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八章(混混章節)

第七百零八章(混混章節)

第七百零八章(混混章節)

一九四一年三月,衛立煌應召到重慶述職。蔣對衛在第一戰區偏與八路軍的關係加以責備,並聲言要撤他河南的省主席之職,衛對此不服,一氣之下,告假到峨眉山休息。五月,突獲前線緊急軍情,中條山失陷,心中非常不安。他深知中條山形勢險要,關係到黃河兩岸的安全。便日夜兼程趕回洛陽,立即佈置兵力作收復中條山的戰鬥準備。有參謀人員向他報告說:「日方炮火猛烈,攻山部隊難免有過大犧牲,不易取勝。」衛乃與參謀人員和炮兵、工兵等技術人員共同研究如何減低敵人炮火的殺傷力。結果,創造出一種可以攜帶的臨時防禦工具,掩護部隊挖壕作業。衛命令攻山部隊迅速仿造,攜帶攻擊前進。這一工具在收復中條山戰役中.發揮了作用,不僅掩護自己而且重創敵人。以後在不斷改進中被稱為「活動堡壘」。中條山會戰重創日軍后,衛立煌率部實行了戰略轉移。

十月四日中午,鄭州失守。衛立煌召開軍、師長以上的軍事會議。衛指出駐守鄭州的司令官孫桐萱玩忽職守,責令他帶領第三軍團,負責將鄭州收復。孫桐萱統率全兵團三個師,拚死向鄭州猛撲。衛立煌也親臨前線督戰。經一晝夜廝殺,日軍敗退到中牟,鄭州失而復得。衛進駐鄭州市隴海花園,視察市區遭日軍破壞后的凄涼景象,並部署防守任務后,乘專車回洛陽。他在洛陽西車站,受到洛陽數萬市民的熱烈歡迎。人們呼喊著「熱烈歡迎衛長官凱旋歸來」的口號,高唱「衛長官,指揮好」的歌曲:中條山高又高,衛長官指揮好,飛機轟不動,大炮打不倒。活動堡壘威力大,我們守得牢又牢,打得鬼子無處逃,無處逃!

一九三九年九月,重慶國民政府發佈衛立煌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就任不多時,突接他的妹妹淑如自成都來電,傳來了他的夫人朱韻珩在成都病逝的噩耗。他含着悲痛,飛赴成都,安慰了宋太夫人,並囑咐妹婿沈樹森將女兒道蘊、兒子道然送洛陽來,他原機飛返洛陽。在衛主政河南時期,他和**領導人八路軍高級指揮員之間,往來更加密切。八路軍在洛陽設有辦事處。每當周恩來副主席、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以及**、薄一波、蕭克、左權等人來到洛陽時,衛立煌都是親自迎接,設宴款待,並招待看戲。

由於國民黨內部派系之間的權利相爭,以衛立煌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兼河南省主席的任期內,連年受到控告。軍統、中統特務系統早就以衛立煌「袒護**,懷有異心」為辭,告到蔣介石那裏。特務頭子戴笠還飛到洛陽來搜集衛和**人往來之間的所謂「材料」,又逮捕了一些進步的無辜的青年。湯恩伯、蔣鼎文對着河南省主席這一「美缺」饞涎欲滴,一再告狀。蔣介石於一九四一年夏,革去了衛立煌陸軍上將銜。同年歲末,蔣介石又用明升暗降的手法,免去了衛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本兼各職,調任西安西北行營辦公廳主任。任命蔣鼎文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湯恩伯為副司令長官,兼河南的省主席,總攬第一戰區軍政大權。

