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63

木匠皇帝163

天啟七年風調雨順,讓大明王朝的所有人都懷疑過去的六年裏,那不停的每年黃河決堤、淮河泛濫、東西南北中的地動之真實性。更懷疑今年的平安,老天會不會在明年、在以後加倍地找補。

豐收的喜信兒,先從江蘇、山東、河南遞到京城。往年受黃河、淮河水災折磨的三省,今年太平地過來了。最後是周永春上呈遼東秋收的成績,同時轉來熊廷弼從遙遠的奴兒干都司的遞迴來秋收成績,遼東全境相加——不再需要朝廷貼補糧食了。

土默川和寧夏兩地的糧食,早就已經滿足三邊駐軍的需要。更因為陝西、甘肅、寧夏遷出了三分二之上以上的人口,留在當地的人,也以植樹換取朝廷的銀米為主。渭河等河流灌溉區域的農田,因為水源充足,風沙減少,保留下來的少量耕田,卻獲得增加一半的產量。

不需要再運糧食去賑濟陝西的百姓,也不需要再運糧食去遼東,內閣和戶部的官員,都跟着天子鬆了一口氣。

山西無旱無澇,基本能自給自足。京畿雖人口眾多,但有津門等新開墾出來的大片水田作支撐,單河南和山東的運過來的糧食,就基本能夠滿足了京畿的需求。

朱由校與內閣和戶部商議后,戶部從應急款項中拿出了幾十萬,購買農戶手中的餘糧,免得穀賤傷農。這一年湖廣的豐收,讓大明空置很久的常平倉滿了近半。

繁忙運河上的上川流不息的運糧船,今年罕見地減少了。可這樣的減少,讓上至皇帝、中間的文武百官、下面的黎民百姓都欣喜若狂。

多少年了,終於盼到了一個泰平年景了。

周嘉謨在天啟八年初一的開年宴上,因為高興就有點兒喝高了。他拉着過來給他斟酒的太子,抽抽噎噎地淌眼淚。

「殿下啊,陛下這幾年過的辛苦啊。」

一句話勾起了在場這些老大臣的心酸,往事不堪回首啊。

五歲的太子趕緊仰頭成六十五度安慰老尚書,「太傅不要傷心啊,一切都已經好了。」還體恤地掏出自己的手帕,踮起腳要給周嘉謨擦淚。

二皇子從認人就是太子的小尾巴,睡醒了看不到太子就要找,會走了就拽著太子的衣襟走。太子給周嘉謨斟酒了,他必要跟在後面再斟酒一杯,看着人喝下去才肯罷休。

王安帶着小內侍端著酒壺,彎腰幫着這哥倆扶著酒壺。

孩子太小,根本就拿不穩酒壺斟酒。

二皇子見周嘉謨哭的太凄慘,也學着太子掏出手帕給周嘉謨擦淚,王安趕緊上前一步,掐住二皇子的肋下,把他扶穩當了。

但二皇子要學哥哥安慰周嘉謨:「太傅不要傷心啊,都已經好了。」可剛剛一歲半的二皇子,把太子的一句話學的七零八碎,變成「太傅傷心好了」。

糯糯的童音卻吐字清晰,讓有些喝高的周嘉謨愕然之下卻聽得明明白白的,憑他心裏積滿了再多的傷感情緒,也被二皇子一句話趕的不見蹤影了。

王安還能繃住,跟在他後面捧酒壺的小內侍卻憋不住想笑。王安嚴厲地橫了他一眼,小內侍趕緊低下頭去,咬着嘴唇想深藏表情,可那抽搐不止的肩膀,還是泄露了他的心思。

太子對弟弟是非常有耐心的,一字一詞慢慢又說了一遍,還把一句話斷成兩部分,二皇子終於順利地學完整了。

