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天補均平 上

【第88章】 天補均平 上

?【第88章】天補均平

此時此刻,廬州功曹參軍黃巢府邸。【全文字閱讀.】

廬州城由於防火防盜防義軍的緣故早就實行了宵禁,偌大一個廬州城,入夜之後若非大戶人家門前掛的兩盞風燈帶來些許生氣,只怕稱作鬼城也不為過。廬州刺史羅茂雖不擅兵事,但一些基本的城防守備卻也不需要他親自來抓,自然有手下的衙役捕頭來監督,倒也沒出什麼亂子。

就說此時,由於宵禁的關係,城中的更夫大多歇了業,打更報時的工作便全落到了守城府兵的身上,只見廬州城中四個廂坊不時有手持火把的府兵打着更鼓巡邏經過,每一隊的人數少則一什,多則一屯,人人神色緊張,如臨大敵。

而三進宅院組成的黃府,從外面看起來也如城中其他的宅院一般靜謐,可背巷的後門卻時不時悄無聲息的打開,每次打開都會有數個黑影也踩着悄無聲息的小碎步子從門縫中閃入,門軸上抹了大量蓖麻油的門扉又會再次悄無聲息的閉合。

此時,中院的正廳內,一片從行軍大帳上割下來的幔布搭在主樑上,四個角都用鐵釘敲在房角,將整個房頂全部遮住,這麼做是為了遮擋廳中十數支小兒手臂粗細的牛油蠟燭所發出的巨量火光從屋頂的瓦片縫隙逸散出去。原本大廳內擺放的座椅胡凳此時也全部撤去,鋪上了竹篾編織的地席,差不多約有近百個平米的大廳之中坐有二十餘人,站着近三十人。

當中九人,居首者正是黃盛的義父黃巢,今日他不做文士打扮,卻是在身上穿了一件山文鎧,將長發盤於腦後系成武髻,加上濃眉長須,原本還算儒雅的相貌竟是隱隱生出了幾分主帥威嚴。

而在他兩側盤膝坐地的卻是之前見過的幾人,左首是黃揆、黃義、黃恩鄴、清虛、普善五人,右首是趙毅、吳莽、羅虎,以及一名身穿獸皮褂子、虎背熊腰的壯漢,瞧這壯漢相貌雖然平平,但一雙虎目卻是格外有神,眉骨外凸,太陽穴也是微微鼓起,看起來武藝應當不俗。

不多時,就聽門外有腳步聲迅捷而來,人還未至就有人低聲通傳道:「叔父,武州小良師到了。」

黃巢一聽,急忙起身相迎,未至門前就瞧見一名頭髮鬍鬚皆是花白的老者在幾名背劍遊俠的簇擁下推門而入,老者滿臉笑意的向黃巢拱手道:「老夫來遲一步,還望參軍大人見諒。」

黃巢還禮不說,忙引路道:「良師遠道而來,且不忙說閑話,還請上座。」

老者也不推辭,跟在黃巢之後入了正廳,在唯一有桌案,處於黃巢左首上席位置的地席坐下,黃巢便接着為他介紹眾人名號,這黃揆、黃義、清虛、普善以及趙毅、吳莽自不用說,直待介紹那身穿獸皮褂子的壯漢時,才聽黃巢道:「這位小兄弟本是濮州(今山東鄄城北)人士﹐姓王名喚仙芝,閑時做些販賣私鹽的勾當,平時奔走各地,為抗拒官府查緝,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黃巢這麼介紹對在場眾人而言倒也平常,卻沒人會想到剛剛循着種在黃巢身上的信仰熱點來到廬州上空的黃盛在聽了之後差點吐血。

誰人想到黃盛遍尋不獲的王仙芝,竟然如此巧合的投到了黃巢的手下,這王仙芝,本是原來歷史軌跡中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4年,也就是唐僖宗即位那一年,時關東大旱,官吏卻還要催繳租稅、差役,百姓走投無路,於二年初,從濮州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發出檄文,斥責唐朝吏貪賦重,賞罰不平,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率領起義軍攻克曹州(今山東曹縣)、濮州。六月,身在冤句(今山東菏澤)的同行黃巢起義響應,率眾數千會師曹州,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反唐運動。