一九四二年春,衛立煌離開洛陽去西安就任西安西北行營辦公廳主任時,當他乘車離開洛陽長官司令部前往火車站途經市區時。曾受到洛陽各界群眾十餘萬人,焚香夾道相送,情況至為熱烈為這位因戰功顯赫而遭削去兵權的抗日虎將餞行,這種事情只有在前清的一位道台離任的時候才發生過!衛立煌本人,也有留戀不舍之情。當他的車子開出洛陽西車站后,他又命令司機,將坐車折轉到原住處的東花園兜了一個大圈子才離開。衛立煌對他調任西北行營主任一事,明知是蔣介石使的一套手法。他雖想撒手不幹,但蔣令難抗,就不得不去西安就職,以避免事態僵化。衛離洛陽去西安后,他的親屬、故舊和高級幕僚,紛紛遷往成都居住。這是衛立煌事先選定好的退居地點。衛立煌在西安任職僅一個月,便到成都賦閑。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國民黨政府接受美國意見,成立遠征軍,由史迪威擔任總司令。一九四四年夏,史迪威成功地訓練了新一軍、新六軍,又反攻緬北獲勝,取得了經驗,便向蔣介石提出在昆明分兩期訓練國民黨六十個師的建議。蔣介石考慮到由美國人訓練,由美國人提供武器裝備,部隊全部換成美式裝備,當然求之不得,立馬批准了史迪威的建議。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以陳誠為首的遠征軍司令部,第一期從江西、湖北、四川等地抽調十二個軍三十一個師,在雲南集中訓練。史迪威通過美國國防部,調來一批教官。陳誠忙了一陣,籌建工作完成後又另有重任,便由衛立煌接替了遠征軍司令官一職。

日軍得到這一情報后,立即將陸軍大將寺內壽一委派為日軍滇緬戰區的總司令,來和衛立煌相匹敵。

一九四四年春,衛偕秘書長戴允蓀,由成都飛重慶,面見蔣介石后,開始就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之職。四月,率戴允蓀、蔣炎、彭子芳、巫詠翹、梅約翰等人乘專機赴昆明,設辦事處於昆明昆華中學。衛在昆明停留期間,和龍雲、美軍顧問團人員、十四航空隊的陳納德以及雲南各界人士,舉行會談多次。然後乘車前往遠征軍司令長官部所在地--楚雄。在楚雄,又召開了有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參謀長蕭毅肅、秘書長戴允蓀、兵站總監司可庄,參謀處長季鼎生、軍需處長彭子芳、高參葉粹武及集團軍司令黃傑、霍揆彰等高級將領和幕僚參加的軍事會議,佈置渡江戰役。為了便於指揮,在會上決定,將司令長官部遷至距怒江東岸僅九十餘華里的保山城東郊馬王屯。

一九四四年四月,衛立煌親赴前線察看,並尋覓適當的渡江點。又多次召開將領會議,制訂作戰方案,正當士氣旺盛,各方面佈置就緒,準備渡江出擊之際,突然傳來令人吃驚的消息:「日軍由廣西渡過金城江,侵佔了貴州省獨山。貴陽吃緊,重慶震動;」同時又傳出:「汪偽政府派出代表,潛入昆明,慫恿龍雲及其部屬叛國投敵。」跟着,衛立煌即接到蔣介石的加急電,命衛回師祿豐、楚雄一帶,監視龍雲,嚴防龍部異動。並抽調部隊,馳援貴陽。對此.衛反覆沉思,認為:當前最主要的大敵是隔江相對的日軍,如果放棄江防,把大軍撤到昆明附近,日軍便可隨時強渡怒江,攝遠征軍之後,昆明也就危如累卵,旦夕難保。那就恰恰中了敵人內外夾攻之計。至於龍雲是否叛國,其部屬有無異動,尚在兩可之間,就目前局勢而言,只好將「加急電」擱過一邊,暫不置理了。於是衛立煌一方面抽派部隊,空運貴陽增援,一方面繼續為渡江戰役加緊部署,按原計劃進行。

一九四四年五月,渡江戰役序幕揭開。衛立煌首先將號稱「活動要塞」的炮兵第十團調入陣地。第十團炮兵陣地佈置在日軍炮兵射程之外。任務是摧毀敵方防線,掩護大軍渡江。又在惠通山一帶,設立前線指揮部。他親臨前線指揮五個軍。怒江西岸,有日軍數萬之眾,盤踞在崇山峻岭之中。江上原有一座通向東西兩岸的重要橋樑名惠通橋。一九四二年為日軍炸毀。衛深知,要打通滇緬公路,收復被日軍佔據的騰衝、龍陵、芒市、畹町等戰備要地,首先必須渡過怒江,消滅高黎貢山區固守之敵。因此,衛經過周密的計劃,於五月中旬,兵分數路,從惠通橋上游和三江口等處,在炮兵的掩護下,相繼強渡怒江,獲得成功。

