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不看不知道

第102章 不看不知道

後來,吳天明掙的錢越來越多,感覺在學校當校醫還是耽誤他掙錢,便托來看病的縣裡的某個領導,幫他辦理了病退手續,與教師這個職業告了別。專職當起了中醫大夫。

隨著吳天明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僅沙梁縣的很多人來看病,就連幾十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之外的人,也慕名而來。每天到吳天明那裡看病的,遠比到沙梁縣中醫院看病的人多。這種情況,讓中醫院的那些工作人員眼紅的不得了,又沒有辦法。每天只能是懷揣著對吳天明的羨慕嫉妒恨度過自己的每一天。

最近,社會上又在傳說,吳天明也打算開家自己的中醫院,這樣一來,沙梁縣中醫的工作人員更是人心慌慌,工作的積極性越來越差。

調研會上,李飛燕問大家,面對這種公立醫院與私人診所、私立醫院的競爭,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大多數人都說,這是領導們該想的事情,他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開私人診所和私人醫院都是國家允許的,肯定不能動用地方政府的權力讓人家關門。有一部分人說,應該把醫院的領導安排到北京、上海的大醫院,或者是南方發達地區的大學去進修,幫他們換換腦子,提高一下管理醫院的能力。這話聽起來既像是諷刺,又像是開玩笑,但卻道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提出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李飛燕在調研中還了解到,縣裡這三家公立醫院的院長,都是從醫院裡的骨幹提起來的。像沙梁縣醫院的院長姚得福,原來是縣醫院的外科大夫,後來是外科主任,最後是副院長兼外科主任,最後是院長。中醫院的院長劉志強,情況跟姚得福差不多,業務水平也是中醫院裡最高的。婦幼保健醫院也一樣,院長郝春梅,原來是縣醫院的婦產科主任,然後升任院長的。可以說,這三個院長,代表了沙梁縣醫術的最高水平,是沙梁縣最好的專家型大夫。

很顯然,說上面那種話的人,雖然對這三位院長的醫術水平無話可說,但對他們的管理水平卻並不認可。

調研完縣級醫院,李飛燕便立刻組織召開了一個衛計委領導班子的調研情況分析會。在會上,她向到會的領導們提出了這個醫院領導業務能力強,管理水平相對弱的問題。問大家: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對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多數人的看法是,這幾位院長都是研究型人才,對自己所善長的醫學領域,多年來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業務能力突出,有目共睹,提拔他們做領導,大家都服氣,是眾望所歸。

有人說的更直接:「在醫院這種專業性比較強的單位,誰的專業能力強,誰就有權威,誰說話就有影響力。但畢竟寸有所長,尺有所短,這幾位院長多年專註於醫學研究,在醫院管理方面,研究和重視程度明顯不夠,所以才不同程度的暴露出管理上的短板,影響了醫院的整體發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選他們做領導,畢竟是內行管內行,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總比調一個外行來管理醫院強的多。外行首先就不能讓下面那些擁有專業技術人的服氣,這樣,就容易引發單位內部的矛盾,不利於單位的團結和凝聚力的提高。」

也有少一部分人提出另一種看法。說當初提拔這些人當領導,是留下人才的權宜之計。現在醫療行業人才競爭十分激烈,除了公立醫院之間的競爭,還有私立醫院跟公立醫院之間的競爭。沙梁縣多少年來,之所以在沙梁縣老百姓的觀念里形成了不行的概念,主要是醫院好些業務尖子,骨幹分子,稍微有了一些資歷,不是被更大的上級,或者更大的公立醫院挖走,就是被能給高工資的私立醫院挖走。所以,為了減少這種人才的大量流失,就常常把他們提拔到領導崗位上來,這樣,可以表明組織對他們的重視和重用,從而堅定他們紮根沙梁縣的決心。如果不是一直堅持這樣做,流失的業務骨幹可能會更多,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更大。

當李飛燕問到有什麼解決的好辦法時。大多數人提出,火車跑的快,全憑車頭帶!沙梁只是一個小縣城,那種有本事的管理人才本身就缺乏,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從外地,特別是發達地區通過高薪招聘有能力,有水平的醫院管理人才,讓他們把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辦法帶到沙梁縣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沙梁縣的醫院的現狀。

