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攻守易勢(四)

第十一章:攻守易勢(四)

>人民軍在去年的對蘇作戰中曾出動過四、五萬空降部隊在關鍵位置實施空降作戰,這已是列強所周知的事情。TXT面對民眾黨空軍對遼西走廊、遼東半島、朝鮮半島以及渤海灣有關港口的大規模空襲,特別是其戰機在轟炸的同時,於有關區域上空所灑下傳單中宣揚的要「空降作戰」、「跨海登陸」等詞語,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雖不盡信,但卻不敢拿整個滿洲來冒險。

一旦關東軍五個jīng銳師團的兵力入關作戰,那民眾黨武裝又趁關外兵力削弱之機,把數萬空降部隊投入關外要害所在,開闢出一、兩個野戰機場並非難事。而只要有了前方立足點,民眾黨武裝的地面部隊便可通過空運源源不斷地開赴關外戰場!屆時,在民眾黨空、地配合作戰下,整個關外將烽火瀰漫,侵華日軍除了日本本土外,也將再無戰略後方。這一嚴重後果是梅津美治郎所絕不願意麵對的!

若民眾黨武裝掌握了華北,哪怕沒有空降、登陸作戰,也勢必會沿北寧線進軍關外。梅津也清楚華北與關外乃是chún亡齒寒的關係,因此,他只同意原在遼西駐防的第10、第14、第71三個師團入關。只不過,遼西、冀東一帶的鐵路、公路jiāo通在民眾黨武裝的空襲中毀壞嚴重,這三個師團要想入關增援華北方面軍了,那至少也得一個星期左右才能趕到。而若是民眾黨空軍在三個師團行進途中也對其實施大規模空中打擊,這部分日軍究竟能不能趕到平津還是兩說!

華北方面軍所能得到的外援其情況已是如此,而除了遠在豫陝的第1軍、第12軍以及正在晉、察一帶同人民軍處於jī戰之中的駐méng軍,岡村寧次手中掌握的只有方面軍直屬的第27、第110兩個師團以及獨立hún成第1旅團,還有第1軍留在晉東南用於牽制**和閻錫山部的獨立hún成第3、第4兩個旅團。

在豫北大部失守的情況下,第3、第4兩旅團能否實現原定的牽制任務尚未可知,若是再將其chōu調並用於他方,那勢必要放棄華北方面軍所控制的山西地區。這將直接導致閻錫山部向外擴張,並可能沿原正太路方向出兵冀中!

而此前為了防範護衛軍北上平津。並清除**游擊隊的滲入,第27、第110兩師團和第1旅團都被部署在冀中一帶。這部分日軍眼下雖未處於作戰狀態,可一旦調離,護衛軍北上平津將再無阻礙!

算來算去。岡村寧次手中竟是無兵可用!

從9日一早到下午三、四點鐘,岡村雖接連收到了各地的告急電報,卻總是命令前方「就地堅守」、「固守待援」,既未同意吉木、土橋放棄關中的請求,也沒答應七田—郎放棄晉、察的提議。這倒並非是岡村寧次拿幾方日軍的安危當兒戲,實在是心有不甘且無兵可用之下的無奈之舉。

一來,岡村寧次不甘心就此放棄西安作戰所取得的成果。以及放任人民軍東進冀、察威脅平津,總想拖一下看看戰局是否會有起sè,或者能得到派遣軍、關東軍的及時增援;二來,前方部隊若是就此撤退,特別是參與西安作戰且已連續作戰兩個月的吉木、土橋所部,在民眾黨武裝強力追擊下,會有就此崩潰的可能,這是岡村決不願見到的;三來。岡村也想就此了解一下日軍和民眾黨武裝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大差距,以便在隨後的作戰中在兵力、活力等方面做出針對xìng調整,避免重蹈覆轍。

只是。岡村卻沒想到民眾黨武裝空、地結合的攻擊如此凌厲,更沒料到幾方日軍的敗退如此快速!在一天不到的時間內,民眾黨武裝不但趁日軍兵力空虛進佔豫東、豫北,還在關中猛攻猛打,迫使吉木、土橋兩人一退百多公里。

而在晉北、察南,駐méng軍數萬兵力雖有工事憑藉,卻也未能頂住人民軍三十多萬大軍的攻擊,一退也是一百幾十公里。上傳更新}不僅晉北陽高、天鎮等地接連失守,人民軍還在長城南北分別推進到了察南的張家口、張北兩地。若照人民軍眼下的推進速度,以北平與張家口之間兩百公里的距離。恐怕頂多也就是再拖延上幾天!