這讓周嘉謨從心裏往外感受到太子的真誠安慰,妥帖得全身毛孔都舒展開了。

黃克纘對周嘉謨說:「明卿兄,你我今日得太子和二皇子斟酒,即便是今年致仕,這輩子看到了海晏河清、國泰民安也滿足了。」

周嘉謨接過太子的手帕,擦擦渾濁的老眼,把眼角的濕意都拭去了,清清嗓子對太子說:「老臣謝太子敬酒,謝二皇子敬酒。」

二皇子把自己的手帕遞到周嘉謨眼前。

黃克纘提示老夥伴,「快接了二皇子的手帕。」

二皇子跟着去養心殿也有幾個月了,他只要看到太子安穩地坐着不說話,他也就不哭不鬧挨着哥哥坐着不吭聲。雖是很多時候沒坐多久就睡著了,但不影響重臣們對二皇子的熟悉。

周嘉謨趕緊接了二皇子的手帕,太子帶着弟弟又去給黃克纘敬酒。黃克纘雖然沒有說什麼傷感的話,但是潮濕的雙眼還是泄露了他內心的激蕩。

周嘉謨端起酒杯,與黃克纘心照不宣地共飲。

坐在開年宴席前面的六部尚書、侍郎、還有英國公、定國公、以及幾個能參加小朝會的侯爺,都得了太子和二皇子的敬酒。

美的這些人各個臉上都笑成了一朵花。各自的心裏都想着這樣的一句話——不枉費這些年死心塌地為天子、為朝廷盡心盡責地努力付出啊。

公鼐一反平日裏的嚴肅,笑着對天子說:「陛下,太子仁孝,友愛兄弟,臣恭喜陛下了。」

朱由校笑着回答:「也是孝與和倍聖教導的好。」

公鼐和周如磬立即齊聲說:「臣不敢當。」

葉向高贊道:「太子秉性好,陛下引導的好,孝與和倍聖教導的也好。」

與天子坐的近的老臣,有資格與天子隨意說話的,都開口誇讚兩位皇子。

朱由校讓太子去給周嘉謨和黃克纘敬酒,是想酬謝這兩位老臣,這些年不顧年老體邁,一直堅持在朝堂為自己鎮場子。

如今風調雨順了,自己也在朝堂確定了一言九鼎的地位,周嘉謨以自己已經八十三歲了,提出要致仕返鄉,鑒於這時候的人都要歸葬祖墳的習俗,他也不好再挽留這老大臣了。

與他同時致仕的還有黃克纘,也七十九歲了。天子已經擬下太子太傅的贈賜,用以感謝兩位老大臣半個世紀的操勞。

大概是天啟七年的風調雨順,讓老臣們生出如釋重負的寬慰了,秋天就陸續不斷地有老臣提出致仕。公鼐也提出致仕,但是朱由校只同意他卸了禮部尚書的職位,卻留他繼續在朝中教導皇子幾年。

三代帝師的榮譽,讓公鼐立即就應下了天子的挽留。

工部尚書王永光的致仕,朱由校就沒有同意了。他挽留王永光干到七十歲,也就是再干一、兩年的事情,王永光欣然接受了。在朱由校的心目中,有王永光做工部尚書頂在前面,徐光啟就可以不理會工部的瑣碎事務,帶領他的學生們全力注重急需的軍備研發。

周嘉謨在過去的一整年都在為致仕后的事情做準備。

在冬月的時候,他終於提交給朱由校幾份他滿意的六部七卿的候選提名。君臣帶着兩位什麼都聽不懂的皇子,閉門商討了小半個月,才定下了最新的內閣、尚書、侍郎名單。

朱國祚接任吏部尚書、何熊祥接任刑部尚書、周如磬接任禮部尚書。

戶部、兵部、工部尚書不變。

補了何如寵、周延儒、楊景辰做閣臣;

商周祚為左副都御史;

調了蘇茂相、左光斗分別做吏部左、右侍郎;

魏光緒為刑部右侍郎;

