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赴宴

第三十四章 赴宴

桓氏微微欠身,低垂雙目,輕聲道:「小叔因昨夜受了風寒,如今病卧在床,未能前來,又怕郎君擔心,掙扎著要趕過來還書……這書據他說極為珍貴的,妾身便冒昧造訪,一來代小叔致歉,二來便是還書的。」

李湛見她滿頭烏黑長發隨意的挽了個髮髻,髮髻之上簪著個極為簡樸的楊木雕花,纏着銅絲的步搖,垂著銀色的流蘇,她說話時,那流蘇便搖搖曳曳的。眉目之間,似乎緊鎖著一汪愁緒,點點波光自雙目中流淌出來,卻又讓人難生褻瀆之心,唯覺清澈通透,仿若林間溪流。只是眉梢間隱露皺紋,帶了些凡塵中的滄桑之感。

她身上穿着件蔥綠織錦的皮襖,雖然看樣式頗為陳舊,卻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燦爛的錦緞也顯得黯然失色。說話之時,顯得文靜優雅,自有一種成熟少婦的韻味,便是比起紫茵的端莊高貴,也不遑多讓。

「歡奴生病了么?可請了大夫醫治?」李湛這麼問,倒是出自真心,他早已過了知好色而幕少艾的年紀,更何況他一向將情義二字看得格外重的。

桓氏點頭道:「請過郎中的,郎中說將養個三五日便好,只是因怕耽誤了郎君的事情,小叔心裏很是不安。」

李湛擺手道:「抄書的事,也不急於一時,且讓他安心養病便是了。這本書,你還是帶回去讓他閑暇時看看吧——雪夜擁被,病中讀書,也可稍減煩悶。」

桓氏微微一笑,雖然這笑容裏帶着淡淡的哀愁,卻也讓人心神為之一盪,她抿了抿薄薄的嘴唇,說道:「小叔執意要將書還來的,親身卻不敢擅自做主。」

紫茵笑道:「你是他嫂子,有什麼做不得主的?」桓氏聞言低頭淡淡微笑,卻不分辨,楚楚神態,愈發讓人憐惜。李湛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再去取上幾本,勞煩你一併帶回去,就說是我的意思,讓他好生養病,我還等著安排他許多事呢。」

桓氏抬起頭飛快的看了眼李湛,又低垂眼瞼,柔聲說道:「既如此,妾身便替小叔謝過郎君了。」說着,起身對李湛盈盈一拜,李湛伸手虛扶道:「些須小事,何足言謝,且先安坐,我去去便來。」

待取了幾冊書籍交予桓氏收了,她便起身告辭,紫茵親送至院門之外,見她孤身一人,有些擔憂,便回來對李湛說了,李湛想了想,吩咐楊大眼悄悄跟去,暗中護送。

夫妻兩個回到房中,頭碰頭的圍着炭盆暖手,李湛嘆道:「歡奴命運多舛,此番又趕上生病,不知道往後還有什麼坎坷呢。」紫茵笑吟吟的看着李湛說道:「得遇你這個貴人,他還有什麼過不去的關卡?往後飛黃騰達,還須你拉扯些呢。」

李湛握着她的小手說道:「怎麼茵兒吃起飛醋來了?」紫茵掙脫兩下,卻被李湛越發握的緊了,臉上似笑非笑的說道:「什麼飛醋啊,剛才也不知道是誰,厚著臉皮緊盯着別人——若是茵兒剛才不在,還不知道會說些什麼溫柔小意的話呢。」

李湛搖頭道:「茵兒卻是誤會我了。譬如踏雪尋幽,忽見梅花傲然枝頭,欣賞讚嘆,乃是人之常情,但若攀折採摘,便落了下乘——在茵兒眼裏,我可是那種無狀之人?又或者是招蜂惹蝶的輕薄之輩?」

