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現實中的管理

(二)現實中的管理

(二)現實中的管理當我從大學的管理學院從教11年後,進入幹部培訓學院,對各類管理者們進行管理培訓工作三年後,就無法接受自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教科書中的「管理學」了,我體會到真正的、現實中的管理活動遠比課本上要複雜得多。我的心得是無論你怎麼稱呼管理,把近百年來的各種時尚、流行的管理概念、術語從表面撇去后,管理有兩個不變的核心的精髓:系統性和權變性(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在對管理者們多年的培訓中,我針對「什麼是管理?」這一問題設計的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一個小小的商業遊戲的體驗活動(我們模擬根據現場情境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幫助大家構建管理的系統性和權變性)進行了無數次。在一個蟹肥膏厚的秋日,在上百次的文字總結后,我順手在白板上畫出一個圖,開玩笑說:給每位學員送一隻螃蟹。這麼做的目的,是使管理者們結合自己組織的具體環境,對管理工作一目了然,獲得系統全面、條理清晰的認識。經過十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我終於繪出了合自己心意的「管理螃蟹圖」。希望這個模型能令其他人信服,直到他們找到更好的模型。

圖1-1管理系統圖

無論你怎麼稱呼管理,它都擁有這麼幾個關鍵詞:目標、效率、環境、規則、流程和人。其中的哲學邏輯是,管理是在組織中進行的,為了更有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環境變了,就要求組織能及時調整自身的目標;大多數環境裏,依「規則」行事是最簡單的有效率地實現目標的方式;一個組織長期形成的做事的「過程」決定其績效,而組織中的「人」的能力和意願最終是組織績效的決定性來源。

每個人都在從事管理活動,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但今天的管理理論和實務研究的對象是組織。任何一個組織都有自身的目標,一旦「目標」確定,就是組織的「彼岸」,是我們最終想要去的地方。從「此岸」到「彼岸」的路徑很多,通過系統、有效地管理,我們能保證,實現組織目標的方式是有「效率」的。效率是個相對的概念,它追求的是最優的投入產出比。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看重的是達到目標,看重的是「結果」本身,而不太在乎「過程」。這樣極易導致低效率和過程路徑的不透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GDP年均增長超過9.5%,但大多數主流經濟學家都不太認同也不看好這一經濟增長的模式,按我們老百姓自己的說法,我們把幾代人的資源都提前預支了,我們每獲得一個GDP的產出,投入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6倍。任何一個組織都有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環境變了,組織的目標也應相應地作出調整,同時組織的資源配置也同步調整。幾年前,我們稍帶有壟斷色彩的國有企業賺錢就像在隧道里開車一樣的容易,環境是基本確定的,只需看「後視鏡」(財務指標),車只管往前開,就能賺到錢。而如今,無論是國有還是民營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環境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大,要求我們及時、準確地調整目標,這種敏銳性和魄力是中國各類組織基本不具備的。在中央政府層面,以前的國民經濟五年發展計劃暗含的目標是「為了經濟增長」這一目標,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發展綱要」的主線是「為了社會發展」。從「經濟增長」到「社會發展」,目標發生了變化,政府的資源(財政投入)配置方向也相應地改變。如政府是從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2006年開始真正地為義務教育買單,這幾年政府對社會保障、環境等領域的投入不斷加大已是有目共睹的。按「規則」行事,可能是最簡單最有效率地實現目標的做法。歐洲人發明的ISO9000、14000系列認證就是保證產品和服務質量的規則流程。環境變了,我們做事的規則也要相應地調整,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必須遵守全球通行的商業規則。一家中國優秀企業的產品早期在北美、歐洲都有不錯的市場,但到了阿拉伯國家就沒什麼銷路,原因在於它的logo是兩個赤裸上身的小男孩,這違背了這一地區的宗教規則。

在中國,每年新生15萬家企業,同時每年有10萬家企業倒閉,剩下的企業中60%在5年內破產,85%在10年內消亡,中國企業平均壽命不足三年。為什麼我們的企業活不長?各種說法都有。我們從管理系統出發,認為我們的企業普遍缺乏「目標」。這個「目標」是個系統,從宏觀到微觀包括:使命、目標、戰略和為顧客創造價值。而不是「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同行第一、扭虧為盈」等空洞的口號。

決定一個組織績效的要素,還有「流程」與「人」。流程是指組織長期以來形成的做事的習慣性過程,流程的科學和簡潔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組織活動的效率。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也正是從「時間和動作」研究入手來提升車間一級的生產率和降低工人的疲勞的。人指的是從最高管理者到操作者的員工隊伍,一支既有能力又有意願的員工隊伍(從CEO到操作層)是決定組織績效的最根本力量。

長期以來,商學院以職能為主的教學和研究,也許都可以歸在我們的管理系統圖之中:

目標——企業的使命、目標、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涉及的是企業的經營哲學層面的東西。商學院的核心課程之一「市場營銷」屬於「目標」。市場營銷說的是如何為顧客創造價值,而非簡單地賣產品。在中國一直以來把營銷管理(市場營銷,marketing)等同於銷售管理(selling,賣產品),在今天這樣的消費者主權時代里,唯有為顧客創造價值才能實現企業的使命。

環境——分析企業內、外部環境,為企業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戰略目標。商學院裏另一個核心課程「戰略管理」屬於這個領域。

效率——傳統的衡量效率的是財務體系——「財務管理」。新環境下衡量效率的標準還應加上「創新」。效率只能保證組織的現有競爭力,而創新才能帶來未來的競爭力。

流程——指的是企業的運作過程與習慣,包括「生產運營」、「供應鏈管理」等。

人——指的是企業如何為了實現戰略目標而長期保持一支高水平的員工隊伍——「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

越來越重要的「企業文化」和「商業倫理」涉及「目標」、「人」和「規則」三樣,企業文化落腳於「人」,商業倫理則落腳於「規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管理與管理者:給經理人的管理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管理與管理者:給經理人的管理課
上一章下一章

(二)現實中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