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

第 94 章

貞觀十六年九月,鄭昭儀於昭陽殿崩逝,追封貴妃,謚「寧」,入葬昭陵。主於宮中素服服喪。

貞觀十九年九月,主除服,貴妃遺命,主從,廢除與梁國公次子婚約,正式出居道家,法號無憂道,上賜明光觀,令原昭陽殿女史、內侍隨侍女冠側,保留主封號,後有貴女隨侍主側。

在貴妃死後的三年內,太宗不止一次的想給這個女兒機會,也是給山東士族施恩,只是這對母女如出一轍的固執。李兮拒絕了皇父的好心,這種心血來潮且充滿算計的父愛她受不起,也不稀罕啊。太多事情她覺得不公平,更不甘心,她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要降罪的是她,犧牲的也永遠都是她。

後來,她也認命了,人心向來如此,何必強求。很多時候你沒錯,我沒錯,大家都沒錯,可惡果造成,到最後就是大家都錯了。

這個女兒油鹽不進,太宗也就沒心情理會她了,他最終還是廢除了這樁婚約,允房玄齡次子隨意婚嫁。他的心思放在了自己的珍寶,最最心愛的幼子晉王李治身上,這個兒子也到了娶妻之年。在長樂婚事上吃過虧又重編了《氏族志》的太宗,千挑萬選出來的晉王妃為太原王氏女,這是他對山東士族的又一次分化和拉攏。可王氏始終有些遲疑,為此他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在貴妃喪期滿后,再為晉王娶妃。

太原王氏亦是一等一的高門大族,這個王氏女行十,長輩有同安大長公主,母親亦出身河東柳氏,娘家長輩柳述曾為蘭陵公主駙馬,是個好人選。

可最終,王氏女還是沒能成為晉王妃,

王氏亦往明光觀出家,隨侍無憂道。

至此,一切都不一樣了。

太宗大發雷霆,可事已至此,他只能忍了,卻不由在心裡思量王家悔婚,鄭家和他已經出居道家的十七女究竟有沒有參和其中,若沒有參與,又怎麼會去明光觀出家。罷了,他迅速擇定蘭陵蕭氏女為晉王正妃,又賜已故應國公嫡女武氏為側妃。

兒女都是債,這棘手的婚事和愛出居道家的愛好,但是想想為了神化君權,他不得不一次次讓步於高陽和已故鄭氏妃的謀划,一次次提高高陽的待遇,好處就是道教大興,李唐皇族的名聲一步步建立。鄭氏妃啊,從鄭觀音那裡他就已經看出了世家女的刻在骨子裡的教養和傲慢,所以王氏女拒婚,他也憤怒,卻有了些許果然如此的釋懷。當時,他不可能廢了長孫氏,可鄭氏和山東士族已經折了一個貴女了,雙方都在試探權衡,那時候也沒有適齡的貴女,才有了鄭氏的入宮。而鄭氏女果然不負門楣,聰明且心狠啊,他沒看錯人,她最終選擇了自己的女兒,然後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種女人作為臣子可以欣賞提拔甚至重用,但作為妻妾,那可就要防備打壓了。

尤其是鄭氏妃死前的嘲諷和最後的勸諫,他還是聽進去了,也不可否認的猜忌起另外兩個兒子,令他更覺得可悲的是鄭氏妃說准了,所以他放過了高陽,也放過了王氏女,與其給小兒子這麼個比太子妃出身更高的正妃,還不如放過王氏女,也放過山東士族。否則,山東士族脆弱的神經恐怕經不起挑戰了。

曾經他從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也不覺得自己傷了皇父的心,只覺得你不給我,我就去自己拿來。現在等他當了皇帝,終究得位不正,他也果如皇父所望,他的兒子智計百出,也傷透了他的心。

※※※※※※※※※※※※※※※※※※※※

我找了個兼職,也,就沒更新

下一個可能是蘭陵公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綜]重來一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綜]重來一世
上一章下一章

第 94 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