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章

第1章 序章

天都十二年秋,多摩教率領蠻荒二族大舉進犯明國,明國邊境戰場拉滿整個西南,烽煙迭起,多少邊城百姓流離失所,多少邊疆將士喋血四方。

平江城是一個坐落在西南最邊緣的小城,隸屬雲南郡。雖說是邊城,但由於戰略位置不佳,四面圍山,易守難攻。城池正面口就是一座不大的峽谷,只要三千人馬駐守,即便是萬人的軍隊也難以攻破。

難以攻下,同時又沒有太大的價值,按道理來說,不會有人會在大戰的第一刻想起它。

只是,戰爭本身就沒有道理。

平江城城門緊閉,不高的城牆上站着幾十個軍士,張弓搭箭,緊張難平。

城外三里地,一隊人馬聚集在此。人人騎馬,身背弓箭,手持兵刃。為首一人,高大魁梧,一頭紅髮,目光尖銳。

赤拖木,蠻族第一勇士!

「傳令!」渾厚的聲音環繞,「所有人!馬背上休息,半個時辰后,攻城!」

「攻城!攻城!」

五千人同時舉刀怒吼!

三裏外,守城的將士們止不住的顫抖。

不,準確來說,整座平江城都在顫抖!城內的百姓,無論是官員,紳士,商人,還是農民。半個時辰后,都將死於戰爭。

血流成河,從來都不是妄語。

————————

此時,遠處的峽谷山峰之上,站着四道身影。

一人身穿道服,一人身披僧袍,一人身着青衫。

最後一人滿身潔白,手捧一本經書,臉色充滿正義,一副經典傳教士的模樣,站在另外三人對面,被三人圍住。

四人沉默地看着那孤獨的小城,氣氛沉重。

「唉,誰能想到他們竟真的敢孤注一擲。千里戰線佯攻,數十萬人馬做餌,只為了一座邊遠小城。」道士輕嘆一聲,「誰都知道平江城環山,四面峽口,頗有與世隔絕的味道。這樣的城池,即便打下來,也不可能威脅到中原。」

和尚雙手合十,道了一聲佛號,接道:「反過來講,蠻族若能佔據,同樣是易守難攻。同時,幾千里戰線便多出一條可供幾千人出入缺口。至於威脅中原,若同樣是大軍壓境,還有幾分作用。可……蠻族本就是游牧,幾千騎兵遊動迅速,以戰養戰,一路打草谷,反而對中原威脅更大。」

說着,和尚又露出悲憫之色,「平江城幾萬百姓恐凶多吉少,阿彌陀佛!」

「我倒是更想知道,這原本駐紮在峽谷的三千守軍,去了哪裏?五千精銳,大搖大擺穿過峽谷,毫髮無損。」道士目光尖銳,看向傳教士,「天地道門在其中,做了些什麼事情?」

傳教士淡笑道:「聖主在上,無限的光輝灑下,凡人只有追隨的選擇。」

「歪理!道法自然,這世上哪有什麼聖主!無非是某些跳樑小丑自我的臆想罷了!真以為在其他地方有了民聲,就能在大明撒野?」

道士怒喝,滿口的鄙夷。

呼!

一陣威勢自傳教士迸發而出!

青衫客眉頭皺起,青劍出鞘,劍意盎然。道士一揚浮塵,背後長劍振動。和尚雙手合十,肌肉崩起,隱似金剛。

傳教士沉默片刻,收回威壓,臉上藏起怒色,恢復淡笑,「聖主在上,豈會在意螻蟻的鳴叫。明國確實有自己的底蘊,三十歲不到的元一品,竟然來了三個人。」

「哼!今日我不得已以三敵一,他日待我破境宗師,殺你只在一念之間!」道士傲氣凌人。

「罷了,我來此地只是為了確保孩兒軍能順利過峽。」傳教士退了兩步,「孩兒軍是天下有名的騎兵精銳,攻一座空城,輕而易舉。就算你們真不要命,也無濟於事。我的使命,已經結束,沒必要和你們動手。」

話音落下,身影隨即消失。

三人同樣收起氣勢,道士傲然道:「哼,毫無膽量,這樣的宗師,真打起來,我也不懼!」

「可惜他說的沒錯,即便我們都是一品的修行者,面對血氣衝天,軍陣嚴密的戰場,確實無濟於事。」和尚嘆道。

道士也搖搖頭,「在萬軍中來去自如,我可以做到,但要廝殺,確實不行。軍人雖不修行,但戰法武功強大,很多將軍都不弱於大修行者。」

青衫客凝視着平江城,沉默了一會兒,隨後向城池而去。

和尚勸道:「施主,何必呢,修行者也不易,白白死去又有何意義?」

道士有些不耐煩:「輸就是輸,贏就是贏,這次算是明國輸了又如何,下次贏回來便是!」

青衫客駐足,問道:「修行修行……你們修的是什麼?」

「貧僧自然修佛。」

「當然是修道!」

青衫客搖搖頭,飄然而去。

「我修的……是人。」

————————

大明皇宮御書房內,皇帝坐在主位,身兩旁站着兩個老者,一個錦衣華服,一個一副傳教士模樣,只是衣服是一身黑色。兩個老者,天庭飽滿,氣息深厚,站在兩側,將皇帝保護起來。

