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歸屬感

生活的歸屬感

生活的歸屬感

從前有一座山,山裏有一個廟,廟裏的和尚正在講故事,講的什麼故事呢?講的是「從前有一座山,山裏有一個廟,廟裏的和尚正在講故事,講的什麼故事呢」,從前有一座山……

這是我小時候聽過的,現在仍記得最完整的故事,也是我現在唯一能講完整的故事。

它的精髓在於簡單和重複,過去只當是老人懶得給孩子講故事而耍的滑頭,現在卻感覺到這個故事更像是生活本身,不知道第一個講出來的是誰,充滿了禪意和智慧。人們一不小心便活進了這樣的故事裏,上半生培養自己的各種生活習慣,下半生便一直活在習慣和重複里,不知不覺,習慣成了擋都擋不住的人生歸宿。

我更願意讓這個故事中的每座山都不是同一座山,廟不是同一個廟,和尚不是同一個和尚,故事並非同樣的故事。

我更願意在重複的習慣里,遇見永不重複的美好。

人生若真困在這樣重複的故事裏,確實是種悲哀的事。

「困」的意思,大概是心想睡了,明天必須又是新的一天,卻一直都睡不着。人們會困於心,困於情,困於夢想和現實,困於生活的單調和重複,困於詩和遠方,困於人生的來路和歸途。人的一生都在期待發生點什麼新鮮事,以新舊的更替,帶自己走出乏味生活的困頓感,為此,人們這才有了各種生活的目標。

其實,人生目標仍然是人們的一大誤區,一個人真正的目標是成就自己,人們卻看不見自己,只能通過設定各種目標,來看見因為目標的更替而獲得更新的自己。

人應該去探索一下自己的那些追求,那些辛苦的付出,最終的表現是什麼,帶給自己的強烈感受究竟是些什麼,內心的收穫是些什麼,搞清楚這些,人要去理解自己,也就容易多了。

比如「希望」這個詞的最終表達,其實終極目標就是遇見了新的自己,每一種希望的達成,本質上不過是一種新自己的達成,不過是一種新感覺、新體驗的達成。人們最痛恨的就是「每天都是重複的一天」,人類所有高大上的追求或者是低俗的慾望,本質上都是為了不斷更新自己活着的體驗,以豐富的人生經歷換取一顆豐盛的內心。

人們在期待一件新事物到來的時候,注意力會全部放在目標的進程上而非自己內心的感受上,這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為了某種目標而努力奮鬥」。

當初看起來充滿誘惑的各種目標,即使達成后,給予人的新鮮感也不能維持多久,人們在這樣的目的地只做短暫的停留,又馬不停蹄地給自己設定新的目標,「新」越來越容易變「舊」。人們既無法更新自己內心的感受,也無法把自己的關注點放在過程上,把心停留在當下的感受上,這會造成一個人對身外新事物的追逐根本停不下來,否則就會覺得厭倦。

人們若是過度依賴於外在的新鮮事物,依賴外部生活條件和環境的改變,刺激自己營造出正面的情緒,以此去感受生活的樂趣,也自然會因為外部條件的刺激,帶來負面情緒而覺得生活很艱辛很無奈,也會因為外部環境的無法改善,甚至所謂的事業失敗,帶給自己對生命的厭倦之感。

這樣的依賴最大的問題在於會遇見重複的自己,外在環境和生活條件雖然改善了,但自己仍然是舊的,身外事物帶來的新鮮感總是轉瞬即逝。

真正的歷久彌新是由內及外的,人必須得做自己的內心的主,去發現那種沒有喜歡對象的、更為本質的喜歡,自己創造出喜歡的自己,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樂趣所在。

我們說藝術家創作出了好的作品,也可以換一種視角去理解,藝術的本質首先是藝術家創造了一個喜歡的自己,藝術作品不過是這些自我創造的代表物。對於一位真正的藝術家來說,作品價值所帶來的外部生活條件的更新,肯定沒有自我的更新更為重要,這正是一位藝術家可以比普通人看見更多美好事物的原因,新的自己正是藝術家的靈感和創造力。

對於普通人來說,人們只知道必須要通過努力去奮鬥,才能擁有物質條件創造出的所謂新生活、新感覺,卻不知若是可以審視和利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從精神層面去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創新自己,仍可以改變自己對於生活的體驗,仍可以帶來滿世界的新鮮感。

一個人若是剛住進自己購買的新房子,表面上看是新房會帶給人新的感覺,其實是新房子會讓人感覺自己是新鮮的,這樣新鮮的自己,即使不在新家裏面,仍可以感受到自己觸碰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不過這樣的新鮮感不可能持久,因為還有更大的房子,還有別墅和莊園。

人若是可以平靜下來,便可以發現生活的本質不過是一場場心理運動和心靈遊戲,傳統的玩家們已經不堪重負,為什麼不換一種玩的方式?

這樣做的好處是,一個人可以不需要像多數人那樣一生都在忙碌和奮鬥,仍然可以過得很幸福。

我以為:掙錢買閑,以閑贖魂。

人生的精髓,就在於去發現可以一直偷懶的方式,既可以偷得很輕鬆、自在和幸福的生活,又還能偷得自己好有成就感,那麼這個懶就可以一直偷下去。

所以,人想過好一生,想保持住自己的生命力和熱情,時不時讓自己綻放一下,要麼讓生活的外部環境,得到不斷的改善和變化,要麼讓精神生活,不斷地更新升華,不過,這兩者都不容易。

不同的是,外部的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控制,人也容易迷失方向,某些無常的人生插曲,會滋生出生活的混亂,甚至給人帶來崩潰。而精神生活一旦找到方向和歸屬感,人就不會再度迷失。

人這一輩子,真正可以享受的,不過是自己生命的新鮮感罷了,新事物、新環境、新的愛人、新的觀念,深刻的思想,偉大的理想,不過是讓人能觸碰到這種新鮮生命的各種媒介。

真理其實非常樸實和簡單,人類非得要歷經各種複雜,才能看見這些簡單易行的真理。

人要愛上自己,為此而愛了好多的人,人無法更新自己,才把一生的厭倦怪罪於生活和別人。

每天都是新鮮的一天,這是多麼奢華的感覺,就像是看見春天裏滿樹的新芽,對,活着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感覺,這才是生活的歸宿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活無法逃避,但你可以選擇
上一章下一章

生活的歸屬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