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灰飛煙滅

第29章 灰飛煙滅

「照你所說,需要多少軍隊?什麼時候出兵?」

「兵貴神速,機不可失,留下護衛母后和皇上必須的兵力,皇都所有的軍隊立即集合出發,同時調能調的各地駐軍和貴族親兵立即開往雁門關,等待會合一齊南下,這樣最少能有五萬兵馬。與此同時,皇上下詔括兵,集合訓練后做後續兵力。」

李胡洋洋得意,覺得自己的計劃英明果斷、天衣無縫。德光看著神情激動的太弟,聽了這通高論,心裡反倒踏實了。也許用不著擔心兵權,這小子連紙上談兵的趙括都不如,真的上了大戰戰場,自己就會撞得頭破血流。本想讓他去打這一仗,讓母后看看年輕軍事天才的真本事。他很想說:好,太好了,就這樣,你去打吧。

這位太弟自打出生以來就嬌生慣養,從來沒有離開過母親膝前。四年多前他十九歲時忽然嚷嚷著要出兵放馬、率軍打仗,實在拗不過,就讓他去了一趟西南邊疆,打唐國的寰州。寰州是代北的一個小州,李嗣源即位后建寰州興唐軍隸屬於應州,只領寰清一縣。當時在西南統兵的大將是四叔寅底石的兒子劉哥,在他的主持下契丹在代北的地盤逐漸擴大,正想吞併寰州。太后既想讓小兒子建功立業,又怕萬一出了閃失,派人千叮嚀萬囑咐劉哥必須護李胡平安。劉哥也真賣力,不但派得力幹將輔佐小皇侄打勝了這一仗,還把功勞統統奉送。李胡高歌凱旋,朝中一幫馬屁精大讚御弟天縱英才,年輕有為。李胡也真的以為自己是軍事天才,文韜武略、天下無敵。結果完全脫離了皇帝的掌控,太后以這一次軍功為由,要封李胡為太弟,還要加上天下兵馬大元帥。當時德光剛剛登基不久,耶律倍還在皇都。德光還能接受,畢竟自己的皇位也是靠母后的寵愛得來的。可憐大哥就不同了,遭受了雙重的打擊。

後來李胡總想再立大功,進一步樹立威望,擴張羽翼,讓儲君地位更加不可動搖。但苦於沒有機會。邊疆雖不時有亂子,但都被北樞密院本著皇帝的旨意大事化小。契丹軍制,出兵十五萬以上需皇帝親征,儲君出動自然也要軍隊達到相當規模。直到去年党項鬧出動靜,又是劉哥出面,不知是不是得了太后或李胡的指示,上報說情況非常嚴重,必須朝廷出大兵增援。於是大元帥第二次挂帥出征。當然又是大獲全勝,主帥盛譽而歸。後來德光才聽說了其中的內情,那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

德光悠然地端起茶盞啜了起來,兩口茶下肚,他又改了主意,母后那麼精明,一眼就能看出這裡的名堂,必會出面阻止,白白壞了自己慈善仁厚的好形象。萬一真的這樣通過了,打了敗仗李胡也許能逃回來,仍然討得母后歡心,契丹數萬將士可就回不來了,那是輸不起的本錢。耐著性子說道:

「中原不是西南,寰州也好,党項也罷,敵人軍隊不過幾萬,周圍都是契丹地盤,打上一仗勝負立見。唐國人多兵廣,現在亂成一鍋粥,到處都是刀槍陷阱。你知道李從珂在哪裡?有多少兵馬?李從厚又到了哪裡?有多少勤王軍隊?各地觀望的節度使實力怎麼樣?契丹人殺進去他們會有什麼反應?五萬兵馬,孤軍深入,還不夠人家亂刀剁了當餃子餡的。還有,糧餉怎麼辦,現在正是青黃不接,哪裡有大批糧草供應軍隊,進去搶嗎?那不更陷進招人恨的泥潭。」

李胡聽得發懵,眨巴著眼睛強辯道:

「從皇都到雁門關兩千多里,到那裡還得個把月呢,到時候形勢不就清楚了,再商量怎麼打也來得及。唐國越亂越好,亂才有機會。咱們哪裡只有五萬人,不是還有後援嗎?糧草算什麼?唐軍哪來的糧草?他能征咱們為什麼不能?……」

