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第二十集

1、虔州府衙日

突然,衙役喊道:「欽差大臣到!」

趙抃一驚,忙喊道:「有請!」

趙抃見欽差大臣忙作揖道:「不知欽差大臣遠道而來,有失遠迎,失禮,失禮!」

欽差大臣連連拱手道:「哪裡,哪裡,趙大人為虔州百姓操勞敬佩,敬佩!」

趙抃:「請坐!」

趙抃與欽差大臣坐落後,衙役送上茶水。

欽差大臣開門見山問道:「趙大人,自虔州每年從淮南運鹽七百萬斤,朝內議論紛紛!從淮南採購大批量的鹽來虔州,會不會造成淮南那邊缺鹽?從而,抬高當地的鹽價?」

趙抃道:「請大人放心,淮南產鹽量全國居首。虔州從那兒調鹽,可以促進淮南百姓多曬鹽多製鹽,增加當地民眾的收入,帶動經濟發展。而虔州則由於降低了採購價格,既杜絕了不法商販囤鹽販鹽,抬高價格的伎倆,又迫使盜鹽者銷聲匿跡,保障了社會的穩定。」

欽差大臣聽趙抃一番話不覺連連點頭:「趙大人,你一番話說得老夫心服口服。」他嘆了一口氣道:「實不相瞞,朝內官員對你這一做法有贊成,也有否定,更有人懷疑你,各種議論都有。皇上此番派我前來虔州,實地考察鹽事,實際上也有調查大人之意。」

趙抃點頭道:「我趙某人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一心為民。對於,從淮南採購大批量的鹽來虔州之事,州府由通判周敦頤一手操辦,望大人再找周通判細談。」

欽差大人連連點頭,道:「趙大人,一琴一鶴,清正廉明早已譽滿京城。讓我再找周通判談談虔州的做法以稟報皇上。」

趙抃連連點頭。

2、議事廳日

欽差大臣與通判周敦頤交談。

周敦頤稟報道:「……趙大人與我商議之後,制定出一套虔州特有的供鹽章法……」

「哦,該供鹽章法具體是怎樣的?」欽差大臣十分興趣地問。

周敦頤道:「是這樣,每斤鹽折錢四十,以所轄十縣的五等戶夏秋稅率為折錢標準,令糴鹽兩斤,隨夏稅入錢償還官府。這樣的做法,既保證了官鹽的收入,又使得眼下無錢的百姓也有食鹽用……」

欽差大臣肯定地點點頭。

周敦頤接著又說:「這樣就堵住了盜販私鹽的歪風,促進了虔州社會的穩定太平。」

「不錯,方法不錯。」欽差大臣稱讚道:「這個方法切實可行!」

周敦頤道:「大人,明日我帶你去走一走,看一看虔州的鹽市場和百姓家庭用鹽的情況。」

「好,好,」欽差大臣連聲道。

3、一組短鏡頭

周敦頤帶欽差大臣一行來到虔州市場上,貨物琳琅滿目,物價平穩……

周敦頤帶欽差大臣一行來到一家鹽店,與老闆交談鹽事情況,欽差大臣不時點著頭……

周敦頤帶欽差大臣走村串巷,詢問百姓家用鹽情況……

……

(旁白):「周通判帶欽差大臣一行來到市場和鹽商、百姓家庭了解食鹽情況,看到市場繁榮穩定,食鹽價格平穩,百姓稱讚,不覺連連點頭讚賞。」

4、宮殿日

金鑾殿,金碧輝煌,仁宗皇帝上朝,文武百官齊拜,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仁宗道:「愛卿,此去虔州考察鹽事有何稟報?」

欽差大臣:「稟皇上,虔、汀兩州毗鄰,均不產鹽。因此,兩州不少人私下購得兩廣之鹽,運回家鄉出售以求暴利。每年秋冬盜販食鹽的人,就幾十人一群,上百人一夥,攜帶武器來往兩廣之間,每到一處,還搶劫糧食錢財,掠奪婦女,結夥抗爭,與官府械鬥,殺傷官兵。年深日久,盜販私鹽成了虔州等地區一大禍害。趙抃去虔州上任后,採取了不少辦法解決老百姓的食鹽問題。他移文江淮,每年從淮南運鹽七百萬斤到虔州,按戶分給百姓。民間足鹽,寇盜自息。」

仁宗皇帝聽了大喜,點了點頭。

欽差大臣接著道:「下官認為虔州食鹽已久,不可改。同時,虔州的供鹽方法也十分可取。這樣做法既保證了官鹽的收入,又使得眼下無錢的百姓也有鹽食用。可以說,趙抃到任之後,首先解決了百姓最為迫切的食鹽問題,保證了百姓食用,堵住了盜販私鹽的歪道邪路,促進了虔州社會的穩定太平,還增加了朝廷的稅收收入。」