其時四方苦於苛征暴斂的百姓,散居民間的龐勛舊部,爭先投奔義軍,發展到幾萬人。攻鄆州(今山東東平),襲沂州(今山東臨沂),推動農民反抗鬥爭迅猛發展,到十一月,農民起義軍「剽掠十餘州,至於淮南,多者千餘人,少者數百人。」

而此時,老者聞言也只是多看了這漢子一眼,微微點頭而已,黃巢這才向眾人道:「諸位,這位便是武州小良師,吳公石吳前輩。」

這吳公石乃是武州(今湖南常德)綠林江湖中的前輩高人,早年也曾揭竿起義,領了一路綠林好漢在洞庭湖中占島為王,后被官軍剿滅。由於這吳公石所扮演的是軍師的角色,倒也躲避了官軍的抓捕,近些年來倒也高舉著反唐大旗四處活動,在江湖之中博得了一個小良師的名號。

所謂良師者,出自漢初時的張良與黃石公,意指軍師、參謀。

待黃巢將廳中等候的眾人大致介紹完畢,自然要請吳公石說話,也不見他推辭,便直言向清虛、普善二人笑道:「二位道友,吾途中觀得星象有異,不知道友可曾查知?」

清虛、普善二人聽了,都做詫異之色,隨後清虛便從袖中摸出一把銅錢,隨手撒在地上,而普善卻是從隨身的口袋裏摸出一把草莖算籌拜算起來,不多時間就聽普善一拍大腿喝道:「奇也!天數有變,變在東南,可龐勛明明在北。」

而清虛卻是也是撓頭跟着喝道:「怪哉!卦象離上震下,乃是火雷噬嗑之象。」

火雷噬嗑,意指如鯁在喉、難以決策。主吉凶未定,是個狀況卦,有點偏小凶。

兩人一個算出天數有變,一個卜得吉凶未定,因此在對視一眼后,都望向吳公石,由清虛問道道:「敢問道友,星象之異,究竟如何?」

吳公石哈哈一笑,扶髯笑道:「紫薇宮內有紫星從東而入,而宮中帝星閃爍,此為天顯二日,國存二主之兆也。」

三人這麼一印證,普善再拍大腿道:「哈哈!國存二主,變在東南,吉凶未定!」

【第88章】天補均平

此時此刻,廬州功曹參軍黃巢府邸。【全文字閱讀.】

廬州城由於防火防盜防義軍的緣故早就實行了宵禁,偌大一個廬州城,入夜之後若非大戶人家門前掛的兩盞風燈帶來些許生氣,只怕稱作鬼城也不為過。廬州刺史羅茂雖不擅兵事,但一些基本的城防守備卻也不需要他親自來抓,自然有手下的衙役捕頭來監督,倒也沒出什麼亂子。

就說此時,由於宵禁的關係,城中的更夫大多歇了業,打更報時的工作便全落到了守城府兵的身上,只見廬州城中四個廂坊不時有手持火把的府兵打着更鼓巡邏經過,每一隊的人數少則一什,多則一屯,人人神色緊張,如臨大敵。

而三進宅院組成的黃府,從外面看起來也如城中其他的宅院一般靜謐,可背巷的後門卻時不時悄無聲息的打開,每次打開都會有數個黑影也踩着悄無聲息的小碎步子從門縫中閃入,門軸上抹了大量蓖麻油的門扉又會再次悄無聲息的閉合。

此時,中院的正廳內,一片從行軍大帳上割下來的幔布搭在主樑上,四個角都用鐵釘敲在房角,將整個房頂全部遮住,這麼做是為了遮擋廳中十數支小兒手臂粗細的牛油蠟燭所發出的巨量火光從屋頂的瓦片縫隙逸散出去。原本大廳內擺放的座椅胡凳此時也全部撤去,鋪上了竹篾編織的地席,差不多約有近百個平米的大廳之中坐有二十餘人,站着近三十人。

當中九人,居首者正是黃盛的義父黃巢,今日他不做文士打扮,卻是在身上穿了一件山文鎧,將長發盤於腦後系成武髻,加上濃眉長須,原本還算儒雅的相貌竟是隱隱生出了幾分主帥威嚴。

而在他兩側盤膝坐地的卻是之前見過的幾人,左首是黃揆、黃義、黃恩鄴、清虛、普善五人,右首是趙毅、吳莽、羅虎,以及一名身穿獸皮褂子、虎背熊腰的壯漢,瞧這壯漢相貌雖然平平,但一雙虎目卻是格外有神,眉骨外凸,太陽穴也是微微鼓起,看起來武藝應當不俗。

