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御圖被盜

第1章 御圖被盜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這首《馬上作》是一代抗倭英雄戚繼光所作。描述戚繼光戎馬一生,馳聘疆場,轉戰南北,一年三百六十多日都在疆場上度過的經歷。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漢族,山東蓬萊人。明朝抗倭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

戚繼光文韜武略,十多年都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后又北上抗擊蒙古部族內犯十餘年,保衛北部疆域的安全立下功勞。

時當明朝嘉靖年間。江南三月已是百花盛開,春樹綠陰,藍色天空中群鳥飛翔,遠出山脈山青水秀,一碧千里,屹立在多情的藍天裏。遠處的裊裊炊煙,如佛前香爐,飄浮而過,掠過江南古城台州府。

台州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位於浙江中部海岸,南鄰溫州,西與金華,麗水接壤,北通寧波,紹興。

境內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地勢自西向東傾斜。境內括蒼山脈由西南向東伸展,主峰米篩浪海拔一千三百八十二米,為浙東第一高峰。

台州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光秀麗、古樸莊嚴、玄遠清幽,人文景觀源遠流長,獨放異彩。名山古剎,時掩時映,藍天碧海,雲捲雲舒,猶如『海上仙子國』。

據史冊記載,自唐朝廣文博士鄭虔來到台州開辦學館至嘉靖年間,啟蒙教化,教育發達,名人輩出。根據明史學士查尋,在歷代科舉中,出過兩位狀元,一位榜眼,一位武探花,共有進士三百五十多人,其中最盛時期宋代達二百一十七人。

且說括蒼山下,台州府境內,一條白色玉帶圍繞台州府府城連接東海,江水時黃時清,當地人稱之為靈江,每年梅雨季節和夏季暴雨襲擊或颱風天,海水倒灌靈江,推倒府城防洪壩體,衝破房屋,淹及百姓,官府多次號召民眾修固壩體,加強防洪意識,稍有好轉。

如果說海水倒灌是危害台州府縣城一大患,那麼還有比這更厲害的隱患,那就是海盜。台州府臨近東海,台州府縣城又是連接靈江通向東海的出口,往返船隻頻繁,海運活躍。雖然明朝之太祖建國起,明令禁止海運,違者法辦,但是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山高皇帝遠,引發不少人冒險出海經商貿易。這些人不敢明來,只能偷偷的交易,被官府抓到,將是嚴厲的懲罰。這種不安全的冒險還不是其次,更可怕的是海上的海盜搶劫掠奪,一旦撞上,小命都沒了。海盜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是外地人,好一點的海盜,搶完貨物就走人,不殺人,差一點海盜人貨都劫,貨自己要,人賣給倭人做奴隸。這些倭人不是一般的倭人,武功極高,他們和海盜勾結,狼狽為奸,大肆燒殺,無惡不作。其中以閩、浙海盜最為猖獗,其次是由東瀛海賊在中國東南沿海進行侵擾,他們走私擄掠,豪民為市,肆行劫掠,由瑞安入寇台州,侵掠浙江沿海。

由於這批海盜最初都來自日本扶桑(當時稱為倭國),所以被統稱為『倭寇』。

倭寇所到之處,犯縣州街市,大肆毀壞掠奪,姦淫燒殺,殺人瀉欲、人民大量死亡、被擄、逃亡,農業與工商業遭到嚴重破壞。不僅驚動全國上下,也激起朝野上下各階級、各階層人民的憤怒反抗。其中朝廷以戚繼光祖上的隊伍力量最強,他們從山東抗擊倭寇,又南下平叛,多次擊敗倭寇進攻。另一支是以招募礦工和鄉團,訓練士兵,抗擊倭寇。而在這二支隊伍中,主帥則是戚繼光祖上的部下,有山東調至浙江的戚家軍參軍趙鐵軍,南下官職為大明朝水師提督將軍,主要鎮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及所屬各縣。此人倜儻負奇氣,好讀書,通經史大義,精通兵法,嚴格治軍,為軍民愛戴。

趙鐵軍的隊伍和他的名字一樣,鐵軍紀律,勇猛無比。他喜歡在海上訓練士兵,這樣容易培養士兵的海戰戰術和吃苦精神,尤其他結合孫子兵法和戚繼光用兵之道,海戰上以『多船為整,以整為分』的戰略部署,可謂創下了海戰兵力部署有效兵策。

趙鐵軍南下台州府,一邊加強訓練水兵,一邊招募民團,組織民間人士在台州府府城周圍修築防禦工事,一是防洪,二是防倭寇進攻台州府。

不久,戚繼光繼承祖上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配合趙鐵軍抗擊倭寇,抗倭路線由於拉的太長,上至山東,下到福建,前後顧及不暇,只好委派部下配合趙鐵軍穩固浙江,這樣處於沿海中間抗倭,山東或福建出事,都能夠援助。這支隊伍是戚家軍最精銳的力量,若不是關係國家安危,戚繼光才不肯放手呢。

戚繼光也經常考察浙江,對於浙江的防禦力量非常重視,也對浙江地形非常熟悉,尤其是台州府台州府縣城,每次他到台州府,都要和身邊的人走遍台州府各地方,勘察地形,繪製地圖,把握戰事先機,才有戰勝倭寇的把握。

