空兵力在此前西安作戰以及同民眾黨空軍交鋒中幾乎損失殆盡,南苑機場只留下第直協飛行隊用於偵察、訓練的十來架老舊飛機,是無法對與東進的人民軍或北的護衛軍構成威脅的。

相比之下,儘管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大本營因來自蘇聯遠東地區的威脅解除而從關外抽調了不少航空兵力用於南洋戰場,並且在此前同民眾黨空襲關外的空戰中有不少損失,可關東軍麾下仍有各式戰機兩百多架,若是日本國內增援的兩個飛行中隊抵達,甚至還可增至三百多架。

在民眾黨武裝大舉出擊后,岡村也曾向大本營要求抽調關東軍航空兵力入關增援。可當時護衛軍並未北。而關外、朝鮮又遭到大規模空襲,梅津更以防範敵人實施空降作戰為由不願抽調,岡村的要求也就被暫且擱置到一邊。

「民眾黨武裝一百多萬大軍正對華北全面展開,其空降關外已不可能,現在抽調關東軍航空兵力確實可行!」岡村稍一沉吟,便點頭贊同,並道,「再給關東軍方面去電,催促其南下兵團加快集結和修復通道的速度,爭取及早入關!」

岡村想的確實不錯,但日軍前方各部以及大本營、關東軍等方面的反應卻各不相同。

原本部署在冀中、冀南等地的第27、第110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1旅團,還有正從晉東南向東轉進的第3、第4兩個旅團,接到命令后便開始組織撤退。可日軍頭有不時掠空而過並扔下炸彈的民眾黨空軍,地面又有護衛軍裝甲部隊狂飆突進,小鬼子們在追、逃賽跑中明顯處於劣勢。

「命令第3聯隊和師團搜索隊,在滄州以南阻擊北敵軍,務必堅守兩天!」迫於無奈,第27師團師團長竹下義晴不得不斷尾求生,以捨棄前方部分兵力為代價,為該師團主力的集結贏得時間。

與竹下義晴採取同樣做法的還有第110師團師團長林芳太郎,以及獨立混成第1旅團旅團長小松崎力雄。

獨立混成第3旅團旅團長毛利末廣和獨立混成第4旅團族團長中島德太郎,在接到前方戰況通報后見勢不妙,兩人一合計,竟放棄去石家莊與小松崎力雄部會合、然後沿平漢線北撤的機會,於井陘一帶掉頭向北進入了太行山。妄圖以穿越太行山北的方式,來躲避來自民眾黨空中、地面的雙重打擊。

這幾部算是遵從岡村命令實施收縮的,而吉本、土橋則在接到方面軍通報的戰況后,做出了令岡村惱火不已的選擇。

「吉本君,看來我們昨夜將主力撤至盧氏的舉動是對的。在護衛軍另行出動數十萬大軍北的情況下,我們根本就無法打通與方面軍的聯繫,關東軍就是如期南下,也將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中。」在盧氏的指揮部里,土橋一次壓下心中的僥倖念頭,喟然嘆道,「方面軍結局堪憂啊……」

「現在堅持向東只會是死路一條!該是時候做出決斷了!」想想從關中追擊而來的人民軍。還有橫亘在洛陽以東並正向平津推進的護衛軍數十萬大軍,吉本貞一心中也充滿著無奈。

兩個老鬼子相互對視了片刻,都各自搖頭嘆息,土橋一次神情凝重地說道:「是該做出決定了!為了大局。我們應該遵照派遣軍司令部的命令,『相機撤退』了!」

有畑俊六昨天來電,兩個老鬼子實施起撤退華中的行動來也算是師出有名。最終,吉本、土橋向岡村致電,稱「部隊久戰疲憊,糧彈缺乏,且此前損失過大。敵東、西兩路重兵又夾擊而至,若由此東向,必將陷入敵重兵包圍。今奉派遣軍司令官電令,將率部撤往華中,以確保派遣軍華中北部防線……」

