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研習政務(下)

第74章 研習政務(下)

如此,皇帝心境也開闊許多。拿出好久不曾臨的二王帖子來,在寬大的梨花木桌子提筆臨字。崔公公親自侍候皇帝筆墨,滿心頎喜低聲道:「陛下怕是一年都沒有臨二王的字了。」

皇帝停筆,似乎對自己這幅字頗感滿意:「太子與文學參軍、曹掾舍人、相處都十分相得,對太傅詹事十分恭敬有禮。學史有心得。」

看着皇帝的字,催公公目光中忍不住流露幾分讚賞:「太子仁孝,性子溫和,太平盛世時講究治國,有陛下親教政務,太子必是一代明君。」

皇帝舉起字幅,就光而看:「如今天下安穩,卻也不少弊端。『皇帝放下字幅,來回走了幾步,抬頭道:「阿緯你陪朕去去弘文館看看太子,這幾天和太傅們學晉史不知有有何心得。「

皇帝躑躅的走了幾步,沒頭沒腦問李經緯:「阿緯,你亦在弘文館跟着夫子念過書,讀史知古今,太子眼下最該做什麼?」

皇帝生平最恨花團錦簇的廢話,若說得多了,顯浮誇,李經緯略一沉吟,簡明扼要道:「太子選些穩重堪用的人才,克勤盡勉,累積資歷,造福地方百姓,漸成國之棟樑。」

皇帝點頭道:「你說的對,一代明君身邊要有得力輔助的賢臣,一刻都不能鬆懈啊「

太傅正在說史:

「親疏因其強弱,服叛在其盛衰」,聚則萬乘,散則獨夫,朝作股肱,暮為仇敵,國有全盛之機,亦有衰敗之時。盛時尚可巡撫蠻夷,四海昇平。敗時自免不了受其侵害。羈縻異域,可保一世,但命廢之時,荼毒亦深。」

整個兩漢時期,羌人屢叛屢降,鬧了無數次。之所以反覆折騰,原因之一就是朝廷總想招撫羌人,每次都接受叛黨的投降。從博弈論的角度看,羌人發現造反是個收益很大、風險很小的生意,就更有動機去幹了。

」世家大族起自東漢,本來的意思是指經學傳家,家風清正,世代有人出仕為俸祿兩千石以上的士大夫家庭,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四世太尉的弘農楊氏,世家大族,宦官,外戚,而這三者之間誰得勢都有自己私心。世家大族他們有自己龐大的莊園田產,部曲,奴婢,私兵,並有強大的鄉里號召力,往往振臂一呼,從者數萬,財才強大,可用於招兵買馬,提供軍械,這些家族對皇權的威脅極大,他們在朝可以牽制宦官(比如十常侍),外戚(何進),在外鎮可以輕易拉起一支武裝力量,看袁紹袁術兄弟,割據稱雄,號令天下。「

太子微微點頭,多有明了:「一切的根源在於國力弱小,權力分散,拉幫結派,任人唯親,管理鬆懈,人浮於事,損民肥私,社會分裂,長期對立,地方豪強,各自聚集了大批勢力,互相攻訐,自成派系,到了後來全都騎虎難下,雙方已呈不死不休之勢,那時便是四王爺肯罷休,他身邊的那些人為了身家前程,也是不肯退了的。「

收攏權力。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所以賢明的君主重視法制,不合乎法制的言論,不聽;不合乎法制的行為,不表揚;不合乎法制的事情,不去做。(《君臣》)

把善民當作奸民來治理「國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亂至削;國以奸民治善民者,必冶至強」(國家用治理良民的辦法治理奸民,必然要生亂,以至不可收拾;用治理奸民的辦法治理良民,社會必然要穩定直到強盛。)(《君臣》)

重罰輕賞「重罰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重賞輕罰,則上不愛民,民不死上。」(重刑罰,輕賞賜,這是君主愛護人民的表現,人民就會為君主去送死;重賞賜,輕刑罰,則是君主不愛護人民的表現,人民就不會為君主去送死。)(《去強》)

「重罰輕賞則民畏,犯罪者寡,故謂愛民,民爭赴戰而為上死;重賞輕罰,則民犯罪者眾,故謂不愛民,民怯赴戰,不為上死。」(《商君書解詁定本》)「能生不能殺,曰自攻之國,必削;能生能殺,曰攻敵之國,必強。」(能讓百姓活着,不能把他們處死,是自己攻打自已的國家,必然會衰落;能讓百姓活着,又可以把他們處死的,是攻打敵人的國家,必然會強大。)(《去強》)

道德經: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上古時代,人心樸實,無需標榜什麼標準名號,個個都是有德之人,不需求賢人來治世。後來王道衰落,社會變亂,所以才需要請賢人來治世。法家雖有「國有常法,雖危不亡」之論,但淮南子卻認為不見得:「鳥窮則啄,獸窮則觸,人窮則詐。峻刑嚴法,不可以禁奸。」雖然法律嚴格,然而眾生業海,照樣犯罪殺人。這就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的道理。這又否定了法家的道理。縱觀春秋各家之論,雖各有其專,但都是斷章取義,多是對大道的肢解。無論是墨子的「尚賢」人治,還是法家的「法治」,都是一種離道的偏頗。還是要道德化人間,才能使天下真正太平。正因為「尚賢」所固有的弊病,所以太上才提出「不尚賢,使民不爭」。

只一夜春雨,牆角的莆公英明亮黃色的花蕾歡快的舒展開來。

聽說皇帝胃口開了,蕭后把封在罈子裏的楊州名吃桂花蜜汁藕拿出來,還親手做了玫瑰餅,紅蓮香稻讓武媚給皇帝送到萬年宮去。

武媚看着那些精巧的點心,連連讚歎。蕭后無奈道;」從古到今,有多少聰明伶俐的女子,因無處施展才華,只能在衣食上用心,皇帝什麼名貴的東西沒得吃?什麼大廚的手藝沒見過?他要吃後宮嬪妃做的食物,也不過是圖個溫馨家常的過日子感覺。無可吃之物不是沒有吃的,只是沒有合口味的而已。「

武媚大著膽子問:「蕭孃孃,女人到底有何魅力讓男子常情不忘,靠的不僅僅是美貌那麼簡單,那到底要靠什麼呢?詩詞歌賦,賢德端方,風致宛然?」

蕭后眉眼溫厚,宛如一泓溫泉般淳然:「皇帝也是人,在旁人眼裏是君父,在親近的人面前不需要太多拘謹,能緩緩入心才是最重要的。詩詞文學是小道,女子的才學也被認為是小巧輕艷的。多看史書,舉止方能大方,內涵始會外溢。讀史也的確是可知興衰,若讀不懂,讀了只會有害反而堵塞心竅。「

簡純連聲稱是:「女子這一輩子要活的好,門道可大了。才人,你要學着點蕭娘娘洞明世事。」

歲月暈染了容顏,和蕭后做伴的的日子,過得安心,踏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君臨天下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君臨天下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4章 研習政務(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