紫茵嗔怪的看了眼李湛,低聲道:「便只你這嘴裏,什麼話都講的出來,哎呀,我的手都被你捏疼了。」

李湛放了紫茵的手,卻在她臉上輕輕一吻,笑道:「從前我以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才是最高境界,遇見茵兒之後,才知道手捧蘭芳,能窮其一生呵護,才是最為完美的。」

紫茵推開他道:「什麼胡言亂語,說的不明不白的。」李湛微微一笑,說道:「便是你這糊塗的小心眼,我都是愛的。」紫茵越發漲紅了臉,下意識的看了看門口,輕輕在李湛肩上捶打一下,數落道:「大白天也沒個正形,叫丫頭們看見,多臊人呢。」李湛哈哈一笑,說道:「我為卿之夫,卿為我之妻,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第二天休沐,李湛原就答應過去蜀王李恪府中赴宴的,偏生李雲霖怕李湛忘記了,早早的使家僕來請。紫茵親自挑了件蜀錦夾襖,細細的為李湛穿戴好了,又低聲叮囑切勿貪杯,若是夜裏不能回家,使人捎個口信回來,這才倚門目送他上了馬車。

蜀王府在永平坊內,規模宏大,卻並不奢華。李湛在門口下了馬車,見李雲霖正陪在一位面容俊朗,儀態瀟灑的青年身邊,只從服飾上看,想來這青年便是蜀王李恪了。此時先有兩位文士打扮的中年書生談笑着走向前去,見李恪迎在門外,越發喜形於色,躬身行禮,李恪聽李雲霖低聲言語幾句,眼前一亮,對那二人匆匆拱手,讓了一讓,便趕向李湛這邊,笑容滿面的說道:「久聞大名,今日得見,何其幸哉!」

李湛微微一笑,拱手道:「承蒙相邀,特來言謝。」眼中餘光瞥見先前兩位回頭看了看自己,似乎很有些眼熱,也不以為意。李恪倒是很自來熟的拉起李湛的手,一邊向府內走去,一邊說道:「前些日子云霖總也不來,原來是迷上了戰棋,聽他說你也是箇中高手,我雖才學,倒想請教一二呢。」

李湛有些意外,看看李雲霖,見他沖自己無奈苦笑,又聽他說道:「真箇是應了若存兄之言,教會徒弟打死師傅的,如今我與他單挑,十局之中倒是有八成被斬於馬下。」

李恪扭頭對他說道:「你呀,是太計較得失,自然手緊,排兵佈陣上又偏於奇兵,因此輸多勝少了。」

李湛笑道:「不過是個玩兒,哪裏就有這麼多講究的?」

李恪聽了卻大搖其頭,正容道:「天下萬物,其理相通,譬如詩賦與音律、書法與畫技,這戰棋雖說看似簡單,若是細細想去,亦有許多道理在其中呢。」

李湛對於他這番言論,倒也不太吃驚,只是覺得他有些少年老成,不過聽他對李雲霖所言,似乎就戰棋而言,他是喜歡以正合,以奇勝,用堂堂王師,行坦蕩之事。想想歷史上李恪的結局,多少便有些黯然——君子之道,固然問心無愧,然而被冤身死,才是最終的結局么?若是這樣,自己腦袋進水了才會去做什麼君子。

雖然太宗固然說過「英果類我」的話,但其實,李恪並沒有太宗那種雷霆手段,也沒有太宗的隱忍與權謀——這種話,實際產生的效果恐怕是徒增李恪的麻煩而已。

及至進了府中,李恪親自為李湛引見來客,這些人多是文士,個中有個道士,面白長須,身形消瘦,大冷天的穿的卻很單薄,衣袖飄飄,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今日筵席,本是為這道士送行,可是他卻神情淡漠,旁若無人,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李恪對他客氣有加,旁人自然也非常恭謹,李湛不明就裏,悄悄問李雲霖:「這位張道長何許人也?為何如此倨傲?」