「好,好,此乃趙抃一功矣!」仁宗皇帝龍顏大開道。

(旁白):「欽差大臣一番奏本,也平息了朝中官員對虔州的道聽途說,評頭論足。」

5、虔州府衙日

趙抃正在審閱公文,周敦頤匆匆進來。

周敦頤稟報道:「趙大人,虔州城的旱情越來越嚴重,連續三月無雨,貢水近涸,舟船阻塞。農村更是災情嚴重,如此下去,虔州百姓……」他無奈地搖搖頭。

「是啊」,趙抃道:「我本打算明日攜衙門眾官,出虔州城察看災情,然後共謀良策解決此事。」

周敦頤點點頭。

趙抃站起來到周敦頤面前拉起他的手說:「幾失君矣,今日方知周茂叔也。」

周敦頤兩眼深情地望著趙抃,感激道:「趙大人為人正直,為官清正,為人表率矣。」

趙抃歉意道:「當年合州視察,被一些毀謗之言所迷惑,對你錯怪,而你卻處之泰然,並不申辯。現一起共事,了解你的為人和風格,令人敬佩。」

「謝大人誇獎!大人確是我的良師益友矣!」周敦頤感激道。

兩人緊緊握著手……

6、鄉村日

晴空萬里,趙抃攜帶周敦頤等衙門眾官一行,出虔州城來到鄉村察看災情。

趙抃一行站在田頭,只見田地龜裂,禾苗枯萎,一副民不聊生的慘狀。

不遠處,一根大樟樹下,一群村民或仰首觀天,或俯首跪地,他們都在祈求老天降雨……

趙抃見此心急如焚,忙對周通判說:「我們過去看看。」

趙抃帶領眾官來到村民面前,一位老者見趙抃一行過來,忙說:「趙大人來了!趙大人來了!」

村民們在老者帶領下,紛紛圍聚過來,老者訴說道:「趙大人,我們沒法活了,萬望大人為大家解困啊。」

趙抃急忙安撫道:「本官必助大家渡過眼下難關。」

老者「唰」一聲跪下,眾村民也紛紛下跪喊道:「請趙大人解困啊——!」

「快起,快起,」趙抃扶起老者道:「老表們,本官一定謀求良策為民解困。」

「謝大人!」村民們齊聲喊道。

7、虔州府衙日

趙抃一行回衙門,立即緊急商議:「貢江幾近乾涸,汲章江之水,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怎麼辦?」

一老臣獻計道:「趙大人,舊時,遇久旱不雨,有敬奉天龍的習俗。傳說,每次祭禮后必降大雨。我們何不也來一次設壇祈雨,求老天解救蒼生呢!」

沉思良久,趙抃無奈地點點頭:「好吧,我們也決定一試。請老臣擇一良辰吉日,設壇祈雨。」

老臣動情道:「是!為臣去籌。」

8、祈禱儀式現場日

香火繚繞,供桌上擺放著敬神的三牲。

烈日當空,男女老少燒香求雨……

趙抃、周敦頤等都在求雨人群前頭……

長者用虔誠神色引領人群舉臂跪拜……

此時,毛彥志匆匆趕到趙抃身旁附耳道:「老爺,剛才贛縣知縣前來稟報說,水西湖邊一帶旱死人了,百姓正聚眾喧嘩……」

「馬上備馬帶人立即趕往水西!」趙抃當即命令道。

「是!」毛彥志說后立即轉身而去。

不一會兒,趙抃帶周敦頤等人也匆匆離開祈禱儀式現場……

9、前往水西路上日

趙抃攜帶周敦頤、毛彥志等一行人,騎著馬飛奔在前往水西路上……

沿途只見樹枯葉黃,田乾地裂,數千民眾蜂擁一團,怨聲載道。趙抃一行跳下馬來,走上一個山嶺上,面對百姓深深地鞠了一躬,面對土地,又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後,仰天長嘆:「蒼天啊,救救我等生靈吧!」旋即,五體投地,令全場嘩然。猛地,趙抃起身,摘下腰間葫蘆,拔開塞子,將其中美酒盡傾地上,大呼道:「祈天不靈,我趙抃永不再飲!」言畢,擲葫蘆於石上。話音剛落,天空驟然烏雲密布,頃刻間大雨從天而降,百姓盡皆跪地感激上天……

