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唐努烏梁海

第三百零一章 唐努烏梁海

對日本人必須打,只是現在近衛軍沒有海軍,無法跨海作戰,秦牧又不能越過山海關,隔着段祺瑞打日本人,所以他只能勸盧永祥儘快出兵。

沒有海軍,就不是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

未來的世界,是海權國家的世界。秦牧必須儘快弄出一支海軍。

如今整個根據地的資源全部向大連造船廠傾斜,即使包頭的工業基地,也分到了大量的研發生產任務。

大連造船廠,一躍成為明星企業。

秦牧親自擔任廠長,下面有兩支獨立的設計隊伍。一支是德國人,一支是美國人。

德國人是按照秦牧-舒曼協議規定,早就準備好的一支隊伍。

秦牧早就要造軍艦航母,所以一開始就定好了這些人。

美國人是臨時拉來的,當時秦牧也不知道自己能認識洛克菲勒。

現在的大連造船廠,在科研這一塊可以說人才鼎盛,技術工人也不缺,不過他們先要把旅順港的沉船清理乾淨。

趁著這個短暫的空閑期,秦牧飛到了克孜勒。

這裏,是後世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首府。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唐努烏梁海。

秦牧任命盧占魁為烏里雅蘇台督軍。

烏里雅蘇台,是一個面積非常廣闊的土地。它包含着唐努烏梁海和外蒙等廣大地區。

之前秦牧想給盧占魁一個唐努烏梁海督軍的位子,後來秦牧改了主意。

這種歷史沿革的地區,在這個時期歸屬混亂。誰也不能說確實的擁有絕對統治權。因此,秦牧給了盧占魁一個更大的帽子,先把這麼一個遼闊的地方名義上佔住再說。

盧占魁帽子雖大,但是他實力太小了。

近衛軍對他的隊伍進行了訓練,秦牧也給了他大量的優質武器,和充足的物資,但是盧占魁的兵,人數太少。

隨着整個內外蒙完整的落入秦牧手裏,工農業的發展逐漸走向正規,這樣願意當土匪的人越來越少。

秦牧不禁止盧占魁拉人,可是盧占魁還真拉不到什麼人。最終他手下,還是之前的那些人。

這些人跟着盧占魁,一路跋涉來到了唐努烏梁海。按照秦牧的命令,他們先打下了克孜勒。

這是唐努烏梁海的核心區域。秦牧先要在這個地方弄一個落腳點。

盧占魁打下克孜勒之後,就沒有能力再向外擴張了。

畢竟他的獨立隊,只是一群土匪。現在孤軍深入這麼遠,已經是盧占魁超水平發揮了。

他只能固守克孜勒。

不過局勢最近發生了巨大的轉機,一支近衛軍通過西伯利亞鐵路,來到了克孜勒。

領軍的是沈波。第四裝甲師師長。

秦牧答應英國,加入干涉軍,以換取自己的橡膠船不被攔截。說到就要做到,否則英國人也會跟秦牧玩陰的。

沈波把自己的陣地,留給了新組建的401師,他帶領第四師,順着西伯利亞鐵路一路開進了俄國。

不過打俄國是打俄國,秦牧的近衛軍,有着完全的獨立性。

他們不聽從任何別的命令。他們只按照秦牧的命令行動。

沈波按照既定計劃,帶着大軍一路殺到了克孜勒。

現在的俄國,已經是蘇聯了。

俄國皇帝都被宰了。如今蘇聯內部正是新舊交替的混亂時期,再加上多國干涉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俄國,蘇維埃政權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蘇聯的地盤,繼承自老俄國。老俄國是通過拚命擴張,才有了那麼遼闊的版圖。但是這種情況下,也導致了俄國本身就不穩定。

