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王盧立大功

第七百零六章 王盧立大功

王廷說起這澳洲土著來,真是笑的不行了,這幫傢伙怎麼說呢,比劉姥姥進大觀園出的笑話還多。

人家劉姥姥雖然見識短,但畢竟沒有和他們一樣的粗俗不堪。好在這幫傢伙皮糙肉厚的,打了也就長了記性,同樣的放肆是不敢了,但這個堵住了,誰知另一個新的事情又會引發出來。

王廷和盧惠在笑聲中轉進婉約聲中,雖然盧惠傳統,但架不住王廷的百般招式齊出,最後也讓盧惠投降任其擺弄享受起夫妻之合來。

窗外寒風凜冽,室內溫暖如春,這真是世間最樂事,算來算去,還屬房中。

冬天最大的特點是窩在家裏,坐在溫暖的炕上,搬來炕桌,然後擺上一大鍋熱騰騰的大骨頭,小酒溫了,陪妻逗女了。

王廷雖有此心,但可沒有這樣的閑福。

現在可以說是百廢待興,雖然前面這麼多年積累下來這麼大的財富,但面對剛到手的冀州和幽州,加上民不聊生的兗州,再多的財富也架不住折騰。

所有的官員真是連軸轉,忙到腳不離地的地步。

隨着第一場大雪飛飛揚揚的落下,冬季終於進入了最為寒冷的時分。

所有的一切都白了,雪似乎發瘋般的往下飄,刺骨的寒風嗷嚎著在耳旁響起,王廷雖然穿着厚厚的棉衣,也禁不住習慣性的縮縮脖子,邁着腳步踩出嘎吱嘎吱聲往外行去,身旁跟着自己的秘書妻子劉絮。

「主公!今日武學院冬季拉練,不知主公可去觀看?」典韋跟着後面,雖然天冷,但沒有像王廷那樣懼寒的舉動。

「不去!這雪一下,子龍他們也該收官了,怎麼想來這年底也應在這雪上來,所謂冬天大雪厚又厚,來年枕着饅頭睡啊!」王廷說着看看前方,路上行人不少,但大都是趕早去各個屬衙公事的人們。

眾人見了一隊兵甲護送著一人,不是王廷和公主又是誰,紛紛停步見禮,王廷只是微微一笑,讓他們各自忙去。

這種情況王廷已經非常熟悉了,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上位者,有人說是威嚴高壓,讓人遠而敬之!

但王廷不以為然,其實成大事者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目標,然後要有執拗的態度,這樣身邊的人才會從心而附之,然後成勢。想那劉備只是知道一個哭的主,都能在共同目標的號召之下建立蜀國,更何況自己豈是那劉備所比的。

當然平靜自然不代錶王廷沒有自己的性格,果斷寬容才是自己行事的風格,當然都是為了一個最終的懶,要懶的不用思考政事,要懶到放下人間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說當上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那就錯了,自古沒有一個皇帝是如此的,但凡如此的命都不長。

但當上皇帝確實是權力大了,王廷以後要做的是把責任分擔下去,雖然響應的權力也下方了,而保留了自己的懶惰就夠了。

王廷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上位者,從這點上來說也許戲志才等人比自己更合適。

這傢伙才真正的一心撲在民生上,所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不為過,只有這樣的人才更合適來管理一個國家。

但戲志才沒有王廷的勢,他只能是做一個總攬大政的首府之人了。

這就如大禹讓位於許由時說:「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屍之,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

大禹面對許由的才能,自感如火把之光不可比日月之輝,故想讓位於許由。而許由的一詢話回答的甚是巧妙和智慧:「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許由的話直白來講就是:你治天下多年,早就治理好了。現在要我來代替你,這是你的想法。可是,我來代替你,圖個什麼呀?圖名嗎?名都是外來的賓客,實才是內在的主人。你要我扮演有名無實的虛假的賓客嗎?林木雖多,桃雀只巢一枝。河水雖多,鼴鼠只飲滿腹。天下這東西,給我也沒用。請回去休息吧,君王。炊事員罷工了,神職人員也不至於下廚房呀。

許由雖然有治理天下的本領,可他卻直白的決絕了,名不是他圖的,但得到帝王的好處太多了,他為何推卻呢?

是因為許由沒有成就帝王的勢,勢的形成不是靠威壓和殺戮來養成的,而是靠無限擴大的志向讓眾人感知,覺得這志向和自己的想法是如此和合,這才讓眾人心輔之而成,所謂人多力量大不過此理。

王廷當初在龍城那個小山村的時候,禮賢下士,那是為養勢;出龍城招義兵那是借勢,皆天下百姓之願念,帝王之願念聚勢;直到討黃巾、伐董卓天下大亂之際,勢乃成。

所以當左慈這個方外之人笑着對王廷說:「弟之所行真不具一帝王之威也!」

當時王廷笑着問:「那兄可有人替弟爾?」

左慈一時無語!