「八嘎!」岡村在收到吉本、土橋的電令后,先是怒不可遏,抓起手中的電報就準備撕碎,可轉念間。他卻又頹然的放下手來,嘆道,「由他們去……」

在岡村看來。吉本、土橋兩部一邊逐次抗擊來自人民軍的重兵追擊,一邊還要分兵阻擊護衛軍的西進,加頭還有民眾黨空軍的打擊,能堅持到現在已屬不易。現在西安作戰已經失敗,畑俊六基於穩定華中、華東等地局勢的考慮,命吉本、土橋兩部撤向華中也無可厚非。

何況,吉本、土橋兩人麾下並非全是華北方面軍,在第3師團覆沒后,還有西安作戰期間暫歸兩人統率的來自華中、華東的四個師團。這四個師團的師團長與吉本、土橋兩人一樣,都是中將軍銜。只要有來自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的命令。這四位師團長任何一個都可架空吉本、土橋,接過指揮權並率部撤向華中。

吉本、土橋的電報也讓岡村明白:因西安作戰的失敗,加華北局勢的急劇惡化,為了派遣軍大局考慮,畑俊六已在事實放棄了對華北方面軍的支持。

「希望大本營會有不同考慮……」岡村兩眼失神的喃喃說道。畑俊六已經放棄了華北方面軍,那麼在知道護衛軍重兵北的消息后。大本營又會如何決定呢?關東軍南下兵團還有期望中的航空兵,還會不會來援?……考慮到這種種可能,一向自認為意志堅定的岡村也不僅動搖起來。

在日軍大本營,得知護衛軍重兵北后,東條英機、杉山元等陸軍派對華北的擔憂便又增添了許多,而永野修身等海軍派卻三緘其口,靜看陸軍派將領們如何應對。

「從前方報的情況看,民眾黨武裝在滿洲或朝鮮實施空降作戰已無可能,鑒於華北局勢危急,可再從關東軍抽調幾個師團以及航空兵增援華北!」參謀次長田邊盛武提議道。

東條英機、杉山元皺眉不語,陸軍次官木村兵太郎卻嚴肅地問道:「根據前方報告,護衛軍北后,支那民眾黨武裝向平津攻擊前進的兵力已達到六、七十萬,這比華北方面軍和關東軍的總兵力還多!在此情況下,要向華北投入多少兵力才能緩解問題?又要投入多少兵力才能徹底解決來自民眾黨武裝的威脅?帝國現在又能抽調出多少兵力用於華北?」

木村兵太郎的問題也正是東條英機、杉山元等人頭疼的原因。在西安作戰前,中國派遣軍總兵力不過六十多萬,但經過兩個多月的激戰,特別是民眾黨武裝大舉出擊后,派遣軍總兵力已下降到五十萬左右。而關東軍則因來自蘇聯遠東的威脅解除后,兵力保持在四十萬下。這兩者相加,其總兵力還不如民眾黨在晉、察、冀、豫、陝等地出動的兵力多!

再考慮到民眾黨武裝那日益強大的空中力量,若是不動用除非日軍將中國派遣軍剩餘兵力,以及關東軍、朝鮮駐屯軍、本土防衛司令部及台灣軍等部約一百三、四十萬兵力一股腦地都投入華北,否則,這華北困局實在無法徹底解決!可要想不顧各地駐防需要,把這眾多兵力都調到華北,那隻能是狂人夢囈!

沉默了一陣兒后,田邊盛武才有些難堪地大聲反駁道:「總不能因為敵人兵勢大,就放棄華北?那要是民眾黨武裝繼續攻擊滿洲、華中、華東,是不是也要放棄?!岡村閣下可是帝國大將。他若有不測,那將令所有的帝國將士蒙羞!更會給士氣造成沉重打擊!這個後果我們是承擔不起的!」

「沒人說要放棄華北!更沒人會對岡村閣下見死不救!」木村兵太郎不滿地哼了一聲,又道,「但我們必須弄清楚。華北究竟能不能守得住?又要投入多少兵力、付出多大代價才能守得住?總不能無的放矢的不斷向那裏添油?」

「不要吵了!」東條英機沉着臉制止了木村和田邊兩人的爭執,轉頭問一邊看熱鬧的永野修身,「永野君,若是將本土及台灣大部兵力運送到朝鮮南部或東部,需要多少時間?」

雖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台灣駐軍一度南下作戰,可經過輪調、補充。台灣駐軍加日本本土兵力,共有四十萬左右的兵力。這其中包括原定自日本本土增調關東軍的兩個師團等部。

