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中秋來臨

第323章、中秋來臨

「聽方知州說,陳仵作得了一法,能製作出比琉璃還清澈明凈的玻璃。」

果然是因此事被叫來。

陳鳶心中大定,面帶微笑應聲,激動道,「的確如此,盧大人尋我來,可是方大人已經尋到了石英礦?」

「是的。」

「太好了,這樣便可以製作驗血的玻璃器皿了。」

盧知府臉上的笑意淡淡,「到時,陳仵作於南離國刑案偵破又要做出巨大貢獻了。聽方知州言說,玻璃是個好東西,但他說得也不詳細,陳仵作可否細說。」

「玻璃比琉璃製作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售賣價格也便宜得多。而且玻璃不僅能做各式各樣的透明器皿,還能替代窗紙、瓦片使得室內更加明亮,且不漏風雨,也具有蠻大的商業價值。」陳鳶適當的拋出了誘餌。

「聽起來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盧知府輕撫鬍鬚,「方知州將此事說與我知曉后,已然在嶺南境內找到石英、長石、硝石等礦山。」

礦山!

那儲藏量就不少了。

直接和知府大人談交易怕是會落了下乘,陳鳶捏了捏手掌心。

「知府大人,屬下願意將玻璃製作之法獻給……您。」

最後一瞬,陳鳶還是咽下了皇室兩字。

制玻璃的法子獻給皇帝,自然是最能利益最大的。

但皇帝太遠了,她上京都麻煩,通過一層層官吏獻上去,誰知道會不會被截胡。

還不如當即兌換好處。

盧知府疑惑的睨着她,「獻給我?」

陳鳶不擅於溜須拍馬,頗有些緊張,「於公,大人一心為朝廷效勞、為南嶺百姓操勞,獻給大人就是獻給朝廷。」

「於私呢?」

「於私。」

陳鳶難為情的垂下頭,原封不動套用先前對管知縣的說辭。

「屬下乃罪臣之女,流放南嶺之前,在京城有一青梅竹馬的未婚夫,屬下心中惦念他,所以,想獻出此法,換個進京文牒。」

「原來如此。」

盧知府面色沉靜,不似管知縣那般喜形於色,陳鳶忐忑的等著結果。

「此事不難,一旦玻璃製成,陳仵作功勞不小,進京文牒不過小事一樁。」

「謝過盧知府!」

「既如此,本府命陳仵作從旁協助工房蔡工書製造玻璃。」

「屬下領命。」

知府衙門的六房,也有六部影子。

陳鳶領命后,拿了盧知府手令直接行至工房,找到了工書蔡吏胥。

蔡工書是個精瘦的黝黑小老頭,年逾半百,卻精神抖擻,滿手刀疤繭子,一看就是個實幹家。

這着實是個好消息,陳鳶挺怕遇到一個在知府衙門濫竽充數的吏胥。

「見過蔡工書!」

「你是?」

將知府手令遞了過去,又說明來意。

蔡工書眼睛一亮,「比琉璃還清澈透明之物,有意思,既然盧大人讓你協助我,這段時間你便呆在工房,別去刑房了。」

「是。」

蔡工書是個行動派,當即問清了所需材料,配比情況。

陳鳶毫不保留的將自己記得的方子告知。

蔡工書沒有寫在本子上,一副眯眼默記的模樣。

「明日你隨我去府城西門外二十里地的白馬山,那邊窯爐多,今日你且回去好好準備衣物,我們過去后,燒制不成功大抵是不能回來的。」

古代房子都為木質結構,容易着火,所以窯爐自然都在荒郊野外。

雖然有心理準備,陳鳶其實也有些擔心卸磨殺驢,因為只有死人不會泄漏製作玻璃的方子。

但此刻她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應下。

不立功,不立下足夠大的功勞在知府面前露臉,她怎麼拿到文牒進京?

小陳鳶的心愿,她就沒辦法完成了。

因着先前和刑房刑書廖大人那點關係,水笙功夫好、又有做衙役的經驗,他此刻也在府衙討了個衙役的職。

雖也無品級,知府衙門的衙役,說出去還是比縣衙衙役威風的,就連衙役制服也更好看。

新人一開始總是很難混進全新職場的。

更別說水笙本身不是圓滑之人,半月過去,也沒能交到和縣衙時那般關係好的朋友,但面子上大家還是會打招呼。

本來陳鳶以為他會下值之後才會來找她。

沒成想離開工房時,就遇到了水笙。

「師妹。」

「師兄,你來工房作甚?」

「班頭讓我來工房聽憑蔡工書吩咐。」水笙撓撓頭,「師妹你不在刑房,在工房作甚。」

玻璃的事情可不能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說,陳鳶拍着他胳膊,「你先進屋找蔡工書回話,我們吃飯時再說。」

「哦。」

其實陳鳶不希望水笙跟着她去白馬山,害怕兩個人都折在那裏,有他在外頭,若是發生什麼,他還能跑。

但盧知府讓水笙去,她也不能阻止。

既然阻止不了,就得做好最壞的打算。

水笙進屋沒說兩句話,就出來了,他臉上掛着開心的笑容,「師妹,我們又能一起辦差了。」

「那真是,太好了。」

陳鳶帶着水笙找了個食肆,點了兩葷兩素,好好的祭拜了一下五臟廟。

水笙對上司的命令很是聽從,直到回宿舍,也沒詢問陳鳶明日的任務。

這倒省得陳鳶編借口哄騙他了。

騙孩子,總讓人心虛。

這半月,被排擠得無事可做的陳鳶,找了知府衙門馬廄的養馬人,教了她騎馬。

雖然還騎得不好,但她現在已經能騎馬了。

都說技多不壓身,這不,第二日就用上了。

一行六人,人人騎馬,再不會因她坐馬車而拖後退。

學會騎馬後,第一次走遠路,下馬時,陳鳶雙腿都麻了不說,兩股戰戰,只覺得大腿內側的皮都磨爛了。

得虧水笙接了她一手,不然就直接栽下馬丟大臉了。

白馬山有六個窯爐,分佈在白馬山周圍。

因為燒瓷器所需工人不少,白馬山下於一百年前就形成了一個小鎮。

鎮上十分熱鬧,因為中秋將近,不少鋪子店門已經開始掛上綵帶。

成串的小燈籠,只待晚上點亮。

嶺南的傳統佳節活動很多,還沒到夜晚,陳鳶都感受到了大家準備過節的積極。

陳鳶被水笙攙扶著進馬氏客棧。

率先進去的蔡工書,已經被一個中年商賈打扮的男人熱情的迎了進去,並被敬上一杯涼茶了。

中年男人看到隨着衙役們站過來的陳鳶,驚訝地上下打量。

「蔡工書,這位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督公家的小仵作又要和離啦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督公家的小仵作又要和離啦
上一章下一章

第323章、中秋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