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火爆

生意火爆

馬上就要年關了,一進入臘月,鎮上和縣城就特別熱鬧,幾乎天天都有市集。

俗話說,有錢沒錢,過個好年。

這種年味兒一天比一天濃的日子,再窮苦的人臉上笑容也比往常多,也捨得稍稍縱容一下自己,花點小錢買個開心。

於是,有人發現市集上有一處大排長龍,忍不住向排隊的人打聽:

「哎,這前面是賣什麼的?」

「喲,你這幾天沒逛過市集吧?這家賣的是一種新鮮的吃食,叫米粉,有點兒像面,比麵條還白,也更爽滑……」說話的人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這大冷天的,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米粉,只要兩文錢,還附贈一小碟爽口的泡菜;

再加一文錢,就可以多澆一勺香噴噴的竹筍肉臊,別小看這一勺肉臊,筍脆肉香,濃油赤醬的,醬汁溶入米粉之後,口味馬上就變得濃郁起來……」

「行了行了,你別說了。」聽的人也吸溜了下口水:「也就兩、三文錢的事兒,我排在你後面,也嘗一回新鮮。」

足足等了一柱香的功夫才輪到他倆。

米粉攤位不大,只擺了四張長桌和條凳,擠擠挨挨坐滿了埋頭唆粉的客人。

也有不少人心急,不願意等位,乾脆捧著一碗粉,蹲在牆角,暢快淋漓的吸溜起來。

排在前面的食客,像個老主顧一樣,熟練的點道:

「來一碗三兩的米粉,加肉臊,對了,能多給一碟泡菜嗎?你家的蘿蔔泡菜真是酸甜脆爽,十分利口,要是能單獨賣,我都要買一壇回家慢慢吃了。」

說著,他不用攤主計算,主動遞過四文錢。

在這一處擺攤的是楊谷、鄧桃夫妻倆。

楊谷笑著接過銅板:「承您惠顧,一會兒我給您多盛點兒泡菜。」

攤位是一輛手推車,檯面上擺著兩排碗,盛好一團團雪白的米粉——小份的二兩米粉兩文錢,大份的三兩米粉三文錢。

楊谷手腳麻利的取了一碗大份的,倒進鍋邊掛著的一個笊籬里燙熟——圓型的筒鍋上掛了一圈這樣的笊籬,鍋里的水一直沸騰著,很快燙熟了米粉。

那邊,鄧桃已經擺好一個木製小托盤,熟練的放上一個大碗、一雙竹筷和一隻小碟。

她從另外一個大鍋里盛出奶白的骨湯,待楊谷取出燙熟的米粉,倒入碗中,她再澆上一勺竹筍肉臊,灑上幾朵蔥花添點兒綠意,夾幾片泡菜蘿蔔放在小碟子上,一份米粉餐就成了。

這幾天,夫妻倆做了幾百碗米粉了,配合相當熟練,一套動作做得行雲流水。

食客雙手穩穩的托著小托盤,找到一個剛剛空出來的位置坐下,迫不及待的先喝了一口骨湯,湯中還夾雜著一些煮化了的碎肉,伴著柔滑的米粉一起下肚,真是十分滿足。

他又夾起一塊心心念念的蘿蔔泡菜——這泡菜的名字還是攤主說的,本來只是腌蘿蔔,改名叫泡菜之後,聽起來味道就好了幾分。

不過,這泡菜的味道和家常的腌蘿蔔很不一樣,入口不會死咸,口感酸甜之中,還帶著一絲絲的辣,跟米粉簡直是絕配。

食客照常吃得一頭大汗,終於喝完最後一口湯,才大呼一聲「舒服」!

他對面正好是排在後面的那個食客,那人也吃得酣暢淋漓。

兩人相視一笑,彷彿找到了知音。

這天結束后,小鏡莊裡前所未有的熱鬧,人人臉上都洋溢著久違的笑容。

「爹,你們今天賣了多少碗?」楊谷一到家就性急的問道。

「三百二十碗。」楊庄頭怕自己記混了,每賣五碗就用炭條在竹板上劃上一道,他剛才數了半天道道,才算清楚賣了多少碗米粉。

這會兒又開始數到底賣了多少錢,怎麼數也數不清,急的楊庄頭直揪頭髮。

鄧榮笑呵呵的走過來,自豪的挺了挺腰桿:「我今天賣了三百五十碗,幸好中午我爹及時送了一回米粉和骨湯,不然都不夠賣的。」

楊谷自己的攤位擺在鎮上,人沒有縣城多,賣的是最少的,二百八十碗。

不過這麼一算,只一天,小鏡庄的眾人就賣了九百五十碗米粉。

俞善分別在鎮上和縣城安排了三個攤位。

秉承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原則,安排的都是夫妻檔:楊庄頭和米氏一組,鄧榮和楊豆一組,楊谷跟鄧桃一組,而鄧春則負責給三個攤位供應原料。

