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海與岸

第54章 海與岸

11月27日黃昏,修禪向佛的朋友S君給我發來一條微信,談到關於海與岸的關係。大意是:人生如海,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掙扎著,脫離海,游向岸。

說實話,以我眼下的修為和資質,尚無法回應有關禪意的大課題。

我起身來到陽台上,站在窗前,仰望着窗外暮雲四合的夜色,掃視着燈火闌珊的城市,聞聽寒風微微叩擊著窗欞,漸漸地,心有所動。

記起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當望見岸而溺死的人,其死亡是雙倍的凄慘。莎翁這句名言表明,他的心中有海,也有岸。

生活真如海?直催人爭渡?

一閃而過的問題,使我跌入青蔥的少年時代、文青時代。那時,青春的小舟在生活的茫茫海洋上航行,遇到浪打船頭,風吹懸帆,甚至檣傾楫摧的挫折,諸如情場失意,事業遇阻等等,那是在所難免的啊。因為年輕,稚嫩的雙肩擔不起,狹小的心胸也放不下,因此,總喜歡「強說愁緒」,把生活比作苦海。

若人生如海,這海真的是太遼闊了:物慾,情慾,名利,事業,工作,健康,美麗……人人深陷大海,遙見海水沖刷海岸線,苦苦掙扎,岸卻在遠方。

我們應該如何尋找岸、游向岸啊?

記得在二十齣頭的年紀,某年,我因失戀而落魄。女友無意間引用佛說的一句話渡我: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當時並不大懂得回頭的深意,也不明白怎麼才能回頭。但這句話卻不經意間撫慰了受傷的情感。面對無望的愛情,面對無情的所愛,轉身回頭的確是最為輕鬆的選擇。否則,即便你潛在愛海苦涯里不能自拔,我執、我望到底,又能怎麼樣呢?人生的許多時候,回頭是正確的,轉身是優雅的。我後來更喜歡這兩句名言:一句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另一句是,天涯何處無芳草。前者讓人產生敬畏,後者讓人常懷希望。多年以後我弄明白了:當你陷入苦海的時候,這就是兩根能搭救你游向岸邊的稻草。

去年一整年,在我去職,又被身體疾病困擾的日子裏,一直慢慢地細品《蔣勛說紅樓夢》。我從蔣勛的文字裏讀出了繁華世界裏的人性和仁愛。粗俗如薛蟠之流,下流如賈瑞之輩,蔣勛以悲憫之筆,對他們施加同情。把他們從令世人厭惡的海水裏打救上岸。

海中有岸,岸上有海。

海與岸的差別,不在空間,不在位置,而在一念之間。

這一念,便註定了人與人的不同,註定了海與岸的遠近,註定了今世與來世的差別,註定了生與死的輪迴……

驀地想起雨巷詩人戴望舒的兩句詩,很合我此時的心意,便隨手發送給S君,算是對這個問題的回復吧:

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

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指尖下的時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指尖下的時光
上一章下一章

第54章 海與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