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領導者的心理資本

四、領導者的心理資本

四、領導者的心理資本小時候,我們經常會對長輩們不服氣地說:我憑什麼要聽你的!如今,作為領導者,我們也該問問自己:員工憑什麼要聽我的?我有什麼資本讓別人來追隨我?

有追隨者的人才能被稱得上是真正的領導者,那麼我們就不再專註於影響力的職位來源,而是從非職務角度來談領導力建設。對於前者的影響力來源我們幾千年的文化在這方面的研究和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在一定程度上強大到形成了對新環境的適應和變革的阻力。如今領導者是憑藉三種「資本」來提升自身的影響力的。其中在我們黨和政府的語系裏也有較為相同的表述: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等。對於涉及又紅又專的道德資本(紅)與知識資本(專),我們比較熟悉,而心理資本對中國的各類組織、人群是較少涉及與研究的。

圖1-4領導力資本

1.道德資本

道德資本:近年來有人主張道德為資本,並提出了「道德資本」概念。「道德資本」概念提出者的本意是反對經濟活動中的巧取豪奪、欺詐誆騙,主張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以合乎道德的方式、手段追求企業利潤。以誠信經營和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方式樹立企業自身的信譽和品牌價值,從而獲得長期利潤的「投入」的資本。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我們總是希望領導要比一般的人境界高(過去是大公無私,今天是公正、正直)。談到道德,總會給人一種涉及個人品行的問題,也就很難衡量和考核。

圖1-5以誠信為導向的道德資本

我們這裏借用「道德資本」一詞主要是指領導者要為下屬展示「誠信」,其核心就是我們一貫倡導的「以身作則」「知行合一」等。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育自己的以誠信為導向的「道德資本」。

(1)目標:熱情。對目標充滿熱情,只有相信工作自身的價值,我們才可以全身心地去投入,使其效用最大化。

(2)價值觀:行為。忠於你自己的價值觀。領導者經常面臨重大的決策問題,面對一些不確定的環境,必須在不違背組織的價值觀和領導者本人內心價值觀的前提下做出抉擇。對於下屬來說,他們更多地是以領導者的日常行為而非組織宣稱的價值觀來指導自身行為的。為此,領導者必須言行一致。

(3)用心:同情。一個內心冷酷的人,是無法獲得員工的信任的。經常與員工交流,把領導與員工的關係建立在互相的用心溝通之上,那麼,員工會倍感鼓舞,自然會信任並追隨領導者。這也意味着要深入自己內心深處並先對自己真誠,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

(4)關係:聯接。只有領導者與員工們坦誠相待,頻繁地交流,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時,這樣建立起來的關係才會持久。

(5)自我約束:一致。領導者註定了要被經常放在放大鏡下來審視,員工們都在有意或無意地關注領導者的日常行為。領導者們必須言行一致,舉止有修養,把自己修鍊成管理情緒和壓力的高手。

2.知識資本

知識資本的概念最早是在1969年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KennethGalbraith)寫給《經濟學人》的主編MichaelKaleeki的信件中出現。ThomasStewart1991年對知識資本提出較具體的定義:所謂知識資本是個人與團隊能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的一切知識、能力的總和。凡是能夠用來創造財富的知識、信息、技術、智能財產、經驗、組織學習能力、團隊溝通機制、顧客關係、品牌地位等,都是知識資本的材料組合,這和一般企業所熟知的土地、工廠、機器、現金等有形資產在根本上是完全不同的。知識資本應該發揮兩項功能:(1)將可轉化的知識整合起來,保存原本易流失的知識;(2)及時連結人與資料、專家等知識體系。

我們這裏借用「知識資本」說的是領導者擁有的在日常工作中決策、用人、激勵員工等方面的技能,這些技能可以幫助領導者更好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更好地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協調組織內各部門的合作。這些技能包括: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決策方法、溝通、團隊建設、衝突管理等。近幾年來,面向中高層的培訓中越來越多這樣的課程在替代著各類職能管理類課程(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這些課程本身也是屬於領導力建設方面的內容。

3.心理資本

美國著名學者盧桑斯(Luthans)於2004年提出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Capital)概念並延伸到人力資源管理領域。所謂心理資本,是指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是超越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一種核心心理要素,是促進個人成長和績效提升的心理資源,心理資本是借用一個商業名詞來寓意人的心理狀況。如同人的物質資本存在盈利和虧損的問題,人的心理資本同樣存在盈虧,即正面情緒是收入,負面情緒是支出,如果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便是盈利,反之則是虧損。人的所謂幸福,實際上就是其心理資本能否足夠支撐他產生幸福的主觀感受。

