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不問歸期

第99章 不問歸期

給予我山水和江湖的,是漂泊,給我海洋和冰山的,是流浪,那些詩和遠方的遙遠,請問遙遠有多遠?那些信誓旦旦的,請問信仰可曾真實幾何?水墨畫鋪開一曲暈染的離愁別恨!

那些需要家長買單的青春文學,那些城鄉結合部的無知犯罪案例,那些時代和社會進步帶給一代人的迷茫,那些變化的物件和不變的人心,衝擊力的變革,讓人們極力的去學習和適應,正是因為中國這一百年來社會形態變化的快而劇烈,所以人們在面對社會巨大變革的時候,接受的能力也是參差不齊的。

相對於宇宙時間,時間在數學建模上是可以用射線來形容的,所以想要做到時光倒流和穿越古今,是需要宇宙相對論作為理論基礎來進行運算和測量的。

啥叫「感同身受」?啥是「杯水窺人」?

為啥宣揚「女權」啊?因為缺乏女權唄!為啥提倡民主啊?因為缺少民主唄!本來就不懂得愛是什麼?看了這個玩應兒,更不理解啥是愛啦!曾幾何時,青春文學的稿費很貴,因為青春很貴,曾幾何時時間被鍍了一層金色,因為那些金色的年華回之不去!因為只有青春,才會有那樣盲目的又不顧一切的去愛一個人,也是因為青春,才會在人生中有這樣的或是那樣的懵懂的去理解世界和人生,就是因為青春年華得分渺小和懵懂,就是在那些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未知的感受中,漸漸的來不及等待的長大,而什麼又是長大?什麼又是世界?什麼又是人生?為什麼又是又是?為什麼年輕人願意為青春文學買單,因為這個世界到底真實成了什麼樣子,我們都要承受和接受這個不堪且不完美的人生。

少年的時候相信成功學,長大了以後知道,成功學是寫給成功人的孩子的書,就像盡人事聽天命一般,世間千萬事,半點不由人,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對於世界的無力感既越發的強烈,就像無奈的烈酒,就像見不到的人,就像無法與人言說的冷暖自知,生活總是把人們重重的摔打,有的人肆意揮霍青春,有的人生命就僅僅定格在青春,為什麼人生總是這般無常,半點不由人的無常,如同佛陀所講,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佛陀講的「無常」與凡夫俗子講的「無常」其實講得是兩個東西,佛法中的無常與世間法中的無常是不一樣的,但是不同的無常中卻又一些共同的概念,人生是無常和流離的,但是無常的人生中人們還尚可以掌控的就是色身與着相,他不是厭長春,踏實不過是厭煩我而已,他不是狠延吉,他只是不想見到我而已,他不是愛看海,他只是不想在大連遇到我而已,看吧!一切都是因你而起,一切又都是厭煩而已,何為厭煩而已,不愛而已,陌路而已,相識而已,厭倦而已,何為「而已」,失去而已,因為陌路所以不可稱為厭煩,畢竟,厭煩的她是曾經喜歡的人啊!但是喜歡是曾經,厭煩是常態,看吧!人生就是這樣的無常,因為連厭煩都成為了常態,他是多麼的無常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上海的魔都鐘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上海的魔都鐘聲
上一章下一章

第99章 不問歸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