戚繼光在台州府繪製的戰事地圖不少,其中一張地圖堪稱他人生中妙筆。他效仿北方長城防禦之策,結合台州府地形,在台州府殘垣城牆的基礎上,沿靈江修築一道軍事城牆,整個長城在修築設計上,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城牆除了禦敵的功能之外,就是防洪的功能。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抗擊著洪水的衝擊。

戚繼光把圖繪製好,派人連夜呈交京師批複。嘉靖帝大為讚賞,御筆一揮,當即同意,將圖放入一隻九龍瓷桶里保存好,八百里加急,交於趙鐵軍組織人力在洪水沒來之前加緊修建好,以免海水倒灌,倭寇乘機襲擊台州府,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鐵軍得嘉靖帝御筆批複,又接到戚繼光的囑託,絲毫不敢怠慢,命人複製御圖用於施工,將真圖用一隻黃錦綢鍛封好,派人把守。萬一遺失,不僅對不起戚繼光,皇上一定大怒,官職不保是小,家中老小估計也連累了。他一邊訓練水兵,一邊組織人力修築長城。戚家軍的聲望果然不是吹的,趙鐵軍一號召,全縣響應,靈江兩岸,一面是大明水師對抗廝殺的嚎叫聲,一面是民眾修築長城的喊號聲,車水馬龍般,軍馬穿插過往,一片忙碌景象。

趙鐵軍站在巾子山上,俯視山下,拉車的、搬運的、訓練的、忙碌的都看不到邊。心想這樣的速度,江南長城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修好了。

這一日,趙鐵軍照常訓練水軍,他登台親領指揮,不辭辛勞,高喝大吼,聲音高亢,威武肅穆。那整齊的隊伍忽方忽圓,忽散忽亂,在趙鐵軍的指揮下,井井有條,繁而不亂,亂而不潰。在黃昏時分,落日西霞,染滿天空,現顯多色雲彩,扮麗著一幕天色,象一幅油畫,好不狀觀。

「報!」突然,一個小兵急沖沖跑來報告道:「啟稟將軍!大事不好,御圖被盜。」

趙鐵軍聽了差點暈了過去,驚道:「什麼,御圖被盜?什麼人如此大膽?」

那小兵道:「來人不祥!不過,他在現場留下一封書函。」小兵將書函呈獻上去,趙鐵軍打開書函一看,只見上面寫道:「將軍大人台鑒:在下聽聞御圖極其珍貴,今入營偷盜,只為把玩,折日拜謝,望大人不吝賜增,切莫追蹤,如若不然,驚動聖駕,惟恐將軍性命不保,切記切記。署名是孫留醉。」

趙鐵軍氣的大怒,道:「現在的盜賊真是越來越猖獗,竟然連本將軍的大明水師提督營也不放在眼裏。哼!來人,去查查這個孫留醉是什麼人?」

小兵道:「將軍!屬下查過了,此人乃台州府『讓你醉個夠』酒肆孫掌柜之子叫孫留醉,乃鹽幫大總管,其權利相當於副幫主。」

趙鐵軍一聽是鹽幫的人,道:「鹽幫?怎麼此人與鹽幫有聯繫嗎?」

小兵道:「不錯!此人酒量過人,豪情仗義,加之這些年鹽幫勢力不斷擴展,壟斷江南鹽商,或許是囂張了點……」

趙鐵軍道:「不管怎樣?他也不能在本將軍面前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當我大明水師提督營是什麼地方?況且御圖乃皇上御賜,誰敢驚怒龍顏?哼!走,去鹽幫找柳落絮交涉。」

小兵攔住道:「將軍!此事不易過急,更不能伸張出去,萬一傳到京師,那就……」

趙鐵軍嚇得一身冷汗,道:「對啊!萬一傳到京城,龍顏一定大怒,到時候我全家老小可就性命不保了。這如何是好?」

小兵到:「將軍!能不聲張還是不要聲張,鹽幫我們還是要去,不過是先禮後兵。鹽幫畢竟是江南大幫,高手如雲,不易得罪。況且,我們抗倭還要靠他們協助呢。」

趙鐵軍道:「你說的有理。不過丟失御賜寶物,此罪非同小可。」

小兵道:「將軍!台州府馬上要舉辦二年一度的賽詩大會了,聽說這主辦方孫掌柜可是組織者之一,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

趙鐵軍道:「鹽幫不能得罪,孫掌柜不能得罪,本將軍就隨他們欺負嗎?」

小兵道:「小不忍則亂大謀,將軍希望明白。」

趙鐵軍點了點頭,道:「嗯!你說的對,先禮後兵,那我們就先去找孫掌柜,然後去找柳落絮。」

趙鐵軍主意已定,帶領進數名水軍精英,飛騎策鞭,往縣城裏奔去。

趙鐵軍一行人策馬奔騰進了城門,行程中,忽然聞到一股酒味,很香的酒氣,趙鐵軍問道:「哪來的酒味?」

小兵四下看了看,道:「將軍,前面有家酒肆,是孫掌柜開的,叫『讓你醉個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劍花滿天風雲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劍花滿天風雲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御圖被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