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以後繼續要聽姐的

第七百零七章 以後繼續要聽姐的

對於長子王盧,王廷是報以很大希望的。

古人對長子尤其是嫡出是異常看重的,雖然王廷家裏沒有嫡出、庶出之分,但這不礙於王廷一家人對王盧的重視。

首先王盧跟隨盧惠自小生活在困苦之中,也就是後來盧悅在軍隊立了功家境才略微好些,當然這期間後來又加有苗五的資助。

所謂吃的苦中苦方能人上人。

王盧吃苦耐勞,尊老愛幼之德那不用說,一身武藝也是由苗五給打下很好的底子,回到龍城后更是讓王廷傾囊相授。後來進了武學院,實習后經過戰陣的錘鍊,那更是文武全才之輩。

俗言說長子如父,王盧雖然上面還有一個不著調的大姐王降,但也確實是一個家中大兄的模樣。

無論是對待大姐王降還是王臨,都是呵護忍讓,雖然如今還沒有起到家中頂樑柱的作用,但王廷相信,王盧會是一個家庭的長兄和一個很好的持家主人。

如果說父親是一家之主,是家的頂樑柱。而在家庭組織中,長子因年齡、情感、經歷等因素,最有條件成為父親的左右手,成為父親改變家庭命運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在這方面,長子比其他弟兄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分擔了更多的父親任務。

長子要成為弟兄的示範者。

一個家庭的興盛,取決於家庭成員的和、勤、儉、禮。和是家庭興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華夏民族自古信念是「和為貴」,因此有「家和萬事興」之說。勤是家庭興盛最重要的途徑,勤勞才能致富,勤勞才能興業。儉是家庭興盛最重要的措施,節儉持家歷來是國人的優良傳統,是創造良好家風的基礎。禮是家庭興盛最重要的標誌,家無禮不寧,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

在一個家庭中,長子的為人處世、行為習慣和行事風格,深深影響着弟兄姐妹,因此,長子處處要成為弟兄姐妹的示範者。長子要成為興家的帶頭人。一個家庭的延續,重要的是創業,不然就會坐吃山空。勤儉持家,創業興家,這是家庭興盛永恆的道理。

作為家庭長子,一定要帶頭創公立業,起到引導的作用。長子難當,不外如此。

今天聽到王盧竟然在戰場上立了這麼大的功,王廷是打心裏高興的,至少自己能真的安心了。

等王盧回來后,王廷就不打算把這小子放到軍隊里了,皇帝不是王廷所要的,自己要當就當個太上皇,天天指示皇帝兒子給自己提供玩耍的條件多好。

想想那些先人又或者後來者,誰不夢想霸著皇帝之為千秋萬代,但王廷就是不這樣,還是陪着老婆孩子自由自在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來的好,來的舒服。

當那一天自己不高興了,把皇帝兒子叫到跟前呵斥一頓,那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享受啊!

貧困出身就這一點好,沒有太多的奢求,經歷過困苦,容易對眼前的幸福得到滿足。

「走!我們回家去!」忙了一天,王廷雖然事務也不少,但還是因為王盧的事情一天都有了好心情。

王廷的心情不錯,遠在寧夏的四人心情也是不錯。

這還是貂蟬出事後弟兄姐妹四人第一次聚在一起一起回家。

護衛的不再是王降的莽沙一族,而是巨靈神一族二十幾人和盧悅派的一對親兵跟着王降、王盧、王臨和辛憲英四人。

「大哥!你說那貴霜什麼的小國真的敢來犯吾大漢?」王臨坐在高頭大馬上一搖三晃的,話音隨着身形晃動而上下起伏。

「不好說!那呼廚泉本乃異族,聞在作亂之初便派手下匈奴一部扮作商賈暗入貴霜,聽舅父言那貴霜本以同意謀吾大漢,但未曾想呼廚泉兵敗如此之速,故兵發不急也!」王盧見自己的弟弟一改往日作風,竟然知道關心起正事來,也樂的給王臨解釋一番。

「兄長!吾聞那貴霜在定遠侯(班超)時被稱為月氏,同時,莎車、龜滋等部皆臣服吾大漢之威,此時那貴霜雖大,但已未有武帝之宏,怎還敢再來犯吾故地?」辛憲英這一段時間雖然沒有上戰場,但憑藉着她的聰明才智,博覽之才也是非常的了解了西方藩國,但畢竟不如王盧天天在軍隊中一樣,知道的還是少了不少內幕。

「妹妹不知!武帝時期,匈奴被遠擊遁之,逃至月氏等國,隨着定遠侯震懾西部諸地,匈奴等殘部也繼續西逃,和月氏也就是如今吾等所說的貴霜諸國融為一體。如今西域諸國中許多人皆為匈奴逃遁之人,其舊志不改,依舊想回吾漢故地,故才能使得呼廚泉等叛將得以聯接!」王盧這些事情早就知道了,當初第一次海航歸來的時候,王廷就沒少和他說這些。