拔擢張瑞圖、林欲楫做禮部左右侍郎。

楊漣、張文郁為工部右侍郎。

定下這些這些重臣之後,朱由校起身對周嘉謨抱拳致謝。

「有周卿這番謀算,大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不虞無立國支柱的重臣。」

慌得周嘉謨趕緊起身還禮。

「陛下,這是老臣應做之事,可不敢受陛下之禮。」

「周卿承得起。若無周卿這八年襄助,朕會更艱難的。大郎,帶着你弟弟過來替父親謝謝太傅。」

太子領着二皇子行禮,這個禮,周嘉謨從容地領了,然後鄭重地給兩位皇子還禮。

「陛下如此禮遇老臣,老臣縱使鞠躬盡瘁、死亦瞑目了。」說的太不吉利了。

太子乖巧地安慰周嘉謨:「太傅會長命百歲的。」

二皇子跟着鸚鵡學舌,「長命百歲。」

周嘉謨激動地拉着太子的手,對朱由校說:「陛下,大明有這樣的儲君,老臣就是去見穆宗、神宗、光宗也無愧了。」

在天啟七年的預決算通過之後,吏部把最新的六部七卿和閣臣的名單公佈了。雖然在此之前,朱由校和周嘉謨君臣二人都找了相關部門的尚書研究過、徵求過、他們對本部門補充進去的新人意見,但是這份名單還是震呆了不知其它部門官員任免的重臣。

周延儒能從西南回來,不得不佩服狀元是有真本事、真實力的,人家是全憑自己干回來的。但是天啟二年的進士張文郁,現在就晉陞為工部右侍郎,真的如同晴天霹靂般震撼了六部七卿。

誰從進士到侍郎不得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都熬不到三品的侍郎。

而張文郁才用了六年啊!

工部尚書王永光本來就對誰做侍郎沒什麼意見,天子和周嘉謨找他提起張文郁的時候,他倒是很贊成。因為這幾年他越發地看明白了,在工部必須要有「真本事」——有陛下需要的「奇淫巧技」,不然就會淪為處理日常事務、也就是雜事「跑腿」的。

這也是他想致仕、卻說不出口的理由。

而天啟二年分到戶部觀政的新科進士張文郁,作為一個小小的主事,沒多久就能跟在徐光啟後面幫忙;沒用上一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徐光啟的親傳弟子,成為徐光啟倚重的人才。

考慮天子拔擢楊漣做工部侍郎,不僅有楊漣是顧命大臣,繼續混在人才濟濟的兵部中、幾乎算是沒有了出頭之日,還有天子欲拔擢勛貴去統領兵部的意思。而楊漣到了工部,正可以接在自己或者是接在徐光啟之後為尚書,可以一直承擔處理工部日常事務之責任。

王永光把前後都想明白了,面對同僚有疑惑,趁自己還是工部尚書,自然要站出來協助吏部做出解釋,好給自己的兒孫留下一份香火情。

「各位,我本來也提出致仕了。但陛下挽留,我就腆顏在工部繼續做尚書、為陛下繼續效勞到七十歲。工部之所以這次增選了兩位右侍郎,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在這一兩年內做好事務交接,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完成火炮、蓋倫船等的改進。」

提到火炮的改進,誰都沒話兒講了。張文郁在最新式火炮和蓋倫船的研發中,其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他憑藉這樣的能力,不僅僅是贏得了工部的同僚認可,還得到了天子的多次讚譽,這是繼黃克纘和徐光啟封爵之後,陛下的另一個要學子們重視數術和「奇淫巧技」的信號。

這才是其破格提升的關鍵啊。

所有人立即想明白了張文郁升職的內里關竅。

至於其他人的晉陞就都是憑能力而得來的了,內里並沒有什麼花哨。天子和周嘉謨對官員的考評、拔擢,總是能夠讓所有人心服口服。

於是在天啟七年最後一次的大朝會上,吏部這樣的最新六部七卿名單公佈了。並在天啟八年的開年宴上,各部晉陞的尚書、侍郎都各就各位。他們要在新一年裏,在天子的率領下,以新的陣容迎接屬於大明的輝煌燦爛。