李雲霖笑了笑,低聲回道:「他不知道是哪裏人,在江湖上漂泊不定,據說道術非常玄妙,深不可測。只是從未見過,未能領略其玄妙之處。」

李湛聽了,淡淡一笑,心中暗道,這種故弄玄虛的人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挺吃香的嘛。區別在於裝樣的程度了,眼前這位顯然是個高人——忽悠人的高人。不過他倒沒打算充當正義使者,對這位張道長窮追猛打,不揭穿其真面目誓不罷休,今天來赴宴,只是想看看李恪為人如何,沒必要多事。

布政坊,李宅書房內。

李湛有些擔憂的看了看面色蒼白的徐敏,問道:「真的無礙了?」徐敏抿著嘴角,神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手上卻是不停,雖然才病癒,字卻依舊寫得非常工整。李湛見他額上冒出虛汗,便說道:「你且先停筆,我有些事情想與你商量。」

徐敏放下筆,轉過頭看看李湛,神態中隱約藏着一絲戒備,對李湛說道:「什麼事?」

李湛笑了笑,問道:「明年二月春試,你可是要參加的么?」

徐敏眼神一黯,搖頭道:「不。」見李湛似乎還想追問原因,忙又說道:「這是我的家事,請郎君不要再問了。」

李湛哦了一聲,轉而說道:「我在青龍坊,另有一處宅院,平日也沒人住的……」

ps:上推了,票很少,羞愧中。

另,推薦本歷史類的書《羽林大將軍》書號1202026,喜歡爽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桓氏微微欠身,低垂雙目,輕聲道:「小叔因昨夜受了風寒,如今病卧在床,未能前來,又怕郎君擔心,掙扎著要趕過來還書……這書據他說極為珍貴的,妾身便冒昧造訪,一來代小叔致歉,二來便是還書的。」

李湛見她滿頭烏黑長發隨意的挽了個髮髻,髮髻之上簪著個極為簡樸的楊木雕花,纏着銅絲的步搖,垂著銀色的流蘇,她說話時,那流蘇便搖搖曳曳的。眉目之間,似乎緊鎖著一汪愁緒,點點波光自雙目中流淌出來,卻又讓人難生褻瀆之心,唯覺清澈通透,仿若林間溪流。只是眉梢間隱露皺紋,帶了些凡塵中的滄桑之感。

她身上穿着件蔥綠織錦的皮襖,雖然看樣式頗為陳舊,卻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燦爛的錦緞也顯得黯然失色。說話之時,顯得文靜優雅,自有一種成熟少婦的韻味,便是比起紫茵的端莊高貴,也不遑多讓。

「歡奴生病了么?可請了大夫醫治?」李湛這麼問,倒是出自真心,他早已過了知好色而幕少艾的年紀,更何況他一向將情義二字看得格外重的。

桓氏點頭道:「請過郎中的,郎中說將養個三五日便好,只是因怕耽誤了郎君的事情,小叔心裏很是不安。」

李湛擺手道:「抄書的事,也不急於一時,且讓他安心養病便是了。這本書,你還是帶回去讓他閑暇時看看吧——雪夜擁被,病中讀書,也可稍減煩悶。」

桓氏微微一笑,雖然這笑容裏帶着淡淡的哀愁,卻也讓人心神為之一盪,她抿了抿薄薄的嘴唇,說道:「小叔執意要將書還來的,親身卻不敢擅自做主。」

紫茵笑道:「你是他嫂子,有什麼做不得主的?」桓氏聞言低頭淡淡微笑,卻不分辨,楚楚神態,愈發讓人憐惜。李湛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再去取上幾本,勞煩你一併帶回去,就說是我的意思,讓他好生養病,我還等著安排他許多事呢。」

桓氏抬起頭飛快的看了眼李湛,又低垂眼瞼,柔聲說道:「既如此,妾身便替小叔謝過郎君了。」說着,起身對李湛盈盈一拜,李湛伸手虛扶道:「些須小事,何足言謝,且先安坐,我去去便來。」

