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立后大典

第一百六十八章:立后大典

上官禹在下旨之前,從來沒有跟朝臣商量過一句,大概是嫌這旨意還不能夠把他們送上西方極樂世界,很快又下了一道聖旨。

大意是:從此後宮中凡年逾二十五的宮女可額外多領一年俸祿出宮自行婚配,而自願離宮生活的妃嬪皆可恢復自由身,領十萬白銀回家,婚嫁隨意,往後同皇宮再無干係,並停止了三年一次的選秀。

這一整讓朝堂所有大臣團結一心,拚死力諫,彈劾的奏摺如流水一般出現在上官禹的桌案上,平時再怕死的人都跟不要命了似得往金鑾大殿的柱子上撞。

上官禹不忍心他們有些人一大把年紀了還要辛苦地活着,干杵著看他們一個接一個,前仆後繼地尋死,連太醫都不給他們找一個,反而積極找了個幾個工匠檢查大柱有沒有給他們撞壞。

皇帝沒人性,死諫行不通,他們只好去找梅太傅勸說上官禹,可梅太傅巴不得上官禹把所有宮妃全趕出來,好讓他女兒乖乖回家,別說勸告,梅太傅都準備好女兒的房間,打算大張旗鼓地把自家女兒迎回來,沒工夫搭理那些老掉牙。

隨後,劉清風第一個支持上官禹,刑部比起其他京官都要更具有威信,畢竟人家一個不高興揪點你的把柄,你就要被送到人家大牢裏去,他們知道上官禹這是跟他們動真格的,不敢再用死威脅他。

可他們也不會善罷甘休,如果真讓上官禹得逞,那就意味着他們家族的女兒無法進宮,不能為他們謀求福祉,何況此事史無前例,後宮本就沒幾個妃嬪,不想着充實後宮還趕着往外送,真以為自己膝下有百來個兒子嗎?

大臣們不敢尋死覓活,也不敢罵蘇宛這個妖妃,便拿子嗣說事。

「皇上登基已過五載,可宮中只有一個病弱的皇子,如今淑妃娘娘雖懷有龍嗣,可腹中是男是女尚未可知,便是生了個皇子,那也遠遠不夠,前朝亡國之因,便在此,有前車之鑒,皇上此時着急遣散後宮嬪妃,於龍嗣不利,於江山無助,請皇上收回成命。」

「請皇上收回成命。」

前朝君王會亡國,就是因為膝下只有一子,還是個不成器的,重病時無奈立為太子監國,結果這個太子自作主張親征突厥,有去無回,直接把他爹氣死了,在京城快被突厥蠻子佔領時,朝野上下群臣無首,是當時的太祖爺領兵把突厥打回老家,那時的宗室也沒個能人,最後天下拱手讓給了上官家,成了現在的大聖朝。

恰巧上官禹現在的境遇和當年的前朝君主幾乎一模一樣,承瑞自小身體孱弱,能不能活到成年還不一定,蘇宛腹中的孩子就算是個皇子,這兩個人的資質也不一定能繼承大統,身為皇帝沒有四五個皇子那是很危險的,繼承人選不好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千古罪人。

上官禹居高臨下地望着下面的朝臣,冷哼一聲,薄怒道:「愛卿們的意思,是說朕無能,淑妃無能,往後便只有這一個孩子了?」

大臣們快抖成篩子,忙下跪:「臣等絕無此意。」

「朕心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勸,退朝!」

上官禹大手一揮,只給其他人留下一個決絕的背影,大臣們幾乎欲哭無淚。

誰家做人臣子做成他們這樣啊!

這事還不算完,上官禹不可能真的把諫言的大臣全殺了,這些人只要不死,奏摺就不要命地往他那裏送,等批完一日的奏摺,上官禹的臉已經快黑成鍋底了。

不過上官禹並沒有把不好的情緒帶給蘇宛,朝堂上的事一個字都沒有透露過,但蘇宛心裏跟明鏡似得,不願上官禹為難。

「事關重大,他們估計不會善罷甘休,要不你先緩緩,不過是個虛名,我也不在乎。」

別說是那些老迂腐,便是蘇宛自個兒都覺得遣散後宮簡直是匪夷所思,她以為上官禹頂多就是不碰那些女人,放在後宮裏養著便好,沒想到上官禹竟然來了這麼一手。

尤其是在江南洪水泛濫之時,本就忙得不可開交,上官禹還要為了她的事情和大臣起分歧,蘇宛多多少少有些愧疚。

上官禹躺在蘇宛的腿上假寐,聞言睜開眼,以一種直男角度望着她,即便如此,他依舊覺得蘇宛每一個地方都美得讓他心動不已。

「既然已經決定空置後宮,把她們留着豈不是讓宮裏又多了一份開銷,還不如放她們出宮,另尋良人,也算是我對她們的補償。」

說完,上官禹伸手覆在蘇宛的小腹之上,笑道:「而且不想讓旁人以為,你是為我生了個孩子,我才立你為後,我也想讓我們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名正言順的嫡子,給他最好的一切。」

