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未明何朝何地

第二章:未明何朝何地

昏昏噩噩不知道過了多久,陳安之慢慢蘇醒。.尚未睜開眼睛,先抬起右手撫上頭頂,還是有些疼痛。他慢慢睜開眼睛,四周模糊地景象漸漸清晰。坐在地上的**感到了涼意,於是手撐地站了起來。他發覺這裏非常陌生,不再是市博物館那個掛畫的房間。低頭髮現身上的衣服竟然也全都變了,好像是個袍子,樣式古怪。陳安之摸了摸腦袋,感覺舒服了許多,不禁開始憤憤的想道:「這個怪老頭實在可惡,把我搞到這裏來,也不提前知會一聲。」

他看着身上穿的戲服,有些哭笑不得,在殿堂有幾隻燭火,不甚明亮。環顧周圍,發現這裏很像古裝電視劇里拍祭祀場面的情景。幾盞香燈,中間是個巨大的几案,上面有個神龕,前面擺放着一些糕點和焚香的香爐,神龕上面掛着一幅巨大的畫像。陳安之望了望左右,發現兩側俱有房門通向其他房間。心道:「現在不知幾點了,宿舍晚上11點要熄燈關門,可別誤了。」正要抬腳離開,忽然聽到外面腳步雜亂,紛紛而來,其中有人說話:「陛下,天晚秋涼,可再搭件衣服?」

來人答道:「朕不冷,無妨事。」

陳安之頓時愣了一下,心裏馬上覺得事情變得非常之不對,一時間也無暇細想哪兒不對,決定先把自己藏起來。他看到几案又高又大,上面鋪設的幃布垂了下來,裏面的空間足可藏人。當下毫無猶豫,掀開幃布貓身鑽入,隨手再把幃布放下。剛剛在几案下面蹲定,只聽得房門吱呀一響,有人開門進來了。

陳安之不敢動,以免發出聲響。他心裏極為奇怪,忍不住悄悄伸出右手食指,單指曲鈎,將幃布拉開一絲隙縫,左眼眯著向外窺去。但見來人身着仿如是帝王穿的黃袍(其實是常服又稱翼善冠,但是陳安之並不認得),頭戴古人的深色帽冠(烏紗折上巾),白凈的面龐,年紀不大,和自己相仿,面有憂色,怔怔的凝視着神龕上方不動。

陳安之怕來人低頭看到,便輕輕抽回手指,心道:「這是在拍戲么?可是為何不見劇務啊、導演啊以及攝影、燈光、錄音師什麼的跟進來?如果不是在拍戲,那現在我究竟身在哪裏?」未聞來人有何聲響,繼又想到:「若不是在拍戲,難道是進了瘋人院?幾個瘋子扮成了古人在自我陶醉不成?」隨即覺得這想法太不著調,又想起在博物館最後那些模模糊糊的記憶,心道:「在博物館看畫的時候為何頭疼,哎呀,難道我是掉進畫里去了?」自己頓時嚇了一跳,脊背發涼,隨即心中感覺荒唐可笑:「怎麼可能?人在畫中如何生存。」低頭思索起來:「如果都不是,難道是......穿越了,回到了古代@#¥&#$*@&$??!!」

陳安之越發心驚,他看過黃易的書《尋秦記》,但是自己從未想過自己會穿越到從前,而且也不想穿越。同學中有的曾經用半羨慕半玩笑的口吻談到穿越這種事情,自稱如果有機會穿回去如何如何,蒙古就不會獨立、搶在哥倫布之前佔據美洲云云。事後諸葛亮們常常吹得得意忘形。記得有個叫侯衛東的傢伙,因為有個機械系的系花做女友,綽號「機械公敵」,他的穿越宣言給大家印象很深。他那天看了李連杰演的電影《倚天屠龍記》,聲稱可惜沒機會穿越回去,否則朱重八就得靠邊站,屆時他將擔任帝國皇帝兼任明教教主,從此唐宋元明改為唐宋元侯。眾同學哈哈大笑,都說教歷史的可不會湯送猿猴,這事得讓獸醫去干,猴子猴孫怕也沒人肯做得,大猴朝多半只能定都花果山。陳安之當時也在笑:「你要穿回去做教主也就罷了,想要建國,玉皇大帝第一個就不幹,定派天兵來捉拿你這猴教主,免得你這魔頭替弼馬溫翻案。」有人問他有機會穿回去干不幹,陳安之沒二話:「不幹!沒自來水沒圖書館沒電視沒球看,鬼才樂意回去。更何況咱這三大項沒地兒發揮啊,」他得意洋洋拍了拍胸膛:「鉛球、百米、四百米跨欄,你們說說,咱都拿了幾次第一了。」

