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往村落

第2章 前往村落

「這個大蟲,害人性命,該當如此」

一壯漢上前看了看倒地的老虎,又順道補了兩刀,徹底殺死了老虎后,怒道。

而另一個壯漢也上前看了看老虎,一臉大笑。

「哈哈哈,今晚我們有虎肉吃了」

壯漢笑道。

而看着兩個獵戶裝扮的壯漢后。

李鄆三人相視一眼,心中又恍惚了一陣。

看來我們三人都穿越了啊。

「敢問二位壯士從哪裏來,今夕是何年」

三人對視一眼后,自然由學歷史系的李鄆上前對二人一拜。

「三位先生不像是本地人吧,這裏是廣州府龍門縣龍門崗,西去縣城二十里,向北八十里是惠州府長寧縣,向東百二十里是惠州府河源縣,向西至廣州府城二百里,不過我不知道如今是哪年,只知道是今年是庚寅年,屬虎,如今是一月二十六日」

一壯漢對三人笑道。

「看三位先生狼狽的樣,是迷路了嗎」

另一壯漢也笑道。

「額,正是,我們由北方而來,本想去廣州府城,可不想迷失了路徑走到了這深山之中」

李鄆先停頓了一下,又拜道。

「看三位先生面善,我叫黃廣增,這位是我哥哥黃登元,如今天色已晚,要不隨我們去村中暫居,我們村邊有一條龍門水,三位先生可在那洗漱,沐浴一番,今日我們兄弟倆的獵物也夠多,還有一條大蟲,一會烤了請三位先生食用如何」

黃廣增對李鄆三人一拜后,笑道。

「這,剛剛二位壯士救命之恩,尤未得報,又怎敢叨擾」

李鄆心中想了想,拜道。

「無妨,我們山裏人家,沒那麼多規矩,先生不必客氣」

黃登元也笑道。

李鄆見二人熱情如此,也不好再推辭。

「既如此,有勞了」

李鄆對二位一拜后,便招呼了一下劉元稷,於海皎二人一道,隨黃家兄弟二人一起往二人村中而去。

「老李,老李,他們幹嘛稱呼我們為先生,我們哪裏像先生了」

去的路上,劉元稷小聲對李鄆問道。

「看我們這身破爛不堪的衣服沒有,綢的,說明我們這具身體原主人應該是個富貴人家,最少也是書香門第,秀才出生的家室才能穿戴綢緞衣物,看他們的穿着了嗎,麻衣,粗衣,那是底層百姓的衣着,古代可是等級深嚴的時代,什麼樣的服飾,代表着什麼樣的地位,我們這一身一看就是書生打扮,叫一聲先生,自不為過」

李鄆向劉元稷解釋道。

「因為這些衣服太貴了買不起嗎」

於海皎則問道。

「不算是,實際上古代富商巨賈也是不能穿綢緞衣服的,只能穿粗布麻衣,這是因為古代是個重農抑商的時代,士農工商,階級固化,深嚴,所以沒有官身,沒有功名,想穿綢緞衣服,那是不可能的」

李鄆又說道。

「只可惜我們不知道這具身體叫什麼名字,哪裏人士,要真是一個富貴人家,或者書香門第,咱們仨這一時也就有着落了」

劉元稷笑道。

「按理說這三人應該是一出門遊歷的學子,應該最少也有身份文牒或者木牌什麼的,可是我找遍全身,也找不到,或許掉哪了吧,還有如今我們不知道是哪個時代,不同時代自有不同時代的過法,不過看他們的衣着,頭飾,應該可以肯定不是滿清時期,而之前那人提到過廣州府城,如此看來我們應該在廣東一代,而歷史上廣州第一次有這名是漢末呂岱所創,後來到唐代建立了廣州都督府,到五代十國時期,廣州成為南漢國都興王府,宋元又稱廣州路,到明代又建府,所以我們所處的時代,應該要麼是唐,要麼是明,而唐代這裏應該還是蠻荒之地,也沒有惠州府啥事,故而我認為我們應該處於明朝,不過就是不知道如今是明朝哪個時期」

李鄆搖頭說道。

「明朝也挺好啊,前期萬國來朝,中期學風鼎盛,後期就混亂多了,前中期也好,千萬別後期」

劉元稷嘆道。

「還是前期好,中後期歐洲都大航海了,我們還故步自封,推行海禁,最後滿清入關,到百年國恥,想想都恐怖如斯啊」

於海皎也嘆道。

「你們想啥呢,我們現在連生活都是問題,明天都還不知道怎麼過了,哪想得到這麼多」

李鄆看着有些飄飄然的二人,駁斥道。

「還是得有理想哪,你看啊,你學歷史的,又一直搞文史工作,對各種歷史走向瞭然於心,老劉理工科博士研究生出生,什麼化學,物理,自然科學,各種機械工業也極為了解,我呢軍校出生,訓練,指揮作戰,那是一把好手,咱們三人聯手,那豈不是要獨步世界了嗎,想想要是弄出個衝鋒槍,戰列艦什麼的,那還有誰能敵乎」

於海皎一臉興奮的說道。

「不是我潑冷水,我研究歷史的,有些比你清楚,知道考工記嗎,墨經嗎,九章算術嗎,夢溪筆談嗎,這些都是我華夏先民的智慧結晶,如這墨經,你能想像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完整力學理論,而且和牛頓的理論高度一致嗎,基礎科學,手工業我們不是沒有,就是不受統治階級認可,就如這明朝,就把匠戶當賤籍來看,所以後世那一套,沒有完整的科學工業體系,想都別想」

李鄆瞪了一眼於海皎,又駁斥道。

「這一點我也認同,就如這水泥吧,需要石灰石,黏土和礦渣,其中工業礦渣就是一大難點,還有烘乾,研磨技術也是問題,更別說水泥要一千五百度的高溫煅燒,先不說溫度,目前沒有蒸汽機,根本不可能持續大批量製造水泥,弄一些出來實驗到是有可能,但是這是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高爐煉鐵唐宋到是有,但是溫度和穩定性也是問題,如今的高爐最多也就一千二三百度,根本不可能將鐵融化,大規模鍊鋼更不可能想像,還有肥皂,玻璃這些,明中期后,歐洲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到是帶了過來,哦對這個時代應該叫大小弗朗機和紅夷,這些反應我都懂,但是要弄純鹼,燒鹼也是難題,關鍵是原料,食鹽,硫酸,煤,石灰石,看着簡單,但是這個時代鹽可是奢侈品,硫酸到是可以用硫磺燒制,但是純度和後世根本沒法比,所以要想打造,太難了,更別說其他更複雜的東西了」

劉元稷也嘆道。

「那咱們跑這來,不會是來玩的吧」

於海皎見有些垂頭喪氣的二人,驚呼道。

二人看了一眼於海皎,嘆息一聲。

不知不覺中,三人已到達黃家兄弟的村落之中。

只見這是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山谷地帶,村落依水而建。

看起有些簡單,樸素,甚至有些簡陋,連房舍都是漏風那種。

三人被黃家兄弟一路帶到了村長家中。

看着眼前房舍,三人沉默了。

只見房舍四周都是滴水的聲音,刺骨的冷風傳來,刺進皮膚,昏暗的光線照入房中,看不清任何物件,潮濕的地板黏黏的,四處都是骯髒的灰塵。

這能住人嗎。

三人心中嘆道。

「這位便是我們里尹黃福」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之最後的帝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之最後的帝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前往村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