他發現母后朝他微微搖頭,知道不贊成自己的主張,便住了口。述律平放下杯子,用絲帕拭了拭嘴角,悠悠說道:

「李胡說得對,現在中原大亂,的確是個好機會。你們的父皇一心想著把契丹國土擴大到中原,建立真正強大的帝國,他總說沙陀人可以,契丹人為什麼不可以。可你們父皇很明智,知道統治中原沒有那麼容易,只能一步一步來。咱們打下平州快十年了,還沒有去打幽州城;代北也打了好多年,輕易也沒有想著過雁門關。圖欲的信,雖然不是真心要寫的,但也有想幫李從厚的意思。可是咱們為什麼要幫李從厚?他扶不扶得起來?圖欲沒提,李從厚也沒說能給契丹什麼好處。直接坐洛陽那把龍椅不是那麼簡單,會把中原所有軍隊的砲口都吸引過來,咱們還沒有做好那個準備。還是皇上想得穩妥,不能貿然出兵,先等等看。」

李胡沮喪地低了頭,對搓著兩隻手,在地上繞圈子。忽聽窗外侍衛喊道:

「報告太后、皇上,北樞密來了,有急事請見。」

德光心裡正在琢磨母后的話,覺得不得不佩服,順口道:

「剛剛朝會上還見過,這會兒又有什麼急事?」

述律平道:

「說不定又是南邊的消息,快讓他進來。」

進來的不止有北樞密蕭忽沒里,還有漢丞相韓延徽。二人對著並肩而坐的二聖和在地上站著的太弟一併行了禮,忽沒里說道:

「太后,皇上,剛剛從捺剌泊六百里加急送來的軍報。微臣和韓丞相看了,覺得事關重大,就直接來報告了。」

捺剌泊是契丹在代北最近兩年新建的軍事基地,西南面招討司現在就駐在那裡。它靠近雁門關,還有一條路直通飛狐口,是得到中原消息最快捷的地方。述律平看了一眼兩個兒子,似乎在說,我猜對了吧,朝忽沒里點了點頭。忽沒裏手里拿著幾張紙,但沒有念,揀要緊的說道:

「唐國內亂,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在陝西鳳翔起兵造反,把李從厚從洛陽趕跑了,……」

李胡正有氣沒地方發泄,猛地一拍忽沒里的肩頭,粗聲道:

「蕭愛卿,這回你可是馬後砲了,咱們早就知道了。」

「知道了?」

忽沒里扭過頭驚訝地瞅著太弟。不知是誰又繞過樞密院直接向最高層打了報告,這是他最討厭的事。說不定又是西南招討將軍劉哥,一定是接到情報后搶在給樞密院傳報之前先密送太弟,讓他在太後面前顯擺邀功的。忽沒里比阿保機還大一歲呢,是李胡的長輩,可是這位太弟對他從來不尊重,更不把樞密院放在眼裡。忽沒里是鐵杆保皇黨,他的小兒子蕭思溫和皇上的長女雙喜定了娃娃親,既是親貴又很能幹,所以德光登基后不久,他就做了北院樞密使。他心裡對太弟的驕橫不滿,卻不敢得罪這位儲君,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是,是的,樞密院的消息到的是晚了點。李從珂一進洛陽就全城戒嚴,登基、宣布大赦都沒有開城,為的是搜刮錢財犒賞叛軍,怕有錢人跑了。為了不冒不必要的風險,報告送出來就晚了,不過正好將後來城裡的情況一併收集了。這不,積了好多份,太后、皇上、太弟都已經知道了嗎?不知道這裡還有沒有能補充一二的。」

三個原就在房間里的人都吃了一驚,以為李從厚逃出洛陽,一定會召集勤王軍隊和叛軍大打一仗呢,怎麼那螟蛉這麼快就進了洛陽城,登了基?李胡個子和忽沒里一般高,一把扳過老臣的肩頭,挑起兩道濃眉問道:

「怎麼,李從珂已經登基了?他這麼快就打贏了?朝廷大臣呢也都死光了?小皇帝現在哪裡?」

小皇帝其實不小,已經二十歲了,不過剛剛登基,比起年近五十的李從珂算是小了。忽沒里見三位連登基的情況都不知道,這才鬆了口氣,從容說道:

「李從厚三月二十九日逃出洛陽城,本想去魏州,走到半路在衛州就被刺史王洪贄給殺了,死的時候是四月九日。離他出逃不過十天。他的那位義兄四月三日進了洛陽,四月六日就登基了。」