坤寧宮裏也在舉行着招待誥命夫人的宴席,皇室以瑞安大長公主朱堯媛(神宗的同母妹妹)為首,帶着壽寧長公主朱軒媁(神宗第七女),光宗的第五女寧德長公主朱徽妍,第六女遂平長公主朱徽婧、第八女樂安長公主朱徽媞,與瑞王妃(神宗第五子朱常浩之妻)、惠王妃(神宗第六子朱常潤之妻)、信王妃(光宗的第五子朱由檢之妻,親王王妃)和潞王妃(神宗同母弟的兒子朱常淓之妻),一起招待前來參加宴席的誥命夫人。

去年皇家一氣嫁出去了三位公主,還給信王朱由檢(親王)和潞王(郡王)朱常淓都娶了親。帝后一改既往帝室只與平民聯姻的二百年傳統,給信王娶了吏部尚書周嘉謨的嫡孫女,給潞郡王娶了戶部尚書李起元的嫡孫女。

三位長公主的駙馬,不是出身門風清正、書香門第、有前程的舉子,就是伯府的有能力的嫡子。而且天子說了,駙馬不受身份的限制,可以繼續考進士、做官、領軍。因此前年選駙馬的時候,坤寧宮差點被踏破了門檻。

最後還是天子說要在三品官員以上人家的嫡子中選擇,才使得事態平息下去。

這些公主和王妃,不提已經上了年紀、輩分最高的瑞安大長公主,也不提壽寧長公主、瑞王妃、惠王妃屬於長輩,單去年經皇後手出嫁的、朱由校的那三個異母妹妹,還有新娶進門的兩位王妃,都恭敬地跟在皇后的身邊,非常有禮地款待進宮參加宮宴的女眷。

因為皇后不止一次地耳提面命,這些誥命夫人因夫、憑子得以晉封,皇爺要借重她們的丈夫和兒子治國理政,那麼皇室的公主、王妃,包括她自己在內,也都要對她們禮遇。要是哪一個失禮了,以後就不用再進宮、也不用想再參加宮宴之類的事情了。

這個警告是非常嚴重的。由於朱由校在褫奪了太/祖所封的那些親王、跟着又對宗室違法等行為不假辭色地予以嚴懲,使得宗室中再無人敢作姦犯科。這些能留在京中的公主和王爺,算是天子最近的血脈了,她們也都曉得厲害、謹慎地做人做事,無人再敢越雷池一步。

公主們對皇后的警告,是為自家丈夫和兒子好容易有了前程不敢不敬服;瑞王妃、惠王妃來自民間,對上英國公府出身的皇后,滿身心都是畏懼。但信王妃和潞王妃的出身,決定了她倆知道皇后所言非虛。

皇后都帶頭禮遇誥命夫人們,讓這些誥命夫人多得一份尊敬,她們就只能跟從去做。無論是出於對自家男人前程的關心、還是對皇后的敬畏、自身的素養,這些公主、王妃都一反高高在上的作態,努力平和地對待進宮領宴的官員內眷。

英國公夫人作為皇后的母親,自然更受禮遇。但她在皇後起身去休息的時候,匆忙也跟了過去。

「娘娘還好?」親娘就沒有不在這時候擔心女兒的。

「挺好的,母親放心。我沒什麼事兒。這個是個省心的,比懷大郎的時候還輕鬆呢。」

「娘娘連生了三個了。」英國公夫人感慨。

「皇爺說了,這個生完再不生了。」

皇后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自家的三個嫂子都是這樣隔了二年生一胎。她懷了這一胎,多少有些出乎了帝後夫妻的意料。可儘管她沒什麼不適、懷的還異常順利,皇帝還是把二皇子也攬過去帶着,只讓她好好養著。