待取了幾冊書籍交予桓氏收了,她便起身告辭,紫茵親送至院門之外,見她孤身一人,有些擔憂,便回來對李湛說了,李湛想了想,吩咐楊大眼悄悄跟去,暗中護送。

夫妻兩個回到房中,頭碰頭的圍着炭盆暖手,李湛嘆道:「歡奴命運多舛,此番又趕上生病,不知道往後還有什麼坎坷呢。」紫茵笑吟吟的看着李湛說道:「得遇你這個貴人,他還有什麼過不去的關卡?往後飛黃騰達,還須你拉扯些呢。」

李湛握着她的小手說道:「怎麼茵兒吃起飛醋來了?」紫茵掙脫兩下,卻被李湛越發握的緊了,臉上似笑非笑的說道:「什麼飛醋啊,剛才也不知道是誰,厚著臉皮緊盯着別人——若是茵兒剛才不在,還不知道會說些什麼溫柔小意的話呢。」

李湛搖頭道:「茵兒卻是誤會我了。譬如踏雪尋幽,忽見梅花傲然枝頭,欣賞讚嘆,乃是人之常情,但若攀折採摘,便落了下乘——在茵兒眼裏,我可是那種無狀之人?又或者是招蜂惹蝶的輕薄之輩?」

紫茵嗔怪的看了眼李湛,低聲道:「便只你這嘴裏,什麼話都講的出來,哎呀,我的手都被你捏疼了。」

李湛放了紫茵的手,卻在她臉上輕輕一吻,笑道:「從前我以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才是最高境界,遇見茵兒之後,才知道手捧蘭芳,能窮其一生呵護,才是最為完美的。」

紫茵推開他道:「什麼胡言亂語,說的不明不白的。」李湛微微一笑,說道:「便是你這糊塗的小心眼,我都是愛的。」紫茵越發漲紅了臉,下意識的看了看門口,輕輕在李湛肩上捶打一下,數落道:「大白天也沒個正形,叫丫頭們看見,多臊人呢。」李湛哈哈一笑,說道:「我為卿之夫,卿為我之妻,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第二天休沐,李湛原就答應過去蜀王李恪府中赴宴的,偏生李雲霖怕李湛忘記了,早早的使家僕來請。紫茵親自挑了件蜀錦夾襖,細細的為李湛穿戴好了,又低聲叮囑切勿貪杯,若是夜裏不能回家,使人捎個口信回來,這才倚門目送他上了馬車。

蜀王府在永平坊內,規模宏大,卻並不奢華。李湛在門口下了馬車,見李雲霖正陪在一位面容俊朗,儀態瀟灑的青年身邊,只從服飾上看,想來這青年便是蜀王李恪了。此時先有兩位文士打扮的中年書生談笑着走向前去,見李恪迎在門外,越發喜形於色,躬身行禮,李恪聽李雲霖低聲言語幾句,眼前一亮,對那二人匆匆拱手,讓了一讓,便趕向李湛這邊,笑容滿面的說道:「久聞大名,今日得見,何其幸哉!」

李湛微微一笑,拱手道:「承蒙相邀,特來言謝。」眼中餘光瞥見先前兩位回頭看了看自己,似乎很有些眼熱,也不以為意。李恪倒是很自來熟的拉起李湛的手,一邊向府內走去,一邊說道:「前些日子云霖總也不來,原來是迷上了戰棋,聽他說你也是箇中高手,我雖才學,倒想請教一二呢。」

李湛有些意外,看看李雲霖,見他沖自己無奈苦笑,又聽他說道:「真箇是應了若存兄之言,教會徒弟打死師傅的,如今我與他單挑,十局之中倒是有八成被斬於馬下。」

李恪扭頭對他說道:「你呀,是太計較得失,自然手緊,排兵佈陣上又偏於奇兵,因此輸多勝少了。」

李湛笑道:「不過是個玩兒,哪裏就有這麼多講究的?」

李恪聽了卻大搖其頭,正容道:「天下萬物,其理相通,譬如詩賦與音律、書法與畫技,這戰棋雖說看似簡單,若是細細想去,亦有許多道理在其中呢。」

李湛對於他這番言論,倒也不太吃驚,只是覺得他有些少年老成,不過聽他對李雲霖所言,似乎就戰棋而言,他是喜歡以正合,以奇勝,用堂堂王師,行坦蕩之事。想想歷史上李恪的結局,多少便有些黯然——君子之道,固然問心無愧,然而被冤身死,才是最終的結局么?若是這樣,自己腦袋進水了才會去做什麼君子。