九月間,遠征軍又一舉攻下日軍總司令部所在地騰衝。

日軍另一重要據點松山,位於惠通橋西對岸。敵人用國民黨滇緬路失守時,遺棄下來的鋼板、圓銅、汽油筒、汽車輪胎、樹榦和泥土,構築不少的要塞碉堡,工事極為堅固,易守難攻。遠征軍雖以大軍和重型火力,圍攻兩個多月,傷亡較大,仍無法攻克。於是—面以工兵山炮、榴彈炮配合空軍,輪番轟擊;一面以工兵從惠通橋下挖坑道,掘徑前進,直到敵陣地前沿,短兵相接,發揮火焰噴射器的威力,再從坑道下面用炸藥炸毀敵堡,從而攻克松山。當時除在殘埠內俘獲敵人一些重傷員和二十四名營妓外,余敵全部被殲。

從強渡怒江到奪取松山,共殲日軍達兩個師團,遠征軍聲威大振,士氣更加高昂。繼之,又乘勝前進,很快收復了龍陵、芒市、遮放直到畹町。一九四五年初,日軍敗退到緬甸境內的九穀、八莫、南坎、臘戍帶,意圖固守。他們仍欲利用這—地帶來阻止我滇緬公路與雷多公路的連接,但是追兵如風捲殘雲之勢隨之來到,不讓敵人有喘息之機。當遠征軍與盟軍在芒市、與畹町之間會師后,在遮放地區隆重舉行慶功大會。會議由衛立煌親自主持並講了話,參加大會有各集團軍總司令,美軍魏德邁和軍、師長等以及部隊共約十多萬人。正當大會進行時,敵軍突然向會場周圍發射幾十發炮彈。會場頓形混亂,但衛立煌非常鎮靜、指揮軍民卧下避彈。炮擊停止后,繼續開會,士氣分外激昂。會畢,遠征軍繼續西進。在遠征軍由東向西,中美混合團由北向南的交叉夾擊下,日軍退守臘戍、曼德勒以南,至此。遠征軍完成了打通中印公路交通的使命。美援物資,得以源源流入中國。蔣介石趁機用美國的新式武器,裝備了他的新軍,為以後發動內戰做準備。

中印公路暢通后,衛立煌回到保山馬王屯長官部稍事休息,即偕秘書長戴允蓀,飛赴重慶述職。下機后,驅車至嘉陵新村郭寄嶠家下榻,等候蔣介石接見。衛、郭見面時,郭屏退左右,向衛立煌和戴允蓀說:「這次見老頭子,依我看來,不但受不到嘉獎,還免不了受到申飭。前幾天,我和老頭子共進早餐。談到滇緬戰役,老頭子憤怒異常,稀飯從口中噴出說:『衛俊如不聽指揮,不顧大局,擅自渡過怒江作戰。如果龍雲異動,貴陽失守,重慶不保,局面將不可收拾。』長官這次見蔣,實要多加小心;據我所知,何應欽、陳誠,也都和蔣有同樣看法。」衛立煌憤慨地說:「事實證明,我的主張是對的,打通滇緬路,我是有功的。」次日,衛立煌見蔣時,果然受到蔣的訓斥。雖多方解說,終未能改變蔣的看法而且越說越陷於僵局。蔣介石遂下令撤銷遠征軍司令長官部,改為滇西警備司令部,任命黃琪翔為警備司令。衛立煌為陸軍副總司令,作為何應欽總司令的助手。

衛立煌回到保山後,一方面拒不撤銷長官部;一方面命秘書長戴允蓀飛重慶、昆明向何應欽、吳忠信等遊說,希望能擔任一個戰區司令長官,好去前線拼殺。如此僵持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但蔣介石使用明升暗降奪去衛立煌軍權的做法,絲毫也不改變。

