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學校篇

第七章 學校篇

第七章

學校篇

書院之設肇於唐五代之間,宋初有所謂四大書院者:曰白鹿,為南唐升元中所建,在廬山白鹿洞。曰石鼓,唐元和間衡州守李寬所建。曰應天,宋真宗時府民曹誠所建。曰嶽麓,開寶時潭州守朱洞所建此據《通考》,《玉海》有嵩陽而無石鼓,嵩陽在登封縣太室山下,五代時建,宋太宗賜額。朝廷皆賜之額,此外賜額賜田賜書者尚多。純出人民自立者,尤不可枚舉。元制先儒過化之地,名賢經行之所,好事之家出錢粟瞻學者,並立為書院,蓋亦因乎俗也太宗八年(1236)楊惟中從皇子庫春伐宋,收集伊洛諸書送燕京,立宋儒周敦頤祠,建太極書院,延儒士趙復、王粹等講授其間,此元建書院之始,亦理學行於北方之始也。明太祖因元之舊,洪武元年(1368)立洙泗、尼山二書院,其後各省,亦皆有書院。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御史游居敬疏,南京吏部尚書湛若水倡其邪學,廣收無賴,私創書院,乞戒諭以正人心。帝慰留若水,而令所司毀其書院。十七年(1538)吏部尚書許瓚復言,撫按司府多建書院,聚生徒,供億科擾,亟宜撤毀,詔從其言。神宗萬曆七年(1579)張居正以言官之請,概行京省查革,然亦不能盡撤,后復稍稍建置,其最著者,京師曰首善書院,江南曰東林書院。閹禍起,首毀京師書院,而天下之書院隨之矣《野獲編》:「嘉靖末年徐華亭以首揆為主盟,一時趨鶩者,人人自托吾道。凡撫台蒞鎮,必立書院,以鳩集生徒,冀當路見知,其後間有他故,駐節其中,於是三吳間竟呼書院為中丞行台矣。今上初政,江陵公痛恨講學,立意剪抑,適常州知州施觀民以造書院,科斂見糾,遂遍行天下拆毀,其威令之行,峻於世廟。江陵敗,而建白者力攻,亦以此為權相大罪之一,請盡行修復,當事者以祖制所無折之,其議不果行。近來理學再盛,爭以皋比相高,書院聿興,不減往日。」《春明夢余錄》曰:京師有首善書院,不知者統謂之東林,當日直借東林以害諸君子耳。蓋東林無錫書院名也,宋儒楊時建,后廢為僧寺。萬曆中吏部考功郎顧憲成罷歸,即其地建龜山祠,同志者為構精舍居焉。乃與行人高攀龍等開講其中,及攀龍起為總憲,疏發御史崔呈秀之贓,呈秀遂父事魏忠賢,日嗾忠賢曰東林欲殺我父子,既而楊漣、左光斗交章劾璫,璫益信呈秀言不虛也,遂首毀京師書院,而天下之書院隨之矣。馬貴輿曰:「州縣之學,有司奉詔旨所建也,故或作或輟,不免具文,鄉黨之學指書院,賢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故前規后隨,皆務興起。」蓋官立學校,士多以利祿而來,私家所設之書院則不然,故其效較著。然至講學之風盛,而依附者,咸為名譽之所歸,則來者不復皆潛修之士,重以黨禍之激蕩,遂至胥天下而有毀學之禍矣。書院所講學術,率隨時尚為轉移,自宋迄明,多講理學。清代考證學盛,書院亦隨之。如詁經精舍、學海堂阮元所立、南菁書院黃體芳立、廣雅書院張之洞立等是也。《清會典》「直省會城立書院,府州縣立義學、社學,選擇生徒肄業其中,聘薦紳宿儒學問淹貫者為之師,束脩膏火之費,官為供備,以宏樂育」。然以地方公款所立之書院,各府州縣幾多有之,其陋者則亦課八股文為應舉之備而己。新教育興,乃皆改為學校。清學制與明大同,其由府州縣學入國學者,亦有歲貢、恩貢,又有優貢、拔貢。優貢提督學政清提督學政於京堂翰詹科道部曹中差,盛京以奉天府尹,台灣瓊州以巡道兼於歲科試訖,就教官所報,優生中擇優送部考試官增生准作貢生附學,及武生准作監生。拔貢每十二年由國子監疏請行之例以酉年。合歲科兩試之優者府學二,縣學一,欽命大臣會同督撫盛京奉天府尹複試,送吏部再應廷試,廷試一二等者,引見候旨錄用,三等入監,舉人惟副榜入監,謂之副貢,俗總稱為五貢。除拔貢一二等外,皆當入監肄業。然實無入監者。又有功貢,則諸生從軍有功者為之,事不恆有。監生有優監、蔭監、例監;蔭監又分恩蔭、難蔭,恩蔭京官四品、外官三品以上,武官內外皆二品以上,公侯伯視一品,子視三品,男視四品;難蔭無限制。蔭生入監三年,難蔭六月即得銓選,然實亦不入監也。恩蔭銓選視其父之品級,難蔭亦然,而其選途嘗較優於恩蔭。

