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三節 墊底

第九章 第三節 墊底

每年八月份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公佈的時刻,幾乎是全學院及至全校最重要的激動人心的時刻。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有沒有國基立項幾乎成為高校教師身份的差距的分水嶺,有了國基,評職稱才有希望,或者說有把握。沒有國基,幾乎免談。隨着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的深入,松田大學這幾年在國基立項數量進步神速,由全校幾項到十幾項到一百多項,幾乎是一年一個台階。這和學校高層的極度重視有關,也有學校大力引進人才,而人才又極度重視國基有關。

國基立項與否,對於教師的發展實在太重要了。但是我到目前連一次國基申請書都沒有寫過,原因有幾個,一是確實沒有信心,覺得肯定中不了,寫了也是白寫;二是沒有博士學位,申請國基需要找人推薦,我覺得找人太麻煩,乾脆也沒寫。我們專業有幾個老師連續申請了幾年都沒有中,所以更加讓我找到了不申請理由,反正都中不了,幹嘛還要申請呢,白費功夫。我用阿Q精神麻痹安慰著自己。

可是這樣的麻痹安慰是不能持久的,莫虹之後,我們專業又新進了四個博士。全都是國內著名高校的博士,高水平論文也都發了不少。這樣下來,我的身份就很尷尬了,整個教研室就剩下了我沒有博士學位,以及沒有高水平論文,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墊底者。

起初我還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有多嚴重,以前差就差點,只要把每年的工作考核標準達到了,還是能勉強在這混得下去的。那次本科生畢業論文分配,我才徹底感受到了危機。以前專業教師人少時,畢業論文都是一個老師指導十幾個學生的。如果有學生集中選某個老師時,老師間稍微協商一下就好,最終基本都是平均分配人數。而且如果工作量夠的話,有的老師甚至想輕鬆點,少指導幾個。可現在情況不同了,專業老師多了,因為工作量考核的原因,人人都想多帶幾個,就會出現競爭的問題。專業老師多了,學生也願意選他們認為水平更高的老師。於是乎,考研室制定出一條規則,學生自由填志願,最後按學分績點的高低來滿足其志願。原則上還是平均分配人數,可不知道為什麼,那次畢業論文分配我只分配到了兩個,其他老師都是六個,而且我那兩個學生是學分績點排名最後的兩位。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好的學生都沒有選我,差的學生被迫調劑到我這裏來。我嘴上沒說什麼,也沒有表示不滿意,但是我內心深處,已經有一種極大的恐慌感。原來我在學生們的印象,居然也是墊底的那個老師。

莫紅那邊,才來一年多,發展相當迅速。首先,她中了一個國基青年項目,沒多久她又被提拔成系副主任,主要負責交通運輸專業碩士點申請了。交通運輸本科專業了辦了也快十年了,是我們學院唯一一個沒有碩士點的專業。現在新過了這麼多人,又立項了幾個國家級和省級科研項目。申請碩士點的時機已經成熟了。有一段時間,每位老師都在填碩士點申請材料,在裏面寫上自己主持的項目,獲得的獎項,以及發表的高水平論文。很慚愧,填寫材料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寫的,又一次墊底。

我也暗自發願要狠狠地努力,爭取儘快博士畢業,盡量縮小和其他老師的差距。我一方面繼續寫新的小論文投稿,一方面努力加快大論文的進度。我按莫紅提供的大綱,勉強把論文寫完了,數一數,總共一百頁左右,內容挺翔實的,看起來也像一篇博士論文。我費了半天勁,將論文按照交大研究生院提供的模板排好了版,發給了莫紅看,希望她提提意見,看看能不能送審。

幾天後,我去找她,她輕輕地跟我說,「你的模型太簡單了一些,演演算法也挺舊的,沒有什麼新意。這樣的論文估計很難過關的。當然你也可以給你導師看看啦,一切以他的意見為主。」她又隨手拿了幾篇她辦公桌上的英文論文遞給我,「你看看這些SCI論文,你看我看了看那上面的模型,約束條件就十幾條,你的才幾條。而且你的模型基本都是線性的,不夠複雜。現在主流模型都是非線性的。還有你看看你的參考文獻,都是十幾年前的文獻,近五年的文獻基本沒有有,這樣如何跟得上主流呢?」

莫紅接着說,「模型複雜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我覺得你的大論文系統性也不夠強,前後章節之間的銜接並不緊密。大論文而言,系統性很重要的,你研究的問題太多太分散了。」

莫紅的意見讓我心又一次涼,她是一個說話很實在的人,她不會說假話來鼓勵我。如果她這裏過不關,老田那裏想都不要想,肯定也是過不了的。可我仍然不死心,「你看這些模型改一改可以嗎?怎麼改得複雜一點。」

我開始明白了,僅僅有一個技術路線和大綱是遠遠不夠了,數學建模和演演算法設計的功夫還是很重要的,而這方面恰恰也是我的短板。怎麼辦呢?這樣的短板哪裏是一天兩天能補得起來。演演算法設計不是我的所長,我想起了數學學院的當初一塊進校的雷老師。不過人家後來發展得很快,工作沒幾年就評上了副教授,還當了系所的副主任呢,現在已經是碩導了。我跟雷老師提了一下我的想法,並承諾給一些勞務費用。他很爽快地給我介紹了一個研究生過來,這個研究生確實也很棒,他用了一種最新的演演算法幫我求解了一個模型,我在這個基礎上寫出一篇小論文來投了一個高水平期刊,出乎意料地,一個月之後收到了錄用通知。記得那天收到錄用郵件時,我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我也開始相信,自己水平低不可怕,只要能跟人合作,尤其是跟厲害的人合作,那就一樣能取得一定成果的。

建模那裏,我再請莫紅給我提供了一些參考文獻,我對這些文獻進行了深入的學習,並且做了詳細的筆記。對於令我頭痛的英文文獻,在翻譯軟件的幫助下,我也開始迎難而上了,久而久之,發現讀英文文獻也沒有那麼難了。

莫紅常跟我說一句話:「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這句話對於啟發很大,也給了我很多克服困難的勇敢和毅力。我覺得莫紅身上那種男孩子般的倔強,不服輸的性格,那種迎難而上的勁頭,是她在學術上取得成果的重要原因。

博士論文特彆強調創新,創新就是要去嘗試新的研究領域,這樣才可能做出新的成果。可是新的東西總是伴隨着風險,因為可能花費很多精力,最終行不通,被專家否定,結果一無所成。

我感覺自己骨子有點偏保守,可能是害怕失敗,太患得患失,不敢冒險,只願意模仿別人現有的研究成果,做些輕微的調整和改動,這樣可以保守不出錯,但是卻缺乏新意,所以一直難有什麼突破。。

在和莫虹的多次交流過程時,我也逐漸領會了她的許多學術思想,我發現她寫東西系統性很強。她也毫無保留地和我進行了多次的深入交流,在模型的建立方面,給我提出了許多詳細的修改意見。就這樣,我在莫紅和雷老師研究生的共同協同下,忙碌了二個月之後,重新做出了一篇大論文。

這個時候離我的學制有效期只剩下半年了,按交大論文審查的規律,內審要預留三個月,外審要預留二個月,外審到答辯要預留一個月。也就是說,我必須要在學制到期前半年提交內審,才有機會畢業。所以,我趕緊把寫好的大論文通過郵件發給了老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博士班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網游競技 博士班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第三節 墊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