這兩天的生意越發火爆,每個攤位準備好的五十個碗根本洗不過來。

迫不得已把楊黍、楊禾,還有鄧老爹都算上,在攤位附近借了水井不停的洗碗,這才勉強跟上攤位賣米粉的速度。

俞善吩咐他們記好帳,三天做一次總結,今天剛好是總結的日子。

大家剛坐下,楊谷就心急的開口:「娘,泡菜您再多腌兩壇吧,不少人都喜歡,老讓我們多夾幾片。還有人想花錢單買呢。」

米氏聽見有人喜歡自己腌的泡菜,抿嘴直笑:「行,白蘿蔔不值什麼錢,就是鹽、糖不便宜,好在腌制的水調一回就夠用好幾次,主家,您說呢?」

米氏從小被賣,對家鄉唯一的印象,就是這麼一味特製的腌蘿蔔,稱為菜頭生。

本來是自家吃的東西,不敢拿出來給主家嘗的,還是主家提起需要一味口感爽脆的小菜,米氏這才拿出來試一試。

沒想到,主家嘗過以後,大為欣賞,欣然改了個名字叫泡菜,跟本地的鹹菜加以區別。

主家還請她照這個口味,多想一想其他品種的泡菜,比如筍子,豆角之類的,好當做米粉的配菜使用。

「既然客人們都喜歡,就辛苦你多做些吧。」俞善也點頭同意了:

「回頭得空了,我去訂一批小罈子,到時候一根蘿蔔放一小壇,有喜歡的就賣給他們。」

「主家,照這樣下去,咱們的米粉要不夠用了。」楊庄頭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發愁:

「前些天咱們每天能做三百斤米粉,現在一天就賣出兩百多斤,白天人手都出去擺攤了,晚上最多能做一百斤米粉,存貨很快就該不夠用了。」

俞善點點頭,這確實是個問題。

另外,這寒冬臘月的,滴水成冰,就算井水比河水暖一些,也強不到哪兒去。她看見楊黍、楊禾的小手這兩天已經凍得通紅,鄧老爹的腰似乎也比以前更彎了。

缺人手啊……

就連她自己也沒閑著,每天上山挖筍子,也挖得直不起腰。除了供應縣城如意居之外,剩下的筍子剛剛好夠給米粉攤子上做臊子用。

不如,從村中僱人?

俞善突然想起了陳小虎。

他也十六七歲,算是大半個勞力,做米粉的活兒不能讓他參與,至少可以雇傭他洗洗碗,搬搬抬抬的做些雜活兒。

就是不知道他願不願意。

陳小虎當然願意。

天知道,俞善問他的時候,他覺得就像是一塊大餅從天而降。

陳小虎家裡是後娘當家,每天能管他兩餐飯已經是最好的情況了。

而且只要他在家,後娘就不停的使喚他幹活。他爹怕老婆,乾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陳小虎寧可在村裡跟俞文思他們一起胡混,也不肯回家。

莊戶人家一年到頭也見不著什麼現錢,現在只是洗一天碗就有五文錢,這樣的好事哪兒找去?

有了陳小虎的加入,眾人覺得輕鬆了不少,至少楊黍、楊禾不必再跟著洗碗,可以照看著三歲的楊豐年,又給大家當起了跑腿的小工。

為了節省時間,也為了楊庄頭不斷減少的頭髮著想,俞善主動接過每天盤帳的活計,又把碾米的活包給了村中磨房。

這磨房是平溪村的公有財產,平時由一戶俞姓人家照看著。

這家人養了一頭驢,幫人碾米收些許費用。

不過,本村的人若是想自己推磨碾米,只需要留少少的一些米當做費用就行了。

俞善請楊庄頭出面,給的現錢,自然是碾的又快又好,省了小鏡庄一道碾米的功夫。

不過磨房的驢倒是給了俞善啟發,她也去騾馬市買了一頭用來拉磨,這樣磨漿的工序也快了許多。

如此以來,小鏡庄的產量又有所提升,一天能出三、四百斤米粉,庫存一天天的多起來。

這天俞善盤完帳,才突然意識到,七十石稻米,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要用完了。若是想要繼續做這門生意,俞善現在就得考慮囤些稻米了。

一開始只是把這七十石稻米利益最大化。

現在,俞善開始認真的考慮起,沒有更好的主意之前,把這米粉當成小鏡庄的一項長久生意來經營了。

過了最初的新鮮勁兒,米粉攤的生意稍稍有所回落,每天三個攤位還是能賣出至少八百碗的米粉。

倒是干、鮮米粉的銷量越來越大。

開始是有人買上一份兩份的鮮米粉,回家按自己的口味煮食;後來,連一些酒樓飯莊都開始派人來問。

甚至一些小面檔,也從一開始的羨慕嫉妒恨,轉換思維,想要進些米粉回去,粉、面一起賣。

畢竟,兩文錢可買不了二兩白麵條呢,還是米粉好賣。

最近時不時就有客人問有沒有米粉賣,聽他們回答沒有,轉頭就走。

再不上米粉,他們得少賺多少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拖油瓶只想種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拖油瓶只想種田
上一章下一章

生意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