一九四五年五月,衛立煌在昆明就任陸軍副總司令。六月衛將軍與韓權華女士在昆明金碧路錫安聖教堂,舉行結婚典禮。何應欽為主婚人,龍云為證婚人。

衛立煌在打通滇緬公路的戰役中,揚名中外,還結識了一些美軍顧問團的高級將領。有些美軍將領,認為衛立煌在**無能的蔣軍中算得是一員出色的幹將。經他們的宣揚和活動,一九四六年冬,美**方向衛立煌發出到美國和歐洲作軍事考察的邀請。這時蔣介石正考慮到:衛立煌仍有可以利用之處,不宜對他過於冷淡,因此就勢批准了這一邀請。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衛立煌將軍偕夫人韓權華,帶兩名秘書到美國考察軍事。他在美國,受到美國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熱烈歡迎,也受到留美僑胞的歡迎和款待。

一九四七年七月,衛立煌由紐約乘飛機赴巴黎,開始歐洲考察。十月間,衛奉蔣介石電召,和韓權華一道,回到南京,住上海路五號私人寓所。不久,寫出《考察歐美軍事報告》一文。

一九四七年八月初,蔣介石派陳誠秘密赴瀋陽,接替熊式輝的東北行轅主任之職。十月,人民解放軍發動秋季攻勢,先後消滅陳誠部十萬多人。一九四八年元月六日一夜之間,陳誠的新五軍,遭到解放軍的奇襲,消滅殆盡。陳誠只得自認指揮無方。蔣介石便召衛立煌面談,要衛去東北挽回大局。

一月十七日,蔣明令派衛立煌為東北行轅副主任兼東北「剿匪」總司令。為了顧全陳誠的面子,名義上仍讓陳誠兼任東北行轅主任,由衛代行職權。二月十二日,又令衛兼代主任。衛立煌不得已,只好於二十一日飛抵瀋陽。此時東北「剿匪」總部,形成癱瘓狀態。軍事形勢,在東北人民解放軍冬季攻勢繼續進行下,十分緊張。衛立煌決定在軍事上採取持重方針。他的策略是:把部隊集中在瀋陽附近不動。不論人民解放軍打到哪裏,也不論守城部隊如何告急,即使蔣介石再三電令他派兵解圍,也一概不為所動。蔣介石對衛立煌連日來不肯出兵,坐守瀋陽的策略,十分不滿。嚴令衛立煌只留少數兵力守瀋陽,把主力部隊向南開,打通沈錦路,嚴守錦州。衛立煌不接受蔣的命令,因此,蔣衛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三月九日,解放軍解放永吉和電都小豐滿。十三日解放四平街。解放軍冬季攻勢,至此告一段落,先後共殲蔣軍十五萬餘人。東北蔣軍只剩下長春、瀋陽、撫順、本溪、錦州、葫蘆島等幾個孤立據點。瀋陽、長春的軍民補給全靠飛機運輸。衛立煌的計劃是,加緊補充訓練,長期固守瀋陽。但是,蔣介石始終不忘將瀋陽主力撤到錦州的念頭。以瀋陽、長春交通斷絕,空運補給無法維持為理由,一再要衛將主力撤到錦州,只留少數守瀋陽。衛立煌堅決反對。五月初,蔣又令打通沈錦線,將主力撤至錦州。衛未完成整訓計劃,當然不同意。派趙家驤、廖耀湘代表他赴京,面蔣請示機宜。蔣聽完彙報后,對衛立煌意見不予理睬,便下令決定:只留五十三軍和二零七師(都是原東北軍)守瀋陽,其他各兵種混合在一起,編為一個機動兵團,並指定歸廖耀湘統率。廖覺得機動兵團可以擴充個人勢力,立即表示接受。衛立煌感到,自己已被蔣置於無權過問的地位,仍堅決反對,不予執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之黃埔卧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重生之黃埔卧底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零八章(混混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