有千千萬萬的人可以代替王廷來治理國家,但其無勢,其只能身懷治世之才而埋沒於世間。

「主公!諸葛亮在等召!」王廷剛到自己的辦公地方,門口侍衛上前行禮並稟告。

「噢!讓他來見吧!」王廷不知道這麼早諸葛亮來找自己幹什麼。

「主公!」不一會諸葛亮就進到王廷書案旁,躬身施禮。

「孔明!見吾所為何事?」王廷招手,讓旁人給諸葛亮倒了杯熱茶。

「回主公!如今天下各地皆有序,吾想見主公求任澳洲一職!」諸葛亮見王廷問自己,忙起身恭敬答道。

「噢?汝要去澳洲?」王廷真沒想到這傢伙想去澳洲就職,這小子在洛陽算是第一任太守、京畿大員了,而且曹芳年前有給他生了一女,正所謂安樂順福之時,竟然提出到萬里之外謀個差事。

「此事可於志才等人商量過?」王廷皺眉問道。

「已然向戲府稟明,戲大人讓屬下來請示主公!」諸葛亮不急不躁的回到。

「那汝小女等人如何安置?可知澳洲乃萬里之遙,往來不便,且煩熱無比,蚊蟲野獸荒縱,非一般人可適!」王廷雖然知道諸葛亮才能不是一般,但撇家舍業的去那裏還是覺得這傢伙的想法有點不可思議。

「聞主公乃春發海上,到時小女可托於外祖母,吾則和內子同往。至於那洪荒之地,吾跟隨先生所學剛好用上!」諸葛亮看來是鐵了心要去澳洲了,連自己剛出生的女兒都交付給曹操的老婆丁氏了。

「嗯!爾先回吧,把洛陽政事穩妥辦理,到時等吾之決斷吧!」王廷還真沒有什麼好借口決絕人家,畢竟澳洲也確實是需要一個大才坐鎮管理開發。

「這小子有意思!」王廷看着諸葛亮離后的背影,搖搖頭笑笑。

「夫君!汝說諸葛去澳洲為何?」見諸葛亮走了,劉絮從後面走出來問道。

「這小子隨幾位高公學習,博學多才,又有治世之功,定然是覺得洛陽裝不下了唄!」王廷笑着說道。

「夫君!說正事呢!」劉絮聽了王廷的話,白了這傢伙一眼,怎麼說諸葛亮也是自己得力的下屬,怎麼能如此浮浪的評價人家。

「好好好,就說正事!」王廷被劉絮挖苦了一句,神情略微嚴肅起來,繼續說道:「孔明此人有優有缺。優乃可觀天下大略,懂忠貞之道,敢於承擔王事。

但缺嗎……」王廷的思緒回到另一個戰亂紛紛的年代,一個羽扇綸巾的面目出現在眼前。

「夫君!其缺有若何?」一旁的劉絮見王廷說着突然停下了,在旁趕着催促,並把紙筆取來準備記下。

「缺就是不懂發展之道,不知發掘後續人才,這也許是其才過於自信,難有人入其眼之故吧。」王廷想想說道。

「吾怎麼沒有看出來呢?」劉絮聽了皺眉問道。

「哈哈哈,什麼事情都要你們看出來都晚了,孔老人都說女子頭髮長見識短也!」王廷笑着喝了一口茶。

「你!!!孔聖人何時言過此語?再說夫君發也未曾比之旁人短!」劉絮真讓王廷這句話給氣著了,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怎一瞬間又把孔聖人給扯出來了。

「哈哈哈……」王廷自然不能和劉絮說明自己怎麼知道諸葛亮的前生往事的,另一個歷史的諸葛亮確實是有不少缺點的,這才造成失去了好多機會沒有一併天下。

其中剛才王廷說的就是最大的缺點,如果不是諸葛亮自信,不懂的發掘後進之才,那龐統也不會死於落鳳坡。在劉備死後,蜀國也不至於青黃不接出現蜀國無大將的局面了。

王廷和劉絮調笑一番,轉頭沖門外喊道:「大個,去吧阿史和白龍喚來!」

「是!」門外的典韋聽到王廷的喊聲領命而去。

過了一個時辰,王廷的倆個太保終於急匆匆的跑了過來,還沒有進門,先是道賀聲響起:「恭賀主公!大公子在寧夏活捉呼廚泉!」

「什麼?捉住了!」王廷早上還覺得下雪對於反叛的亂軍來說那是雪上加霜,沒想到話出成偈,竟然真的把作亂之首呼廚泉給活捉了,而且活捉的竟然還是自己的長子王盧。

(在書評區里有人提出,能當上皇帝的人一定是殺伐果斷的,這章算是閑篇,回答了這個問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大漢盛華夏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回到大漢盛華夏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百零六章 王盧立大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