「閣下,關中前方指揮部來電,人民軍渭河北岸裝甲部隊已推進至大荔附近,正在其空軍的配合下,於洛河之上架設浮橋實施強渡。渭河北岸第35師團主力正向朝邑撤退,但因**游擊隊的糾纏。恐無法全數撤離。因側后危險增大,渭河南軍在破壞jiāo通后,也加速向潼關方向撤退。吉木、土橋兩位指揮官已率指揮部東撤至豫西閿鄉,現來電請示下一步作戰方略。」剛剛接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一職的大城戶三治簡要說明有關情況后,又以低沉而緩慢的聲音說道,「另外,被敵困阻在咸陽一帶渭河北岸的第3師團,在發出『yù碎』電報后,已失去聯繫三個多小時,根據有關跡象,前方兩位指揮官判斷該部可能已遭不測……」

自民眾黨武裝出擊以來,日軍在豫北、豫東已有獨立hún成第7、第9兩旅團被全殲,而在晉北、察南方向,獨立hún成第2、第9兩旅團也幾乎被全殲,現在竟連jīng銳的常設第3師團都全軍覆沒,這使岡村寧次的心猛地揪緊!

「閣下,現在該到下決心的時候了!」已和大城戶三治完成jiāo接手續,但因民眾黨武裝大舉發動而無法如期回國,並被岡村暫時留下輔助指揮作戰的安達二十三沉聲說道,「關中方面,渭河北岸已難以堅持,而只要北岸一失,人民軍第三集團軍所部十多萬兵力便可過河南下,切斷南岸部隊退路,並攻擊潼關!不若將關中部隊全數撤出,集中部署在潼關至函谷關之間,北依黃河,南靠豫西南群山,並通過盧氏、淅川、老河口等地與華中第11軍以及派遣軍方面保持聯繫。

察南方面,在晉北已失的情況下,與人民軍在張家口、張北一帶爭戰。只會讓敵人發揮其裝甲和火力優勢,削前方兵力,這對長期堅守不利!不如放棄張家口、張北,將駐méng軍等部撤至大馬群山、軍都山、百huā山等地。憑藉山河險要降低敵軍裝甲部隊的攻擊力,並護住通往熱河的道路,以利長期堅守!」

安達二十三此前出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一職長達一年,對華北的地勢以及方面軍部隊的戰力都有清楚的了解。在大城戶三治尚不了解華北方面軍情況、無法提供有效參考意見的時候,安達所提出的建議確有其可行xìng。

「安達君,你所說也考慮過。但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不管是退出關中。還是退守平西群山,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方面軍面臨的難題!」岡村從面前的地圖上收回視線,長嘆一聲后,又看向安達二十三,並說道,「此前曾想過。待關東軍五個師團入關后,急速增援冀南,然後。在關中撤出的方面軍部隊和華中第11軍北上兵力配合下,重創護衛軍西進部隊並重新打通平漢線。但關東軍入關受阻,護衛軍又推進過快,眼下鄭州已失,第1、第12兩軍恐怕是調不回來了……」

民眾黨武裝的大舉出動,不僅使即將獲得最後勝利的西安作戰功虧一簣,更令華北方面軍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或者說是死局,這讓岡村心中充滿著無奈、嘆息。

頓了一下,岡村又形容蕭瑟地接着說道:「吉木、土橋兩部若是就此退往華中,確實可避過民眾黨武裝的東、西夾擊。失去這兩部兵力。關東軍兵力眼下又無法及時開至,兵力不足之下,方面軍再收縮兵力就等於放棄了華北大部。待人民軍東進部隊越過張家口,而護衛軍又沿津浦、平漢兩線北上,平津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一旦華北丟失,那將是帝國自開戰以來所遇到的最大挫折。甚至會就此動搖帝國的國策!們,也將成為帝國的罪人……」

從長城抗戰以來,小鬼子費勁巴拉的通過種種手段在華北鑽營,迄今已近十年。即便從抗戰爆發後日軍進佔華北算起,那也有五年多了。多年的苦心經營竟抵不住民眾黨武裝現在的傾力一擊!