「這麼快!?小皇帝怎麼死的?一仗沒打就死了?」

發問的還是李胡,忽沒里答道:

「打什麼仗?勤王軍背叛的背叛,觀望的觀望,可憐小皇帝死的時候身邊一個人都沒有。」

「不是有一隊親兵嗎?」

德光聽得心驚,脫口問道:

「親兵早殺光了,剛才說勤王軍沒有來,也不對,來了一支大軍,還是李嗣源的女婿,皇帝的姐夫率領的,就是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他的夫人是曹太后的親生女兒,太后還在洛陽皇宮裡呢,他不能不來。姓石的在衛州遇到皇帝,發現大勢已去,就想叛變,和親兵起了糾紛,他不想親手殺皇帝,把所有的衛兵、隨從殺了個精光,丟下皇帝一個人,自己跑去洛陽朝賀新君去了。小皇帝雖是衛州刺史王洪贄所殺,其實是死於這個姓石的之手。」

三位都對如此之快的變化有些應接不暇,太后連聲重複道:

「太快了,怎麼這麼快,……」

韓延徽見幾人都聽得入神,補充道:

「真是一眨眼的功夫就灰飛煙滅了。都說兵敗如山倒,可從來沒見過倒得這麼快的,像樣的仗一場都沒有打,所有的軍隊不是投降就是觀望。「

「李嗣源混得這麼慘,養的全是白眼狼嗎?」

「也許是因為他當初就是奪的義兄皇位,現在輪到他的兒子又被義兄奪位,誰還講什麼忠心呢。不過還有銀子的作用。李從珂答應所有追隨他的軍隊,到了洛陽每人給一百兩銀子,當兵的都紅了眼。叛軍進了洛陽,發現國庫早就見底了,就讓老百姓捐銀子,連太后、太妃的首飾都拿走了。還是遠遠不夠,所以才封了城門到處搜。」

忽沒里回答太弟之後,延徽接著說:

「太弟剛剛提到朝廷大臣,他們比武將好不了多少,武將為錢,文臣為官,朝中三個宰相,馮道、李愚、劉昫,奉召去宮中商討對策,到的時候小皇帝已經跑了,三個人惶惶不可終日,既不去追皇帝,也不進宮請示太后,竟寫了勸進表,率領百官到宮門口迎接李從珂去了。四月三日,李從珂入都,受到歡迎,還收到勸進表,所以六號,小皇帝還沒死,這邊就登基了。哎,那時已經不是皇帝,被太後下令貶為鄂王了,就在螟蛉入都的第二天下的令。」

「曹太后?李嗣源的皇后?她為什麼這麼做?小皇帝雖不是她親生的,可難道她願意看著丈夫的天下被別人奪走嗎?」

韓延徽道:

「小皇帝前腳剛出洛陽,她後腳就派中使去迎接叛軍了。臣以為她可能是想保後宮的宮眷吧。小皇帝逃得匆忙,身邊一個女人和孩字都沒有帶。李從厚雖然才二十歲,可是成親五年,孔皇后和嬪妃給他生了四個兒子,最大的才五歲,最小的剛剛出生。皇后和皇子都在宮裡,還有太后、太妃、皇帝的一個弟弟。她也許想保住這一大家子人的性命吧。」

「那保住了嗎?」

太后問。

「李從珂不敢背奪養父天下的罪名,造反只說是為了清君側。他入宮后拜見了太后、太妃,承認她們是太后太妃,王太妃的兒子李從益他也沒有殺,可是殺了皇后和四個兒子,把他們都丟盡井裡了。」

述律平聽得心驚肉跳,撫著胸口道:

「我就說小皇帝活不了,想不到他都有四個兒子了,全都沒保住。李從益,是叫這個名字吧,我看那是還來不及殺呢,慢慢來。李嗣源死也想不到,他會斬草除根,他的養子也會。當初李存勖的兒子們不就都被殺了,他怕李亞子的後代報復,想不到報復他的人是自己的養子。這中原的皇帝有什麼當頭,老百姓說不定還能子孫萬代,當了皇帝全都斷子絕孫。不知李從珂的下場又會怎麼樣呢。我現在真想活得久點,好好看看這一出一出的大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捺缽王朝之遼太宗
上一章下一章

第29章 灰飛煙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