心理資本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希望:一個沒有希望、自暴自棄的人不可能創造什麼價值。

樂觀:樂觀者把不好的事歸結到暫時的原因,而把好事歸結到持久的原因,比如自己的能力等。

韌性:從逆境、衝突、失敗、責任和壓力中迅速恢復的心理能力。

主觀幸福感:自己心裏覺得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情商:感覺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進行自我激勵、有效地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組織公民行為:自覺、自發地幫助組織、關心組織利益,並且維護組織效益的行為,它並非直接由正式的賞罰體系引起。

心理資本包含四個要素,我們列表如下:

表1-2心理資本的要素

心理資本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能產生很多積極的結果。一個懷着希望的人,也就是擁有實現目標所需要的「動因」與「路徑」的人,他的克服困難的能力更強,也就更有韌性。自信的人可以把希望、樂觀和韌性遷移並運用到他們某一特定生活領域的具體任務中。心理資本的自我效能、希望、韌性可以通過把內化的知覺理解成自己可以控制的,進而更有助於樂觀的形成。

圖1-6心理資本干預模型

人力資本也稱為智力資本,是指個體通過接受教育逐漸獲得的知識積累、技能與社會認知能力(「你知道什麼」),而社會資本指個體的人際交往、工作接觸的關係網絡及相互信任等,也就是個體所認識的資源(「你認識誰」)。心理資本則能夠影響個體生產率的特徵,如自信、希望、樂觀等(「你是什麼樣的人」),它反映了一個人的自我觀點或自尊感,支配個人的動機和對工作的態度。

圖1-7心理資本與財務利潤

心理資本能夠通過有針對性的培育與開發而使個體有競爭優勢。在組織中,注重員工的心理資本培養,不僅對員工本人,而且也能給組織帶來更多的效益。

一些心理學者,在企業中進行了心理資本的四個要素與績效的關係調查與測試,這些研究顯示心理資本與業績存在着正相關,人們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會有很大的改變,特別是當他們的自我效感很強,充滿樂觀、希望和韌性時。

健康心理的思想與行為模式

視野拓展:

圖1-8健康心理的思想與行為模式

思想態度——處理生活中各種事情的態度:

(1)面對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抱有「三贏」的態度:我好、你好、世界好。

(2)經常懷着「我如何能做得更好」的態度。

(3)經常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4)在困難時能刻苦堅持。

(5)保持靈活的態度。

(6)有創意和幽默感。

學習提升——保持與時俱進、乘風破浪的能力:

(1)對許多事物都感興趣。

(2)有效運用本人的思考模式進行工作與學習。

(3)努力掌握各種學問。

(4)多問「為什麼?」和「如何去做?」

(5)不滿足於簡單的答案而想要了解更多。

(6)有嘗試新東西的勇氣和行動。

自我管理——有效率地照顧自己的人生:

(1)自己可以做的不假以他人。

(2)自己想要的自己去爭取、創造。

(3)以自己照顧自己為榮。

(4)在思想和行動上愛護和尊重自己。

(5)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力。

(6)有效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

人格發展——在這個世界上有效地對自己進行定位:

(1)認識自己擁有和未擁有的能力。

(2)能夠改變妨礙自己成長的信念。

(3)具備有效思維的能力——維持着可以接受、學習與成長的空間。

(4)肯定自己與他人一樣擁有的權利,也肯定他人與自己一樣擁有的權利。

(5)尊重每一個人,包括自己的能力界限。

(6)認識和珍惜自己能夠影響這個世界的能力。

情緒智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1)明白情緒實則來自本人的信念系統。

(2)認識和接受自己的情緒。

(3)具備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4)關心別人的感受。

(5)明白負面情緒的意義。

(6)能夠接受「失去」。

人際溝通——有效地與他人相處:

(1)具備有效地表達自己意思、意志的能力。

(2)能夠主動與他人接觸。

(3)接受他人與自己的不同之處。

(4)能夠妥善處理別人的不良行為。

(5)能夠面對公眾說話。

(6)良好的談判辯論能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情商與生產率:給管理者的心理課
上一章下一章

四、領導者的心理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