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貧富論

九 貧富論

在陸奧國【1】蒲生氏鄉的家臣中,有一個名叫岡左內的武士,譽高祿厚、素負盛名,關東八州人人知曉。左內性情乖僻,熱衷於追逐富貴,與其他武士的重義輕利截然相反。他平日里力求節儉、簡樸持家,日積月累,家底日益殷實,成為當地有名的富人。

岡左內在習武練兵之餘,不好品茗玩香,而喜歡將諸多金器陳列於大廳上,逐一把玩,悅目賞心。其陶然自得之趣,遠勝過世人流連於花前月下。時人對此怪癖多有藐視,挖苦他是個吝嗇鬼。

某日,左內聽說家中一個服侍自己多年的僕人,積蓄了一錠黃金,便將那僕人喚到身旁,說道:「崑山之玉,處亂世之中,亦與瓦礫無異。身為武士,生逢動蕩歲月,首先期盼得到的,自然是棠溪、墨陽【2】出產的寶劍;其次,則要獲取金銀財寶。可是寶劍雖利,難敵千人;黃金之力,卻可役使天下,令人人拜服。因此,武士理應珍視黃金,妥善積貯,以備不時之需。你雖然地位卑賤,卻努力積蓄以你的身份極難獲得的黃金,真是值得欽佩。我要褒獎你!」遂打賞僕人黃金十兩,並准許他出入佩刀。天下人聞之,多有贊語,言道:「如此看來,左內斂財愛金,實與貪婪之輩不同。真稱得上是當世罕見的奇人!」

當晚,左內剛剛睡下,忽然聽見枕邊傳來腳步聲,有人來到榻前。他睜眼一看,燭台下坐著一個矮小老翁,笑眯眯地望著自己。左內從榻上起身,抬頭問道:「你是何人?來此做甚?若要強借米糧,也該來個年富力強的壯漢。似你這等耄耋老朽,孱弱不堪,怎敢來擾我清夢?難道是狐精作祟,欲施妖術?嘿嘿,秋日夜長,無以為遣,你若有什麼宵小伎倆,儘管使出來,正好替我解悶。」左內毫不慌亂,眼望老翁,神色自若。

那老翁道:「在下既非鬼魅,亦非人類,而是大人所蓄藏的黃金中的精靈。多年來承蒙厚愛,感激不盡。今日見大人褒獎僕人黃金十兩,不勝欣慰感慨。故而化作人身,冒昧前來拜訪,欲與大人秉燭夜談。雖是十無一益的閑話,但若憋在心裡不講出來,總是抑鬱難受。為此叨擾大人安眠,備感歉疚。」他頓了頓,接著道:

「富而不驕,乃聖人之道。但刻薄之人常謂:富者多吝,豪者多愚。其實,這只是指晉之石崇、唐之王元寶等豺狼蛇蠍之徒而言。往古之時,富者皆是憑藉審天時、察地利,順其自然而致富。周之呂望,封於齊地,教民依地利之便治產創富,海邊百姓因此趨利而來;齊國管仲,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雖只是臣子,其富卻勝過列國之君。范蠡、子貢、白圭等,皆鬻貨謀利,身家巨萬。司馬遷羅列上述諸公,撰《貨殖列傳》。後世學者卻口誅筆伐,非議甚多,責其立論鄙陋。那一眾學者實則是黯於世理也。孟子云:『無恆產者無恆心。』農夫勤勞耕作,五穀豐登;工匠製造器具相助,商賈為其流通貨物。大家各司其職,各憑本事置產發家,祭祖先、孝父母、育子孫,此乃人生於世的最大本份。除此而外,尚有何為?《史記?貨殖列傳》云:『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又云:『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萬者乃與王者同樂。』又有云:『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此皆自然之理也!然而,只因為《論語》中有『貧而樂』之句,使得諸多文人陷溺其中,迷惘終身。而赳赳武夫之輩,挽弓持矢,渾不知富足乃國之根本,只識攻伐之謀、殺人盈野,害人、毀物、失德,結果必是斷子絕孫。此皆輕財貨而重聲名所累。竊以為,人心追名逐利,本質無二。然重名者,拘泥於文章學問,輕財賤物,自命清高,隱遁于山野,晴耕雨讀,美其名曰君子固窮。此等人,名雖稱『賢士』,其所作所為,卻絕非聖賢之舉。黃金者,七寶【3】之首也,埋於地底,則四周充溢清泉,去污滌穢,隱發妙音。如此雅潔之物,豈能聚於愚鈍貪吝者手中呢?今夜來此,直抒胸臆,多年鬱積之幽憤怨悶一掃而光,當真痛快!」