上官禹很少露出慈父笑容,彷彿已經看到他們的孩子出生了。

自從知道上官禹就是當初在她身邊的小玄子之後,蘇宛對他就多了幾分莫名其妙的感情,無關乎愛情,就是比以前更加信任他。

因為她明白,他們之間的關係不是從利用開始,心裏的那根刺,拔得乾乾淨淨。

在聽到上官禹的良苦用心后,蘇宛也更容易感動,說:「我發現,我好像更愛你了。」

上官禹笑了笑,「看來這種話我還要多說。」

「說多了可就沒意思了。」

上官禹瞭然,語氣曖昧,「那就多做。」

這話本沒有歧義,卻被上官禹的表情生生污染,蘇宛惱怒地拍了下上官禹的腦袋,「胡說什麼呢!」

以前的小玄子才是容易被她逗得臉紅的那個,現在倒是反過來了,她很想問問上官禹怎麼變成皇帝就進化了,但話在嘴邊,還是沒有問出口。

上官禹選擇隱瞞她,除了交換靈魂這事的確是讓人難以接受,想來也是覺得變成太監丟面子,她想了想,還是決定假裝不知道為好。

這個秘密就讓她永遠藏在心底吧。

上官禹閉着眼睛,好像快睡著了,又突然開口,「對了,我想把太後放出來,立后大典需要她在場,就是辛苦你,結束之後還要給她請安。」

蘇宛一愣,上官禹的語氣沒有絲毫起伏,一點感情都沒有,彷彿是在說一件無關痛癢的事情,但她知道,能讓他做出這麼大的讓步,之前心裏肯定有過很長時間的糾結,也說明他真的打算放下了。

「好。」蘇宛頓了頓,問,「你不覺得委屈嗎?」

上官禹沒有反應,像是睡著了,可蘇宛明白,他心裏一定是覺得委屈,他和太后,或許永遠都放不下,心裏的那道坎,永遠都過不去,他們誰也不願意認輸,最後還是他先妥協,他一定是覺得委屈。

蘇宛還想說什麼,上官禹突然握住他的手,力道很大,但是讓蘇宛覺得很安心。

蘇宛說:「你睡吧,我陪着你。」

遣散後宮的旨意說不上是好是壞,後宮的妃嬪們其實還是想留在這裏搏一搏,可是他們都兩年沒有侍寢了,十天半個月見不到皇上一面,便是淑妃有了身孕,皇上也是日日和她留在養心殿,沒有踏入過後宮一步,淑妃聖寵優渥,很快就是皇后了,她們看不到希望,聰明的人在聖旨一下,就急匆匆地收拾東西出宮,唯恐皇上反悔,還在猶豫的也很快就做好決定離宮了。

賢妃不願意回家,她在宮外的親人曾經拆散她和心愛的人送她入宮,她不恨他們,卻不想再回去任由他們擺佈,打算留在宮裏養老;禧修媛想留下來撫養承瑞,上官禹和梅家所有人輪流出動都勸不了她,沒有法子,上官禹只好隨她的願,封她為德妃,正式將承瑞記在她名下撫養。

讓蘇宛出乎意料的是,禁足了一年的蘇琦放出來后親自登門,請求蘇宛安排她離宮。

其實蘇宛還是蠻同情蘇琦的,這個姑娘不大聰明,壞但沒有心眼,長得也不錯,可惜父親是個寵妾滅妻的主兒,她不得已想入宮為自己博一個前程,差點就困死在宮裏,本以為蘇琦會和自己死磕到底,沒想到她對出宮反而十分積極。

看到蘇宛驚訝的表情,蘇琦就明白她的驚訝從何而來,禁足的一年時間裏,不見天日已經把她折磨得眼中沒有一絲光彩,苦笑道:「我沒有力氣了,我現在只想回家。」

她不想爭,不想鬥了,她只想回家和母親過平淡的日子。

蘇宛嘆道:「好,我會讓內務府給你多支些銀錢,一路平安。」

蘇琦笑了笑,蘇宛馬上就是皇后了,而她要變成平民,可如今心中沒有一絲的嫉恨,她明白自己比不過蘇宛,她只想回揚州老家,不想在延慶殿過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日子。

何況沒有她在,她那個好父親指不定會怎麼對待她母親,當初蘇宛去了冷宮,那個男人就能把寵了那麼多年的女人趕出去,現在蘇宛做皇后,她被遣出宮,母親的境遇一定不好過。

好在即便蘇宛做了皇后,她父親也沒有得到升遷和國丈的待遇,大家好像都當這個新皇后沒有父親,也算是那個男人的報應。

除了賢妃和梅洛瑤,宮裏的妃嬪全都出宮去了,蘇宛一直在養心殿住,上官禹每日不是上朝議事,就是在養心殿陪着蘇宛,諾大的後宮成了擺設。

大臣們拚死寫出的奏摺全被上官禹選擇性忽略,立后大典如期舉行。

因着蘇宛有身孕,繁瑣的鳳袍禮服被改良得簡單不失華麗,規矩禮儀也減去一大半,但排場卻格外得大,讓大臣們恨得咬牙切齒,從罵妖妃,變成了妖后。

但這絲毫不影響上官禹和蘇宛兩人的恩愛,數月之後,蘇宛誕下皇子,上官禹再次不顧群臣反對,立蘇宛的兒子為皇太子,並大赦天下,待遇堪稱皇帝。

大聖朝就此翻開新的篇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冷宮出來后我成了寵妃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從冷宮出來后我成了寵妃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八章:立后大典

%