帝後夫妻二人和樂,天子帶着太子和二皇子,英國公夫人也就問上一句罷了。

英國公夫人點頭,她也不是太擔心。她自己和三個兒媳婦都是這麼生過來的。女兒自小就練武,比三個兒媳婦身體還要強一些。再說了,宮裏又沒有其他嬪妃和雜事煩擾的。

「我當年也是連着生了你三個哥哥的。然後啊,我就想生個女兒。哪想到好多年都沒有消息。」

「母親最後還是有了我,遂了心愿啊。」

皇后靠在母親的懷裏,一幅散懶的模樣。英國公夫人攬著女兒,輕撫她的後背。

「是啊。現在府里有八個兒郎了,我就想有個小孫女。你三嫂說得指着你大嫂、二嫂了,她就是再生,可能還會是兒子。」

皇后摸摸還沒有顯懷的肚子,「那這個,豈不是皇子的可能性大了?哎呀,這個最好是公主。」

坤寧宮暖閣里的人,表情都一致地認為皇子的可能性大。

立春搶先開口說:「生皇子也好啊。皇爺天天把大郎、二郎都帶在身邊。要是個皇子,也能跟着皇爺去前面。可要是公主,就只能跟我們一樣,關在宮裏不見外頭了。」

英國公夫人把立春叫過來,「你這性子啊,還是跟我回府嫁人吧。不然早晚會惹禍上身的。」

立春跪在老夫人面前,撲棱著腦袋不肯跟她出宮。

「老夫人,婢子這輩子就跟着娘娘了。出去嫁人有什麼好,伺候完老的要伺候小的。像我娘一樣,什麼活都要做,還少不了要挨幾下打、挨幾句罵。婢子那麼用心練武,就是不想挨打。

可在娘娘這裏,立冬分婢子的事情,婢子都做得很好的。不挨打不挨罵的,婢子不出去嫁人。」

英國公夫人一直喜歡立春的忠心直率、幹活利索,可是在宮裏,這直率就不是什麼好秉性了。故她問皇后:「你看呢?立春可是我屋裏被你要過去的。」

「母親,她不願意出去就算了。皇爺也不喜歡說話繞彎兒的人。她這樣的直脾氣,在我這裏好過出宮被搓揉。」

宮裏不少一輩子沒嫁人的女官,各個也活的挺高興。皇后肯留立春,英國公夫人就搖搖頭不再提立春出宮之事。但叫過立冬仔細吩咐要看好她,別讓她惹禍了。免得立春自己吃虧,皇後娘娘和英國公府也都丟面子。

立冬立即應下,還勸說道:「老夫人放心吧。立春也就是在娘娘跟前信口開河,皇爺每天過來的的時候,她謹慎著呢。」

天啟八年的上半年風平浪靜的。但是到了六月,就在下旬的大朝會上,浙江送來了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稟報:浙江出現立朝未見的海溢!

以嘉興府、紹興府受災最重。

嘉興府出現颶風,大雨接連數日不停,海水撲上陸地,濱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勝計。紹興也大風肆虐,海水直入郡城,街市中須操舟方可出行。

朱由校帶着朝臣商議救助之法,急命浙江省的衛所將士去搶救受災的百姓,並從臨近的江蘇、江西、福建調派救援糧食、藥品。

葉向高建議道:「陛下,這樣的大災,最好由朝廷派欽差統領,佐以東廠、錦衣衛、禁軍將士輔助,共同去救災。免得衛所兵良莠不齊、或者有不法之徒趁火打劫作亂。」

「葉卿考慮周到。你看派誰去做欽差比較好?」

韓爌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臣請命去浙江。」

吏部侍郎蘇茂相站出來說道:「陛下,臣回京之前就在浙江做督撫,臣為欽差去浙江最為適合。」

何如寵、周延儒和楊景辰也跟着請命做欽差。都察院的御史、翰林院的學士們,也有不少人積極請命做欽差。

劉一燝站出來說:「陛下,臣認為韓虞臣去浙江最適合。虞臣與臣當年在杭州火災時去做欽差,有相似的理由:入閣多年,身兼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到了地方能鎮住宵小、也能控制住局勢,還可以及時做出最適合的決斷。」

「那就韓卿去浙江做欽差。都察院何卿選派得力的欽差副使,明日離京。戶部、工部和內閣留下商議救災的具體事宜。」

天子拍板,劉一燝悄悄鬆了一口氣。他與韓爌同僚多年,韓爌對他相助頗多。這樣的建功立業機會,他想為韓爌抓住,同時也希望兄長對浙江的了解能夠幫助到韓爌。

其實朱由校是屬意蘇茂相回浙江的。蘇茂相在天啟二年還在做浙江的督撫、而後回京做戶部侍郎、現在又是吏部侍郎,浙江的官場他處理起來是遊刃有餘。意味着救災的事情成功了一半。