「要是在不影響南洋、澳洲作戰的情況下,以現有船隻海運三十萬人去朝鮮,那前後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永野修身思量之後,給出了令東條英機等人大皺眉頭的答案。

「怎麼這麼慢?」杉山元不滿的嘀咕道。

「現在是冬季,從台灣到朝鮮是逆風。加海軍力量不足,自然快不起來。」永野修身眉毛一揚,瞥向杉山元。又道,「若是帝國以往能把資源大半用於海軍建設,我們也不至於現在無船可用!為了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問題。我們海軍要求,從南洋獲得的資源要拿出大半用於海力量建設!特別是那裏出產的鋼鐵、有色金屬,要儘可能的先滿足海軍造船需要!」

在次口角之後,永野修身和杉山元雖然當着裕仁的面表示和解,可羞刀難入鞘,陸軍、海軍各自利益的不同決定了兩人在一些根本問題意見相左。

見到永野修身那挑釁的樣子,杉山元便忍不住叫道:「這不可能!不管是在支那戰場,還是在南洋、澳洲,帝國陸軍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陸軍的數量遠遠超過海軍!沒有理由偏重於海軍而忽略陸軍!」

「別爭了!都什麼時候了!」東條英機作色道。「現在研究的是如何解決華北危機問題,與此無關的一概不予討論!」

不管怎樣,東條英機都是陸、海軍共同推出來的軍人首相,杉山元、永野修身都要賣他個面子。兩人各自暗哼一聲,不再爭執。

「既然敵人已不可能在滿洲、朝鮮實施空降作戰,那就再從關東軍抽調四個師團。作為第二批入關作戰部隊!關東軍航空兵,除留部分兵力防範敵人空襲外,其他兵力盡數入關作戰!」眼見杉山元、永野修身暗中較勁,東條英機頭疼之餘,也只能自行決定,「另外,從台灣、本土抽調二十五萬兵力補充到關東軍,並做好後續入關作戰準備。南洋、澳洲方向的兵力,暫且不動!」

東條英機是陸軍派,又從關東軍起家,更曾親率察哈爾派遣兵團進軍華北,現在又以首相兼陸軍大臣的身份做出決定,且杉山元、永野修身等人也並無不同意見,事情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抽調!抽調!非要把關東軍抽調乾淨才甘心!」接到命令后,梅津美治郎不滿的發牢騷道,「我們現在都快成其他戰場的預備隊了!哪裏沒兵都朝這裏伸手!」

作為關東軍司令官,看着手下部隊不斷被抽調到其他戰場,在別的指揮建制下建立武勛,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可次次都是如此,梅津美治郎要說一點不吃味那簡直就成聖人了。若根據大本營的命令全數抽調兵力,在其他補充部隊尚未抵達關外的情況下,關東軍將只剩下一個司令部和第1、第兩個步兵師團,以及第1戰車師團和一些個地方警備隊可用。這種讓關東軍不斷為他人作嫁的命令,使得梅津美治郎極為惱火。

「閣下,如此大舉抽調兵力,確實對穩定滿洲不利。但華北、滿洲乃是唇亡齒寒的關係,現在華北方面軍危急,我們又與其最為鄰近,大本營也只能先從這裏抽調兵力了。」勸說幾句后,關東軍參謀長笠原幸雄又建議道,「我們可先按照命令集結部隊,待國內、台灣的補充部隊抵達朝鮮后,再行命令第二批部隊入關作戰。不過,航空兵力卻要及早增派過去,以使華北方面能堅持更長時間。」

「也只能如此了!」想想華北方面的緊張局勢,以及華北失守后關東軍將要面對的不利情況,梅津美治郎重重地喘了口粗氣,點頭答應下來。

畢竟,其後將有二十五萬兵力補充到關東軍,且在大舉出動的情況下,民眾黨武裝已基本不可能空降滿洲。思量再三,梅津美治郎也就一邊腹誹著,一邊向第9、第11、第12、第23等四個師團,以及所屬航空兵下達了集結命令。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里河山別樣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里河山別樣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三章:曙光已現(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