御書房地上趴着兩個人,兩列又站着幾個人。

「白痴!廢物!」明皇一拳砸在書台上,「天策府數十位上將,被一個叛臣鑽了空子!廠衛平時天天自吹,識得八方風吹草動,抄家滅族眼尖得很,怎麼這次一點消息也沒有?」

廠衛的兩個總督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冷汗直流。

倒是一旁的天策府總督李德江,絲毫沒有犯錯的覺悟,向陛下行了一禮,道:「天策府在開戰之初,就做好了準備,平江城峽谷駐紮三千將士,每人都重甲重盾,守住一個平江城絕對綽綽有餘!」

「綽綽有餘,綽綽有餘!」皇帝念叨兩聲,「五千精銳全數過谷,城外聚眾修養,你們告訴朕,那三千重甲軍去了哪裏?!千里急報,從邊南到京城,最快也要三天!也就是說,三天前,敵兵已在城外聚集,城內只有幾十守城將士,幾萬百姓。你們說,現在平江城是個什麼樣子?」

「恐怕早已血流成河呀,」皇帝長嘆,隨後又怒道:「徹查!六司聯合廠衛,給朕徹查!朕要知道,那三千守軍去了哪裏!所有有嫌疑的,無關大小,一律下獄!你們兩個去吧!」

「是!」伏在地上的兩位總督,大聲回應,隨後快速起身,退出了御書房。

皇帝起身,對身側的華服老者問道:「大供奉,閣亭確定天地道門參與其中了?」

「大體如此,閣亭在開戰之前,就察覺到有大量西聖山教士出入邊南,本以為他們試圖接住戰爭發展教徒,卻沒想他們居然和多摩教合作了。」

「哼!」皇帝又看向另一邊的教士老者,「國師,東門可有消息?」

國師點點頭,道:「前些日子,各地的天地道教堂,確實有眾多西聖山來人。再加上,這些年,有不少西聖山教徒拿到了度牒,被允許在明國建立教堂。這部分教徒,教義不受東門管理,只是人數眾多,且都是些普通教徒,所以沒有怎麼處理。東門確實查到有很多教徒前往了邊南。」

「傳命!逐出所有西聖山教徒!所有教堂由天地道東門節制管理,以後嚴禁西聖山在大明傳道!」

國師應了一聲。

皇帝又對着李德江道:「命鎮南軍派五千精銳,趕往平江城,至少要守住中原的入口,防止蠻荒大軍從平江城進入中原!去吧!」

「喏!」

隨後,所有人都快步離開了,御書房內只剩下皇帝和兩個老者。

「高先生,三日前,你說邊南有劍意出世,厚重如山,必有大修行者破境。是否有可能恰好是在平江城,如此守城還有些希望。」

「即便是宗師,也難以在軍陣中討到好處。」高先生搖搖頭,「何況,修行不易,一品天下或許有不少,宗師卻是鳳毛麟角。但宗師戰力雖高,氣血卻終究比不過殺場上的軍隊,除非一招殺破軍陣,否則后力難繼,身死在戰場之上。」

「況且兵對兵,將對將,是修行界的共識。宗師,太過稀少,實力強大,在於震懾。兩軍交戰時,讓宗師四處突圍,擾亂陣列,才是正道。宗師用來守城,不能進不能退,只能以一敵萬。真要用宗師拼掉幾千人馬,也確實很不值啊。」國師嘆道,「所以,幾大聖地之間,互相掣肘,輕易不會讓宗師出手的。這次,書院幾位先生出手,一人震天南劍冢,一人攝印月佛宗,一人赴邊南戰場,壓制多摩教,院長更是直接降臨西聖山。要不然,局勢只會更嚴重啊。」

皇帝皺眉,「我大明威服四方,鐵騎踏平天下,舉世無敵,修行者更是震懾八方。只可惜高層的戰力數量太少,從明年開始,重開武舉吧,不論是書院還是六司,都該擴大一些了。只可惜,這次平江城……」

皇帝話沒說完,御書房門被撞開,一個太監跌跌撞撞進來,伏在地上,大聲道:「平江城急報!孩兒軍沖城之時,有修行者降臨,戰退敵兵,平江城危局已解!」

——————————

平江城外山頭之上,和尚道士看着城池上衝天的劍意,沉默不語。

一炷香后,各自離去。

平江城之事,很快就天下皆知,世間少了一個逍遙青衫客,多了一個舉世皆知的劍聖白山!

武當李長青,在玄武殿前隨手摺了三寸桃花,閉入死關。

少林虛懷僧,坐在佛像前念了三遍經,隨後拜別師門,入世修行。

天南國劍冢,當代守墓人懷劍調息,嘴角的血跡鮮紅觸目,心知劍聖無望,嘆息一聲,喝道:「命劍侍全體出關,巡遊天下,尋找下一代守墓人!」

十萬大山深處,魔宗當代宗主不屑一顧,心說,有機會定要打上一場!

天都十二年秋,新晉劍聖於邊南破境,一劍破甲三千六,一聲喝退孩兒軍,天下皆驚。

李長青折桃花閉死關,虛懷僧棄經書游塵世,十二劍侍巡遊天下,西聖山派出幾千教徒,佈道人間。

天機老人語出驚人,封白山為天下十大高手第四。

唯有大明皇帝最高興,賞了白山一片湖,青劍湖!封了白山一個侯,平江侯!

三個月後,蠻荒兵敗,不得已再向西遷移。自此,整座人間重回平靜,直到十五年後,一塊又臭又硬的石頭從彼岸而來,攪得這人間漣漪陣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朝天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朝天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