「苦也!」,陳安之十分鬱悶,心道:「項少龍起碼還有個時間機器,可去可回,再說他還有個秦皇登基觀禮的任務,我這算哪兒門子事兒!」「我可沒想去穿越啊,真是莫名其妙,什麼地點什麼朝代一無所知。更糟糕的是...項少龍是特警,我...也就是田徑好點,撒丫子逃命的本事。項少龍起碼帶了把手槍,雖說後來掉井裏了,我呢...,」陳安之愈發氣憤:「死老頭,看畫前非要我掏空口袋...不過也是...鑰匙和人民幣帶過來也沒啥用場。」

陳安之正在胡思亂想,忽聽見來人嘆息了一聲,緩聲自語道:「朕欲做中興之主,然而然而......,唉......,請太祖之靈佑之。」

「太祖?朕?這人莫非是皇帝嗎?」陳安之精神頓時為之一振,心道:「甭管是不是穿越了,總該出去見見。這可是皇帝啊...!!假如是演戲,咱打個招呼就回宿捨去也,倘若是真穿越了,結識了皇帝也好的很,說不得能青史留名,光耀千古。」正要伸手去掀開幃布,忽又想:「萬一這皇帝脾氣性情非常暴躁,那該如何?古時哪有幾個好皇帝哪!這個皇帝見到我,一問我何人,二問我何來,三問我何為......問完了三不知,說不定就派人把我砍了。這莫名其妙的穿越加莫名其妙的殺頭,見了閻王爺都說不出一句囫圇話。」登時猶豫起來。

忽然聽到細微聲響,便用手指輕輕拉開一線俯身仰首偷偷看去,皇帝似乎在拿供品中的糕點。只見他拿了一塊塞入口中,吃完又拿了一塊,卻是藏進了袍袖裏。陳安之大奇,心道:「這是哪門子皇帝,難道吃不飽么?還要偷拿祭品來吃。」更加猶豫。

皇帝藏完糕點,突然間怔住了,眼睛緊緊地盯着幃布,原來陳安之神不守舍,手指勾著幃布不曾放回,發現已被察覺,陳安之無可奈何,索性鑽了出來。

皇帝沒想到室內更有別人,大驚,連連退了幾步,用手指着他,一時說不出話來:「你...你...」

陳安之心道不好,皇帝陛下怕是要翻臉了,趕緊單腿跪下,俯首說道:「卑職無禮,驚嚇了陛下,罪該萬死!罪該萬死!」他心想既然穿越到了皇帝身邊,總歸不大不小也得是個官員吧,於是自稱卑職。

皇帝隨即便反應過來,驚慌的神情變成了冷笑:「哼哼,何罪之有...是魏卿安排你來的吧。保護的委實周全,這份心意,朕自會牢記。」

陳安之不知皇帝指什麼,心道:「魏卿是誰?動物植物還是微生物?沒聽說過歷史上這號人物啊......不會是魏徵吧?那眼前豈不是太宗李世民了???」想到居然是唐太宗,如此的明君,自不會加害於我,便不等皇帝說平身,自己先興高采烈站起身來:「陛下,你實在英明神武,流芳千古,為萬世之楷模!」說完心道:「這可不是拍馬屁,唐太宗千古一帝,當得起這般說法。」