雖然太宗固然說過「英果類我」的話,但其實,李恪並沒有太宗那種雷霆手段,也沒有太宗的隱忍與權謀——這種話,實際產生的效果恐怕是徒增李恪的麻煩而已。

及至進了府中,李恪親自為李湛引見來客,這些人多是文士,個中有個道士,面白長須,身形消瘦,大冷天的穿的卻很單薄,衣袖飄飄,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今日筵席,本是為這道士送行,可是他卻神情淡漠,旁若無人,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李恪對他客氣有加,旁人自然也非常恭謹,李湛不明就裏,悄悄問李雲霖:「這位張道長何許人也?為何如此倨傲?」

李雲霖笑了笑,低聲回道:「他不知道是哪裏人,在江湖上漂泊不定,據說道術非常玄妙,深不可測。只是從未見過,未能領略其玄妙之處。」

李湛聽了,淡淡一笑,心中暗道,這種故弄玄虛的人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挺吃香的嘛。區別在於裝樣的程度了,眼前這位顯然是個高人——忽悠人的高人。不過他倒沒打算充當正義使者,對這位張道長窮追猛打,不揭穿其真面目誓不罷休,今天來赴宴,只是想看看李恪為人如何,沒必要多事。

布政坊,李宅書房內。

李湛有些擔憂的看了看面色蒼白的徐敏,問道:「真的無礙了?」徐敏抿著嘴角,神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手上卻是不停,雖然才病癒,字卻依舊寫得非常工整。李湛見他額上冒出虛汗,便說道:「你且先停筆,我有些事情想與你商量。」

徐敏放下筆,轉過頭看看李湛,神態中隱約藏着一絲戒備,對李湛說道:「什麼事?」

李湛笑了笑,問道:「明年二月春試,你可是要參加的么?」

徐敏眼神一黯,搖頭道:「不。」見李湛似乎還想追問原因,忙又說道:「這是我的家事,請郎君不要再問了。」

李湛哦了一聲,轉而說道:「我在青龍坊,另有一處宅院,平日也沒人住的……」

ps:上推了,票很少,羞愧中。

另,推薦本歷史類的書《羽林大將軍》書號1202026,喜歡爽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桓氏微微欠身,低垂雙目,輕聲道:「小叔因昨夜受了風寒,如今病卧在床,未能前來,又怕郎君擔心,掙扎著要趕過來還書……這書據他說極為珍貴的,妾身便冒昧造訪,一來代小叔致歉,二來便是還書的。」

李湛見她滿頭烏黑長發隨意的挽了個髮髻,髮髻之上簪著個極為簡樸的楊木雕花,纏着銅絲的步搖,垂著銀色的流蘇,她說話時,那流蘇便搖搖曳曳的。眉目之間,似乎緊鎖著一汪愁緒,點點波光自雙目中流淌出來,卻又讓人難生褻瀆之心,唯覺清澈通透,仿若林間溪流。只是眉梢間隱露皺紋,帶了些凡塵中的滄桑之感。

她身上穿着件蔥綠織錦的皮襖,雖然看樣式頗為陳舊,卻在她容光映照之下,再燦爛的錦緞也顯得黯然失色。說話之時,顯得文靜優雅,自有一種成熟少婦的韻味,便是比起紫茵的端莊高貴,也不遑多讓。

