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做火箭生意

3.做火箭生意

在中國進入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初期,外國人根本不信任中國航天業的水平,甚至對中國航天人加以惡意嘲諷,問他們衛星的整流罩是不是用竹子做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黃作義讓許多美國人了解了中國的航天技術水平。在美國人的印象中,中國的航天技術也就在做餐具的水平上。

那是在1986年。航天工業部發射服務小組赴美考察,小組中黃作義是技術智囊人物。

在美國麥道公司的談判室里,黃作義和另一名中國專家舌戰13名美國技術專家。一輪下來,美國人認識到中國人手中有真傢伙,從此美方對中方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認真和尊敬起來。

當時,長城公司還摸不準這一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的門道。黃作義經過調查研究以後發現:"既然衛星製造商和用戶才是真正決定購買我們火箭的人,為什麼我們不直接向他們推銷呢?"於是,長城公司在美國的推銷活動首選美國休斯衛星公司。

1986年,初戰告捷。到了1987年,航天人發現,先前簽訂的那些協議,外方大都沒有履行。中國的運載火箭要想能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儘快利用已經成熟的技術,研製出新一代大推力的運載火箭。

於是,一種新型火箭的構思萌生出來了。航天人構想在長征二號火箭上捆綁4個助推火箭,從而把低地球軌道有效載荷能力從2.5噸提高到9.2噸。這就是長二捆。

黃作義拿著自己親自畫的構想草圖開始了四處遊說,搞"紙上談兵"。

"做火箭生意,不是擺小攤的買賣。由於中國的專家、教授們剛剛開始涉足世界商業發射市場,既無關係,又沒資本,靠的僅是幾張火箭草圖和嘴皮子,無論走到哪裡,心裡都很不踏實,總有點個體戶的感覺。"黃作義說。

我國推力最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長三乙型火箭,和具有廣闊前景的長二丙/SD型火箭,同樣是在利用成熟技術基礎上,以"紙上談兵"的方式,通過商業合同啟動了火箭的研製。憑藉以往的技術積累,我們拿著火箭圖紙談合同,拿著合同找貸款,拿著貸款搞研製,其結果是研製了新型火箭,拓寬了融資渠道,納入了市場良性循環。

在國內衛星需求不足狀況下,長征火箭打入國際市場,承攬發射先進衛星,大大促進自身發展,實現了幾次歷史性的跨越。長征系列火箭當今的主打火箭,都是商業發射的結晶。如果沒有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今天的中國航天大國的地位就靠不住。

航天人認為,長二捆經歷了很多磨難,凝聚了很多精神,最關鍵的是開闢了一條商業運作帶動航天技術發展之路。

這個故事真正有心理衝擊力的地方在於:在一個洋溢著犧牲奉獻精神的組織里,組織成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大局觀是與眾不同的。

先說主觀能動性。所謂主觀能動性,用一句大白話來說,就是眼裡要有活。這個眼裡有活是包括兩方面內容的:不管地位高低,一個人主動給自己壓上兩副擔子,一副是戰術上恪盡職守,一副是戰略上敢想敢幹。恪盡職守不僅僅指要承擔崗位責任,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在細節上還要做到一絲不苟。敢想敢幹就是要敢想大事、干大事,只要對組織有利的事就去想、去干。你想想,黃作義是個高級工程師,從他舌戰13名美國技術專家的戰績看來,他的專業能力是過硬的。同時,黃作義還是中國長城公司駐美國辦事處主任,推銷火箭也是他份內的事。不過,構思新型火箭、"紙上談兵"、探索商業運作和航天技術發展模式,好象是上級決策者的事,是不同"部門"的事,不應該有黃作義什麼事了。問題是,黃作義把這些不是自己"份內"的事"攬"了過來,還把事干成了。這裡面有一個管理思想的突破,用一句反問句來表達就是:戰略難道不是所有人的事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開啟你的創業路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開啟你的創業路程
上一章下一章

3.做火箭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