不多時,就聽門外有腳步聲迅捷而來,人還未至就有人低聲通傳道:「叔父,武州小良師到了。」

黃巢一聽,急忙起身相迎,未至門前就瞧見一名頭髮鬍鬚皆是花白的老者在幾名背劍遊俠的簇擁下推門而入,老者滿臉笑意的向黃巢拱手道:「老夫來遲一步,還望參軍大人見諒。」

黃巢還禮不說,忙引路道:「良師遠道而來,且不忙說閑話,還請上座。」

老者也不推辭,跟在黃巢之後入了正廳,在唯一有桌案,處於黃巢左首上席位置的地席坐下,黃巢便接着為他介紹眾人名號,這黃揆、黃義、清虛、普善以及趙毅、吳莽自不用說,直待介紹那身穿獸皮褂子的壯漢時,才聽黃巢道:「這位小兄弟本是濮州(今山東鄄城北)人士﹐姓王名喚仙芝,閑時做些販賣私鹽的勾當,平時奔走各地,為抗拒官府查緝,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黃巢這麼介紹對在場眾人而言倒也平常,卻沒人會想到剛剛循着種在黃巢身上的信仰熱點來到廬州上空的黃盛在聽了之後差點吐血。

誰人想到黃盛遍尋不獲的王仙芝,竟然如此巧合的投到了黃巢的手下,這王仙芝,本是原來歷史軌跡中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4年,也就是唐僖宗即位那一年,時關東大旱,官吏卻還要催繳租稅、差役,百姓走投無路,於二年初,從濮州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發出檄文,斥責唐朝吏貪賦重,賞罰不平,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率領起義軍攻克曹州(今山東曹縣)、濮州。六月,身在冤句(今山東菏澤)的同行黃巢起義響應,率眾數千會師曹州,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反唐運動。

其時四方苦於苛征暴斂的百姓,散居民間的龐勛舊部,爭先投奔義軍,發展到幾萬人。攻鄆州(今山東東平),襲沂州(今山東臨沂),推動農民反抗鬥爭迅猛發展,到十一月,農民起義軍「剽掠十餘州,至於淮南,多者千餘人,少者數百人。」

而此時,老者聞言也只是多看了這漢子一眼,微微點頭而已,黃巢這才向眾人道:「諸位,這位便是武州小良師,吳公石吳前輩。」

這吳公石乃是武州(今湖南常德)綠林江湖中的前輩高人,早年也曾揭竿起義,領了一路綠林好漢在洞庭湖中占島為王,后被官軍剿滅。由於這吳公石所扮演的是軍師的角色,倒也躲避了官軍的抓捕,近些年來倒也高舉著反唐大旗四處活動,在江湖之中博得了一個小良師的名號。

所謂良師者,出自漢初時的張良與黃石公,意指軍師、參謀。

待黃巢將廳中等候的眾人大致介紹完畢,自然要請吳公石說話,也不見他推辭,便直言向清虛、普善二人笑道:「二位道友,吾途中觀得星象有異,不知道友可曾查知?」

清虛、普善二人聽了,都做詫異之色,隨後清虛便從袖中摸出一把銅錢,隨手撒在地上,而普善卻是從隨身的口袋裏摸出一把草莖算籌拜算起來,不多時間就聽普善一拍大腿喝道:「奇也!天數有變,變在東南,可龐勛明明在北。」

而清虛卻是也是撓頭跟着喝道:「怪哉!卦象離上震下,乃是火雷噬嗑之象。」

火雷噬嗑,意指如鯁在喉、難以決策。主吉凶未定,是個狀況卦,有點偏小凶。

兩人一個算出天數有變,一個卜得吉凶未定,因此在對視一眼后,都望向吳公石,由清虛問道道:「敢問道友,星象之異,究竟如何?」

吳公石哈哈一笑,扶髯笑道:「紫薇宮內有紫星從東而入,而宮中帝星閃爍,此為天顯二日,國存二主之兆也。」

三人這麼一印證,普善再拍大腿道:「哈哈!國存二主,變在東南,吉凶未定!」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怒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怒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88章】 天補均平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