左內聽罷,深有同感,移座向前道:「您適才所述富貴之道,顯微闡幽,與吾平日所思不謀而合。在下斗膽略抒己見,請您多加指教。據您所言,世人輕藐黃金之德,而不知富貴乃人間大業,實屬錯謬。然則,酸儒書蠹之見,亦非毫無道理。當今世上,富貴之人十中有八貪婪陰險,兇殘冷酷。有的自身享盡高官厚祿,卻對兄弟親眷中的貧弱者不加救助,更不體恤家中世代驅喚的奴僕;有的眼見鄰人家道沒落,不但不予援助,反趁火打劫,以賤價收買其田產,據為己有;有的雖被尊為村中長者,卻抵賴不還早年欠債,對之禮讓者,他卻將人家看低一等。偶有故人逢年過節來訪,則疑人必是上門借貸,詭稱外出而拒人於門外。凡此種種,所在多有。還有一類人,對主君盡忠、對父母盡孝、對尊長盡禮、對貧者儘力,受到眾人交口稱讚。然而,他們空有高貴品德,隆冬嚴寒之際,僅有一衣禦寒;三伏酷暑之時,僅得單衣一件,無以換洗。即使在豐收之年,早晚也只有一碗稀粥勉強充饑。此類人不但朋友日漸疏遠,就算是兄弟親族亦與之斷絕交往。心中痛苦難言,窮困潦倒終了一生。那麼,他們是懶散不肯努力嗎?不。他們每天早起晚睡,盡心竭力,東奔西跑,從無閑暇。那麼,他們是愚笨嗎?也不。只因為懷才不遇,結果就連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清貧之樂也無緣享受。以佛教觀之,則謂此乃前世種因、今生受果;以儒家言之,則雲此系天意。倘若真有來世,那麼人們還能指望今生積累陰德,到來世獲得善報;即便今生抑鬱不平,也能得到抑制。由此看來,富貴之道,佛教的解釋切中事理,而在儒家則得不到解決。不知您是否篤信佛教?如吾言中有誤,望能予以指正。」

老翁道:「大人所問之事,古來便爭論不休,迄無定論。依佛法闡釋,貧富之別系由前世善惡所定。此一論斷,不過略為概述因果循環之理。倘若前世努力修行,以慈悲為懷,善待他人,今生便能投胎於富貴之家。那麼,世間富人多有憑藉財勢,欺壓貧弱者,他們出言不遜、舉止粗野、心地卑鄙,令前世的功德善行,到今生墮落不堪。這又是怎樣的因果報應呢?聽說佛與菩薩都極其厭惡名利,為何又拘泥於貧富之事呢?由此可知,所謂富貴乃前世積德善報,貧賤系前世作惡惡報,都是誆騙無知愚婦的妄談。不計較貧富報應的人,一心一意只管積善,即使其本身未得福報,子孫也必得膏澤蔭庇。《中庸》有云:『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所言正是此中微妙之理。如果本身行善,是為了冀望有善報於己,這就不是真心行善。另有作惡多端、貪財殘酷之人,不但榮華富貴,而且長壽善終,對此在下別有管見,請大人細聽。

