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荊州桓氏衰微(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荊州桓氏衰微(二)

三日前,建康台城,太極殿。

十二歲的皇帝司馬德宗端坐在御座上俯視着群臣,他的御座之後那道垂簾依舊醒目,百官行禮之後,各自入座。

按禮制,除了尚書令、司隸校尉、御史中丞設有專席座位外,其餘的官員皆是接席而坐,就是幾個人擠在一張長方形的坐墊上。

朝廷東渡,司隸校尉便成虛設,如今御史中丞一職空缺。

不過朝會有所例外,那就是大將軍大司馬徐宗文也設立了專席,並且排在了百官之首,然後才是尚書令王珣、司隸校尉和御史中丞。

不過徐宗文尚未抵達,百官都在殿外默默地等待着,並沒有任何急慮焦躁,似乎這一切已成慣例。

殿外,徐宗文一馬當先的踏入了大司馬門門,隨後姍姍來遲,當他落座之後,身後的百官這才在執金吾的監督巡視下,快速的排好了隊伍,依次進入太極殿,並脫掉鞋襪,解下佩劍,等待太后陳氏的到來。

見徐宗文已經坐下,內侍監華福子開始提嗓子。

「眾卿奏事!」

百官都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坐在首位的徐宗文,卻見徐宗文面色沉靜,正襟危坐,一副莊重肅穆的樣子,彷彿大殿中的一切,都不能引起他半點的情緒波動。

皇帝司馬德宗微微皺起眉頭,眼底閃過一絲不悅,百官的側目舉動和徐宗文的這副做派,讓他的心中有些膈應。

「啟稟陛下,臣有事奏報。」

說話之人乃是尚書右僕射張玄之,只見他起身站出,拱手一禮,「陛下,逆賊桓石虔出兵作亂,意欲廢天子以自立,如今京畿之圍雖解,朝廷應速速派兵征討。」

「卿所言極是。」

司馬德宗聞言點點頭,「不過朝廷應派何人征討為宜。」

「啟稟陛下,忠勇奉國,明德至親,莫如大將軍大司馬。」散騎常侍王謐立刻起身回答。

原丹陽尹王珉被黜,這才有了車胤代任出據西州城,王謐自第二次西征北伐後接替殷仲堪正式出任散騎常侍,自此便暗中與徐宗文交好。

「陛下,大將軍大司馬兩挫敵寇,使王師士氣大振,可由其領兵出征,此戰必勝!」尚書右僕射張玄之、丹陽尹車胤、江州刺史桓伊、禁軍大統領張松之都附和道。

「陛下,大將軍大司馬驃姚驍勇,武功冠絕,先帝曾言『此乃我朝之衛霍』,其北伐所建之功天下有目共睹,乃當世之名將,定能一舉剿滅逆賊,揚我大晉軍威!」尚書令王珣也跟着上奏。

坐在御座之上的司馬德宗不動聲色地瞥了後面的珠簾一眼,心裏是愈加凝重,這些朝廷竟一股腦的都在為徐宗文吶喊助威。

這反倒使得司馬德宗不想派徐宗文統兵了。

「大司馬乃護國柱石,不應輕出,朕以為應另擇一宿將,來負責征討……」

司馬德宗的話還未說完,便起身打斷,「陛下何出此言!大將軍戰功卓著,逆賊桓氏之所懼也,朝廷豈有棄良將而不用之理!」

「右僕射這是說朕所言有誤嗎?」司馬德宗的臉色立刻就難看了許多。

「陛下,廊廟之議,王者不得專也!」

張玄之非常硬氣的回懟道:「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親,不得護國討逆,而捨近求遠?大晉之隆,其殆乎哉!」

「哎!」

「陛下所言不虛,臣暫時不宜外出征討,朝廷應該推舉德才兼備之人領兵先行討伐荊州,以昭世人,朝廷對逆賊絕不姑息養奸!凡是對朝廷有二心之人,朝廷絕不輕易放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徐宗文拒絕了王珣等人以自己為主帥率軍出征的提議。

聞言,百官都在讚歎徐宗文品行高潔,對皇帝忠貞無二,畢竟這真的是在給皇帝一個台階下。

「大司馬既然已有定議,那麼臣以為應該趁桓賊兵敗未久立足未穩,即刻詔令平東將軍諸葛侃率軍出征。」右僕射張玄之繼續建議。

「准。」司馬德宗正在猶豫不決,這時候太后陳氏從珠簾之後走了出來。

「拜見太后!」

誰也不知道這一位是什麼時候來的太極殿,一時間百官還真有些不太適應。

「擬詔:以平東將軍、監鄴城諸軍事諸葛侃為征討大都督,總期軍務,削平不臣,討伐逆賊!」

「諾!」徐宗文出列接詔,「時至歲末,臣以為朝廷使用太元年號十八年,年逾亦久,新年朝廷就應該有新氣象,不若改元。」

「大司馬認為新年號應該定什麼為好?」

「熙者,興盛之意,蘊萬民康寧,天下熙盛之意,平者,則意在朝廷攘除奸凶還天下大治,所以臣以為熙平尚好。」徐宗文表面上搜腸刮肚,實際上這是他早就準備好的。

能否主導改年號也是驗證他的權力是否真的已經到了無人企及的地步!

「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大司馬言之有理,臣附議!」尚書令王珣立刻第一個站了出來表態。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臣等附議……」

「那就准了吧!」陳氏的話音有些拖沓,有些無助,有一些無奈。

熙平元年(公元394年),在諸葛侃陳兵武昌郡時,徐宗文率大眾出建康走長江經由水路進發江陵,以世子徐世胤為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尚書右僕射張玄之為左僕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入居東府總攝內外,大司馬左長史郗儉為尚書右僕射,佐之。

大司馬軍師祭酒、太子舍人郭裳遷為中書侍郎、太子詹事,右長史謝汪為長史,建武將軍劉裕為鎮南將軍依舊坐鎮石頭城,監會稽諸軍事如故,以防天師道徐道覆之流死灰復燃,為禍三吳。

到了江陵城下之後,徐宗文並沒有發兵立即攻城,而是發佈求賢令,以求天下有才之士充實幕府,填補裴卿、郗儉、郭裳、薛贊幾人的空缺。

很快,從者如流,徐宗文親自接見所有應徵者,從錄用者中挑選數名親自授職,其餘往外為各縣令、長,為期三年,各顯其才再行拔擢。

這副做派,似乎這江陵城還未攻下,荊州已入徐宗文之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大晉:我真不是天命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荊州桓氏衰微(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