但是劉一燝作為閣臣多年,提議韓爌去做此事,以韓爌的能力做好此事也不難。韓爌會從浙江的全盤考慮問題、處理救災事宜,還會針對以後做出合適的及時的決斷。這又是蘇茂相目前的眼光未曾到達的格局。

再則劉一燝之兄劉一焜,在蘇茂相之前為浙江督撫,劉、韓二人關係密切,也會給韓爌幫助。劉一燝這樣的提議,是不是有他私心的什麼考量,他要好好看看。

因為葉向高快到致仕的年齡了。誰接任葉向高為首輔,他也該考慮了。

天子這三天都在前面處理浙江海溢風災之事,連着熬了兩晚,也虧得朝廷對救災有了現成的應急措施、還有這些年累計下來的經驗,才算是把所有的事情都順利地安排下去了。

朝廷該出的預防災后疫病的藥物,一部分從京師送到了通州的碼頭,一部分送去了津門,陸路、運河和海陸三管齊下,希望對災區的百姓能夠做到及時的、有效的救助。

可不等天子和內閣喘口氣歇歇呢,浙江又送來一份加急:山陰、會稽、簫山、上虞、餘姚被溺死者,各以萬計,大水不退。

葉向高嘆息一聲,這是為浙江巡撫潘汝楨惋惜。

這一份加急的意義何在呢?

果然天子只看了一眼第二封加急,就交給內閣存檔了。朝廷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結果了。