有人提出,應該把這些院長,送到發達地區,專門去學習一段時間的醫院管理,給他們洗洗腦,讓他們換換思維,讓他們把發達地區的管理經驗學到手,帶回來,好好改革一下現有的管理體系,管理辦法,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是花費比較少,經濟實惠;其次是能調動本地人才的工作動力,激發大家的上進心。

在會上,李飛燕始終堅持孔向前給她的建議:多聽、多看,少說話。大家發言時,她只是認真的聽著,並把發言人的建議全部記錄下來。到會議結束時,只講了這樣幾句話:「今天聽了大家的發言,我很受啟發;感謝大家積極的為咱們沙梁縣醫療衛生的發展建言獻策!希望大家會後繼續動腦筋,想辦法,為咱們沙梁縣醫療衛生事業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今天的會就開到這兒,散會。」

期間,李飛燕經常拿出調研筆記來反覆的看,仔細的琢磨,一而再的權衡著利弊,努力尋找上述問題的最好解決辦法。

等把沙梁縣城裡的幾家大醫院調研完了,李飛燕便開始到縣裡的那些鄉鎮衛生所去做調研。沙梁縣一共有大大小小二十三個鄉鎮,每個鄉鎮都有一個鄉鎮衛生所。

轉了之後,李飛燕就發現這些鄉鎮衛生所的硬體情況都差不多。據說是前幾年按國家對鄉鎮醫療的扶持政策,都統一更新過幾次設備,房舍也統一進行過維修,或者新蓋。所以,整體面貌看上去還比較新。但是各鄉鎮衛生所的人員情況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各鄉鎮之間的差別還是挺大的。有的鄉衛生所只有兩個人。有的四五個,多的七八個。年齡結構也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全是年輕人,有的地方全是年齡偏大的中年人。由於人員情況不同,那些配置的設備,有的地方使用情況良好,有的地方只是一個擺設,基本不用,說是不會用。

同時,李飛燕也調查了解了一下村醫的情況,結果顯示,有村醫的地方很少,不足百分之二十。大部分村社根本就沒有村醫。

在調研中問到這些鄉衛生所有什麼要求,需要上級部門幫助解決的問題時,大家提出的問題集中起來,主要是三條。

一條是希望上級部門能夠定期對他們這些鄉鎮衛生所的工作人員進行業務能力培訓,以提高他們的醫療水平。原因是兩個,一個是,由於他們的醫療水平有限,在診療中總病感覺力不從心;一個是,那些配發的先進設備,他們還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培訓,或者不會用,或者看設備測試的數據時不會看。

一條是,希望縣裡能夠派出醫療專家,帶上一些常用的比較先進的醫療設備,送醫下鄉。原因就是現在的村子里年輕人多數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子里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小孩兒。這些人有什麼病,出行不方便。送醫下鄉可以幫助到這些老人和孩子。特別是一些老人,多數都有老年病,由於長時間得不到治療,病情越拖越嚴重。更多的老人,到現在為止,根本就沒有搞清楚自己身上究竟存在一些什麼病,病的輕重程度如何。這就對平時的治療和保養很不利。如果派出一個專家醫療組,對他們的病情做一次徹底的排查,同時在鄉衛生院給他們建立一份長期監測的病歷檔案,將有利於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也能對他們的病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調研完了醫療衛生系統的工作,李飛燕又開始調研計劃生育方面的工作。調研結果發現,計劃生育工作要比醫療衛生情況好的多。計劃生育政策經過多年的推行,再加上如今養育孩子的生活成本和教育成本越來越高,不論縣城,還是農村,超生的情況已經十分少見,除農村偶爾出現外,縣城幾乎沒有了。而且由於現在普遍都生一個孩子,到生產臨近,全都到縣醫院和婦幼保健醫院去生產,如今已經好幾年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出現。

這次全面的走訪調研,由於李飛燕提早有了心理準備,所以搞的不急不緩,前後用了大約四十天左右,全部搞完。搞完以後,又過了十來天,人們也沒見李飛燕有什麼動靜,都很奇怪。所以,就開始紛紛議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解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解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2章 不看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