10、江邊日

滂沱大雨中,趙抃、毛彥志撐著傘站在江邊,凝望著滾滾洪水……

趙抃對毛彥志道:「連下了三天大雨,我心頭的巨石終於落地了!」

毛彥志點點頭,道:「連下幾天大雨,貢江、章江、贛江三水一日漲了七八尺,旱情可以得到緩解。」

趙抃道:「祈雨只是權宜之計,老天爺並不能每次都罩著天下蒼生,此番幸運能求得天雨,但終究不能全仗老天爺眷顧,治水才是萬全之策。」

毛彥志重重地點點頭。

趙抃下決心道:「州府立即召集各縣眾官商議治水大計。」

毛彥志:「我立即籌劃此事。」

11、議事廳日

趙抃主持州縣眾官商議虔州治水大計。

正面掛著一幅虔州的江湖地圖。

趙抃指著地圖道:「祈雨只是權宜之計,治水才是萬全之策。虔州城是章江、貢江和贛江的交匯點。寄水在西,源出贛粵邊境的大庾嶺,東北流向,納上游江水后至虔州;貢水在東,源出贛閩邊境的武夷山脈,西南流向,至今昌縣折向西北,蜿蜒而至虔州。章水、貢水在虔州匯合而成贛江,贛江曲折北流而注入鄱陽湖。現在,請大家獻計獻策。」

周敦頤獻計道:「開鑿贛江十八灘。贛江是江西乃至中原通往嶺南的交通要道。當時人員和物產的流動,全仰仗這條贛江。但贛江從虔州城下流至萬安縣城域段,成為十八險灘。」他指著地圖道:「其間河道曲折,河面時窄時寬,河床中多處暗礁潛藏,水流奔暴,漩渦加劇,倘有不慎,船不是觸礁擱淺,就是翻船……」

不少人連連點頭。有的道:「周通判說得對,凡要溯贛江而上的船隻,必得在此靠岸,請有經驗的灘師帶過險灘去,方得平安。」

周敦頤道:「歷來船家視此為險途,臨行之前,必到岸上的蕭公廟燒香求保佑。來往船家談十八灘而色變。更有多少弄船好手在此命喪黃泉。」

趙抃下決心宣佈道:「治水之策,先開鑿贛江十八灘。」

(旁白):「趙抃決定開鑿十八灘,消息傳開,人們奔走相告,企盼早日動工開鑿石灘,治水成功。經過一番籌備,開鑿贛江十八灘,疏浚河道工程終於開工了……」

12、一組短鏡頭

贛江十八灘,民工們疏浚河道……

贛江十八灘,民工們河床中炸掉暗礁……

贛江十八灘,民工們在平窄加寬江面……

……

(旁白):「經過趙抃和周敦頤組織民眾開鑿贛江十八灘,疏浚河道。自此,章江、貢江、贛江三江治水貫通豐盈……」

13、三江匯水處日

趙抃和周敦頤站在三江匯水處,望著滔滔江水,千里東去入鄱湖,入東海……

周敦頤望著江水激動地說:「趙大人,看那何等氣勢磅礴的三江之水,東去鄱陽湖,奔向東海多麼激動啊!」

趙抃點著頭道:「贛江十八灘治理好了,不少人從中原遷徙來的人家,已在十八灘流域及萬安縣各地安家落戶。交通的改善與發達,帶來了人口的增多,推動了商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

「是啊,」周敦頤指著前方道:「昔日鱘城對岸形成了一個泊船口岸了。」

趙抃笑著說:「真是一片福瑞呈詳,安居樂業的景象。不過……」他欲言又止。

「趙大人,」周敦頤接著說:「我知道你並不滿足……」

趙抃望著周敦頤點了點頭:「知我者周茂叔也!」

周敦頤道:「我想了很久,覺得有一個方案可以考慮。」

「好,說干就干,我們立即回府召集各方官員,群策群力共同施策。」

說著,趙抃與周敦頤便立即回府衙。

14、虔州府衙日

趙抃召集各方官員共同研究治水方案。

趙抃:「現在請周通判談談他的治水方案!」

周敦頤道:「我經反覆思考,設想在虔州城內建造兩條排水溝的想法……」

趙抃:「快說說具體想法!」

周敦頤接著說:「具體規劃是,根據城市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特點,以州前大街為排水分界線,分東南排水溝和西北排水溝,總長二十五里。兩溝採用明溝和暗渠相結合,並與城區的池塘相串通。這樣既可避免溝水外溢,又可利用廢水養魚和種植水生植物。兩溝的水場通過城牆下面的水窗,分別排入章江和貢江。」

趙抃連連點頭道:「此番設置的排水系統,最奇妙之處就是『水窗』。水窗即排水口的閘門,能在汛期防止江水倒灌。讓排水口附近的管道呈現多層斷面,將坡度增加到普通管道的四倍,這樣就形成了足夠的水壓可以沖開水窗……」