比如烏克蘭,還有後世中亞那些斯坦,現在都是蘇聯的,是老俄國的,但是他們一直有分裂傾向。

圖瓦共和國這個地方,也就是唐努烏梁海這個位置,唐朝就有中國人存在,這個地方,並不是俄國的。

只是後來俄國強大起來,不斷吞併周邊,才有了圖瓦共和國。

這裏的人,對於俄國就沒有什麼忠心,對於蘇維埃,那更是談不上任何感情。

可是他們對盧占魁,更沒有感情了。盧占魁就是個外來戶,是土匪。

這裏的主要居民,是柯爾克孜族人和蒙古人,還有少量移民過來的俄國人——因為移民很多年了,人數也不算太少。

這個地方,從地里上來說,曾被認為是亞洲的中心。秦牧拿下唐努烏梁海,一來是為了恢復中國舊有國土,二來是壓縮蘇聯勢力,第三,是要以此為前進基地,進入新疆。

只靠盧占魁顯然完不成這個任務。

盧占魁和他的獨立隊,做着和孫桂芝差不多的事情。

只是孫桂芝更偏重內務,盧占魁更向外發展。

他打下克孜勒,然後以此為據點,開始大規模搜集情報。

沈波費勁千辛萬苦,來到了唐努烏梁海。

近衛軍的裝甲師一到,整個唐努烏梁海的反抗勢力立刻土崩瓦解。在絕對的武力面前,一切都是虛的。

秦牧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下,降落到了克孜勒。

來到第四師的指揮部,秦牧對沈波和盧占魁說道:「介紹一下,這位是張崑山,張天師。」

「沈師長,盧督軍,二位好。貧道請安了。」張崑山,經過在外蒙的一番歷練,如今褪去了當日的青澀,成長為一個仙風道骨的小道士。

他在蒙古混出了好大一番名聲,幾乎成為了蒙古的國師。

這樣讓秦牧有點頭疼。

從安撫地方來說,有一個心向中國的天師來引導民心,無疑是極為有利的。

但是從行政角度來說,這對秦牧又有點不利。

蒙古地處亞洲深處,什麼時候基本都是未開化狀態。所以這個地方的宗教勢力,或者說神權勢力,一直是有很強的存在。

秦牧不能打倒了俄國神父,再立起一個中國神漢。

現在蒙古已定,秦牧直接把張崑山拉到了唐努烏梁海。

如果說外蒙有很深的中國烙印,那麼唐努烏梁海這個地方,這個印記就淺的多了。畢竟這裏離中國內陸太遠了。

要想讓這裏的人,從心底裏面親近中國,甚至想歸附中國,秦牧需要從民心上下手。

暫時他手裏能幹這件事的,就是張崑山張天師,還有他手下那支隊伍。

張崑山首先被秦牧給拉了過來。

「沈師長,盧督軍,唐努烏梁海這塊地方,未來要成為我們進軍歐洲的一個前進基地。所以這個地方的民心很重要。」秦牧指著張崑山說道:「張天師將配合你們的行動。根據計劃,我們要多管齊下,安穩住這裏。」

沈波和盧占魁都好奇的看着這位年輕的道士。

沈波作為近衛軍的高層,知道張崑山是秦牧派到蒙古的一步棋,他多少對張天師還有點了解。

盧占魁就徹底不認識這個道人了。

怎麼,秦縣長開始宣傳封建迷信了?

這讓盧占魁有點困惑。他是周素馨的忠實聽眾,周素馨的廣播,他只要有時間,絕對一個字不漏的要聽。

周素馨的廣播,秉承著秦牧的思想。周娘娘沒少在廣播裏面反對封建迷信。

這一點盧占魁很清楚。和尚道士,做個安分守己的好人還可以,他們一旦搞封建迷信活動,就會招來上層狠狠的打擊。

這是秦牧的意思。

可是怎麼這次秦縣長把一個小道士拉來了。他來這裏,能幹什麼?

「這個地方俄國人是少數,大部分是柯爾克孜人和蒙古人。張天師,是蒙古人的天師,現在我們要幫他成為柯爾克孜人的天師。新疆,有大量的柯爾克孜人。我們需要新疆。」

原來是新疆。盧占魁明白了。

他因為做了烏里雅蘇台督軍,所以還狠命的研究了一段歷史。

烏里雅蘇台是很大很大一塊地,這塊地緊鄰新疆和俄羅斯。唐努烏梁海就在俄國的邊上——按照清朝版圖來說。

從這裏打進俄國容易——緊挨着,可是打進新疆卻有點不容易——路途遠。

「從國內進新疆,容易引起混亂,這點不可取。」秦牧點出了他的戰略:「我們要從這裏,進入新疆。新疆不賣給我們棉花,如今根據地的棉花儲量告急,我們必須抓緊解決新疆的棉花問題。」

盧占魁如今也有了工業概念。他知道大宗原材料的重要。

新疆竟然敢不賣棉花給我們,那就是取死之道。

「這裏是遙遠的外線,我們儘管有着強大的軍隊,但是補給比起任何地方都困難。所以我們必須雙管齊下,文的武的一起來。張天師,要儘快成為柯爾克孜人的天師,然後聯繫到新疆的柯爾克孜人,儘快解決棉花問題。」

聽話聽音。

雖然秦牧說的是棉花問題,但是盧占魁很清楚,秦牧是要藉機對新疆下手了。

要不強大的裝甲第四師為什麼會停留在唐努烏梁海。這樣一支軍隊,肯定不是為這麼個小地方準備的。

「我們面臨的困難很多。從這裏到新疆,沒有現成的鐵路,這極大的阻礙了我們的進軍。所以,我們更加的需要熟悉本地情況的帶路黨。張天師的任務很重呀!」

秦牧的裝甲師,優先武裝的是第一第二裝甲師。他們是在東北作戰。東北平原,大部分地方適合重裝部隊作戰。

沈波的第四師,說是裝甲師,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多坦克。秦牧一開始就決定從唐努烏梁海出兵新疆。這個地方遠離根據地,又沒有合適的道路,所以裝備重型坦克就有點不合時宜了。

第四師屬於機械化師,坦克少,但是車輛多。

各式各樣的運輸車輛,應有盡有。他們就是為了外線作戰準備的。

這些車輛不依賴鐵路機動,馬車能走的路,他們就能走。甚至更惡劣點的道路,工程兵也可以立刻改造成軍隊能通過的道路。

這一切的前提,是要有個嚮導。

近衛軍在這個地方,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前進。

盧占魁跑來這裏,就是給第四師打前站的。他的任務完成的很好,但是再向南方發展,就超出了他的能力了。

秦牧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張崑山。

「張天師,我看好你!你準備怎麼開始行動?」

「過兩天就是柯爾克孜人的喀爾戛托依節,到時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明天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清明天地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零一章 唐努烏梁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