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魯迅和猹5

第85章 魯迅和猹5

魯迅不想放棄,接着又買一個西瓜,坐着聊了很久,最後表示願意出勞務費,大家一起捕獾子時,忙碌的瓜農才動了心,於是捲起右腿的褲子,指著大腿后側一個很大的傷疤說:「不是錢的問題,別看獾子看起來胖傻胖傻的,其實很靈活,除了有一對鋒利的前爪,尖牙也很厲害,而且還很陰損,一旦逼急了,就專門咬人的兩條腿,傷疤就是這個畜生留下的。」

瓜農看了看兩人,好像有些過意不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幫不上什麼忙,只能幫你們請一個獵人,再借幾隻獵犬,可費用得由你們出,這樣行不?」

兩人痛快答應了,瓜農便讓妻子守瓜地,開始為魯迅請獵人借獵犬,張羅捕殺獾子的行動。

當瓜農忙碌時,魯迅帶着日本朋友去附近,出錢找農人買了十隻活捉的老鼠,接着又在製作鞭炮的私人作坊,訂製了五串火藥引線粗長的鞭炮備用。

準備好老鼠和鞭炮,他還買了一瓶當時中國人稱作「洋油」的煤油。

獵人和五隻獵犬到位了,魯迅又在當地雇了一個農民,負責用背簍背老鼠、煤油、乾草和鞭炮等東西。

一行人開始找獾洞時,日本人才講了此次捕殺獾子的辦法:

冬天,獾子在洞內冬眠,地面鋪着干樹葉和草葉,找到獾洞后,便在活老鼠尾巴上,系一束蘸了煤油的乾草,點燃後放進洞裏。

尾巴着火后,負痛的老鼠便向洞裏跑去,尋找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洞內的草當然是最好的地方,從而引燃地面的乾草葉,驚動正在酣睡的獾子,由於洞內着火,獾子受了驚,只得向洞外逃跑,從而遭到守在洞外的獵人獵犬圍捕。

上面這個辦法當然好,可是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洞內往往沒有乾草,就得另想法子。

最好的辦法,還是藉助於老鼠,除了在尾巴上系一束蘸了煤油的乾草,還得拖一長串引線粗長的鞭炮,一樣可以將獾子從洞裏嚇出來。

在當時,中國農村都燒桐油,進口而來的煤油,是城裏人和農村少數富人才用得上的,一度被稱作「洋油」。

見魯迅為了捕殺獾子,連昂貴的「洋油」都用上了,獵人和農民都睜大了眼睛。

經過一番仔細搜索,終於在一個山坡上,找到了獾子洞,五隻訓練有素的獵犬,在洞口嗅了嗅,也沒有亂吠,便徑直來到獵人身邊,不停搖動着尾巴,等待出獵的指令。

獵人將五隻獵犬,分散到三個出口,然後拿出捆住的老鼠、煤油等東西,點燃老鼠尾巴上的乾草后,老鼠拖着鞭炮進了獾洞。

一陣「劈-劈-啪-啪」的響聲過後,洞內先是瀰漫出一股嗆人的火藥味,接着開始騷動起來,甚至還傳來了老鼠的慘叫聲和獾子的怒吼聲。

很快,兩隻大獾、五隻小獾便沖了出來,因魯迅提前打過招呼,獵人帶着獵犬追上去,只捕殺了兩隻大獾,將五隻小的放掉了。

以此看來,日本人的這個方法很管用,冬天用火攻的辦法就不用再試了,在魯迅看來,已經可以幫到閏土了。

這年年底,他回到故鄉,專程來看望閏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動物聊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動物聊齋
上一章下一章

第85章 魯迅和猹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