「歡奴生病了么?可請了大夫醫治?」李湛這麼問,倒是出自真心,他早已過了知好色而幕少艾的年紀,更何況他一向將情義二字看得格外重的。

桓氏點頭道:「請過郎中的,郎中說將養個三五日便好,只是因怕耽誤了郎君的事情,小叔心裏很是不安。」

李湛擺手道:「抄書的事,也不急於一時,且讓他安心養病便是了。這本書,你還是帶回去讓他閑暇時看看吧——雪夜擁被,病中讀書,也可稍減煩悶。」

桓氏微微一笑,雖然這笑容裏帶着淡淡的哀愁,卻也讓人心神為之一盪,她抿了抿薄薄的嘴唇,說道:「小叔執意要將書還來的,親身卻不敢擅自做主。」

紫茵笑道:「你是他嫂子,有什麼做不得主的?」桓氏聞言低頭淡淡微笑,卻不分辨,楚楚神態,愈發讓人憐惜。李湛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再去取上幾本,勞煩你一併帶回去,就說是我的意思,讓他好生養病,我還等著安排他許多事呢。」

桓氏抬起頭飛快的看了眼李湛,又低垂眼瞼,柔聲說道:「既如此,妾身便替小叔謝過郎君了。」說着,起身對李湛盈盈一拜,李湛伸手虛扶道:「些須小事,何足言謝,且先安坐,我去去便來。」

待取了幾冊書籍交予桓氏收了,她便起身告辭,紫茵親送至院門之外,見她孤身一人,有些擔憂,便回來對李湛說了,李湛想了想,吩咐楊大眼悄悄跟去,暗中護送。

夫妻兩個回到房中,頭碰頭的圍着炭盆暖手,李湛嘆道:「歡奴命運多舛,此番又趕上生病,不知道往後還有什麼坎坷呢。」紫茵笑吟吟的看着李湛說道:「得遇你這個貴人,他還有什麼過不去的關卡?往後飛黃騰達,還須你拉扯些呢。」

李湛握着她的小手說道:「怎麼茵兒吃起飛醋來了?」紫茵掙脫兩下,卻被李湛越發握的緊了,臉上似笑非笑的說道:「什麼飛醋啊,剛才也不知道是誰,厚著臉皮緊盯着別人——若是茵兒剛才不在,還不知道會說些什麼溫柔小意的話呢。」

李湛搖頭道:「茵兒卻是誤會我了。譬如踏雪尋幽,忽見梅花傲然枝頭,欣賞讚嘆,乃是人之常情,但若攀折採摘,便落了下乘——在茵兒眼裏,我可是那種無狀之人?又或者是招蜂惹蝶的輕薄之輩?」

紫茵嗔怪的看了眼李湛,低聲道:「便只你這嘴裏,什麼話都講的出來,哎呀,我的手都被你捏疼了。」

李湛放了紫茵的手,卻在她臉上輕輕一吻,笑道:「從前我以為,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才是最高境界,遇見茵兒之後,才知道手捧蘭芳,能窮其一生呵護,才是最為完美的。」

紫茵推開他道:「什麼胡言亂語,說的不明不白的。」李湛微微一笑,說道:「便是你這糊塗的小心眼,我都是愛的。」紫茵越發漲紅了臉,下意識的看了看門口,輕輕在李湛肩上捶打一下,數落道:「大白天也沒個正形,叫丫頭們看見,多臊人呢。」李湛哈哈一笑,說道:「我為卿之夫,卿為我之妻,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第二天休沐,李湛原就答應過去蜀王李恪府中赴宴的,偏生李雲霖怕李湛忘記了,早早的使家僕來請。紫茵親自挑了件蜀錦夾襖,細細的為李湛穿戴好了,又低聲叮囑切勿貪杯,若是夜裏不能回家,使人捎個口信回來,這才倚門目送他上了馬車。

蜀王府在永平坊內,規模宏大,卻並不奢華。李湛在門口下了馬車,見李雲霖正陪在一位面容俊朗,儀態瀟灑的青年身邊,只從服飾上看,想來這青年便是蜀王李恪了。此時先有兩位文士打扮的中年書生談笑着走向前去,見李恪迎在門外,越發喜形於色,躬身行禮,李恪聽李雲霖低聲言語幾句,眼前一亮,對那二人匆匆拱手,讓了一讓,便趕向李湛這邊,笑容滿面的說道:「久聞大名,今日得見,何其幸哉!」