華北丟失后,侵華日軍將被分隔成相距遙遠的關東軍、派遣軍華中及華東部隊兩大部分,而人民軍、護衛軍卻可在進佔華北大部后卻可在地域上聯結為一體。其後,民眾黨武裝勢必會對處於分隔狀態的日軍各個殲滅,而首當其衝的,肯定會是關東軍,以及日軍經營時間更長,且被視為第二本土的滿洲。

一想到這些,岡村寧次心中就充滿無力感,還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恐懼。畢竟,民眾黨可是公然宣稱「雖遠必誅」,要公審天皇並對有關戰犯追殺到底的!

剛就任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的大城戶三治不清楚護衛軍兵力情況,提議道:「閣下,護衛軍已西進豫北、豫東,在近期之內該部難道還有力量北上平津嗎?何不chōu調第27、第110兩師團與關中撤出部隊,加上第11軍增援部隊,并力打通平漢線?」

「大城君,護衛軍西進豫北、豫東的兵力雖高達三十萬,但該部經過這些年來的擴張,其兵力估計至少有六、七十萬!」安達二十三嘆息著解釋道,「這些年來,方面軍雖未能探察出該部兵力的準確情況,但這個估計數字還是只少不多的。若是兵力足夠,冀中方向的駐軍應進一步加強,而不是削弱。」

「竟有這麼多?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挽回了?」大城戶三治吃了一驚,只覺滿嘴乾澀,心中更在暗暗叫苦,深悔自己到華北方面軍赴任。

在日本國內時,大城戶三治就曾聽人sī下提起過,認為華北是陸軍的「嘆息之地」。因民眾黨武裝的崛起,曾在華北的任職的將領中,旅團級已有多人陣亡,師團級有磯谷廉介因戰敗而被追責、閑置,甚至作為方面軍大員的寺內壽一、杉山元也先後因對民眾黨武裝作戰不利而黯然離職。大城戶原本還不以為然,沒想到自己就任頭一天就遇到民眾黨武裝大舉進攻、華北方面軍無力應對的慘淡局面,這使其心中警兆大起!

「辦法是有,但代價太大,且遠水不解近渴啊!」岡村寧次喟然嘆道。「若是關東軍能傾力來援,至少可保冀中、平津無虞。或者方面軍收縮兵力固守平津,而大本營能命南洋作戰部隊儘快chōu調兵力運至華南。並經由粵漢鐵路抵達武漢,與11軍一同北上,會合關中撤出部隊,重新打通平漢線。如此,不但華北危局可解,還可一併解決盤踞山東等地的護衛軍!」

安達二十三即將赴澳洲出任第18軍司令官,並指揮在澳大利亞的北部的戰事。出於未來作戰以及自身利益考慮,他本能的就對岡村的提議持保留態度,並婉轉提醒道:「閣下,這兩個辦法雖能解決華北危局,但卻需要方面軍能堅持足夠長的時間。而且,大本營很難通過。」

岡村的方法固然是解決華北危局的「良策」,但對日軍固守滿洲以及徹底實現南下戰略來說,卻是致命毒yào!即便日軍大本營中陸軍派的老鬼子們真得了失心瘋。敢拿滿洲的安危來冒險,那些奉行南下戰略並從中嘗到甜頭的海軍派將領也決不會同意放棄南洋戰事來為陸軍解決華北局勢做陪嫁!

「關東軍顧慮民眾黨的空降作戰,南洋作戰又是海軍主導。大本營確實難以通過。不過,還是等等看。」岡村寧次長嘆一聲,又下令道,「為了保存力量以利長期作戰,給吉木、土橋去電,命其將部隊趁夜撤至潼關與函谷關之間,利用地利阻擊人民軍東進!同時,要保留經豫西南至鄂西北的通道,並接應洛陽方面作戰,防範護衛軍西進。以避免陷入腹背受敵!