皇帝見他明明品級甚低,卻不言奴婢自稱卑職,好生無禮,格外放肆,剛皺起眉頭,旋即聽他大放厥詞,猛拍馬屁,瞠目無語。陳安之難掩興奮,心道:「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是人總愛聽好話的,皇帝亦不例外。唐太宗如此明君,跟他拉好交情,好處自然大大地。」繼續說道:「陛下乃是堯舜在世,武王復生。文治武功,天下第一,不對不對,乃歷史第一...古往今來,無人能出其右...」發覺皇帝面色已是不佳,忽然想到此人絕不是李世民。第一李世民登基時候已經不甚年輕,快滿三十了,而面前這人看起來不到二十歲;第二,李世民的唐代黃袍與此人身着大有不同,分明是明代衣冠,尤其這皇帝的帽子,簡直清清楚楚。陳安之雖然沒看過幾本史書,可歷史演義、小說和電視劇總是看過不少,唐明兩朝相去甚遠,其差別還是能分得出來,登時閉上了嘴,心中惴惴:「明代的年輕皇帝一大堆,O~MY~玉帝老兒,這位到底誰啊?看來是說錯了話,不妙不妙,腦袋就要搬家。」又想自己全是好話,皇帝又怎麼能不愛聽,不算什麼大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靈機一動,趕緊說道:「能有機會在陛下面前聆聽聖諭,實乃大幸。卑職本來被派到此處打掃,正好案下有灰塵,沒能迎接聖駕,死罪死罪。」這幾句話不知道他從哪兒本書上看來的,情急之下,派上了用場。

皇帝看他分明是惶恐,生怕自己發怒。雖說自己是剛剛登基,尚未及對社稷江山有所建樹,也未對黎民百姓施以恩澤,什麼堯舜在世、武王復生實在過火,但是畢竟頗為受用,尤其看他一臉真誠,不像作偽,便微笑道:「你在神宮監做事多久了?為何晚來太廟清掃?」

陳安之方才知道自己身在太廟,好在他一向機靈過人,回道:「回陛下,其實...其實也沒多久。今兒聽說皇上要來,早已清掃過。后又怕不太乾淨,所以...」一時故意接不下去。心道:「萬一皇上是秘密要來,不曾告人,那可慘了。」

果然皇帝微微點頭,替他續道:「所以你又來清掃一遍...甚好,做事用心,是你的本分。」

陳安之大膽說道:「卑職當不起皇上誇讚,但有一顆忠心,隨時向陛下進獻。」肚子裏忍不住大罵自己:「陳安之啊陳安之,這麼快就變得如此無恥,這話也說的出口。」轉念又自我安慰:「不是咱無恥,這可關係到腦袋的前途,一個字錯了就得玩蛋去也。」

皇帝再次微微額首,注視着他不語,凝思起來。皇帝不動,陳安之自不敢動,低着腦袋想:「真***操蛋,這到底是哪位皇帝?這個謎面如何猜解?我總不能去問皇帝本人,他也絕不會自己說出自己是誰。還有,他為何要偷藏糕點?」心想半隻腳已經離開鬼門關,但是一句說錯,還得回去,心下焦急萬分。

半響,皇帝忽然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陳安之登時大為頭疼,心道:「難道說我叫陳安之么?如今十有**是穿越過來的,不知道穿越到誰身上了,說不準自己這張麵皮都變了,名字說錯了可了不得。」突然想到博物館的怪老頭說自己叫陳舍,聽起來倒有幾分古意,硬著頭皮說道:「卑職...名叫陳舍。」

「哦,是陳伴伴,」皇帝的語氣變得頗為客氣:「朕遇上你也是緣分,就隨朕回宮吧。」

「陳伴伴???伴什麼?小蔥拌豆腐?」陳安之倒是知道明代皇帝住在乾清宮,趕緊回道:「嗻!...這...里皇上不再待會兒了?」好懸哪,陳安之心道:「這可不是滿清時代,媽的,差點說錯話。」

皇帝搖搖頭,向神龕上方的畫像看了一眼,轉身便走,陳安之趕緊跟上。出得室門,陳安之吃了一驚,原來看到外面一群人在恭候,領頭的一個人三十來歲的樣子,躬身問道:「聖上起駕么?」

皇帝點點頭,他便揚手喊了一聲,一群人環簇左右。陳安之緊緊跟在皇帝背後,忽然間有人指着他罵道:「沒規矩的東西,你不長眼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蓮花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蓮花亭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未明何朝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