朱由校連着兩晚沒回坤寧宮,太子和二皇子也都跟着他在養心殿裏囫圇對付了兩天。父子三人收拾整齊了去坤寧宮。朱由校抱一個,拉一個,妥妥的好父親。

「父皇眼睛紅了。不要哭啊。」

二皇子被朱由校抱在懷裏,一手摟着父親的脖子,一手撫上父親的臉頰做安慰。

「父皇不是哭紅了眼睛,是為浙江水災熬夜的。」

好奇寶寶二皇子立即問哥哥:「熬夜是什麼?水災是什麼?」

這樣的問題不用朱由校去解答,太子會盡職盡責做一個好哥哥,解答弟弟所有的疑問。

到了坤寧宮,卻見劉院正等人都守在產房外呢。

「陛下,娘娘在生產,進去有一會兒,胎位都正常。」

朱由校頓感愧疚,忙放下二皇子,「大郎,你看好弟弟,就在這裏站着。王安,你過來陪着大郎和二郎。」

他自己則急急忙忙過去產房的窗外。隔着窗戶問話:「梓童,你可好?」

「還好。」皇后正在憋氣使勁呢,聽天子聲音急切,就卸了勁兒回話,免得他擔心。

穩婆立即提醒:「娘娘,憋住,使勁。」

朱由校知道自己說話的時機不對了,搓着手輕咳一聲,在窗外說:「梓童,我在外面守着你。」

他的話音落下不久,產房裏傳來響亮的哭聲,然後是穩婆大聲的恭喜。

「娘娘,是個皇子。好結實的胖小子!老婆子恭喜娘娘了。」

等皇后都收拾好了,回去月子房,卻看到丈夫抱着三兒子坐在房裏呢。大兒子和二兒子在丈夫身邊,一左一右地扒著父親的衣袖看弟弟。

「你們爺幾個也不嫌熱的慌?」

二皇子立即笑着撲去母親那裏。

「母后,弟弟好小啊。」

太子也舍了新弟弟跟過去,「母后,你還好嗎?」

「好。母后沒事兒。你倆喜歡新弟弟嗎?」

「喜歡。」

脆生生的童音,異口同聲。

朱由校把新生兒抱去皇后的枕頭邊放好。

「辛苦梓童了。咱們以後再不生了。」

皇后抹了一把額頭的虛汗,「我還是想有個公主的。」

「再說再說。你怎麼沒打發人去喊我?」

皇后輕笑,「浙江水災,你這兩天沒回內廷,我猜你定是忙的脫不開身子。再說我生孩子,你回來了也幫不上忙,有母親和太醫在就夠了。」

朱由校一臉受傷,「梓童,我有用的。我可以抱你上產床啊。你不能要再有兒子了,就不要我了。」

皇后被天子逗笑,捂著肚子「哎呦」一聲,嚇得英國公夫人在外面趕緊問:「娘娘可是有什麼不舒服?」

劉院正則請示:「陛下,臣再給娘娘請脈吧。」

皇后說話:「沒事兒,我就是笑的肚子有點點兒疼。你們站了小半天了,也都去歇著吧。皇爺帶大郎、二郎去吃點東西,讓我睡會兒。」

英國公夫人和劉院正這才放下心來。

朱由校沒有馬上帶大郎和二郎離開,他仔細地給皇后擦汗,吩咐立冬和立秋小心照顧娘娘。

皇后問天子,「浙江的事情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你等著看吧,回頭浙江再上的摺子,定是會寫今天風停雨住、海水消退。」

皇后莞爾。

「父皇,為什麼定是今天啊?」

「因為你弟弟已經平安出生了啊。」

立冬在天子背後咬下嘴唇,又來龍子的說法了。

※※※※※※※※※※※※※※※※※※※※

*崇禎元年(1628)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嘉興颶風淫雨、紹興等大風海潮,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

**163章(快結文了,意義不大,看看大明的進士能人,二三十歲的進士比比皆是。)

吏部

朱國祚1559生,字兆隆,萬曆11年狀元1583

蘇茂相1566生1592進士;

左光斗1575生,字遺直,萬曆35年1607進士

戶部

李起元_1559年出生,1586年進士27歲

畢自嚴1569生,字景會,萬曆20年1592進士;

郭允厚1570生,字萬輿,1607進士;

楊嗣昌1589生,字文弱,1610進士(兵部右侍郎兼三邊總督楊鶴之子)

刑部

何熊祥1567生,字乾宰,1592進士

趙秉忠1573生,字季卿,萬曆26年1598狀元;

魏光緒1594生,字孟韜,萬曆40年1612解元,41年1613進士;不到二十歲。

兵部

崔景榮1565自強1583進士19歲

英國公世子張之極

李邦華1574生,字孟暗,萬曆32年1604

禮部

周如磐1567生,字倍聖,1598進士32歲

張瑞圖1570生,字長公,萬曆35年1607探花

林欲楫1576生,字仕濟,萬曆31年解元,1607進士二甲12名

工部

王永光1560生,字有孚,1592進士

徐光啟1562生,字子先,萬曆32年1604

楊漣1572生,字文孺,萬曆35年1607進士

張文郁1578生,字從周,1622進士

都察院

何宗彥1559生,字君美,萬曆23年1595進士

商周祚1575生,字明兼,萬曆29年1601進士

內閣

首輔葉向高1559生,字進卿,1583進士

劉一燝1567生,字季晦,禮部尚書簡東閣大學士,萬曆23年(1595)進士

韓爌1566生,字虞臣,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萬曆20年(1592)進士

何如寵1569生,字康侯,萬曆26年1598進士

周延儒1593生,字玉繩,1613年狀元。二十歲的狀元

楊景辰1580載輔萬曆41年1613進士,會試第二名,二甲17名

**************************************************************************************

1張小姐說:成名要趁早

2胡書記親身經驗總結:每一步晉陞都比別人快一兩年。四十年下來,就是個中央的總。

3大器晚成的話兒別當真,那是糊弄人的。中舉太晚的范進,來不及封侯拜相的。

4本文的公鼐是換了皇帝被改了命。

看看崔景榮和周延儒,那才是人生的榜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彼岸繁花[綜紅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彼岸繁花[綜紅樓]
上一章下一章

木匠皇帝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