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當代審美

第100章 當代審美

在我少年時代紅極一時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讓我對於當代的審美有了更新的見解和認知,審美是啥?是生活啊!

我有一段愛不能與人言說,我有一絲恨意不能歸舊夢故里,所有不能言說的痛苦,能承受他的痛苦的只有我自己。

才情不是才幹,才情不能當飯吃。幸福是個啥?美好是個啥?如同「鬼」一般,到處聽說過,唯獨沒見過。吾心安處,便是我家,人要俗氣一些,免得被現實撕破,回想起那段糟糕的大學時代,最大的遺憾就是,念大學,特別是念了一個普通的大學,沒有在學校里找到一個優秀的男朋友,現在看人家談戀愛頗有一種被時間耽誤了的感受,那些自尊心被她們踩在腳底下隨意踐踏的時光,那些被校園暴力侮辱的憋屈的日子,那些總是被人刻意孤立和傷害的大學時光,那些不但讓人憂心忡忡的巨大的重點班的學業壓力,還有那些被那些女人任意誹謗的碎落一地的自尊和尊嚴,大學,險惡的校園霸凌,三角戀,女人之間的嫉妒,為什麼影視作品裏人家的大學生活那麼開心,憑啥我的大學生活就充滿了被踐踏被欺凌的難捱日子,大學同學。人們總是喜歡賞心悅目的,人們總是摒棄窮困潦倒的,而偏偏就是因為窮困潦倒而被別人任意肆虐的被踐踏,憑什麼只有我被踐踏在地上,為什麼沒有人來愛我?

什麼是青春?他就像十八歲那年夏天的一個關於青春的夢一樣,閃著少年的光輝,卻永遠回不去。

可能僅僅一部文學藝術的作品不能改變社會上根深蒂固的陰暗面,但是在陰暗的人性的陰影之上,是人們無奈而又本能的向陽而生的內心的動力和支撐著的意識力量。

作為一個人,他的意志力會有多大的效果作用於這個社會?而相互的甚至是反向的,人們的意識多半會被社會的變動和周圍的社會習氣的影響而偏離了最初被教育的道德的軌道,不經他人難,莫勸他人善。

青春總是懵懂的,但是這種懵懂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像成熟都沒有自知之明一樣的,成年人可以變成小孩,但是小孩不能變成成年人,因為年輕總是屬於過去的,曾經的,而成熟是屬於未來的,家國天下也是一樣,國家的強盛一樣是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來彰顯歷史的,在戰火中成長的華夏民族,向來善於持久戰的博弈。

失望,迷茫,躊躇,空虛,這麼多傷心的情緒填補著那些虛度的青春年華。但是青春總歸是一次性用品,過去了就回不去,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幾多風雨。

那些曾經的被暴力和被傷害,不是長大的我們學會了大度,而是很多過去的傷害已經無法再去追究,算了是沒有證據和能力去追究責任,不是長大後學會的毫無底線的寬容,在生殺予奪上我們是無法學習寬容的,因為青春年少回不去,所以青春年少受到的傷害也很難追究,不追究和算了不是原諒,因為這個世界很多罪惡無法原諒。

長大之後的算了和原諒存在着本質上的區別,而就是這樣的區別用生疼的痛苦催熟了青春。

在那些碎落一地的現實生活背後,是一個有一個孤獨而又傷感的靈魂,那些悲涼的夜裏,星空聽不到靈魂的哭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上海的魔都鐘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上海的魔都鐘聲
上一章下一章

第100章 當代審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