「在下既非神,亦非佛,本是無感情無性格的黃金之精,暫化人形來與大人談貧論富,故而所思所想與凡人不同。古時的富人,明天時察地利,靠努力經營治產發家。其過程順應天道,利人利己,財富聚攏到他們手裡合乎自然法則。又有一類人,貪斂無度,親金銀賽過父母,平常節衣縮食,甚至連寶貴的性命也不加珍惜,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唯有金錢。這種人靠著吝嗇積財致富,也是有因可循。在下非神非佛,無欲無情,既無判斷善惡之能力,亦無窮究其理之必要。獎善懲惡是天、神、佛的事,他們所做的,就是要維持人間正道,非在下這等精靈所能及。在下只知道,誰惜我愛我、重我厚我,便趨近於誰。這便是黃金的聚攏與人心善惡無關的原因。還有,某些富人想要締結善緣,無緣無故隨意施惠,不察賢愚便來者不拒,一概予以金錢。此種人即便有善根,其金銀財富也終將散盡。原因在於他們僅知黃金可用,不識黃金有德,視金錢如糞土,肆意揮霍,焉得不敗?另外有些人,雖然品行敦厚,赤忱待人,但時運不濟,捱苦受窮。上天對他們所賜極薄,儘管忙碌一生,卻與富貴無緣。因此,古之賢人求有益則求,無益則不求。退隱山林,飄然出塵,其行止洒脫逍遙、其心境恬淡高遠,實是可欽可敬。

「雖然如此,但生財亦需有術。巧者善於聚財,拙者散財比土崩瓦解更快。我等金銀之精追隨人們的事業興衰而流轉,並無固定主人,今日聚於此,明日聚於彼,依照人們的所作所為,如流水一般,不舍晝夜,來去無休。遊手好閒、不務產業者,即使財富多如滔滔江海,也會坐吃山空,消耗殆盡。

「請恕在下一直喋喋不休。我已反覆強調,財富的生聚,其實與人的德行並無直接關聯。君子愛財,也不必去說三道四。富者或遇機緣,或克制節儉,或勤勞經營,發跡致富、眾人服膺理所當然。我等黃金之精,既不知佛法所謂因果報應,也與儒家所說天意毫無干係,不過是遊戲人間罷了。」

左內聽罷,愈發興緻勃勃,道:「閣下卓識妙論,令我茅塞頓開,積年疑惑雪融冰消。不過仍有不明之處,尚請賜教。當今豐臣氏威震四海,五畿七道【4】雖表面上已日趨昇平,但失國而謀再起之士,潛隱各地,他們託庇於大國,靜觀時勢,一旦天下有變,必圖復國,再興主家。而百姓們也不認可真正的和平已經到來,他們仍處於戰國狀態,隨時可拋棄農耕轉執刀槍;武士們更是難以高枕無憂。此種狀況,絕非長治久安之道。究竟誰能一統天下,使蒼生安居樂業呢?屆時,您又將趨附於何人呢?」

老翁答道:「人間氣運興亡,非我等精靈所能知曉。若單以富貴之道而論,武田信玄謀略超群,一生智計百出,其威權雖只限於三國之內,但一代名將的美譽卻舉世稱頌。據聞他臨終時曾言:『織田信長【5】真乃幸運兒,吾以往太過輕視於他,以致沒有及時討伐,如今病倒不起,方才後悔莫及。用不了多久,武田家的子孫就要亡在他手上了。』與信玄並立的上杉謙信,也是武勇過人的英傑。信玄死後,本來謙信可以天下無敵,可惜不久后也英年早逝。信長的見識氣量,固然出類拔萃,但智謀遜於信玄,武勇不及謙信,只因善於經營,獨佔富貴【6】,才一度稱雄天下。惜乎為人剛愎自用,終因辱及家臣,遭反叛而死於非命。由此觀之,信長亦非文武兼備的治國良才。秀吉【7】素有凌雲之志,無奈出身寒微,因羨慕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的富貴,遂從二人姓氏中各取一字,改姓羽柴。如今秀吉化龍升天,或許早將當初蟄伏淺池時的境遇,忘得一乾二淨了。秀吉雖化龍飛升,但窮究其底,亦不過蛟蜃之類,並非真龍,至多三年,其勢必衰。豐臣一族,富貴難以久長。