命七田逐次抗擊,率駐méng軍等部趁夜退守平西,憑藉大馬群山、軍都山、桑乾河、洋河阻擊人民軍前進!為關東軍援兵的到來爭取時間!

另外,給第27、第110兩師團以及第1、第3、第4旅團去電,提醒其一旦發現民眾黨武裝沿津浦路、平漢線北上,可相機決堤阻敵。並撤退至大清河、永定河北岸固守!」

雖然岡村寧次在命令中採納了安達二十三的建議,做出了針對xìng部署,但在場幾人卻沒有絲毫欣喜,反而感到莫名的沉重!

岡村、安達以及大城戶等人都清楚,這一系列命令下達后,華北方面軍將開始全面收縮!這也是從37年七七事變以來,甚至是從31年九一八事變以來,侵華日軍首次被迫實施的方面軍規模的收縮行動!而迫使日軍吞下這一苦果的,卻是民眾黨武裝投入近百萬兵力的強勢出擊!

關中和豫西等地方得方失倒也罷了,可豫北、豫東、晉北、察南,以及很可能就此放棄的晉中、晉東南、冀中等地,可都是小鬼子佔據數年的地盤,一旦棄守,再想從民眾黨武裝手裏拿回來,可就千難萬難了!

「岡村司令官們趁夜東撤,可現在,渭河北岸的敵軍已越過洛河、bī近大荔,用不了多久就能衝到朝邑!」在閿鄉新設的指揮部里,吉木貞一看着手中一前一後收到的兩份電報,苦笑着說道,「土橋君,不能再等了,渭河南岸部隊必須及早後撤!否則,一旦北岸敵軍南下,南岸潼關以西的部隊,都將面臨後路被斷的局面!」

「現在快五點了,太陽也快落山了,撤退倒也可以。」土橋一次點頭答應后,卻又嘆道,「一天之內,一退再退!支那人民軍裝甲部隊的突擊太快了!」

「也們沒有有效的反裝甲武器!」吉木也感嘆道,「不光反坦克槍和37步兵炮無法穿透敵人戰車裝甲,就們九七式戰車上的57毫米火炮,都奈何不了對方!加上敵人戰車速度快軍此前又缺乏應有準備,也就難怪一退再退了!」

僅從裝甲防護和火炮威力來說,日軍九七式中戰車的裝甲在傾斜處最厚不過三十毫米厚,其配備的57毫米口徑坦克炮在二百米左右的距離內穿甲能力不過才七十多毫米;而民眾黨武裝列裝的T39式坦克,其側裝甲厚度達到了八十五毫米,正面傾斜裝甲厚度超過一百二十毫米,坦克炮則是105口徑的滑膛炮。兩廂對比,日軍九七式坦克根本就啃不動T39式坦克這塊硬骨頭,而T39卻能一炮就將九七式轟成零件狀態!

也正是仗着T39式坦克這種被人民軍、護衛軍將士調侃為「不怕火炮轟,頂着向前沖」的能力,人民軍第三集團軍第31裝甲師姚廣勛部才能在一日不到的時間內,從關中西部的永壽突進到了黃河西岸附近的大荔,突入日軍縱深並輾轉行程達兩百六十多公里。

與董必成部行有餘力不同,在渭河南岸行進的第二集團軍許明毅部,一路上因多次搭建浮橋遲滯了推進速度,到9日入夜時,雖也從汧陽推進到了臨潼,行程兩百四十多公里,但那卻是該部竭力而為,並且是在北岸友軍威脅到南岸日軍側后,迫使其不得不退的情況下。

吉木貞一、土橋一次兩個老鬼子匆忙下達命令,將進入關中作戰的日軍殘部撤向潼關以東時,日軍大本營內卻就西安作戰的失敗以及華北方面軍的全面收縮展開了jī烈的爭吵,甚至差點上演了全武行!(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萬里河山別樣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萬里河山別樣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攻守易勢(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