周敦頤接著說:「所以,當貢江水位高於水窗水位時,借江水之力將閘門關閉;當江水低於水窗時,借水窗內溝水之力,將閘門沖開。」

趙抃說:「周通判提出在虔州城內建造兩條排水溝的方案,大家看看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趙抃話音剛落,官員們紛紛議論開來……

(旁白):「趙抃聽了大家的建議,進一步完善了周敦頤的方案。」

趙抃最後說:「今天大家群策群力,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州府將完善周通判的治水方案,形成報告稟報皇上定奪。」

15、趙府夜

月光下,趙抃與周敦頤坐在石圓桌前品茶賞月。

周敦頤:「趙大人,下官已想多年……」

趙抃忙說:「哎!衙門外,你我就不必多禮了,你我可算不打不相識啊!」

周敦頤無奈搖搖頭,稱讚道:「趙兄,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的清譽早已如雷貫耳,為官持率,令小弟五體投地,永生難忘啊!」

趙抃道:「當年合州之事,偏聽之言,你處之泰然,並不申辯,心中至今有愧。老弟也是個博學力行,著述頗豐,為官清正,疾惡如仇,擔任合州判官時,威望很高啊!」

說到這裡,周敦頤想起一事便說:「趙兄,本人心中一直有一個心愿,但是……」

趙抃:「老弟請說。」

周敦頤:「我一直想在清虛觀創辦濂溪書院……」

趙抃未等周敦頤說下去,忙說道:「這是一件好事啊,在清虛觀創辦濂溪書院,這是為虔州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可以廣招學子。」

周敦頤興奮地:「這麼說你同意了?」

「那還用說,雙手贊成!」趙抃道。

(旁白):「趙抃與通判周敦頤,兩人同在虔州為官,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趙抃支持周敦頤在虔州創辦了該地區歷史上第一所書院——濂溪書院,使得周敦頤所創理學的發祥地。」

16、濂溪書院日

教室里坐滿了學生,趙抃為學生們授課。

周敦頤也為學生們講課……

(旁白):「濂溪書院開學了,趙抃和周敦頤經常一起去書院講學,成為周敦頤所創理學得到了發祥。中國思想史上最為著名的程朱理學,就是當年曾在虔州濂溪書院師從周敦頤的程顥、程頤兄弟二人,之後都成了著名的理學家。」

17、濂泉風景區日

天空晴朗,趙抃與周敦頤攜帶毛彥志閑暇時日遊歷贛南的大好河山……

趙抃與周敦頤攜帶毛彥志來到濂泉,凝望濂泉景色無不感慨道:「虔州的風光令人心醉!」

周敦頤道:「虔州所屬十縣山水奇妙,古迹宛在,令人讚歎!」

趙抃道:「周茂叔胸懷灑落,如光風霽自之風範,令人敬佩!」

周敦頤敬重道:「趙兄『剛正不阿,鐵面無私』真是名流千古的『鐵面御史』!」

毛彥志見兩位大人如此深交,十分高興:「大人,我們以游過馬視岩、濂泉、通天岩、章貢岩……明日乘船游游贛江去如何?」

趙抃、周敦頤異口同聲道:「好,好!」

18、贛江日

風和日麗,陽光普照。

贛江,碧波蕩漾,波光粼粼,大江茫茫去不還,奔流到海不復回。

趙抃和周敦頤兩人佇立船頭,乘船沿贛江溯流而上。兩人任江風拂起衣袂,任激起水花沾濕布履。此時,趙抃心情激蕩,胸臆奔騰,不禁詩興大發,吟詠道:

章貢東西派,併流作贛川。奔湍出城曲,離合向台前。

把酒來憑檻,鳴鼓見放舡。滔滔歸底處,滄海路三千。

「趙大人,好詩啊!好詩啊!」周敦頤聽畢擊掌叫好。

趙抃突發奇想:「周大人,這奔騰的贛江之上,該有舟船競發的場面啊。且虔州是兩廣要道,出行之人常從虔州改乘船向北,應多多造船,以備不時之需。」

周敦頤連連稱:「是啊,是啊,」

趙抃道:「回州府後,應該立即行動起來,收取民間多餘木頭,招四方工匠,打造船隻。」

「好!」周敦頤點頭道。

此時,趙抃兩眼漸漸模糊起來了,只見贛江之上舟船競發,蔚為壯觀。贛江成了長江下游與兩廣的交通紐帶。

(旁白):「州府告示一出,不出幾日,收到許多木頭,許多工匠也招來造船。不久,虔州就造出了上百艘船。百姓深得其利,趙抃也受四方百姓擁戴。嘉祐七年(1062)六月,因趙抃在虔州政績卓著,百姓擁戴。朝廷召其回京……」

(第二十集劇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廉吏能臣34集電視連續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廉吏能臣34集電視連續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