李湛微微一笑,拱手道:「承蒙相邀,特來言謝。」眼中餘光瞥見先前兩位回頭看了看自己,似乎很有些眼熱,也不以為意。李恪倒是很自來熟的拉起李湛的手,一邊向府內走去,一邊說道:「前些日子云霖總也不來,原來是迷上了戰棋,聽他說你也是箇中高手,我雖才學,倒想請教一二呢。」

李湛有些意外,看看李雲霖,見他沖自己無奈苦笑,又聽他說道:「真箇是應了若存兄之言,教會徒弟打死師傅的,如今我與他單挑,十局之中倒是有八成被斬於馬下。」

李恪扭頭對他說道:「你呀,是太計較得失,自然手緊,排兵佈陣上又偏於奇兵,因此輸多勝少了。」

李湛笑道:「不過是個玩兒,哪裏就有這麼多講究的?」

李恪聽了卻大搖其頭,正容道:「天下萬物,其理相通,譬如詩賦與音律、書法與畫技,這戰棋雖說看似簡單,若是細細想去,亦有許多道理在其中呢。」

李湛對於他這番言論,倒也不太吃驚,只是覺得他有些少年老成,不過聽他對李雲霖所言,似乎就戰棋而言,他是喜歡以正合,以奇勝,用堂堂王師,行坦蕩之事。想想歷史上李恪的結局,多少便有些黯然——君子之道,固然問心無愧,然而被冤身死,才是最終的結局么?若是這樣,自己腦袋進水了才會去做什麼君子。

雖然太宗固然說過「英果類我」的話,但其實,李恪並沒有太宗那種雷霆手段,也沒有太宗的隱忍與權謀——這種話,實際產生的效果恐怕是徒增李恪的麻煩而已。

及至進了府中,李恪親自為李湛引見來客,這些人多是文士,個中有個道士,面白長須,身形消瘦,大冷天的穿的卻很單薄,衣袖飄飄,很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今日筵席,本是為這道士送行,可是他卻神情淡漠,旁若無人,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李恪對他客氣有加,旁人自然也非常恭謹,李湛不明就裏,悄悄問李雲霖:「這位張道長何許人也?為何如此倨傲?」

李雲霖笑了笑,低聲回道:「他不知道是哪裏人,在江湖上漂泊不定,據說道術非常玄妙,深不可測。只是從未見過,未能領略其玄妙之處。」

李湛聽了,淡淡一笑,心中暗道,這種故弄玄虛的人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挺吃香的嘛。區別在於裝樣的程度了,眼前這位顯然是個高人——忽悠人的高人。不過他倒沒打算充當正義使者,對這位張道長窮追猛打,不揭穿其真面目誓不罷休,今天來赴宴,只是想看看李恪為人如何,沒必要多事。

布政坊,李宅書房內。

李湛有些擔憂的看了看面色蒼白的徐敏,問道:「真的無礙了?」徐敏抿著嘴角,神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手上卻是不停,雖然才病癒,字卻依舊寫得非常工整。李湛見他額上冒出虛汗,便說道:「你且先停筆,我有些事情想與你商量。」

徐敏放下筆,轉過頭看看李湛,神態中隱約藏着一絲戒備,對李湛說道:「什麼事?」

李湛笑了笑,問道:「明年二月春試,你可是要參加的么?」

徐敏眼神一黯,搖頭道:「不。」見李湛似乎還想追問原因,忙又說道:「這是我的家事,請郎君不要再問了。」

李湛哦了一聲,轉而說道:「我在青龍坊,另有一處宅院,平日也沒人住的……」

ps:上推了,票很少,羞愧中。

另,推薦本歷史類的書《羽林大將軍》書號1202026,喜歡爽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完美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完美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 赴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