「自古以來,凡驕奢無度者當政,絕難長久;但若過於節儉,又會陷於吝嗇。故而明察節儉與吝嗇之界限,甚為重要。今秀吉秉政萬難長久,但萬民安居樂業,家家謳歌稱頌的千秋盛世,即將來臨。吾有八字真言,賜君牢記。」說罷高聲詠道:

堯蓂日杲【8】,百姓歸家。

二人一夜長談,至此盡興。遠方傳來寺院的鐘聲,已是五更。老翁道:「徹夜清談,有擾安眠。目下天將破曉,在下告辭了。」站起身來,霎時間消失無蹤。

左內仔細回思夜間所聞,揣摩歌中含義,慢慢領悟了「百姓歸家」【9】的真諦,深以為然。由此推想到「堯蓂日杲」四字,正是寓意著「瑞草生,旭日明」的吉兆!

——————————————————————————————————

★註釋:

【1】陸奧國:屬東山道,又稱奧州。其領域大約相當於今日的福島縣、宮城縣、岩手縣、青森縣、秋田縣東北的鹿角市與小坂町。

【2】棠溪、墨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寶劍產地。《史記》載:「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陽……」《戰國策?韓策》亦載:「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溪、墨陽……」

【3】七寶的說法不盡相同,較常見的說法是指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

【4】五畿七道是古代日本全土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區域劃分。「五畿」指京畿區域內的五國,又稱「畿內」或「五畿內」。京畿之外則仿中國唐制,以「道」稱之,共分為「七道」。五畿是: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七道是:東海、東山、北陸、山陽、山陰、南海和西海。

【5】織田信長(1534~1582),日本承前啟後、絕世無雙的一代梟雄,被譽為「戰國風雲兒」,安土時代之開創者。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合戰」中大敗今川氏,登上歷史舞台。此後,他以「天下布武」為目標,征戰四方,幾乎結束戰國亂世。1582年6月2日,織田家重臣明智光秀背叛,率軍猛攻夜宿本能寺的織田信長。織田信長縱火自焚,結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終年49歲。

【6】織田信長是戰國時代最重視商業的大名,他開金礦、撤關所、設立樂市,鼓勵商業流通與自由貿易,獎勵技術革新,同時積極謀取對貿易基地堺港的控制權。一系列得力的商業政策,使信長獲得了大筆財富。

【7】豐臣秀吉(1536~1598),出身卑微的貧農之子,初名木下藤吉郎。1554年投奔織田信長,屢立功勛,逐步升遷為信長麾下獨當一面的大將。1582年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秀吉立即從前線回師,討滅叛亂的明智光秀,隨後又於賤岳之戰擊敗柴田勝家,成為織田信長的實際繼承者。他接過信長的旗幟,延續信長的戰略,最終壓倒群雄,在名義上結束了戰國亂世。1586年,秀吉受賜姓「豐臣」,並就任關白。1591年,他將關白之位讓給外甥豐臣秀次,自稱太閣。

【8】堯蓂,傳說帝堯階前所生的瑞草。日杲,日出光明。

【9】「百姓歸家」意為百姓歸於家康。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在1600年的關原之戰中擊敗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基本上掌握了全國政權。1603年,他在江戶開設德川幕府。1615年「大坂夏之陣」,德川家徹底滅亡豐臣氏,實現了「元和偃武」。德川家康在真正意義上統一了日本全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雨月物語·春雨物語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雨月物語·春雨物語
上一章下一章

九 貧富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