京師有宗室學左右翼各一,覺羅學左右翼各四,皆屬宗人府,以王公一人總其事。宗室學有總副管,覺羅學有副管,皆有清漢書騎射教習,派京堂官稽查課程盛京有宗室學、覺羅學各一,以將軍府尹總其事。咸安宮學十六,景山學六,皆以教內府三旗幼丁正黃、鑲黃、正白。八旗義學以教八旗子弟,皆以進士、舉人、恩拔副貢為漢教習,翻譯生員及因公掛誤而通知翻譯之廢員為滿教習近支親王、貝勒、貝子、鎮國公得在上書房讀書。萬善殿漢書學以教幼年內監。

講新學之學校肇於清末同治元年(1862),江蘇巡撫李鴻章始就上海設廣方言館,后移於製造局,就其中設翻譯館,譯出西書頗多當時口譯者如林樂知、傅蘭雅,筆述者如華蘅芳、徐壽,類多學問淹貫之士。六年(1867)總署奏設同文館於京師,有英、法、俄、德四國語文及天算。光緒二年(1876)沈葆楨設船政學堂於福州,學生分肄英法文。肄英文者習駕駛,肄法文者習製造,是時以為西人之所長者兵事及械器而已。甲午戰後,輿論乃一變,戊戌變法,詔廢科舉,設學校。政變后皆復故。庚子以後,乃複議興學,初以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奏定大學堂章程,設大學於京師,旋命與張之洞會定一切學堂章程實多出之洞。以總理學務大臣統理全國學務管學大臣改為京師大學堂監督,后改官制乃設學部。教育始於蒙養院,其上為初等小學堂,五年畢業,又其上為高等小學堂,四年畢業;中學分文、實科,五年畢業,其上為高等學堂,三年畢業;又其上為大學堂,政法、醫科四年,餘三年畢業。大學堂之上曰通儒院,期限五年。與初等小學並設者,有藝徒學堂;與高等小學並設者,有初等實業學堂;與中學並設者,有初級師範、實業學堂;與高等學堂並設者,有優級師範、高等實業學堂及譯學館畢業年限與初高等小學、中學、高等學堂同,惟譯學館為五年。大學分八科,一經學、二法政、三文、四醫、五格致、六農、七工、八商。高等小學畢業,由道府會同考試,送學政複試,最優等作為廩生,優等增生,中等附生。中學由道府考送,督撫學政會同複試,最優等為拔貢,優等為優貢,中等為歲貢。高等學堂畢業者作為舉人,咨送學務大臣複試,以內閣中書知州最優等,中書科中書知縣優等,部寺司務通判中等補用。大學畢業者,給予進士出身,以翰林院編修檢討最優等、庶吉士優等、分部主事中等用下等為同進士出身,留堂補習一年。其餘學堂亦皆有獎勵。猶未脫舊時學校貢舉之制也。民國肇建,改學堂之名皆曰學校,去獎勵之法,初等小學四年,定為義務教育;高等小學三年,與並設者曰乙種實業學校;中學四年,與並設者為師範學校四年,預科一年及甲種實業學校分農工商,三年。其上為專門學校,三或四年。高等師範學校三年,預科一年,大學三年或四年。廢清之高等學堂,而設大學預科,亦三年。民國六年(1917)改為預科二年,本科一律四年。廢通儒院,大學畢業后從事研究者無年限。民國十年(1921),全國教育聯合會開第七次會於廣東,議改革學制。明年又開會於濟南,教育部因之召開學制會議,改初等教育為六年,得分四年、二年兩級,仍以四年為義務教育,視地方情形得延長之,又得展小學之期為七年,中學六年,分前後期或前四年後二年,或前二年後四年,或皆三年。高級中學普通科外,得設農工商師範家事等科。乙種實業學校改為職業學校收高等小學畢業生。甲種實業學校或改職業學校,或改高級中學農工商科。師範學校前後期各三年,亦得但設後期,收初級中學畢業生。大學設數科或一科皆可,設一科者曰某科。大學畢業期限四年至六年。法、醫二科最少五年。高等師範收初級中學畢業生,四年畢業,若收高級中學畢業生,而畢業期限仍為四年者,則稱師範大學。專門學校畢業期限三年或四年醫科必須四年,亦收初級中學畢業生,若改收高級中學畢業生,亦得改稱某科大學,此自清末至民國北京政府學制之大略也。

遊學亦始清末同治末年,曾國藩奏請派遣幼年學生赴美,由香山容閎率之往,別設正副監督以監護之。光緒七年(1881)裁撤,以學生多昵美女子信基督教也。甲午後各省派遣及自費留學外國者乃驟增,其時往日本者最多時留學生亦有獎勵,考取者分別給以舉人進士出身,后亦冠以所學科名稱,某科舉人,某科進士。光緒三十一年(1905)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明年設游美學生預備學校於清華園,自是以後游美學生,乃日增月盛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咪咕公版·中國近代史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學校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