只有知道了歷史的來龍去脈,王盧自己才能出自己的歷史大局觀。更何況什麼月氏什麼貴霜,那可都是王廷的戰略奪取之一。

這其中就有王廷的番外老婆圖圖樊的小月氏國。

在國家面前,王廷可沒有什麼親戚聯邦什麼的,要麼臣服歸順,要麼就被征服,這是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強弱法則。

「兄長!此時長輩招兄長歸,以後定是讓兄長有所繼承了!」辛憲英聽完王盧的話並沒有繼續剛才的話題,轉而說道。

「怎麼說?」王盧也是一愣,雖然父親王廷讓人通知自己回去,還以為是過年的緣故和家人團聚呢。

「你和我們一起出來的,英子你真的知道?」王降正在後面欺負巨靈神呢,一聽到辛憲英的話也催馬跑了上來問道。

「天下已經大統,兄長乃家中長子,此時回洛陽定是準備大事也!」辛憲英雖然沒有在洛陽待着,但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

怎麼說現在王盧也算是太子了,看看王臨,那模樣離太子的身份遠了去了,大漢沒有了戰亂,不正是考慮皇帝登基等事的時候嗎。

王盧真沒想這些,雖然舅父偶然提過在武陵的時候,諸人都讓父親早登皇帝之位的事情,但在他心裏根本沒有往那裏想。

盧悅和王盧說這些,還是提醒王盧,越是這樣越要低調行事,切不可因此事而亂了跟腳。但王盧的心性雖然不比王廷那樣的懶散的想法,但對於這些還真是沒有太放在心上。

反正自己上有爹爹,家有慈母,至於父親當不當皇帝根本就沒有大的區別。

今天經過辛憲英一說,結合著天下形勢,王盧才覺得真是如此。

心裏說不上是什麼感覺:震驚、驚喜又或是天降大任的責任……不一而足。

「二弟!你當了皇帝也是要聽大姐的啊!記住了沒?」王降才不管什麼皇帝不皇帝呢,反正他也是自己的二弟,雖然眾人都管王盧叫大哥,但自己就是叫他二弟。

「阿姐永遠是弟之姐姐!」王盧還沒什麼反應呢,見自己這大姐不管不顧的並過馬來,伸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立刻苦笑說道。

「這還差不多!還有啊,以後娶了什麼婆娘也要能和大姐玩的來的,不能老是什麼禮的,大姐可學不來。回家后即使爹爹和娘親給你找,不是這樣的你可不能要啊!這你都記住了嗎?」王降想到的事情真是不少,連王盧娶媳婦的事情都想起來趁著沒有人管着她一併提了。

「嘻嘻……」王降的話倒是讓辛憲英在旁嬉笑起來,心說這兄長在家裏讓大姐欺負的可真夠慘的。

「阿姐,父母之命吾怎能拒之?」王盧真快要哭了,這事情哪能是他自己說的算的,雖然老爹早就發佈了《婚姻法》和《道德法》,對婚姻嫁娶和一些禮儀規定的頗為自由,但作為王盧來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等古訓還是必須要遵從的。

「那我可不管!要不這樣得了,等回到洛陽后,大姐給你找個,如果爹爹和娘親問起,你就說已經心有所定了,我這辦法不錯吧!」王降的話真是一語驚的辛憲英差點沒有從馬上掉下來。

自古以來也沒有這樣當大姐的,自己和王臨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韙了,這如果王盧再這樣的弄法,還不知道世人如何看待呢。更何況王盧這可是太子的儲備,說媳婦那就是傳說中的後宮母儀天下的人物,怎麼在她嘴裏就成了過家家般的輕鬆。

「這辦法好,大哥我看你就學俺,真要是爹爹和娘親給你找啊,備不住真要是找個某人壞脾氣這樣的,豈不天天氣死!」王臨一聽到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心裏和王降反衝的架勢又出來了,他是同樣王盧自己找,但就是不同意找個和姐姐這樣的,如果那樣,家裏已經有個煞神,真要是再來個當上了自己的嫂嫂,那自己就徹底完蛋了。

「你說誰呢?倆天不打你又皮痒痒了是吧!」王降一聽這傢伙竟然又和自己較起勁來,也不管什麼辛憲英在旁邊了,立刻伸腿往王臨身上踹去,好在王臨離她遠,這一腳只是做做樣子。

「布拉布拉……氣死你,你踹不著!」王臨伸著舌頭,扭頭沖王降做着鬼臉,催馬跑到辛憲英的身邊躲了起來。

「好小子,你等著,看我不揍哭你才怪呢!」王降見這傢伙的樣子,也不管王盧了,催馬追了過去。

「快跑啊!」王臨見有辛憲英也躲不過去了,飛快的打馬往前跑去。

見王臨終於把大姐的注意力給引開了,王盧這才暗鬆了一口氣。

回頭看看一路上不敢高聲說話的巨靈神等人,招呼一聲也往前跟着跑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漢盛華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漢盛華夏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零七章 以後繼續要聽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